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功,動機與目標 > 第2章 你還能變聰明嗎 >

第2章 你還能變聰明嗎

並非所有目標都是生來平等的。就連大方向相同的兩個人(比如都想事業有成)也往往胸懷不同目標,這是因為工作上的成就可能是與很多方面有關的——完全取決於人。這種成就也許與安定、被肯定、榮譽或個人成長有關——這只是幾種可能性而已。有些目標能持久地帶來更多幸福感,而另一些目標帶來的改變只是過眼雲煙——如果能有任何改變的話。當你在應對很大的困難或挑戰時,有些目標能自然引人堅持不懈地奮鬥,而有的目標只會導致無助與沮喪。

「收穫」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實現目標的,同樣重要的是追求一個能充分發揮潛力並享受奮鬥過程的目標。我在下面幾章中會講解目標為何不同、如何不同、哪種目標適合你以及如何幫助自己和別人改變目標,但首先我們需要理解現有的目標是如何形成的——理解這點會使你受益。知道你為何選擇了現有的目標能使你更誠實和客觀地重新評估現有目標,並給予你做不同選擇的自由。

你的信念對你樹立的目標有極大的影響——這一點也不稀奇。比如說,你一定是相信自己的數學技巧能夠被提高才會下定決心提高數學技巧,否則沒有嘗試的道理。我們的信念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目標——它的實現是可觸及的還是純屬浪費時間與精力。讓我們來集中分析幾個對目標影響重大的普遍信念。你會看到這些信念是如何在過去的日子裡影響著你的決定的。直白地說,你會發現曾經認為站得住腳的一些信念其實是完全錯誤的。

另一個影響目標的重要因素是環境。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這個因素總在下意識中左右著我們。換言之,日常生活中我們主動追求著自己不曾意識到的目標。這些目標被身邊的各種信號和記號觸發,包括他人的舉動。理解到這些信號和記號的影響,你便能發現並控制它們的影響力。同樣重要的是,你還能學著運用這些信號和記號來幫助你的職員、學生或孩子塑造目標。

信念如何塑造成就

對自身優劣勢的信念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制定的目標。如果我相信自己的數學和自然科學學得不錯,那麼下決心成為一名工程師便是有道理的。如果我相信自己四肢不協調、動作緩慢,那麼試圖加入大學運動隊可能就不太說得通。我們對自身能力的信念影響著我們對事物可能性的認知——甚至還影響到我們的實際成就。

有趣的是,這不僅僅在於你是否認為自己已經擁有某種能力,而實際上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覺得自己可以獲得這個能力,也就是說,你認為某種智力(或個性、體魄)是既定的還是可塑的?一個人是固定在某種聰明程度上,還是能變得更聰明?心理學家把這些信念稱作「間接理論」——也就是關於智力(或個性、道德觀以及其他特徵和品質)的個人信念。它們之所以被稱作「間接」,是因為它們不一定是被特意或謹慎思考過的,但儘管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信念的存在,它們依然強有力地左右著我們的日常選擇。

讓我們從關於智力的間接理論開始說起吧。首先請花些時間完成下面的練習。

智力究竟是什麼?

請盡量誠實地填寫如下問卷。(我知道有些重複,但請你忍耐。)

1.你的智商有多高是固定的,真沒什麼方法改變。

2.你的智力是不能改變太多的特質。

3.說實話,你改變不了自己的聰明度。

現在請算出你的總成績。

什麼使人聰明?如果你相信聰明度是天生的、遺傳的,或是在幼年發育形成的,但成人後就差不多不變了,那麼你是一個關於智力的「實體論」者。(如果你得10分或10分以上,這就是在說你了。)智力的「實體論」簡單地說就是相信一個人的智力空間有限,沒什麼方式可以改變它(換言之,智力是個不變的實體)。你或者聰明,或者不聰明。

反之,如果你相信聰明程度可以通過時間從經驗和學習中得來,並且投入便能獲得更多的話,你是個「漸進論」者。(得9分或9分以下的人持這種理論。)智力的「漸進論」是相信聰明度為可塑質量的理論——人們在任何人生時期都能變得更聰明。

間接理論有時也能更具體——聚焦於某一個特徵或屬性。比如大多數美國人都相信數學資質是固定的實體——你對數學或者在行或者不在行,但說到整體智力,「實體軍團」和「漸進軍團」的人數則是不分上下的。就像大多數人一樣,你或許在回答上述問題前從未思考過自己屬於哪個軍團,但不論你覺得哪個理論聽上去正確,即便是從未有意識地考慮過這個問題,它對你的人生和目標選擇也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大部分關於識別和理解間接理論的研究來自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實驗室。她在《心理模式》一書中詳細說明了我們對自身成長與發展能力(或缺乏這種能力)的信念是如何影響生活中的每個方面的。在十幾項實驗裡,德韋克和她的學生們發現並指出:那些認為自身特徵(比如聰明度)是固定的人過於在乎別人的肯定。他們有任何機會都希望得到對自己智力的肯定(或至少是確認他們不笨)。他們想要感覺到自己聰明。你仔細想想就發現這個現象很合理。

如果我只有定量的智力,那麼擁有很多就很重要——因為無法獲取更多。要記住,這不僅關乎自尊和良好的自我感覺——你還希望有很強的能力成為成功的人,得到你要的東西。所以如果你是個智力的實體論者,你的首要目標就是抓住一切機會向自己和他人證明自己的聰明。

毫不奇怪,實體論者會特別為證實自己的智力而做決定、選目標。通常他們都會避免太有挑戰性的目標而選擇安全選項。關於這點我可以根據切身經驗發言——我直到讀研究生以前一直是個頑固的實體論者。像很多人一樣,我相信一個人在某些學科上很拿手是基因所致。也像大多數美國人一樣,我相信如果你需要在一件事上特別努力則說明你並不擅長此事,心理學家稱之為「逆努力規則」——勤能補拙嘛。因此我曾經只會選擇對我來說容易的課程——使我看上去並自我感覺聰明。

在我12歲時,我曾懇求父母給我買了架鋼琴並且上了一年鋼琴課。後來我發現自己必須特別努力才能聽上去稍稍過得去,於是我放棄了。這是個我一直後悔的選擇。我剝奪了自己本可以從彈琴中得到的樂趣和滿足感——即便我不曾彈得多好。實體論者總是這樣虧待自己——把注意力過多集中在證明自己上,卻犧牲了本可能更加豐富的生活經驗。

漸進論者不容易犯這樣的錯誤。當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任何能力——是可以增長和發展的,你便不會把注意力過多集中於證明自己聰明上,反而會更注重培養自己的智力。挑戰並不可怕——它是獲取新技能的機會。犯錯誤不代表你笨,而是提供了更多幫助你學習的信息。我常常對我母親成年後學會的諸多技能感到驚歎——那都是她小時候沒有學過或沒有被正規訓練過的技能。我的母親自學炭筆素描,會縫製圖案複雜而精緻的被面,自己設計並製作服飾,還是個園藝大師。她自己給傢俱整修表面。她在自家外圍建了一圈巖牆——用的都是自己從房圍挖出來的岩石。我不記得在我小時候她曾做過這些事。她並不是不會出錯——她在學習新鮮事物的時候尤其會犯錯。她早期縫的被面針腳都不嚴密,因為她選的花式太難了,她培育的一些植物並沒有存活,有時一部分巖牆也會坍塌。不過雖然她遇到這些挫折也會沮喪,但還是從中不斷學習,也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最終能夠成功的信念,這是因為說到畫畫、縫紉、園藝、噴漆和建石牆,我的母親是個漸進論者。

為了尋找間接理論影響選擇的證據,德韋克讓一些中學生和大學生描述學習目標。那些相信智力固定的學生贊同這樣的陳述:「雖然我不願承認,但比起學很多東西來說,我寧可把一堂課學好。」還有「如果早知道一件事做不好我就不會去做了,不管是否能學到東西。」那些認為智力能增長的學生則傾向於這樣的陳述:「比起拿好成績而言,從課堂中多學東西更重要。」

德韋克和她的同事們在香港大學的學生中做了另一項實驗。這個實驗展示了這些信念在真實生活中對選擇產生的影響。在香港大學裡,所有課程都是用英文進行的,儘管有些學生剛進校時英文還不過關。德韋克問那些英文還可以提高的學生是否感興趣參加一個英文補習課程。只有那些相信自己能變得更聰明的學生(漸進論者)表現出對參與課程的興趣——他們中73%的學生願意參加。那些相信聰明度固定的學生(實體論者)不想跟這課程有任何瓜葛——他們中只有13%的學生表示願意上這堂課。這些學生大多數都不相信補課真能幫助他們進步。同樣重要的是,他們覺得上補習班意味著公開暴露自己能力的缺乏。

本性難移嗎

間接理論不光關乎智力,它可以與任何事有關。你可以相信個性是固定的——你就是你,本性難移;或者你可以相信它是可塑的——你可以改變、改善性格,洗心革面。連兒童都是被這些信念引領著的——尤其是關於個性和品質的。德韋克和她的同事在一大組10至12歲的男孩和女孩中做實驗,並問他們一系列有關「友情目標」的問題。那些相信自身個性和品質不能變的孩子們表現得更注重於受歡迎度以及避免被拒絕。情人節時,這些孩子要為心目中最受歡迎的小朋友做情人節禮物,期待獲取他們的「芳心」。那些重視自己不被拒絕的孩子只送禮物給他們確定會回送的小朋友。相反,那些相信自己能不斷改善和成長的孩子們則選擇了更側重於發展關係的目標。他們把情人節小禮物送給自己更想瞭解的小朋友,為友情開了扇門。

我們在課堂外也發現了同樣的規律,連選擇配偶時也不例外。那些相信個性大約不會變的人告訴我們他們在尋找一個自己在對方心中形象「完美」的對象,也從而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他們會選擇那些覺得「和我在一起很幸運」的伴侶。當一段關係存在太多爭執和挑剔時,他們會很快逃離。那些相信個性能變的人似乎更喜歡能激勵他們發展和成長的伴侶,他們也更有可能把關係中的坎坷看作瞭解對方和瞭解自己的機會。

心理學家珍妮弗·比爾展示了容易害羞的人竟對害羞持有不同的定義,而這些定義影響著他們的社交。在一項實驗中,比爾讓易害羞的人在不同人之間選擇對像進行交流,並告之過程會被錄像。一種選擇是和一個非常會交際、有魅力的人交流,他們能從中學到寶貴的社交技巧,而他們也被告知這個選項的弊端在於,和魅力高手相比,他們在錄像中可能會顯得尷尬笨拙。他們也可以選擇和比自己更害羞、社交能力更差的人交流,那麼他們將學不到什麼,但至少在錄像中不會顯得太差。

那些相信「如果我願意,就能改變害羞的某些方面」(相信害羞可被鍛煉)的人強烈偏向於能給他們提供學習機會的選擇,即便那樣會使他們看上去傻乎乎的。相反,那些覺得「害羞是我不能改變多少的特質」(相信害羞已固定)的人則更多選擇了讓自己相比之下看上去不太差的機會。當我們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無法改變時便會追求那些只著重於帶給自己面子的目標。諷刺的是,這些目標往往是阻礙改變的,會使我們無法學習和進步。

如何給自己鬆綁

你是否常常發現自己迴避挑戰,固守於那些容易達到的目標?你有沒有從很久以前就認定自己有做不好的事和無法獲取的能力?如果這個單子很長,你毫無疑問是個實體論者。你相信自己的能力完全被自己是誰而綁定,沒有意識到這種信念在多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人生軌道。如果實體論是正確的,這也罷了,可它恰恰不正確——而且是錯到家了。

讓我們集中用智力來舉例(雖然同樣的論證也適用於個性特徵)。我不是試圖暗示基因對智商不發揮作用。沒錯,聰明的父母通常會生出聰明的孩子。但如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比特在他出色的《開啟智慧》一書中提出的,聰明的家長給孩子的遠遠不只是一堆染色體而已。他們會在家裡創造更濃厚的學習氛圍,他們與孩子交談更多。通常他們掙更多的錢,可以更好地給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也能把孩子送去更好的校區。聰明的家長往往能給孩子很多開發智力的機會。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只需看到那些教育資源貧瘠的弱勢兒童在被給予了同樣的機會時發生了什麼——他們變得更聰明了。就拿一個例子來說,讓我們看看KIPP(知識就是力量計劃)特許學校。像大多數KIPP學校一樣,紐約南布朗克斯區的KIPP專為貧困和少數民族學生開放。他們中的許多學生在家裡得不到太多指導、支持和教育鼓勵。KIPP提供了濃厚的教育氛圍,也提出了明確的對紀律和勤奮的要求。這些學生的上學日程是早7:30至晚5:00,週六和暑假要加課。老師會家訪,強調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尊敬和禮貌的行為。老師們的電話也日夜開機,能讓學生隨時找到。學生投入了額外的時間來學習;老師們提供了這些窮困學生在家中往往不幸缺乏的關愛和支持。

這些額外的時間、關懷與支持成就了什麼呢?太多了。KIPP學校中超過80%的學生數學和閱讀水平達到或超過了同齡人——為紐約市普通學校的兩倍。據KIPP匯報,他們的八年級畢業生在閱讀和數學考試中的表現超越了全美74%的畢業生。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這些學生剛入學時的水平只超過全美約28%的學生。KIPP的學生在被給予了機會後真真切切地變聰明了。

卡羅爾·德韋克提供了另一個例子展示學生在得當的環境裡能變得更聰明。在這裡,學生們被明確灌輸了關於智力的漸進論思想。她把幾間紐約公立學校的七年級學生分成兩組:一個是實驗對照組,另一個是持「你能更聰明」理論的干預組。學生們每週見實驗執行者一次,一共堅持八周。研究人員每次通過科普閱讀、活動和討論來教授學生大腦的生理機能,以及它是如何學習和成長的。研究人員尤其強調了智力是可塑的,經驗和勤奮可以開發智力。為了形成對照,對照組成員在同樣的時間裡學習了大腦的其他方面,比如記憶的原理,但他們的課程中沒有涉及任何與智力有關的討論。對照組成員的數學成績在七年級一整年裡呈下滑趨勢——很不幸的是,這個趨勢在從小學升初中第一年的學生裡是很常見的。而實驗干預組成員在接受了基於智力可塑理論的特殊訓練後,數學成績提高了。這說明相信存在變聰明的可能性是邁向聰慧的第一步——我們的信念可以開啟或關閉那扇門。

尼斯比特寫道:「智商的遺傳度完全不會限制到其可變度的可能性。」換言之,即便你的基因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你的智力起點(或初始性格),它卻不見得能預示你最終如何。在一個又一個的實驗裡,我們發現那些被給予了開發技能的機會並有行動動力的人真的會變得更聰明。不論你用什麼去衡量——智商高低、通考分數還是平時成績,都會清楚地發現智力是極度可塑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在此之前一直相信自己的智商是固定的——你就是對數學、寫作、電腦、音樂或社交不在行——那現在是把這套理論全部扔掉的時候了。這種想法一直以來都對你產生了不良影響。

你,自動導航模式

大多數人想到制定目標都覺得這該是個非常刻意的舉動:我們考慮正反兩方面,評估成功的機會,一旦決定採用某個目標我們便會全心投入——全是策劃好的,沒有絲毫偶然性。我們制定的目標中有些固然是刻意策劃的產物,但不全是。實際上大部分目標都不是,因為你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絕大多數目標都是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制定的。

儘管這聽上去讓人毛骨悚然,但人類如此工作是很有道理的。就一點而言,大腦負責有意識行為的部分是有局限性的。它一次只能處理有限的信息,不然就會產生混亂和遺落。而潛意識則是另一回事。它的信息處理能力是極為強大的。打比方說,如果你的潛意識儲存的信息能夠像美國航天局裡的超級電腦儲存的一樣多,那麼你的有意識思維大概只能保存一張便簽上的內容。

因此,對我們最有利的方法是將盡可能多的任務交給潛意識完成。通常來講,習慣成自然——一件事做得越多越能被潛意識控制。大多數成年人都有這種體驗:工作一天下班開車回到家之後,忽然意識到自己完全沒有如何到家的記憶。在回家路上,你的有意識思維被各種事情佔領……然後轉眼間,你到家了。還好你的潛意識是個不錯的駕駛員,它竟然還會在紅燈前停住。儘管你沒有刻意告訴自己「我要回家」,你的潛意識知道你的目標,所以它帶領你回到家。

不過如果你沒有思考「我要回家」,潛意識是怎麼知道的呢?答案是,你環境中的各種線索會觸發大腦形成目標:太陽落山,工作完成,坐到車裡——它們都是潛意識接收到的你要回家的線索。那些和某個目標一遍遍綁定在一起的線索會在你無意識時激活同一個目標,全程把你送到自己的車庫裡——有時你根本不會意識到那個目標的存在。

觸發點的神奇之處

環境中的什麼能觸發潛意識對目標的執行呢?人類才剛剛開始理解並識別這些潛在的來源,但簡短又正確地說——什麼都有可能觸發目標的執行。

舉例來說,與目標相關的文字或圖像就是觸發點。在一個實驗中,心理學家約翰·巴奇和彼得·戈爾維策觀察人們玩一個「資源矛盾」的遊戲。在這裡,人們要在電腦版的鄉村魚池裡釣魚。每人要釣到最多數目的魚來賺取最大利益從而在遊戲中勝出。與此同時,就如真實生活中一樣,魚釣走太多後池塘就不再有魚了,到那時,遊戲中的每個人,包括你自己,都會面臨饑荒。所以一定程度的合作是必要的。每個人在釣到一條魚時都有保留權(從而使個人盈利最大化)和放棄權(從而使集體獲利,繼而得到長期的個人利益)。

在遊戲開始前,巴奇和戈爾維策讓一部分參與者用「助人為樂」「支持」「合作」「公平」和「分享」等詞造句。這些詞觸發了潛意識中的合作目標。遊戲結束後,他們比遊戲前沒有接觸這些詞的參與者多放回25%的魚。實際上,他們和被明確告知並樹立合作目標的參與者放回了同等數目的魚!這值得我們停下來思考——被刻意選擇的目標與潛意識觸發的目標產生的結果是相同的。這點在動機學研究中是個較新的發現,且一次又一次被證實。目標的存在是重要的——但它是從何種渠道產生的貌似並不那麼重要。

在另一項實驗裡,巴奇和戈爾維策讓學生們玩拼字遊戲——用隨意放在一起的字母拼出英文單詞。每個學生在安有對講機的房間裡獨立完成遊戲(他們不知道屋裡還有攝像頭)。兩分鐘之後,對講機裡就傳來停止拼單詞的命令。不過在遊戲開始之前,一半學生還被要求玩另一個字謎遊戲——這次是找出隱藏的單詞。這些詞包括:贏、成功、奮鬥、征服,當然還有——成就。巴奇和戈爾維策發現這些在潛意識中被激發了成就目標的學生57%在聽到停止令後還在繼續拼詞,而潛意識中沒有被激發此目標的學生只有22%沒有立刻停止。

也許這麼看來,那些畫著大山大河、用粗體字印著「團隊精神」和「決心」等字樣的勵志海報並不是那麼傻氣的,不是嗎?大多數人看著那樣的海報,心想:「才怪!就好像我整天被迫盯著印有『成功』的海報就會更有動力似的。誰在乎一張愚蠢的海報?」其實,你的潛意識的確在乎——而且它早已被影響了。

不過你並非一定要讀到與目標有關的詞才能下意識地觸發一個目標。其他實驗證明,僅僅是達標工具的存在就能觸發那個目標的形成。從健身房旁走過就能觸發一個人運動的意願。看到一盤水果和蔬菜會使人想要健康飲食。(戰略性地在生日或紀念日前帶我丈夫路過珠寶店真是屢試不爽啊。)

甚至連其他人也能觸發你的目標——尤其是那些和你親近的、想讓你做這件事的人。心理學家詹姆斯·沙對大學生進行採訪以瞭解他們的父親對高成就的重視程度。他發現當這些學生在完成一系列難題時,那些把父親和高成就關聯起來並在做題前下意識地被提醒到父親名字的學生做題更努力,成績也更好。而且和父親越親近,這個影響就越強烈。

但是實驗結束後,他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特別努力。成就的目標是被想到父親的潛意識激活的,而努力的過程也完全是下意識的。有趣的是,潛意識裡想到自己關愛的人——若這個人不支持某個目標——會阻礙對此目標的追求。你的潛意識想到母親那搖動的手指或失望的歎息,你便不太會喝得酩酊大醉或把碗堆在水池裡不洗。不過在特定的情況下會出現反作用——最近的調查顯示,那些比較「叛逆」的人在無意間被提醒到熱愛成就的父親時,反而不願用功,表現更差。顯然叛逆的人連潛意識都不願被告知該做什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就連陌生人的目標都能成為你的目標觸發點。心理學家們把這個現象叫做「目標感染」——因為在某個潛意識層面裡,目標的確是很有感染力的。僅僅看到某個人做某件事都能讓你更有可能做同樣的事。在對目標感染的早期研究中有這樣一個實驗:荷蘭的一組男男女女閱讀關於約翰的故事。約翰是一個正在和朋友計劃旅行的大學生。在故事的一個版本裡,約翰旅行前還在他村裡的農場上打了一個月的工。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這個信息暗示了約翰為旅行掙錢的目的。而在另一個版本裡,約翰旅行前在社區中心做了一個月的義工。在讀完其中一個約翰故事後,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電腦上完成一項工作從而掙到錢——完成得越快錢掙得越多。那些讀到約翰賺錢故事的人比讀到他打義工故事的人快10%!又一次,那些做得更快的人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與約翰有何干係。不過約翰的掙錢目標具有感染力,接觸到的人便不自覺地更加努力掙錢了。

在另一項實驗中,一組男性參與者讀到巴斯的故事。巴斯在酒吧裡與前大學同學娜塔莎見面。他們整晚都在聊各自的近況、喝酒、跳舞。在故事的一個版本裡,巴斯和娜塔莎出酒吧後便分道揚鑣了;而在另一個版本裡,巴斯走路送娜塔莎回家,並在到家時問她:「介意我進去嗎?」尋找一夜情的目的沒有被直接點破,但被(強烈)暗示了。在讀過「尋求性行為巴斯」或「獨自回家巴斯」後,每個男性參與者都被安排幫助一位頗具魅力的女大學生埃倫。如果我告訴你那些讀了「尋求性行為巴斯」的男士投入了明顯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幫助美麗而脆弱的埃倫,你一定不會感到驚訝。

說到這裡,你可能有點擔心。難道我每遇到一個懷有某種目標的人就會採納人家的目標嗎?不是的——目標感染的程度是有限的。比如說,約翰的掙錢目標就只對當時缺錢的實驗參與者有感染力,那些覺得自己錢挺多的人並沒有被感染到。一個目標對你必須有吸引力,你的潛意識才會採納它。

那好,如果一個目標是不該有的呢?「壞目標」能被傳染嗎?電視劇《黑道家族》看太多會使我變成罪犯嗎?如果我的朋友背著老公出軌,我也會潛意識地做同樣的事嗎?當然不會。什麼都無法觸發一個你認為錯誤的目標,不管它多具誘惑力。在另一個版本的「巴斯實驗」裡,尋找一夜情的巴斯還興奮地描述了自己快當爸爸的事實,實驗結果便截然不同了。因為人們認為已有伴侶的人尋求其他臨時性關係是該受到譴責的,所以這個版本的實驗對像對可憐的埃倫並沒有提供過多幫助。

環境對我們的作用是有重要限制的。好消息是,環境因素不會使我們殺人、搶銀行或出軌,除非這些目標在心裡已經萌芽了。總的來說,潛意識操作的目標不是顯意識已經採納過的(只是在潛意識中繼續進行),就是我們認為積極向上的目標。

讓潛意識服務於你

現在你知道了環境中的線索是如何觸發潛意識來實現目標的,是時候仔細觀察你的周圍環境中有什麼是觸發點了,更重要的是找出缺乏什麼。如果你有想達成的目標(減肥、戒煙、記得給媽媽打電話、修理房屋),環境裡有能觸發你潛意識從而激發目標的因素嗎?請記住,什麼都可以成為觸發點,只要意義對你來說是明顯的。把健康的點心拿到你能看到的地方;把健身雜誌放到廚房檯面上;用大字列個每日工作清單放在醒目的地方;找個精緻相框,在電話旁放一張媽媽的照片。不管你用什麼做提示,只要使環境中充滿暗示,你就能指望讓潛意識輔助你達到目標了。

當然,同樣的建議也適用於幫助別人更成功地達到目標。你那十幾歲的孩子的屋裡有提醒他寫作業的暗示嗎?(我父母在我上高中時曾給我貼過愛因斯坦和貝多芬的海報。他們這樣做挺聰明。)你職員的工作環境中有激勵他們熱情、高效工作的暗示嗎?在你家中有促使愛人更配合與支持你的暗示嗎?當你思考能在這些環境中加入何種暗示時,請記住同樣的觸發點能引發不同的目標——因人而異。比如說,看重集體價值的人在掌握了大權的環境裡往往會下意識地被觸發社會責任方面的目標(像幫助別人或慈善募捐),而個人主義的人在同樣的環境裡則更多會被觸發個人目標(比如在工作中拔尖或獲取經濟利益)。

下功夫量身訂製一些提示可能需要些創造力,但會有豐厚的回報。把追求目標的任務分配給潛意識,這樣便可以為那些持續需要注意力的事省出有效大腦空間和精力。這是一個抵制誘惑和干擾的好方法,使你能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就像忙碌一天後潛意識把車開入停車庫一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實現了這樣或那樣的目標。

實踐性總結

☆懂得什麼影響你。如果你想做出更好的目標選擇,懂得是什麼在暗中影響著你做這樣或那樣的選擇,這樣會對你有益。跟自己攤牌、分析對與錯,如果有必要,試圖去削減某種影響。

☆懂得如何判斷自己的能力。我們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身能力的信念。如果你習慣性地對某些極具吸引力的目標說不,就該問問為什麼了。你對自己的信念有多確定?是否還有其他看待問題的方式?

☆擁抱改變的機會。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目標是重要的,而相信自己可以獲取這種能力也同樣重要。很多人認為,我們的智力、個性和體質是固定不變的——無論我們做什麼都無法提高。這些「實體」信念使人把精力集中放在試圖證明自己的目標上,而忽略了發展和成長。好在幾十年的調查研究證明這種信念是完全錯誤的。持「漸進論」者則相信我們的各種特徵是可以逐漸改變的。這個理論是被科學證明所支持的。所以假如你相信自己某方面無法改變,而這種信念又左右著你一生中對目標的選擇,那麼是時候拋開這個觀點了。去相信自己能夠改變,這個(正確的)信仰能讓你做出更好的選擇,發揮更大的潛力。

☆營造正確的環境。另一個影響目標的因素是環境,而環境往往對潛意識產生著影響。我們讀到的字眼、看到的物件、打交道的人——我們所接觸的萬物無不觸發著潛意識對目標的追求。榜樣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目標感染」鼓舞著我們。換言之,我們會採納他人追求的目標——在我們認同的前提下。

☆利用觸發點進入潛意識。若想保持動力,讓你的環境裡充滿提示和觸發點。它們能使你的潛意識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工作,即便你的有意識思維已被其他事情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