讀古今文學網 > 自我與本我 > 附錄一 「壓抑」和「防禦」 >

附錄一 「壓抑」和「防禦」

弗洛伊德在第163頁關於他使用這兩個術語的歷史說明,可能有一點誤導作用,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值得進一步展開說明。在布洛伊爾時期,這兩個術語的使用都是很自由的。「壓抑(Verdr?ngung)」一詞最早出現於《癔症現象的心理機制:緒言》(1893a),標準版,第2卷,第10頁,而「防禦(Abwehr)」2684一詞最早出現於第一篇論文《防禦性神經精神病》(1894a)。在《癔症研究》(1895d)中,「壓抑」一詞出現十多次,「防禦」一詞出現得更多。然而,這兩個詞的用法似乎有某種差異:「壓抑」似乎是指實際的過程,而「防禦」則是這一過程的動機。但在《癔症研究》第1版的序言中,這兩位作者似乎使這兩個概念相等同,因為他們在談論他們的觀點時說:「性似乎作為『防禦』的動機……而起著主要作用——也就是說,作為壓抑觀念使之不進入意識的動機而起作用。」而且,在他的第二篇論文《再論防禦性神經精神病》(1896b)的第一段,弗洛伊德甚至更明確地說到「防禦」或「壓抑」的「心理過程」。

在布洛伊爾時期之後——即從1897年後——「防禦」一詞的使用頻率降低了。然而,儘管如此,它並沒有被完全放棄,如在《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1901b)第1版第七章以及在《詼諧及其與潛意識的關係》(1905c)那本著作的第七章第七節等處不時出現。但「壓抑」一詞已經開始處於支配地位,並在《對「杜拉」的分析》(1905e)和《性學三論》(1905d)中頻頻使用。自此以後,注意力顯然集中於變化上,見日期標為1905年6月的第一篇關於神經症中的性問題的論文(1906a)。在對他的觀點的歷史發展進行回顧以及在說明後布洛伊爾時期時,弗洛伊德曾提到過這一觀點並寫道:「……『壓抑』(現在我開始用它來代替『防禦』)……」(標準版,第7卷,第276頁)

這句話中所存在的稍許誤差,在《精神分析運動史》(1914d,標準版,第14卷,第11頁)的一句類似的話中變得更加明顯。這裡,弗洛伊德在討論布洛伊爾時期的結束時又說,「我注意到,作為某一排斥過程的結果,精神機構發生了自我分裂。這一過程我當時稱為『防禦』,後來稱為『壓抑』」。

1905年後,「壓抑」的支配性仍持續增長,如在《對「鼠人」的分析》(1909d)中,我們發現(標準版,第10卷,第196頁)弗洛伊德說到「兩種壓抑」,分別用於癔症和強迫性神經症。對本文所修正的框架而言,這可能是他所謂「兩種防禦」的特別明顯的實例。

但是不久,「防禦」作為比「壓抑」更明確的術語,其有用性開始表現出來——特別是在他的心理玄學論文中。如本能的「盛衰」過程只是「壓抑」的形式之一,開始被認為是對它們的「防禦模式」(標準版,第14卷,第127頁、第132頁和第147頁)。這裡,「投射」又被說成是一種「機制」或「防禦手段」(同上,第184頁和第224頁)。然而,直到十多年後,在目前這本著作中,才對這兩個術語的不同用法做出明確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