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 > 序言:成為你自己 >

序言:成為你自己

我們渴望做自己。

同時,我們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顯然,這是矛盾的。

在我看來,這是每個人生命的頭號矛盾。

或者,你會說,你只要自己認可自己就OK了。但這是真的嗎?當你登上世界的巔峰時,卻無人分享,無人喝彩,那種滋味,你能想像、能體會嗎?

一個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說,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頂,卻發現沒有什麼瑰麗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麼,從山上下來後,就給一個女孩打電話,說他愛她。

這種感受,不難體會吧。

不必說巔峰,你只須問問自己:你可曾保守住任何一個秘密?

是不是,每當有了一個重要的體驗,或有了一個秘密,你都渴望有一個聆聽的對象。這個聆聽對象,可以是牧師、心理醫生,也可以是親朋好友,還可以是一件物品。

譬如,電影《花樣年華》中,最後梁朝偉對著一個樹洞一訴衷腸。

說這些,只是想強調一點:我們無時無刻不活在關係中,我們都渴望得到關係對方的認可,渴望能與對方分享彼此。如果沒有這一點,我們就會感覺,生如同死。

然而,如果我們過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認可,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會產生:我們可能會失去自己。

每個人都渴望愛與被愛,大多數人也有過愛與被愛的經歷。

但是,對於多數人而言,關係越親密,我們就越渴望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對方的身上。

那時,我們就是在摧毀對方的真實存在。

反過來也一樣,別人也在對我們做同樣的事情。

一切關係中都包含著這一點。

也就是說,這世界上,我們都在互相強加,強加的時候,我們還會說,我愛你,所以才這樣對你。

因為這樣的說法,一切人際關係就成了一團迷霧:我們以愛的名義彼此強加,而當我們自覺地按照別人的意志去行動時,我們便迷失在人際關係的迷霧中了。

人本主義心理學說,以人為本。

這個著名詞彙的更準確的意思其實是「以我為本」,即「我」自己才是我的人生的選擇者和判斷者。

馬斯洛強調自我實現,而與馬斯洛同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旗手羅傑斯則強調「成為自己」。

這兩者是同一個含義,其意思是,當一個人為自己的一切作選擇時,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成為自己,便是自我實現。

這聽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

因為,關係所製造的迷霧淹沒了我們,我們的內心深處,藏著太多的別人的意志。

尤其是,父母的意志,權威的意志,以及聖人的意志……

想成為自己,就必須撥開關係的迷霧,破除掉別人強加於自己的意志。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

這本書中的系列文章《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可以視為我自己的理論體系的入門文章。如果你渴望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的親密關係,看清楚普通的人際關係,這一系列文章一定會幫到你。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相信這一系列文章也會讓你看破很多迷霧。

除了看破人際關係的迷霧外,我們也需看到,我們的意志本身也常是一團迷霧。

譬如,為什麼「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這是因為,我們太愛自己的意志。如果意志得不到實現,我們便會執著在這個意志上,於是,那些「得不到」的,便成了我們無比重視的事物了。

這也引來另一個奧秘:如果想讓一個人對你好,便請他幫你一個忙。

這是因為,多數時候,我們看似是在愛別人,其實首先是在愛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如果對一個人付出越多,那麼我們就會越在乎他,其實在乎的不過是自己的意志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因好人多在付出。那麼,在一個關係裡,對方既然只是得到而沒付出,他自然就不在乎這個關係了。

看破人際關係的迷霧後,也可以去編織更多的迷霧,以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

看破意志的虛妄後,也可以利用這一虛妄,給自己追求更多的利益。

但更重要的是,只有看破關係的迷霧,也看破意志的虛妄後,我們才能看到彼此的真實存在,才能做到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