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身體不說謊 > 前言 >

前言

我所有著作幾乎都在探討人們對童年曾遭逢苦痛的否認。每一本書都與這種現象相關的某個特定觀點扣連著,並且深入研究其中的某一個領域。例如,《教養為始》與《你不該知道》這兩本書的重點放在否認的原因與後果。後來的幾本書裡,又指出這種否認會對成年人的人生與社會有什麼影響。《迴避之鑰》特別關注藝術與哲學,《拆掉沉默之牆》則關注政治與精神病學。由於這些不同的面向並不能完全與其他面向切割開來,因此理所當然地在內容上有重疊與重複的狀況。不過對於細心的讀者來說,很輕易地就能察覺這些一再出現的主題有著不同的前後關聯性,並採用不同的觀點來看這幾本書。

然而,我使用的特定概念是不受限於前後脈絡的。例如,我在使用「無意識」一詞時,只意指被壓抑、被否認或被分離的內容(記憶、情緒、需求)。對我而言,一個人的無意識就等同於他/她的故事,其故事雖然完整地儲存在身體裡面,但意識卻只能觸及一小部分。因此,我從未以形而上學的意思來使用「真相」一詞,而是指一種主觀的存在、是和個人實際人生有關的意思。我通常說的是「他」或「她」的真相,意味著這是當事者的真實故事,是表達並反映了他或她的情緒。在我使用的術語裡,所謂的「情緒」幾乎是無意識的,但同時也是身體對內在或外在事件的重要反應,例如對雷雨的恐懼、發現自己受騙而憤怒、或是收到真正渴望的禮物而欣喜不已。相較之下,「感覺」一詞類似於一種對情緒有意識的感知。因此,情緒盲目通常需要付出高昂代價且多半是(自我)毀滅性的奢侈品。

在這本書中我主要關注的是:否認我們真實而強烈的情緒,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後果。這些否認,很多是基於道德與宗教所需。根據我在心理治療方面的經驗(其中也包含了我個人的經驗,以及我做過的非常多個案),我大概能瞭解到:曾在童年受虐的人只能借由極力壓抑與分離他們的真實情緒,才能試著去遵守「摩西十誡」中的第四誡(2)。他們無法愛與尊敬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始終會不自覺地畏懼父母。即便他們非常想要與父母發展出舒適、互信的關係,但仍然無法做到。

反而,這些壓抑的情緒通常會具體化為一種病態依附,但這種依附不能稱為真正的愛。我稱之是一種「假象」、一種「表象」。此外,童年曾受虐的人常常一輩子都渴望有朝一日能獲得他們被拒絕給予的愛。這種期望強化了他們與父母之間的依附——而宗教信仰認為這種依附就是愛,並讚許為美德。遺憾的是,大部分的心理治療過程也有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被傳統的道德掌控了。身體則會為這種道德付出代價。

如果一個人相信他的感覺是他「應該」感覺到的感覺,並且不斷地避免去感覺那些他被禁止的感覺,最終他一定會病倒——除非他把這筆帳留給下一代來償還,將自身不被承認的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

這本書正是要揭露一個被大家忽略的事實,而宗教與道德長久以來一直在掩飾它。

我在本書的第一部借由幾位作家和名人的生平闡釋了這項準則,而接下來的兩個部分,則指出了真正的溝通之道,來幫助我們擺脫自我欺騙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