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功,動機與目標 > 第1章 「做到最好」不夠好 >

第1章 「做到最好」不夠好

無論你要去何方,第一步是決定目的地之所在。這也許聽起來顯而易見得過了頭,以至於你好奇我為何要費此口舌。其實,無論這多像廢話,你還是會很驚訝地發現許多人完全忘記了這點。沒錯,你是感覺給自己立下過不少目標,但當真如此嗎?還是你只是想要更開心、更健康或是更成功,卻沒真正決定過具體做什麼?你有慾望,你想做的很多很多,但你把多少個願望轉化成真正的目標過?沒有這個轉化,我們的慾望就僅僅停留在那個「希望能夠實現」的層面。想像一下,你想出去好好地度假,但你的計劃如果僅停留在「我想去個暖和的地方」這個層面,你最終哪兒也到不了,不是嗎?

所以說,制訂計劃是重要的。在這章裡,我會用一些調查研究來解釋其中的原因。但這還不是全部。因為如何制定目標,如何理解自己的目標,以及如何實現目標都同樣重要。當你用正確的方式聚焦於正確的細節時,成功就離你更近一步了。

別用「做到最好」

告訴別人「要盡你所能做到最好」是鼓舞人心的好方法,對嗎?我們中大多數人都說過也聽過無數次。出發點是好的——讓人盡其所能做到最好可能是不那麼給人壓力的一種激勵,貌似會激發出對方最好的表現。只不過現實並非如此,這真的是不怎麼樣的一個鼓勵。

主要是因為「做到最好」這話很模糊——太模糊了。我的「最好」究竟是什麼程度的?假設你是一個經理,派職員去調查一個可能利潤相當豐厚的商機,有很多事要做,項目也非常重要,然後你告訴職員:「鮑勃,這件事盡你所能做到最好。」但鮑勃的最好是什麼?看到結果你怎麼能知道這就是他的最好?鮑勃本身又怎麼會知道他的「最好」能到什麼程度?有任何人知道嗎?

在現實中,沒有人聽到「做到最好」後會想:「我要把這件事做到沒有一丁點兒更好的餘地為止。」這樣很傻,估計也會花很多時間,對你或鮑勃都沒有好處。反而,聽到這句話我們會想:「我要做到老闆滿意並覺得我盡力的程度為止。」這聽上去其實並不怎麼鼓舞人心。如果沒有具體目標,「做到最好」所帶來的結果往往離「最好」相差甚遠。這很諷刺,「做到最好」恰恰是最平庸的配方。

那麼拿什麼來取代「做到最好」呢?答案是:具體而艱巨的目標。埃德溫·洛克和加裡·萊瑟姆,兩個著名的組織心理學家,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因制定具體而艱巨的目標而帶來的卓越成效。在全球上千例研究裡,科研人員發現具體又有難度的目標比模糊或過於簡單的目標更能激發優異的表現,而且差距是明顯的。無論這目標是自己樹立的,別人給的任務,還是和父母、老師、老闆或同事一起制定的,以上結論皆成立。

為什麼具體而艱難的目標比「做到最好」更給人動力呢?「具體」這部分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讓人知道你具體的期望值(或者為自己定下具體的目標)就排除了在這個標準以下的表現——避免人們告訴自己「已經夠好了」。如果奮鬥的目標不明確,人們很容易向疲憊、灰心或無聊妥協,但若建立了具體的目標,你便無法欺騙自己了。達標或非達標,沒有中間地帶。你若是還沒達標,若是還想成功,便只能繼續努力。

那麼「艱巨」這部分呢?樹立艱巨的目標不是很危險嗎——標準太高不是會帶來很多問題嗎?難道這不是在邀請失望與失敗嗎?絕對不是!(你們看過《為人師表》這部電影嗎?如果埃斯卡蘭特先生能教會那些頑劣的學生微積分,那麼想像一下你能成就什麼——如果敢於嘗試的話?)當然,你不能制定不現實或者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艱巨而具可能性才是關鍵。因為有難度的目標會促使你下更大功夫,更加聚精會神,更加沒有二心。你會堅持得更久,也能更好地運用最有效的策略。

洛克和萊瑟姆的研究結果被證實在每個人群中都適用,比如科學家、商人、卡車司機、工會工人、伐木工人等。在一個20世紀70年代早期的研究調查裡,萊瑟姆發現木材搬運工的平均負重是法定上限的60%——這個情形對公司來說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資源,而工人們對每趟的負載量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所以洛克給他們定下了法定重量的94%這樣一個目標。九個月後,洛克返回伐木場,發現那時搬運工人的平均負重已在法定重量的90%左右,為公司省下了相當於現在幾百萬美金那麼多的錢。

如果你給搬運工制定一個搬運更多木材的目標,他們就能搬得更多。人們通常會把事情做到被要求的程度,而不太會做得更多。要求高,只要把究竟多「高」具體化,你就真的能看到高水準的表現。給自己樹立高目標,你的表現就會扶搖直上。在一個對將近3 000名聯邦職員進行的調查中,那些認為自己的工作有挑戰性、自己和同事被高標準要求的員工都是那些年終評估成績最好的。

但這些人活得很慘吧?不是的。制定以及實現具有挑戰性的目標除了能帶來更好的表現以外還有其他好處。回想一下你人生中完成過的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把它和一個比較容易的任務相比,哪件事讓你自我感覺更好呢?成功完成困難的事更使人愉悅,它能給人更大的滿足感和快感,讓人整體感覺更幸福。而完成一項容易的任務根本就不足掛齒。最近在德國有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只有那些覺得自己工作有挑戰性的員工匯報的工作滿意度、幸福感以及成就感在長期範圍內呈上升趨勢。

你也許要問,究竟是對工作的滿意度能激發更好的表現,還是好的表現使人對工作更加滿意?答案是,兩者皆是——對工作的滿意度使人更致力於為所在機構工作,對自己更有信心,從而會給自己更多的挑戰,這又帶來更好的表現和更大的滿意度,週而復始……制定具體而具挑戰性的目標便創造了成功和幸福的無限循環。洛克和萊瑟姆稱之為「高績效循環」。

你在生活中也可以開始這樣的循環——第一步便是制定一些非常具體且困難得合理的目標。然後你要用最能給自己動力的方式來看待這些目標,才能進一步提高成功機會。

西瓜與芝麻

你採取的每個行動或目標都能用很多種方式被歸納和理解。用吸塵器這個舉動可以被稱作「做衛生」或「從地上吸走碎渣」;想在數學考試中拿A可以被解釋為「把大部分題目做對」,也可以被理解為「要精通代數」;定期鍛煉可能是為了「減掉10磅」,也可以是為了「更苗條」。

如何理解你的行為

在繼續閱讀之前請先回答如下問題,測試一下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的。用本或紙記下你的答案。這裡沒有對錯或好壞。請選擇那個更能形容你的行為,聽上去讓耳朵更舒服的答案。

1.列清單是

a.理清頭緒 b.寫些東西下來

2.清理房間是

a.愛乾淨的體現 b.吸地

3.付月租是

a.維持住所 b.寫支票

4.鎖門是

a.把鑰匙插進鎖眼 b.保證房子安全

5.跟人打招呼是

a.問「你好」 b.表示友好

請把你對每題的選擇用如下分值換算,並相加計算出總分:

1a=2;2a=2;3a=2;4a=1;5a=1;

1b=1;2b=1;3b=1;4b=2;5b=2。

如果得6分或6分以上,你可能是一個習慣用比較抽像的方式理解自己行為的人——當你在想日常事件時,你更注重於「為什麼」要行動。所以在家一圈圈推著吸塵器是在「保持清潔」——希望家裡乾淨是你吸塵的原因,你也是如此去理解這個行為的。如果得5分或5分以下,你可能更注重實際,你用正在做的事情「是什麼」來理解行為。所以推吸塵器是在「吸地」——這是真正發生著的事,你便如此理解這個行為。

兩種理解都是正確的,所以並不是說一種思維方式優於另一種,不過它們肯定是不同的,而且這裡的差異很重要。原因是,抽像的「為什麼」和具體的「是什麼」這兩種行為理解方式在立志效果上各有利弊。在不同情況下,一種思維方式可能比另一種更能有效地幫助人們實現目標,關鍵是要懂得針對不同情況而適當地轉換思維方式。好消息是,這並不難實現。你只需要學習什麼時候該想「為什麼」,什麼時候則需要想「是什麼」就行了。

讓我們從抽像的開始說起——那種「為什麼」式思維。用抽像的方式理解行為能讓人精神抖擻,因為你把一件事——通常是小事——和一個更大的意義或目標聯繫起來了。這便給一件本不那麼重要或有價值的事賦予了新的意義。比如說,我要加班1個小時,與其把它看作多打60分鐘的字,不如告訴自己這是在促進職業發展。這樣想,我會更踏實努力地工作。行為的原因特別能給人動力,所以可想而知人們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理解自己的行為。

如果你想激勵他人做一件事,用「為什麼」來形容這件事也同樣能用來說服他們去嘗試。如果你想讓兒子為化學考試努力複習,告訴他考出好成績更有利於將來考上好的大學會比告訴他打開書背元素週期表來得更有效。無論如何他也要背那個「H」代表氫,但說那麼具體的細節很難激發他的鬥志,給他講「為什麼」,他也許就去做了。

那麼用具體細節理解行為,用究竟「是什麼」想問題能有任何幫助嗎?當然。首先,這種思維方式在做一件困難、生疏、複雜或是需要很多時間學習的事時就非常有幫助。如果你從來沒有操作過吸塵器,「吸地」(「是什麼」)的理解方式就比「打掃衛生」(「為什麼」)更有效。

舉個例子,心理學家丹·韋格納和羅賓·華勒切爾讓常喝咖啡的人們喝咖啡,並給了他們30種對此行為的描述,讓他們按貼切與否給每種描述評分(我相信你都想像不到對喝咖啡這個行為的描述竟然有30種,反正我是想不到)。這些選擇包括比較抽像的、基於「為什麼」的描述,比如「滿足我的咖啡因嗜好」「給自己提提神」,還有那些更具體的、基於「是什麼」的描述,比如「喝一杯液體」和「吞嚥」。

一半實驗參與者被要求從普通的咖啡杯裡喝,而另一半則從一磅重的笨重杯子裡喝。(可能有人覺得這不算重,所以我得說明一下,那是1983年,還沒有人喝像氧氣瓶那麼大的巨杯星巴克呢。那時候半磅的杯子都算重了。)在他們做選擇的時候,用普通杯子喝咖啡的人們更傾向於那些抽像的、「為什麼」類的描述。換句話說,在正常情況下,常喝咖啡的人傾向於用「為什麼」來解釋喝咖啡的行為。

不過用笨重咖啡杯的人明顯傾向於具體的描述。他們想的是具體行動,比如「把杯子舉到嘴邊」。你看,若要喝到一杯更重的咖啡而不溢出來,這些人需要用具體的動作來理解喝咖啡的行為。他們需要把重點放在行為「是什麼」上(比如握緊把手、把杯子舉到嘴邊、吞嚥),而不是「為什麼」上。用了具體的「是什麼」方式思考,他們能夠順利地從奇怪而陌生的杯子中喝到咖啡。他們若是用了類似於「給自己提提神」的「為什麼」式思維方式,那麼「提神」很可能就變成了「燙傷和濕透衣服」。

韋格納和華勒切爾在另一個實驗中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他們要求學生們分別用手和筷子吃麥圈。那些用筷子的學生傾向於用「把食物放入口中」和「移動我的手」(「是什麼」)來描述這個舉動,而不是「減少飢餓感」或「攝取營養」(「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發現在做有難度的事情時,用單純而具體的「是什麼」方式思考比深遠而抽像的「為什麼」來得更簡單有效。(說到這裡你可能在想,社會心理學家是不是看著別人做怪事就特別有快感啊,比如用筷子吃麥圈、生吃醃蘿蔔,或者看羅賓·威廉姆斯時憋笑?簡短的答案是:沒錯。在學習統計學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都在做這些實驗。)

當我們做一件事經驗豐富了,事情變得容易了,我們便開始用「為什麼」來看待問題了——把重點放在意義和目的上。比如在一項實驗中,對喝酒比較沒經驗的未成年人更傾向於用「吞嚥」或「拿起杯子」來形容喝帶酒精的飲料,而戒酒所的住院者更喜歡把喝酒想成「舒緩緊張情緒」或是「找樂子」。喝酒經驗少的人想必是比較不瞭解「為什麼」要喝酒,而酗酒者恰恰是知道太多喝酒的理由了。

當人們用「為什麼」理解行為時總是會想得更宏觀些——那些小的、日常的舉動都變成更重大的目標的一部分。他們對長期目標更有概念。所以用「為什麼」而不是「是什麼」想問題的人更少衝動,更少被誘惑,還更常會為行動提早做準備。(好吧,也許當「為什麼」人群是酗酒者時這樣說不太恰當,但是你懂我的意思。)思考「為什麼」會讓他們更確定自己是誰,想要什麼。他們也不太會感覺到外界力量對他們的影響(比如說其他人或命運)。

當人們用「是什麼」理解行為時,他們會聚焦在細節上——從A點到B點的機械過程。他們有時沒那麼有鬥志,也更容易為了一棵樹而失去整個森林,但他們對在崎嶇石路上行駛特別在行。當你所做的事情特別複雜時,先放下全景而聚焦於手上的活兒是值得的。

這麼說來,西瓜和芝麻的思考模式各有優劣,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根據目標的不同在兩種模式中轉換。有時這種轉換會自然發生,有時不會。確定自己啟用了最佳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要趕快轉換。你如果想更有幹勁兒、增強自制力(或者幫別人達到這個目的),則需要啟用「為什麼」模式。想想行為背後更大的意義和目的。當你在一盤甜點的誘惑前想要「守住貞操」時,請記得「為什麼」你要減肥;當你的職員業績慘淡時,提醒他們「為什麼」業績是重要的——不光為了公司,還是為了他們自己。

另一方面來講,若要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則用「是什麼」思考更為恰當。學習一套新體系時需要把它拆成幾個具體步驟。第一次滑雪嗎?那麼注意彎曲膝蓋、對齊滑雪板的前端。別想著讓誰對你的速度和優雅的姿態刮目相看——這樣想往往導致滑雪新手牢牢地貼在樹上。

下面這個練習會幫助你理解如何在自己制定的目標上運用這個方法。(順便說一下,本書含有一些小練習來幫你學習如何運用新策略實現目標。當你遇到新知識時不妨一步步地記下來,這是個促使新策略變成習慣的好方法。考慮一下專門為這本書準備一個筆記本。通過做記錄的練習,你的大腦會逐漸學會自動啟用新知識,到那時你就不用費事做筆記了。目前來講,做筆記肯定是值得的。)

如何運用「為什麼」模式思考

1.寫下一件你最近因缺少動力或誘惑太多而無法實現的事。可以是任何事:無法戒掉甜點、不能按時回復重要的電子郵件等。

2.現在,寫出你想做這件事的原因。你的個人目的是什麼?這樣做能幫助你得到什麼?你如何受益?

下次當你嘗試做這件事時,停下來想想你剛剛總結的原因。不斷重複,直到它成為習慣為止。(習慣成自然。任何簡單的行為都能變成習慣,做起來易如反掌——只要你肯堅持。)

如何運用「是什麼」模式思考

1.寫出一件你想做,而且是特別複雜、困難或者生疏的事。也許你想建立一個網站但不會用電腦,又或許你想開創新的事業。

2.現在,寫下第一步你需要做什麼。邁向那個目標必做的具體行動是什麼?

下次當你嘗試做這件事時,停下想想下一步具體是什麼,然後專注於那個行動。你也會養成這個習慣的。

現在還是未來

如果你想從「為什麼」和「是什麼」的思維模式間得到平衡,你需要瞭解自己何時可能會偏向於哪種思維方式。這樣你就能洞察到什麼時候自己會對某種方式偏心眼,為之妥協。在前幾頁裡我說過,當一件事變得容易或熟練以後,大多數人喜歡採用「為什麼」式思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時間——具體來說,是從你開始計劃到開始行動的時間。你從明天還是下個月開始減肥?你打算下周還是明年去度假?研究顯示,我們偏向於用大而抽像的概念,也就是「為什麼」式思維,來理解較久以後才會貫徹的計劃。反之,我們理解近期計劃時則會側重於更切實際的想法——我們完成這件事需要做的「是什麼」。

心理學家雅各布·特羅普和尼拉·利伯曼在一個實驗中有了這樣的發現。他們讓一群本科生描述一些日常活動。其中一組被要求想像近期要做的事(比如「明天」),而另一組被要求想像較遠的事(「下個月」)。特羅普和利伯曼發現想像著明天「搬家」的學生們更傾向於用「是什麼」的思維方式把這件事描述為「裝箱、搬箱」,而想像著下個月「搬家」的學生們則更喜歡用基於「為什麼」的邏輯把它描述為「開始新的生活」。

其實其中的區別對我們做選擇和決定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這種區別也會帶來不同的麻煩。「為什麼」式思維會使你更看重心理學家所謂的「合意度」信息,意思就是說,你做成這件事或達到這個目標對你是否有好處,將會多有趣,多愉悅,多有益。這些都是我們思考在較遠的未來要做的事時會問的基本問題。幾年後讀醫學院會不會給我帶來成功和財富?六個月以後在那個會議上演講能不能幫助我事業晉陞、重逢故友?下個聖誕節邀請公公、婆婆來家裡住是對我孩子有益的事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大概就會啟用這個計劃(例如「考醫學院」)或開始行動(例如「邀請公婆一起過節」)。

更加具體的「是什麼」式思維會使你更加重視「可行度」信息——你是否真的能做到你要做的事?有多大把握成功?你面臨著什麼阻礙?當我們在考慮近期要執行的事時,這些是我們想得更多的問題。從我現在的成績看來,我有多大概率能考上醫學院?如果我下周參加那個演講,誰來幫我照顧孩子?明天親戚們來了以後到底能睡在哪兒呢?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關於將來的計劃總是剛開始聽上去不錯,但越臨近越發現不對勁?於是我們哀歎道:「我怎麼竟然會同意做這件事?」「我生物成績只有C怎麼會想去學醫呢?」「我怎麼會以為我的房子能容納那麼多人?」然後我們就慌神了——因為當你下定決心當一名醫生或邀請丈夫一家人來住時並沒有花時間考慮這件事是否可行。你只想了「為什麼」,卻沒有想過方法「是什麼」。也許這麼說能夠給你點安慰——我們大多數人都一次次地掉入這樣的陷阱裡,因為我們習慣於用「為什麼」來考慮未來的事,而較少思考究竟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於是我們選擇了有潛在豐厚報酬的目標,卻帶來了一場噩夢。

對於近期將執行的事,我們卻犯著相反的錯誤。你為了減少麻煩曾拒絕過多少有意思或有價值的臨時機會?我曾經婉言謝絕了一次免費的印度之旅,因為我覺得在幾周內做好充分準備的壓力太大了。(我需要接種疫苗嗎?我能及時辦好護照換發嗎?需要辦簽證嗎?誰來照看我的狗?)如果我使把勁,估計能夠搞定這些事。但即便知道這點,我還是沒有去。這是一個讓我一直非常後悔的決定,以至於我最終還是去了趟印度。只不過,這次不是免費的,而且花了我好幾千美金(之前計較芝麻帶來的損失)。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徹底地隨心所欲,也無法抓住偶遇的眼前機會。這時的我們太注重「是什麼」而忽略了「為什麼」——太糾結於細節而放棄了可能很有價值的機會(或是明顯更容易得到的東西,比如我的印度之旅)。

利伯曼和特羅普在一系列巧妙的研究實驗中闡釋了「為什麼」和「是什麼」間的權衡關係。在一個實驗中,特拉維夫大學的學生被要求在兩項功課中二選一。兩者的區別是:其中一項無聊但容易(用希伯來文——學生們的母語——閱讀有關心理學歷史的內容);另一項則是有趣而困難的(用英文閱讀浪漫愛情類的內容,學生們可以讀懂,但比較困難)。研究者還提供了不同的交作業時間——學生們都只有一周時間進行閱讀,可以選擇接下來的一周後讀完(近期內),也可以選擇從第八周再開始讀,第九周讀完(較長期)。選擇近期讀完的學生們幾乎都撲向簡單但無聊的選擇——他們願意犧牲樂趣以避免麻煩。那些可以拖延九周的學生們則二話不說地選擇了更難卻也更有趣的閱讀。這個選擇也許聽上去更偉大也明顯更吸引人,但毫無疑問,兩個月後他們啃著希英字典時,一部分學生在後悔當初的選擇。所以說,當我們思考比較久遠的事時,我們會犧牲實際的考慮而選擇潛在的回報;當我們思考近期要做什麼時就滿腦子官司,放下了愉悅。換言之,說到未來,我們都像探險家;說到當下,就都像會計了。

提到會計,類似的思考偏見也在人們做金錢決定時有所展現。在任何一種賭博裡,你都要思考兩件事:回報和勝算。回報是「合意度」信息——解釋了你「為什麼」賭博,潛在的報酬是多少。勝算是「可行度」信息——實際會發生的「是什麼」,成功的概率有多大。當學生們在中獎率高回報低(贏得四美金)和中獎率低回報高(贏得十美金)的彩票中做選擇時,被安排當天買彩票的學生強烈偏向於回報低、中獎率高的選擇,而會在兩個月後買彩票的同學們則做出了相反的選擇。類似現象在抽獎活動中也得以顯現。在當天開獎的活動裡,人們會買可能抽中過濾水壺的獎票(不怎麼受歡迎,但中獎率高),但在兩個月後開獎的活動裡,人們選擇了音響(價值高但中獎率低很多)。在任何有關風險和回報的情形裡(你想想就會發現這真的包含了所有的事),盡可能仔細而客觀地掂量兩種信息格外重要。知道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如何被時間左右的——為近期還是未來做決定,你就能知道怎樣來彌補這種固有的偏見,從而做出最佳的選擇。

「為什麼」和「是什麼」思維方式的不同不僅局限於我們的決定中。利伯曼和特羅普在另一項實驗中讓人們為工作和休閒相關的事宜安排所需時間,行動開始時間被設定在一周後或一年零一周後。人們為近期事件安排了平均82個小時,而較遠以後的事則被安排了平均68個小時。也就是說人們覺得現在比一年後多出了平均14個小時。顯而易見,這不現實,但這解釋了我們為什麼總掙扎於原以為準備時間充足的各種目標和計劃中。

同時,當人們計劃下周的活動時,分配給工作的時間與休閒的時間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人們理智地認識到,花時間做一件事意味著無法做另一件事。有趣的是,做未來安排時就不是這回事了。實驗參與者好像在分開思考兩件事以及所需的時間,而沒有注意到兩者間必要的取捨問題。

用「是什麼」方式思考目標不僅能讓你更好地安排時間,還能防止拖延時間。在一項實驗裡,利伯曼、特羅普、肖恩·麥克雷和史蒂文·捨曼邀請一些本科生完成一份調查問卷並在三周內用電郵寄回從而獲得現金獎勵。在收到問卷前,每個參與者都要完成一項任務,並根據結果被分到「為什麼」或「是什麼」思維模式組。為了鼓勵「為什麼」式思維,學生們要為十件事編出理由,比如說「開賬戶」或「寫日記」。為了鼓勵「是什麼」式思維,這組學生被要求寫下如何去做這同樣的十件事。之後,研究者記錄了每個人用多久時間完成並寄回問卷。奇特的是,被鼓勵用「是什麼」思考的學生比用「為什麼」思考的學生平均早10天寄回了問卷。(在另一個版本的實驗裡,差距是近14天。)所以用「是什麼」方式看待目標能讓你更專注於具體的必要行動,讓你能更快地達到目標。太注重「為什麼」做一件事則可能會讓人行動比較拖拉。

心理學家總被問到這樣的問題:「A與B之間我選擇做哪件事比較好?」我是要發洩出情緒還是做點別的把注意力從煩心事上轉移?是要仔細研究錯誤還是要拋下過去?我們常常被迫回答道:「視情況而定。」所以如果你問我是應該看到西瓜還是芝麻,你便逼我毫無選擇地說出那句——視情況而定,具體地說,是視目標而定。對目標採取「為什麼」式的大體思維能使你更有動力、備受鼓舞,專注於你能得到的回報,並增強自制力與毅力。而「是什麼」的細節式思維在你做困難或生疏的事時最有幫助。它能使你專注於操作性細節,從而完成任務,並且能幫助你防止拖延。大的成就不是採用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就能得到的。你需要知道如何為排除特定的困難而選擇相應的思考方式(或者知道如何為幫助別人實現目標使用得當的表達方式)。

正面思考

當你為自己樹立目標或正在為目標努力時,你大概已經非常瞭解「正面思考」的重要性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你就能成功。」我們能輕而易舉地把一個普通大小的書架塞滿持這個簡單觀點的勵志類書籍。這也是研究型心理學家頗感興趣的課題。

看來這個世界鍾愛樂觀的人。好消息是:樂觀精神在我們大多數人中自然存在。在對樂觀信念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常常發現大多數人相信自己比同齡人更有可能遇到好事——事業成功、擁有房產、賺很多錢、活過90歲。我們相信自己比較不可能離婚、犯心臟病、酗酒成性、買到殘次的新車。總的來說,這樣想是好的。說了「總的來說」就意味著還存在重要的局限性——你樂觀的同時要小心,要確定樂觀的方向是對的。

你知道嗎,對未來的樂觀看法不止有一種。想像一下你現在有個減肥的目標。對於這個目標就有至少兩種「正面思考」的方式。你可以這樣對自己說:「我有能力減肥,我有信心一定能做到!」換句話說,你可以對「成功概率」表示樂觀。你也可以對自己說:「我能輕鬆抗拒甜甜圈和薯片的誘惑;遵守新的運動計劃不成問題!」換言之,你可以對「輕鬆克服困難以獲成功」採取樂觀的態度。

講起樂觀對於實現目標的重要性時,大部分勵志書籍都把這兩種正面思考方式混為一談了。他們告訴你要相信自己能勝利,能輕鬆地勝利。可惜,這種混淆是大錯特錯的,因為一種方式使人受益,而另一種則是導致失敗的因素。

讓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方式——對「成功概率」的正面思考。在對動機的研究中恐怕最被廣泛瞭解並接受的理論便是「期望值理論」了。這個理論大體上講述了人們有動力因下列兩個因素做任何事:一、他們有多大可能成功(這是「期望」部分);二、他們從中能收穫多大利益(這是「價值」部分)。不用說,越有動力越可能達到目標,所以這並不是「流行心理學」自我安慰的一套無稽之談。相信你能成功真的會使你更有可能成功。(有一種情況是例外。我會在第四章講到那種特定的目標,但我們之前所說的適用於大多數情況,所以我暫時先不說得太複雜。)

關於這個話題真是有無數心理學實驗的例子,但我最喜歡的是《紐約時報》健康專欄記者塔拉·帕克-蒲伯對運動習慣的最新調查。這份發表在《行為醫學年報》的研究報告通過對家庭運動器械使用習慣的調查闡述了上述效應。有多少成年人不曾腦袋一熱地認為如果家裡能有跑步機或健身腳踏車該有多方便——那樣就會常常鍛煉了?(我買的是踏步機。我丈夫直到現在還在為這事責怪我,不過他一天不把那套槓鈴處理掉我就一天不用理睬他的嘮叨。)所以究竟什麼樣的人真的會用家庭健身器械而不讓它們收集灰塵呢?事實證明,那些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人比懷疑自己的人更有可能在一年後依然堅持使用著健身器械。(然而我真的要承認自己從買機器的時候起內心深處可能就沒覺得能堅持下來。我沒有真心覺得自己有很大概率成功。實際上我討厭踏步機。)

既然相信自己能成功是件好事,那麼相信自己能輕鬆成功、抗拒誘惑、排除萬難肯定也是好的了(第二種正面思考方式)。這乍聽起來彷彿有道理,但實際上錯得很離譜。心理學家加布裡埃爾·奧丁根大量研究了「相信自己能成功」與「相信自己能輕而易舉成功」這兩種不同信念對動力所產生的不同影響,屢次發現它們對成功起著極為不同的作用。比如在一項調查裡,一些得肥胖症的女士參加了一個綜合減肥計劃,一開始奧丁根讓每個人告訴她自己對成功減肥的期望值。讀過我之前寫的有關正面思考的內容,你聽到結果一定不會驚訝:那些相信自己能減肥成功的女士比相信自己會失敗的平均多減掉26磅。

不僅如此,奧丁根還調查了每個人對減肥過程的想像——她們認為怎樣才能實現減肥計劃。比如說,她問大家是否覺得自己可以對公司午餐室裡躺著的半盒甜甜圈輕鬆說不。結果那些認為減肥之途會很輕鬆的人比認為道路崎嶇的人平均少減掉24磅。奧丁根和她的同事們在各式各樣的情況中都找到相同的規律:尋求高薪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尋找伴侶建立長久關係的單身人士,還有正從髖關節置換手術康復的老人們。我們發現不論他們是誰、試圖做什麼,成事之人不但有信心獲得成功,而且還同樣相信著成功之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為什麼相信道路崎嶇對實現目標來講那麼重要呢?首先,焦慮和擔心這樣的負面情緒雖不讓人愉悅可還是有其用途的,這主要是因為它能帶給人很大的動力,刺激我們在問題發生前花額外功夫去避免。心理學家丹·吉爾伯特在他的《撞上快樂》一書中這樣寫道:「我們有時想像黑暗的未來就為把自己嚇得屁滾尿流。」我們這樣做因為值得。

奧丁根的研究顯示,相信目標艱巨的人會做更多準備,下更大功夫,為目標做出更多行動。他們預料到要努力奮鬥,便也是這樣做的。相反,那些相信找工作很容易的畢業生寄出去的申請也比較少;那些以為自己會閃電般地、無可救藥地和暗戀對像互墜情網的人也是比較不可能在現實中找對方談感情的;認為即將到來的考試是小菜一碟的學生複習得明顯比較少;以為能輕鬆適應新換的髖關節的患者做復健運動也比較少……說到底,覺得實現目標輕而易舉的人根本就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去迎接未來的挑戰,然後當夢想破滅時他們就有可能崩潰了。

那麼怎樣才能最好地樹立並實現目標而不是活在白日夢中呢?最佳策略是用樂觀的方式看待目標,同時用實際的方式思考具體需要做什麼才能實現目標。奧丁根把它叫做「心理對照」——首先你得能想到目標的實現,然後再反思其中的障礙。如果你大學畢業想找份高薪工作,首先要能想像自己被一家頂級公司錄用,然後再考慮你和這個目標之間存在什麼障礙——比如其他優秀的應聘者。這就使你不得不寄出很多份申請,不是嗎?這就叫做:感受「行動的必要性」——這是實現目標所需的關鍵心理狀態。幻想找到份好工作或者與傾心已久的人墜入愛河是件很有趣的事,只不過你不會因此取得任何實際進展。心理對照能引導我們聚焦於必要的行動,從而把願望和白日夢轉化為現實。

值得提出的一點是,心理對照只能助你致力於你真心相信可以實現的目標。(這裡我們再次看到相信自己能成功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成功,那心理對照會讓你從這個目標中解脫。其實就是說,它能使你拋開無法實現的幻想。這實際上也是使用此策略的另一個好處。考慮你想要什麼以及障礙是什麼可以使你頭腦清楚地做出好的決策——當成功概率高時,你會更致力於這個目標,從而更有可能實現它;當成功概率不怎麼樂觀時,你能認清狀況,放手前行。

放棄夢想可能是痛苦並讓人失望的,但為你的身心著想也可能是重要和必需的。只有意識到某些目標無法實現我們才能為可實現的理想騰出空間。比如說,我們只有在承認一段失調和痛苦的關係無法補救後才能最終終止這段關係,擁抱與另一個人建立一段健康快樂的關係的可能性。發現讀醫學院確實無法實現後才能放下這個夢想,退後一步想想自己最適合什麼行業。

現在回到我們認為可以實現的目標。奧丁根和她的同事們(這次我也是其中之一)通過無數調查發現,當認為自己能完成目標的人運用了心理對照策略時,他們通常比只幻想美好結局的人表現得更好。心理對照帶來了更大的努力、更多的能量和計劃以及普遍更高的成就。這個現象在各種情形裡得以顯示:12歲的孩子學外語,15歲的學生在暑假備考,成年人尋找伴侶,護士試圖與病人更好地交流……

在一項對心理對照效果的研究中,醫院人事部門管理人員經過兩周的培訓與實踐後匯報,工作中的時間管理得到改善了,做決定也更容易了,他們甚至完成了更多的項目。有趣的是,與未訓練組相比,這組成員重新分配了更多項目給其他的管理人員。換言之,他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能夠成功管理哪些項目,而另一些項目則更合適讓其他人管理。他們的行為更理智更有效率,他們也因此在工作中得到更多樂趣。那麼這些效率和快樂的代價是什麼?就是花點時間學習一個非常簡單的訣竅——對你正在奮鬥的或是想要奮鬥的任何目標都有幫助。

運用「心理對照」制定目標

1.拿起紙筆,寫下一個最近的願望或想法。這可以是一件你想做的事或是已經開始做的事(比如去加勒比海度假、搬到洛杉磯當編劇或者減掉10磅)。

2.現在想像一下願望實現時的美好情景。寫下這歡喜場景中的一個好處(比如躺在沙灘上休息不用查電郵將會多麼美好)。

3.接下來,思考一下夾在你和歡樂結局之間的障礙(比如站在我和歡樂減肥結局中更瘦的我之間的障礙是我對奶酪的酷愛)。

4.現在列出另一個好處。

5.再列出另一個障礙。

6.然後再列出一個好處。

7.再來一個障礙。

現在你覺得成功的概率如何?你該追求這個目標嗎?對比利益和阻礙,你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對這個目標有多堅定。

在本章裡,我們講了樹立具體而有挑戰性的目標對提高動力的重要性。我們看到理解並闡述這些目標的不同方式對成功概率產生的不同影響。我們還瞭解到引導並鞏固對目標進行的正面思考(還有現實思考)所帶來的利益。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即便現在停止讀下去都已經離目標更進一步了。

不過請別停下來,翻到下一章,讓我們討論一下你在生活中正在追尋的目標。這些目標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你選擇了它們而不是其他同樣具有吸引力的目標?答案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你想更聰明地選擇目標從而活得更快樂更有成就感,你需要懂得一直以來什麼事做對了,而什麼需要改變。

實踐性總結

我會在每章結尾總結一章中的主要內容,這樣你就能對提高成事能力所需的步驟一目瞭然。我寫下了很多步驟,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目標具體化。樹立目標時,越具體越好。「減掉5磅」是比「減點兒肥」更好的目標,因為它能清楚地讓你知道成功的樣子。知道具體要做到什麼能使你自始至終保持動力。避免「做到最好」這類的目標——它們太模糊,所以起不到真正的勵志作用。

☆目標困難化。把目標在可行的基礎上設立得難一點也很重要。你需要用高標準挑戰自己,因為挑戰能激發鬥志——但與此同時要避免「不可能的任務」。要記得如果標準設置得太低,你雖能達到但不太可能超越——大多數人達到最初目標後就鬆懈了。沒人會在設定減5磅肉的目標下最終減掉20磅。

☆「為什麼」或「是什麼」。目標可以被理解為較抽像的「為什麼」做這件事,或比較具體的——行動「是什麼」。比如說,清理衣櫃裡的一團混亂可以被理解為「整理出條理」(為什麼)或者「扔掉不穿的衣服」(是什麼)。當你想得到更多精力和動力或避免誘惑時,請用「為什麼」方式思考。當你在做一件困難、生疏或耗時間的事時,請用「是什麼」方式思考。

☆請考慮價值和可行性。記住當我們想像較遠期的計劃時,我們都更傾向於用「為什麼」式思考。這就讓我們太過重視目標誘人的部分(比如去迪斯尼樂園將會多好玩),而太少考慮可行性(我怎麼付得起這趟旅行的錢)。另一方面,我們又自然而然地用「是什麼」來考慮近期目標,這樣就容易太注重於實際操作而沒有充分體會到生活要帶給我們的東西。最佳的目標往往是在人們權衡「合意度」和「可行度」之後做出的沒有偏見的選擇。

☆正面思考但不要輕敵。當你樹立目標時,請儘管正面、積極地想像目標的實現,相信自己成事的能力對保持動力有極大的幫助。但無論你做什麼,別低估了成功之路的艱辛,大多數值得奮鬥的目標都需要時間、規劃、努力和毅力來實現,想像著能輕而易舉地實現目標只會讓你在未來的路上措手不及。輕敵是失敗的配方。

☆運用心理對照法制定目標。當你在考慮制定新目標時,一定要同時想到成功的情景和路上的障礙。這種心理對照不僅能幫助你對目標的採用做出正確的決定,還能自然地啟動你的動力系統,使你最大限度地致力於想要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