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 > 學校和家庭不該是「養雞場」 >

學校和家庭不該是「養雞場」

一度,高校對大學生的嚴格管理成為熱點新聞。

在青島海濱學院(民辦大學),有21名大學生被開除,原因是「摟抱」「偎依」「坐得很近」「牽手」等「不同程度的身體接觸」。

在長三角,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發佈規定,禁止新生自備電腦,以防止他們沉迷於網絡而不能自拔。

因這兩起新聞,有評論說,我們的大學校園越來越像「養雞場」,「不成熟的小雞們」被圈養起來,以幫助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學生們「健康成長」。

「養雞場」的邏輯是,「小雞」們自己獨立走路的話,會走歪,所以得由大人給他們劃定一個活動範圍和一個成長路線。

這個邏輯,在我們這個國家無處不在,並集中體現在學校和家庭中。如果說這些大學是超大型「養雞場」,那麼,我們無數管理過分嚴格的中學、小學就是中小型「養雞場」,而無數持有這個邏輯的家庭,則是迷你型「養雞場」。

然而,無論「養雞場」掌控者的目的看似多麼好,這個邏輯最終都會導向一個惡果:「培養」出無數缺乏獨立意志和獨立人格的「好孩子」,以及無數叛逆成性的「壞孩子」。

「壞孩子」會令人頭疼,而「好孩子」則會令人失望,因為他們勢必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缺乏創造力。

因為,創造力的源頭是自由意志,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和判斷的信任與尊重。如果老有人替他做主,老有人安排他的人生,那其實就是在說,你的感覺是錯的,你的判斷是不可靠的,一旦一個人失去了對自己感覺和判斷的尊重,就不可能擁有豐沛的創造力。

我們國家提倡自主和創新,這可以放到每個人的身上來。一個人首先要有自主,然後才有創新。

如果我們國家變成了無數「養雞場」的大集合,那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就是無數沒有自主能力的青年,創新也無從談起。

曾經有段時間,我做了十多場講座,地點有企業、高校、機關和心理咨詢機構。講座的主題學術一點說,就是「從內在關係的角度看人格」;通俗一點講,就是「從關係的角度看性格」;如果加點噱頭,那就是「性格如何決定命運」。

概括而言,這個講座主要是兩句話:童年時與重要親人的關係決定了我們的性格,所謂性格主要就是「內在的親人」與「內在的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我們後來的一生就是不斷將這個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際關係上的過程,於是我們會把所有重要的外部人際關係都變成童年時的關係模式。

於是,人生就像是一個輪迴,我們不斷重複一些幸福或苦難,這些幸福或苦難主要是通過人際關係實現的,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

講座中有一節的題目是「成為自己」。每講到這一節,我都會請現場的聽眾思考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什麼是關係?」

答案很簡單,關係就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互動。關係至關重要,我整個講座的著眼點就是關係。

然而,究竟有多少家長懂得「關係」這個詞的真諦呢?

許多家長說,他們看了我的文章後,做了很深刻的反省,發現自己和孩子的關係的確存在問題。

於是,他們會想,如果改變了自己,這個關係就會改變了,而孩子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這個反思很好。但是,這個反思常隱藏著這樣一個邏輯——家長是這個關係中的決定者,他們怎麼做,孩子就會有什麼結果。

當持有這個邏輯時,家長必然是將自己當成了孩子的塑造者。他會想當然地以為,孩子是一張白紙,他怎麼在這張白紙上書寫,孩子就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這種塑造論,在我們這個國家非常流行,不僅在家中,而且在教育界也佔據著主流地位。

然而,一旦持有這個潛在的邏輯,作為家長,你就徹底忽略了你與孩子的關係的真諦。

這個真諦就是,關係的雙方,即孩子與家長,都是獨立的人,他們在這個關係中佔據著同樣的份量。

可以說,在親子關係中,孩子的精神份量,與家長一樣重。

並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比家長更重要。他的主動探索,比家長的安排和指導更重要。一個孩子必須通過自己的獨立探索,才能成為自己,才會擁有強大的獨立意志和高度的創造力。

只有尊重這一點,一個家庭或一所學校才不會變成「養雞場」。

管教太多是在扼殺孩子的生命

這並非我個人的囈語,而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哲學的最核心概念——我們活著的終極目的,是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概念。換成馬斯洛的說法,就是自我實現。他們兩個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旗手和靈魂,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人生命的終極訴求。

如果換成存在主義哲學的術語,就是選擇與自由。法國哲學家薩特稱,自由最重要,而自由即選擇,我為我的人生作選擇,就是自由。

按照這些觀點,孩子只有自己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時,他才是自由的,才能成為自己,走向自我實現。

相反,假若父母對孩子的干涉太多,頻頻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並認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而強迫孩子遵從自己的意志,這些看似有著良好意圖的做法,其實是在扼殺孩子的精神生命。

很多被管教太嚴的孩子,都有窒息感。國內一個心理學家曾讓一個被管得太嚴的孩子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結果那孩子畫的是「一雙手扼住了自己的咽喉」。這是孩子的真實感受——他的精神生命正在被管教者掐死。

這並不只是比喻或形容,而是實實在在的「被掐死」。最近幾年,中學生和大學生自殺的事件越來越多,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們的控制欲越來越強。他們安排孩子的一切,嚴重剝奪了孩子們的自由,最終令孩子們的精神生命越來越弱,孩子們看似活著,卻覺得好像沒有活著。

被管教太嚴的孩子,也許會成為一個特別焦慮、特別渴望成功從而特別努力的優秀人才。然而,他一定不會有卓越的創造力。

因為,創造力一定來自「內在的小孩」,如果「內在的父母」太強大,「內在的小孩」被嚴重壓抑,創造力不可能強。

這一點可以用意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台梭利的理論來解釋。她認為,孩子一出生時就有一個精神胚胎,而不是一張白紙,更不是一個空瓶子。這個精神胚胎會指引這個孩子自發地探索,這個探索越自由,這個孩子的感覺就越豐富,而感覺才是智力、情商和創造力最豐沛的源泉。

孩子瞭解自己,還是大人瞭解孩子?

自由成長才能令孩子有豐沛的創造力

持「塑造論」的「養雞場」的大人們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時,最常說的一個觀點是,孩子不知道怎麼做好,所以他們應該替孩子做主。就是說,這些大人總以為,他們瞭解孩子,勝於孩子自己對自己的瞭解。

這個最流行的觀點,也是一個最荒謬的觀點。

3歲左右的孩子,有時會做這樣的事:他要吃大餅,你撕一小塊給他,他不幹,把這一小塊扔在地上,哇哇大哭,你把剩下的一大塊給他,他也不幹,只有一個完整的大餅才能讓他破涕為笑。

溫和的家長,或許會覺得很好笑,儘管順應孩子的需要,給了他一張完整的大餅,但還是覺得孩子太奢侈。嚴厲的家長,則不會給孩子一張完整的大餅,相反會斥責孩子,甚至乾脆揍他一頓,用暴力讓孩子學會「正確」的節儉。

然而,在這樣的例子中,自以為正確的大人們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嗎?

他們以為,自己是在塑造孩子的節約習慣,但他們可知道,孩子這樣做,是因為正處於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個完整的大餅是完美的,被撕開了就不再完美,孩子因而哇哇大哭,這哭是因為他對完美的追求遭到了破壞。

大人們會認為,一張大餅遠遠超出了孩子的胃口需要。然而,究竟是胃口的需要重要呢,還是能形成完美感更重要呢?

其實,對於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而言,他根本沒有奢侈與節約的概念。譬如,當他要餅乾時,你給他一個小小的但完整的餅乾,他也會像得到一張大餅一樣心滿意足。這種滿足感不是源自貪婪,而是源自完美感得到滿足。

「餅乾碎了」是一個很流行的笑話,用來嘲笑一個人脆弱的承受能力。當持塑造論的大人們自以為是地嘲笑孩子甚至暴打「奢侈」的孩子時,有多少人真正懂得「餅乾碎了」背後的真諦呢?

不要以為自己比孩子更懂他自己,哪怕對一個幼兒而言,也是他更懂自己,而不是你更懂他。

在蒙台梭利看來,孩子每一個自發行為都是精神胚胎發育的需要。這時,大人們只要保護孩子、陪伴孩子就可以了,不必替孩子去做主。在一個家庭裡,假若大人們都這樣做,那麼這個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會出人意料地茁壯成長,大人們根本想像不到一個這樣長大的孩子最終會變成什麼人。

塑造論的核心邏輯——「你不知道你,我們比你更瞭解你」——會滲透到無數家庭的很多瑣細的生活細節中。

「啃老」的種子常是父母種下的

譬如,一個孩子摔倒了,摔疼了,他哇哇大哭,照料他的大人跑上來說:「不疼,不疼,好孩子不哭。」

當這樣說時,大人就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頭上。疼不疼,是孩子自己知道,還是大人知道?疼的感覺本來是大自然給一個人的饋贈,可以令他自動地懂得保護自己,從摔疼這一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但大人卻試圖讓他忽略甚至歪曲這一感覺。

再如,孩子吃飽了,不想再吃了,但大人用各種方法誘惑孩子繼續吃,於是孩子最終吃成小胖子,大人看著孩子胖胖的覺得很開心,但胖是孩子的需要,還是大人的需要?吃少了,會覺得餓;吃夠了,會覺得飽;吃多了,會覺得撐。這三種感覺會自動調節孩子的食量,但許多大人會自以為是地給孩子設定食量,於是許多孩子飲食失調。

又如,冬天來了,孩子自己加了件衣服準備出門,媽媽說:「天冷,再加一件吧。」孩子說:「我不冷。」媽媽則說:「我都冷,你怎麼會不冷?!」

以上這些都是很奇怪的邏輯,這種事常發生的話,一個孩子就失去了依照自己的感覺來判斷事情的能力,他只能通過別人或理性分析來判斷,但這樣一來他就失去了判斷力,失去了對自己的感覺和判斷的信任與尊重,最終也失去了創造力和自主性。

創造力是很美的東西,但沒有這一點仍然可以繼續生活。然而,自主性卻是很要命的事,一個總被安排、總被否定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來沒有得到過很好的發展,他自然就沒有了自控能力,於是比較容易沉溺在網絡遊戲或者其他事情中。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接力賽——先是家長接管孩子的意志,接著是中小學老師接管,現在又多了大學接管。最終,當這個孩子進入社會後,又是誰接管他的意志呢?

一個最常見的結果是,家長只好繼續接管。他們會抱怨孩子「啃老」,抱怨孩子沒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但這個惡果的種子,一開始卻是他們自己種下的。

感覺比理性可靠,身體比頭腦可靠

在我們這個社會,擁有自主性和創造力的人太少了,於是我們不容易看到它們究竟有多重要,有多美。

我有幸看到不少這樣的人,他們的故事可以表明,一個成為自己的人會是什麼樣的人。

先說我一個朋友的故事,她和不少心理醫生聊過天,也愛和我聊天。心理醫生的話經常充滿玄機,她怎麼判斷這些話是對還是錯呢?

多數人可能會想到,用頭腦,用縝密的邏輯,用科學的知識……她不是,她的辦法是「身體的抖動」。

她說:「聽到某句話,如果我的身體劇烈顫抖,說明這句話很對;如果只是抖動了一下,說明這句話有點道理;如果我一聽就暈,說明這句話就沒有什麼道理。」

這種判斷方式很簡單,很直接,也很可靠。不過,這只是感覺,而不是真實的「身體的抖動」。哪怕再有道理的話,她聽到了,別人也看不到她身體的劇烈抖動,這只是她自己的感覺而已。

這種評斷過程,羅傑斯稱為「機體評價過程」,或者可以說是「身體評價過程」。他認為,與理性相比,感覺更可靠;與頭腦相比,身體更可靠。顯然,我這個朋友的評斷方式就是典型的「機體評價過程」。

有一次,我去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申荷永的家中做客。他是國內著名的榮格派學者,對易經、解夢和中國文化都深有研究。

他家位於湖中的一座島上,樹木茂盛,蚊子很多。多年以來,只要和別人在一起,蚊子就很少咬我,而是咬別人。但這次,我們一行人走在島上,蚊子咬我咬得很厲害,短短時間內我已拍死數只蚊子。然而,我沒看到申老師揮動過一次胳膊,於是好奇地問他,蚊子不咬你嗎?

他回答說,不咬,已好多年沒怎麼挨過蚊子咬了。並且,即便蚊子咬他,他也不會打蚊子。

這一定有什麼說法吧?我問。

他說,是的,他從小就不打蚊子,因為很小時他就想,蚊子能吸多少血,給它吸得了,說不定,蚊子咬還有針灸的效果。

原來如此,看來是蚊子被你的善意打動了,它們不忍再攻擊你。我開玩笑地說,這時大家都笑了。

接下來,申老師和夫人講起了他的很多趣事。

一是,做知青時,他賣豆腐。豆腐一開始是一大塊,老鄉要買一斤,一刀下去,切多了不好,切少了麻煩。他頭疼這一點,潛心練了一星期,終於做到,不管老鄉要多少,他只需切一刀。要九兩他一刀下去就恰好九兩,要一斤一刀下去就恰好一斤,再也不需要第二刀。

二是,參軍時,拆卸步槍,他閉著眼睛比別人睜著眼睛還快。

……

這些趣事引起了大家很大的興趣,於是紛紛議論,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些。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專注」。

然而,照我說,如果你要求自己專注,你就會失去專注。專注和幸福、快樂等一樣,屬於那種你越想抓住就越抓不住的事物。

他贊同這個說法。他說,專注的確不是努力來的,而是你沉浸在一件事物中,自然而然就達到了關注。當你沉浸在其中時,你會產生「感應」,你是靠感應來切豆腐,靠感應來裝卸步槍,而不是靠理性的分析和計算。當然,理性的分析和計算一定有,但最後當你砍下那一刀時,靠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應,或者可以說是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手感」,在無數領域,頂級高手們講究的都是手感。譬如籃球比賽,一個選手投籃好時,他會說,有手感,當投籃不好時,他會說,沒有手感。

什麼樣的人會有手感?一定是那種信任自己感覺和判斷的人。

「養雞場」是對孩子的否定

假若你在切豆腐時,心靈深處有一個藏得很深的聲音對你說,你的感覺不可靠,你得怎麼怎麼做才行。

或者,當你在最關鍵的時候投籃時,腦子裡有一個聲音說,你要謹慎。

那麼,結果都是,你會失去感覺。

這些藏得很深的聲音從哪裡來?多數時候,這是「內在的父母」或「內在的權威」在對「內在的小孩」說三道四。

假若一個人小時候一直生活在被別人左右的環境中,那麼,這個人很難擁有豐沛的感覺,因為每當感覺產生時,就會有一些聲音否定它。

譬如申老師的例子,假若他父母知道了他從不拍蚊子,於是對他說,你這個傻孩子,幹嗎不拍死它們?並且,在他的各個生活領域都試圖安排他的生活,那他不會成為一個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感覺的人。

在後面一節《讓感覺在你心中開花結果》中,我寫道,感覺是我們的本相與世界的真相建立起聯繫時那一剎那的產物。如果我們很容易在許多方面有豐沛的感覺,那就意味著,我們能把握住這個世界的許多真相。而這,就是所謂的創造力。

創造力從來都不是無中生有,它不過是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相,並將真相展現出來而已。

擁有豐沛的感覺,是一件非常非常美好的事。然而,要達到這一點,一個人就必須信任自己的感覺和判斷。

然而,在我們的一個又一個的「養雞場」裡,當「養雞場」的掌控者們總是在嚴格限制學生們的活動,總是在嚴格要求學生們聽他們的話時,那麼,這些在「養雞場」中長大的學生,就會逐漸丟掉對自己的感覺和判斷的信任。

結果就是,那些服膺於「養雞場」邏輯的學生,就會成為沒有創造力的「好孩子」,而那些拒絕服膺於「養雞場」邏輯的學生,就很容易通過逆反來表達自己的獨立意志,結果成為問題學生,成為「壞孩子」。

一個在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演員說,她發現,她的同學中,成績最好的「好孩子」最後多數庸庸碌碌。相反,那些有明確主見,經常對老師說「不」的同學反而最容易有成就。

如果一個家長、一個老師,乃至整個社會真想培養出有創造力的人才,而不是聽話的庸才,我們就應當放棄「養雞場」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