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功,動機與目標 > 第11章 聰明地樂觀著讓信心切合實際 >

第11章 聰明地樂觀著讓信心切合實際

幾乎每本勵志類書籍都試圖告訴你同一個大道理,那就是——自信和樂觀對實現目標來講異常重要。你一再聽到「相信自己!」「構想成功的畫面!」還有「保持積極的心態!」他們就差對著你的臉喊了。我並不是說他們錯了,起碼沒有完全錯。

的確,對於某些目標而言,相信能成功會帶來莫大的動力,但注意我說的是「某些」目標。你現在知道了,目標是多種多樣的,而樂觀精神祇是醫生為某些目標開的處方而已,對其他目標來講並不奏效。在本章中,我會具體講解樂觀精神在何處適用,而在何處則是糟糕的策略。我會告訴你何時該抱有積極的心態,而何時該降低期望值以避免逞強導致落入陷阱。你會學到基於實際的樂觀(往往是成功的必備要素)與不切實際的樂觀(使人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覺,卻往往帶來麻煩)之間的區別。我還會給你些振奮精神的小竅門,使你在該展望朗朗晴空時不至於只看到陰雨綿綿。

總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說起樂觀,那真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總的來說,樂觀就是對「一切最終會迎刃而解」的信念——或許因為你相信自己的實力,抑或因為你相信老天站在你這邊。有些人稱這種心態為「正面思考」。毫無疑問它有明顯的益處。為了向你展示樂觀究竟有多少好處,讓我給你舉些研究顯示的神奇功效:更健康的體魄,更低的癌症患者死亡率,更短的搭橋手術康復時間,更小的患產後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大的去做產前保健的可能性,更輕的創傷後遺症,更好的對第一年大學生活的適應,以及更從容面對不孕不育狀況的心境等。幾乎找不到什麼生活挑戰不會因樂觀而向好的一面發展。

彷彿這些好處還不夠似的,樂觀的人竟然還有更好的浪漫關係!對長期伴侶的調查顯示,樂觀者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並避免相互攻擊與指責。這種更有效(同時減少摩擦)的解決問題方式從長遠來看能使他們在關係中感受到更多的快樂與充實。樂觀主義者在生活的每個方面都能用更主動、直接的方式面對困難,拒絕消極或逃避的態度。因為相信自己終究會成功,他們更加堅韌不拔,因此更有可能成功。

另外一個不那麼眾所周知的樂觀優勢與如何安排目標的優先順序有關。總有一些目標對我們很重要但對他人卻不一定如此,而恰恰是這些目標對我們的人生產生著最深刻的影響,能帶給我們最大的個人回報。其他目標在相比之下便顯得無足輕重了。比如,對我來說,當個好媽媽以及成功的心理學家這個目標就比定時清理冰箱或學會如何設置數碼刻錄電視帶來的回報要大得多。

若想得到盡可能多的快樂,你必須在重要的目標上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熱情,並在必要的時候犧牲一些次要目標。這肯定是有道理的,而樂觀者恰恰就是這樣做的。總的來說,他們不光擅長實現多種目標,而且擅長處理各種目標間的衝突。比如,一項有關有氧操的調查顯示,重視有氧操的人群裡大多數是樂觀主義者。而對於那些悲觀人士來說,用來做操的時間與重視程度並無關聯。其他一系列研究也體現出相似的結果,而研究主題是各種各樣的目標,例如交友、取得好成績。我們一再發現樂觀者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他們重視的目標中,而對次要的目標則投入較少。

樂觀者還對週遭環境中的正面信息尤為敏感。他們更容易看到烏雲周圍的一線光,使困境好過一些。因為他們總是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就對處理生活中的顛簸起伏尤其在行。

但也要提防著黑暗面

最近的很多研究開始顯示,樂觀主義者的生活也不全是美酒和玫瑰色的。其實總期待著最好的情形會使人對某些錯誤毫無抵抗能力——那些悲觀主義者永遠也不會犯的錯。

因為樂觀者覺得自己最終會成功,他們較少考慮行為產生的所有後果。他們準備得較少,冒的險卻較多。(請在此處自行添加過度自信的美國政府使自己陷入困境的無數例子吧。)樂觀者在賭博輸得一塌糊塗時非常有可能加大賭注,認為勝利就在下一把牌或骰子中。賭博機器的賠率設置都是要使賭場受益的,所以賭場經營者非常喜歡樂觀者的策略,而樂觀者的錢包會隨之消瘦。

反過來說,悲觀者總是期待最糟糕的結果,所以他們會為各種可能性做出準備,包括最壞的可能。悲觀的賭博者輸幾輪之後便不再相信贏的可能,便會退出遊戲。實際上,一個真正的悲觀者在沒有外力壓迫的情況下根本就不會走進賭場。

樂觀者與悲觀者面對失敗時的表現也不同。當你與目標失之交臂後,是否曾想過,如果某些事之前做得不同,後來的結果會如何?心理學家把這些「如果」和「假使」稱作「反事實思維」。樂觀與悲觀者在事與願違時都會這樣做,不過他們假設的內容不同。悲觀者會想像如果事情做得不同他們將如何成功(「假如我有……我就能……」),而這種想法對未來的表現有很大幫助,因為它能使你為今後做出更好的準備。樂觀者則不然,他們會想像事情還有哪些可能會更糟(「如果我沒有……我將比現在還慘」)。這種「反事實思維」只有一個用途——自我安慰。雖然振奮一下精神無可厚非,尤其是在沒有後續行動或事態不在掌握之中的情況下,但這斷然無法使你進步或最終獲得成功。

麻煩最多的一種樂觀便是不切實際的樂觀。在這種樂觀裡,你不斷給自己打氣、相信自己會成功,其實是完全失去了看清客觀現實的意願。這種現象很常見。心理學家尼爾·溫斯坦在30年前發表的里程碑式的研究中顯示,大部分美國大學生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比同齡人更有可能擁有房屋、拿到高起薪、遊遍歐洲、活過80歲。他們還覺得自己跟同學比起來今後較不易嗜酒、離婚、被解雇或突發心臟病。

這其實就是另一個版本的「烏比岡湖效應」——我們不光覺得自己能力過人,還覺得幸運之神也更眷顧我們。這種不切實際的樂觀往往產生在可控情況(比如體重嚴重超重)、少見情況(比如破產)或僅弱於預期表現的情況中(比如成績沒有想像中好)。不過請注意,控制體重、管理財務以及準備考試都是能通過有效途徑而避免失敗的。當然,如果你不覺得自己會出問題便不會啟用適當的防備措施了。

很多年前,我曾和一名嚮往當演員的紐約男子約會過。當時他在紐約時代廣場上專宰觀光客的餐館裡端盤子餬口,同時等待著他大紅大紫時代的來臨。我只在一部話劇中看到過他的表演,那是場非百老匯、非大製作、非正規(還能一口氣再說幾個「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演得不賴,我當時覺得他還真有可能成為不錯的演員。他自然是對成功深信不疑的。他告訴我——他有明星氣質。唯一的問題是,他從來不去試鏡(那個《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是朋友幫他找到的機會)。幾個月過去了,他那一疊閃亮亮的大頭照一張也沒發出去過,都躺在那兒聚集灰塵(他自己也天天窩在我的沙發裡聚集灰塵)。他總是「等待著好角色降臨」——降臨於無人知曉的偉大天才。我明白年輕演員有時的確是被伯樂(四處溜躂的導演或製片)發掘的,但大部分成功演員會告訴你,想在這競爭激烈的行業立足,你需要年復一年的努力,照片也要遞出去像山一樣高的那麼厚摞。上次聽到我這位前男友的消息時,他還在端著麵條和沙拉,等待著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請他演主角——可能性不大。

不切實際的樂觀是既沒有效果又危險的,基於實際的樂觀是達成諸多目標的關鍵,而兩者的不同在於樂觀背後的原因。當你認為自己能通過努力、計劃和相應的策略對局面有所控制時,你的樂觀是基於實際的。這種樂觀帶給人能量和動力。不過如果你的樂觀來源於不在你控制範圍內的原因,例如某種固定的能力或運氣(「我會成功因為我比別人聰明」或者「我會成功因為我做事總是很順」),那麼你終將害了自己。很有可能該準備的事你沒有準備,逆境中該堅持時你卻早早放棄了。

一項對大學新生的調查結果體現了兩種樂觀的不同之處。研究者衡量了學生剛進校時的樂觀度,發現很多人樂觀卻不實際。他們對其中一半的高度樂觀者進行了「歸因再訓練」的干預實驗。「歸因」就是找出成功或失敗的潛在原因;而「再訓練」是訓練學生從自身努力及策略的使用上找原因而不要把成敗歸咎於自己是否聰明、有才華。研究者還解釋:即便是與能力相關的表現(例如數學能力)也是可塑的,多學就會進步。這種訓練把不切實際的樂觀轉化為基於現實的樂觀,使他們相信自己有成事所需的必要條件,而不再想當然。

「再訓練」的結果是驚人的。受訓的樂觀者第一年結業時平均成績為B,而未受訓的樂觀者平均成績為C。類似的實驗結果表明,只要你懂得用行動直接為實現目標而負責,那麼對未來持樂觀態度便是個不錯的主意。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對達標的信心是否切合實際,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過程能幫助你把不切實際的樂觀轉化為現實的樂觀,從而為你效勞。

如何讓信心切合實際

1.問問自己為何樂觀。假設你要去面試,而你覺得自己比其他應聘者更具優勢,請思考你為何具有優勢。或許你可以一條條地寫下來,這樣能使你更充分地闡述原因。

2.其他人同樣也具有優勢的可能性有多大?例如,如果你覺得自己聰明或是以好成績畢業於好學校,因此很有可能應聘成功,那麼請想想是不是有其他擁有同樣條件的應聘者。你真的能脫穎而出嗎?這樣想實際嗎?

3.現在該思考你如何控制成敗了。你能做什麼來提高錄用概率?如何準備面試以呈現最佳狀態?做什麼才能使成功變成現實?採取措施確保成功,這樣你才能擁有真實、現實、應有的樂觀,以助你展示最好的自己。

我還想說兩點樂觀的危害——之前都提到過,但我覺得值得重申。首先,記住當你在追求「防禦」目標時,請避免樂觀。每當你面對與安危有關的目標、當你最想避免損失時,你最好常常想著哪裡會出錯,以此來獲取動力,而不要信心十足地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很好。

其次,請記住相信自己能成功與相信能輕易成功之間的差異(見第一章)。實際上,相信自己能輕易成功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樂觀——覺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就有價值、有意義的目標是不切實際的。實現目標需要周到的考慮、準備和努力。好在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這些,這也是樂觀的根基。

增加樂觀精神

有時,相信自己是成功的關鍵,尤其當你在追求「進取」目標——聚焦於收穫時。當你對自己並不完全確定時,如何能對達標更自信更樂觀呢?

首先,你可以借鑒心理學家在實驗中運用的「歸因再訓練」方法。大多數人對成功的概率不確定是因為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而這種想法往往是錯的。挑戰一下你的假設,比如:達到目標真的與能力有關嗎?或許勤奮、困難中的堅持以及好的策略更重要?如果是後者(往往如此),那麼達標就完完全全在你的控制範圍之內了。或許想想曾達成同樣目標的榜樣會對你有所幫助。你會發現高成就者毫無例外地也需要努力和計劃,而這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其次,你還可以翻出過去的一頁來給自己增加信心。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你面對的挑戰以及征服挑戰的策略。花十分鐘寫出你尤為驕傲的一項成就及其實現過程也會頗有幫助。有時當你彷徨時,你需要的只是對自身能力的一點點肯定來改變你的視角。

我強烈推薦的第三個策略便是用「如果……就……」計劃隨時識別並戰勝任何消極的想法。比如:「如果我開始懷疑自己,我就要告訴自己為何可以勝任。」如第八章中所述,這個技巧被證明對戰勝破壞性思維是極其有效的。持續運用這個竅門能增強你對未來的樂觀展望。

用「構想成功」做我們的第四個策略如何?我就不點名了,但無數勵志書籍告訴人們:在腦中想像你要的東西,它就能成真。如果當真如此那就太好了,但從科學角度來講,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依據。不過如果你構想的是成事的方式和步驟而不是成功本身,那麼這種「構想」就是及其有用的。在腦中模擬成事的過程而非期待看到的結果,不僅能給你更樂觀的展望,還能讓你更好地做計劃和準備。想像自己走在成功路上的每一步,很快你就會相信目標可以實現,而這個信念恰恰是正確的。

實踐性總結

☆適度樂觀是有益的。樂觀精神能帶來很多好處,它能增強動力,幫助你更好地對目標做出優先選擇,也能讓你處變不驚。

☆有時樂觀是危險的。樂觀也能讓你付出慘痛的代價——對後果考慮不周,準備不充分,冒不必要的險。樂觀者更有可能選擇使人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應對挫折,而不去分析哪裡可以改善、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瞭解樂觀的種類。瞭解不切實際的樂觀與基於現實的樂觀是關鍵。不切實際的樂觀是對於無法掌控的情景表示樂觀——例如命運、幸運或固定能力。如果你相信自己生來聰慧過人、被幸運環繞或是「有明星氣質」,你只是在自找麻煩。不切實際的樂觀者不會為實現目標做出必要的行動,遇到困難便束手無策。

☆保持清醒。基於現實的樂觀是因事態在掌握之中而產生的信心。你相信自己能成功是因為你會努力、會保持動力、會使用適當策略來確保目標的達成。這種現實的樂觀者很少犯代價重大的錯誤,最終更容易成功。

☆如果不真實,使它變真實。當你追求目標時,請確保自己的樂觀感受是現實的。若有懷疑,請運用我在此章中列出的方式來自我檢測。(指出樂觀的原因,挑戰不切實際的假設,用成事所需的具體計劃和步驟來代替一切不切實際的想法。)

☆把注意力從能力上轉移。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那麼請把注意力轉移到努力、堅持與計劃上來,因為這些往往才是成功的關鍵。想想曾實現相同目標的榜樣也會有所幫助。高成就者往往努力又聰明地工作,這點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翻開過去的一頁。回想自己過去的成就是另一種增強樂觀精神的方式。提醒自己具備能力對增強自信有奇效。

☆別構想成功畫面。取而代之,去構想成功所需的步驟。僅僅想像自己衝過終點線的瞬間並不會帶你到達那裡,但是想像跑步的戰略、可能遇到的障礙和應對的方案不僅能使你更加自信,還能幫助你更好地準備。這便是現實的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