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心理學史 > 開始知道 >

開始知道

我們感知光或聲音的模式與理解或解釋它們有很大的不同。從感覺器官發送到大腦的信息經過處理後才能被感知,但是大腦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瞭解這些信息意味著什麼,並隨後存儲它們或對它們進行操作。人們觀察了蘋果或橘子,大腦通過感官獲得了信息,但構造和識別出是哪種果實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聯想

亞里士多德認為,我們的心靈或「常識」會在感覺和事件之間建立聯繫,這主要基於它們在時間或空間上相互接近或經常在一起發生。我們的大腦也會聯想到相似的事物,有時甚至是相互對立的事物(如熱或冷、甜或酸)。這些聯繫是知識的基礎。他認為,常識有助於人們彙集事物的所有方面或「要素」來創造它們有關自己的概念。因此,人們運用常識可以把顏色、氣味、形狀、質地和味道結合起來,產生一個橘子的概念。2000年來,這個關於概念結合的觀點被人們廣為接受,並且沒有對其做進一步的調查,直到大衛·休謨在18世紀再次提出這一點。

聯想主義盛行

英國醫生和哲學家大衛·哈特萊(David Hartley,1705年—1757年)斷言,如果我們持續經歷幾個事件或幾種感覺,我們的大腦就會將它們打包存儲。我們只要遇到該集合中的一個,就會回憶起集合中的其他事件。哈特萊認為,聯想的關鍵是接觸,而觀念或印象總是以這樣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哈特萊首次嘗試為「感覺印象如何變成大腦中的觀念」給出一個物理解釋。他提出,感官知覺會在神經中產生振動,並將振動傳遞到大腦,在那裡引起相應的振動。這些大腦裡的振動使我們產生了感覺。當感覺過去後,振動的輕微回聲或遺跡還留存,它們被稱為(相當漂亮的)「振動遺存」。這些振動遺存與觀念相符,與最初的感覺相同但卻較弱。複雜的觀念是由對簡單觀念的聯想構建而成的,複雜的思想也可以凝聚成更複雜的想法。80年來,哈特萊因「聯想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精神事件的生物過程」的觀點而被視為權威。

聯想法則

人們通常認為,可以用三四種方式讓大腦運用「元素」來建立觀念(如果只列出三種方式,那麼通常缺失的是相似法則,鄰近法則和頻率法則都是最重要的)。

1.鄰近法則。事情發生的時間或空間上很接近,你就會在大腦中將它們關聯起來。如果你想到一把叉子,你可能也會想到用一把刀來配它。

2.頻率法則。如果兩件事(或事件)能夠聯繫在一起,你遇到它們在一起的頻率越高,它們之間的聯繫就會越強。如果你的奶奶總是在家裡給你烤蛋糕,你很有可能在想起她時,也會想起家裡烤的蛋糕。

3.相似法則。大腦會將相似的事物關聯在一起。如果你發現地板上有一隻襪子,你就會想到另一隻襪子並想知道它在哪裡。

4.對比法則。有時,你看到或想到某種事物就會引發相反的想法。如果你想到在學校最好的朋友,你可能還會想起討厭的班級惡霸。

蘇格蘭哲學家詹姆斯·米爾(James Mill,1773年—1836年)進一步發展了哈特萊聯想的思想,使其成為所有心理過程的基礎。對他來說,所有的觀念都包含了幾個原本獨立的簡單觀念,這些觀念一直被認為是聯繫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對物理對象的理解實際上是無法分離的知覺的集合:

正是因為偉大的聯想法則,我們才追蹤到關於所謂的外部物體的觀念的形成,即一定數量的感覺觀念,它們經常聯合在一起而被我們接收到,它們融為一體,並在同一個觀念下被我們談論。例如,我們稱之為樹的觀念、石頭的觀念、馬的觀念、人的觀念。

突然間,記憶又回來了。星期日上午,我在坎佈雷吃到的瑪德琳蛋糕的味道……我的莉妮阿姨常給我吃這種蛋糕,而且在吃蛋糕前總會先蘸一下自己杯中的酸橙花茶……

一旦我想起浸著酸橙花茶的瑪德琳蛋糕的味道,我的腦海裡就立刻浮現出一條老街上聳立的灰色房屋,那就是她的房子,它就像劇場的佈景一樣掛在一個小亭子外面。她的房子通往花園,建在我父母的房子後面(直到那時,我能看到的就是一個隔離板)。從早晨到晚上、在不同的天氣裡,我都能回憶起那間房子、那個小鎮、我常常在午餐前去玩的廣場、我跑腿時走過的街道、我們奔跑過的鄉村道路……那時,我們的花園和天鵝公園裡的鮮花都開了,維旺別墅裡的睡蓮、善良的村民和他們居住的小房子、教區教堂以及貢佈雷的整個環境,所有的一切包括小鎮、花園都慢慢地、清晰地在我腦海裡浮現,並且牢牢地生根,一切都從我沏的那杯茶開始。

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1922年),《追憶似水年華》(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1913年—1927年)

簡單想法的聯想會產生複雜的想法,複雜的想法又可以結合起來形成更複雜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又可以結合在一起。但是,一切事物都可以還原為基本的觀念,這才是關鍵。根據觀念的生動程度以及這些觀念一起出現的頻率,聯想可能會變強或變弱。

心理學構造成功

米爾對聯想的描述是最充分的。他解釋了大腦是如何自動用基本元素——感覺並遵循聯想法則來產生人類喜歡的所有心理過程的。他覺得,自己已經成功構造了一種與牛頓物理學相媲美的「心靈物理學」,他認為心理學和物理學一樣遵循宇宙的基本法則,即宇宙的基本物質必須遵循不可改變的物理法則。米爾的模型有兩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第一,觀念沒有創造性,正如笛卡爾和休謨假設的那樣,它就像機器一樣工作,只是遵循一套規則;第二,心理事件就像物理事件一樣,完全可以預測。在心理世界裡,沒有個性、創造力、天才火花或自由意志的空間。

米爾的兒子約翰·斯圖爾特·米爾(John Stuart Mill,1806年—1873年)接受了父親的想法,只對其做了一些輕微的改動。他認為,人類科學(心理學)是一門精確的科學,它總有一天會被完全理解,這樣我們就能用其預測行為和思想。目前(他指的是19世紀,但直到現在仍是事實),有關它的規律還沒有被真正瞭解。但不瞭解這些規律並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當這些規律被完全揭示出來時,心智的神秘面紗也將被揭開。他相信,一旦掌握了這些基本規律,就有可能探索和解釋個人性格如何發展,並預測特定情況個體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