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真實的幸福 > 第一部分 什麼是幸福 >

第一部分 什麼是幸福

第1章 為什麼要幸福

我們的困惑

1. 真實的幸福來自哪裡?

2. 我的幸福指數是多少?我跟別人比,擁有的幸福感是更多還是更少?

1932年,歐潘在密爾沃基宣誓成為修女,她在聖母修道院宣誓:決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幼兒教育。她在簡短的自傳中寫道:

感謝上帝賜予我無價的美德。過去一年在聖母修道院的日子非常愉快,我很開心地期待正式成為修道院的一員,與慈愛天主一起開始新生活。

在同一年、同一座城市、發同樣願的丹那莉則在她的自傳中寫道:

我出生於1909年9月26日,是家裡七個孩子中的老大……在修道院見習的一年中,我教授化學和二年級拉丁文。承蒙上帝恩寵,我願傾心盡聖職,以宣揚教義,並完成自我修煉。

這兩位修女以及另外178位修女,是一項最出色的關於幸福感和長壽研究的研究對象。

有幸福感的人更長壽嗎

人可以活多長以及哪些情況會縮短或延長人的壽命,是非常複雜的科學問題。例如,文獻記載猶他州的人比鄰近的內華達州的人長壽。為什麼呢?是因為猶他州的空氣比較清新,而賭城拉斯維加斯的空氣太污濁?還是因為摩門教教徒的生活比較嚴謹,而內華達州人的生活太放縱?或者是因為內華達州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吃垃圾食物、吃宵夜、酗酒、喝咖啡、吸煙等造成他們比吃新鮮的食物、禁煙、禁酒、禁咖啡的猶他州人短壽?有太多的混淆變量使科學家無法分離出真正的原因。

與以上情況不同的是,修女們過著有規律的、與世隔絕的生活,與內華達州人的生活大不相同,甚至跟猶他州人的生活也不同。這些修女吃同樣的食物,不抽煙也不喝酒;她們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都沒有得過性病,擁有相同的社會地位和醫療條件。所以上述的混淆變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這些修女的壽命和健康情況仍然有很大的差別。歐潘98歲時,仍然很健康,幾乎從來沒有生過病;相反,丹那莉在59歲時中風,不久就過世了。我們可以確定,修女的生活形態、飲食和醫療條件都不是丹那莉早死的原因。當這180位修女的自傳被拿出來研讀時,一個驚人差異顯現了出來。現在讓我們回頭來看歐潘和丹那莉在自傳中的描述,你能看出它們的差異嗎?

歐潘修女用了「非常愉快」、「很開心地期待」這兩個表達幸福感的積極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傳中找不到一絲積極的氣息。在請對這些修女的壽命毫不知情的人,針對自傳中所傳達出的積極感受做評分時,發現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年過85歲仍然活著,落在沒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仍然在世;同樣,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歲時仍有34%的人在世,而沒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仍然在世。

以上差異真的來自她們自傳中所傳遞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嗎?這種差異也許是因為她們表達幸福感的程度、對未來期盼的程度、虔誠奉獻的程度,甚至是自傳寫得好壞程度等變量引起的,但是研究發現這些變量都不相關,唯一相關的是她們在自傳中所表達出的幸福感的強烈程度。看起來,一個幸福的修女會是長命的修女。

愛笑的女人更幸福

大學畢業紀念冊也是研究積極心理學的金礦,攝影師會叫你「看著鏡頭、微笑」,於是你盡可能地展示出最好的微笑,結果發現應他人要求而微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人可以笑得很燦爛,有些人只是禮貌性地動一下嘴角。微笑有兩種:一種叫做「杜鄉的微笑」(Duchenne smile),這一命名是用來紀念發現它的法國人杜鄉(Guillaume Duchenne),這種微笑指的是發自內心的微笑,你的嘴角上揚,眼尾魚紋出現,而牽動這些地方的肌肉非常難以用意志加以控制;另一種微笑叫做「官夫人剪綵的微笑」(Pan American smile),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的,沒有杜鄉微笑的特點,與其說是快樂,倒不如說是低等靈長類動物受到驚嚇時的表情,也就是中國人所謂的「皮笑肉不笑」。

有經驗的、受過訓練的心理學家可以很快區分出杜鄉微笑和非杜鄉微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克特納和哈克研究了密爾斯女子學院(Mills College)1960年畢業照上的141個女生,裡面除了三名女生,其餘都是微笑的,而在這些微笑中,有一半是杜鄉微笑。研究者分別在這些女生27歲、43歲以及52歲時訪問她們,詢問她們的婚姻狀況,對生命的滿意程度等。當哈克和克特納在1990年接手這個研究時,他們很懷疑能否從畢業照中預測出這些人的婚姻生活。結果他們驚訝地發現,擁有杜鄉微笑的女生一般來說更可能結婚,並能長期維持婚姻,在以後的30年中也過得比較如意。原來,人的幸福與否竟然能從微笑的魚尾紋中預測出來。

哈克和克特納曾質疑他們所得到的結果,思考是否擁有杜鄉微笑的人本來就比較漂亮,是她們的美貌而不是微笑的真誠預測了她們未來生活的幸福度。所以這兩位研究者又回頭去做美貌的評估,結果發現美貌跟婚姻是否美滿、生命是否完美無關,一個真誠微笑的女人就會擁有美滿的婚姻、幸福的生活。

積極心理學中的幸福

以上兩項研究都很令人驚奇,因為它們的結果都顯示,傳記中所傳達出的積極情緒與照片中的微笑,竟然可以預測壽命長短及婚姻幸福。本書的第一部分就是有關這些幸福的論述:快樂、心流體驗、愉悅、滿足、真誠、希望及狂喜。在此,我特別提出三個問題。

● 進化為什麼要賦予我們幸福感?幸福感除了令我們感覺良好外,其他的功能和意義是什麼?

● 誰會有更多的幸福感,而誰沒有?幸福感是怎麼產生的,又是什麼使它消失?

● 你如何在生活中建立一種持久的幸福感?

每個人都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很自然地會求助於心理學,但你會很驚訝地發現:心理學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積極層面。在學術期刊的論文中,如果有100篇是關於抑鬱、悲傷的論文,那麼只有一篇會談到幸福。本書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上述三個問題提供有科學根據的答案,不幸的是,我們對如何獲得幸福的知識所知甚少,完全不像對抑鬱症,我們已經有了解除抑鬱的操作手冊。所以,在有些主題上,我可以提供確鑿的科學證據;而在有些主題上,我只能從最新的研究去推論,建議你該如何引導自己的生活。但不管怎樣,我會很清楚地告訴你,什麼是已知的,什麼是我的推論。在下面的三章中,你會發現,我最終的目的是要校正心理學過去的不平衡,利用過去辛苦累積的有關心理問題與痛苦的知識,帶出更多關於幸福,以及個人優勢和美德的知識。

幸福與不幸福的交織

優勢和美德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一本有關幸福的書談別的內容比談「幸福學」(happiology or hedonics)更多?幸福學家希望生活中幸福的時光越多越好,不幸福的時光越少越好,簡單的幸福理論是這樣的:生活的品質等於幸福的時光減去不幸福的時光。幸福學不僅僅是一種象牙塔內的理論,許多人就是以這種方式經營自己的生活的。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幻覺,因為所有時光的感覺加起來,跟我們判斷某一事件的好壞,譬如一場電影、一次度假、一段婚姻生活甚至整個生命是有很大差別的。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世界上研究幸福學的頂尖人物。他用來驗證幸福理論的儀器之一是大腸鏡:大腸鏡插入直腸後上下移動所造成不舒服的時間雖然只有幾分鐘,但患者卻覺得很漫長。在卡尼曼的一次實驗中,682名病人被隨機分配進行常規的大腸鏡檢查,或是在結束前延長一分鐘鏡頭不上下移動,保持靜止狀態的檢查。大腸鏡靜止時不會像動的時候那麼讓人不舒服,因此後一個實驗組的病人在最後一分鐘感覺稍微舒服些。整個檢查過程延長了一分鐘,實驗組病人痛苦的時間實際比另一組病人長,但因為實驗組最後經歷的是還過得去的感受,所以實驗組病人對整個事件的感覺比較積極。他們比控制組更願意再次接受這種檢查。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特別處理好戀愛分手時的情景,因為這個最後的鏡頭會一直留在你的記憶中,如果處理得好,你才願意再次開始親密關係。本書將討論為什麼要幸福、學會失敗以及這對我們的意義。積極心理學是幸福和不幸福的時光所交織出的紋理,以及此間顯示出來的優勢及美德,這些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出生在維也納的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從各方面來看都是一個沒有幸福感的人,我是維特根斯坦迷,收集了很多有關維特根斯坦的東西,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張他微笑的照片(不論是杜鄉式的,還是皮笑肉不笑的)。維特根斯坦是個抑鬱的人,脾氣暴躁易怒,對週遭的人非常刻薄,不過他對自己更苛刻。當他在英國劍橋沒有暖氣,也幾乎沒有傢俱的家中舉行例行研討會時,他會來回踱方步,嘴裡喃喃地說:「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你是多麼差勁的老師。」但是當他獨自一人躺在床上,即將死去時,最後的遺言竟是跟他的房東太太說:「告訴他們,我對我的一生很滿意,沒有遺憾。」

來自優勢與美德的幸福

假設你可以裝一個「經驗體驗性機器」(experience machine),一生中只要你喜歡時,它就可以刺激你的大腦並帶給你幸福感。我問過很多人,他們是否想使用這種機器,他們的回答是:他們都寧可不要這種幸福機器。因為我們要的不是暫時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必須來自自己的努力。然而人類卻發明了許多捷徑去取得暫時性的感官愉悅:毒品、巧克力、肉慾、購物、手淫以及電視等。但我並不是說你應該戒掉所有的捷徑。

我們誤以為自己可以通過這些捷徑獲得幸福、愉悅、舒適、狂喜,但實際上,這些捷徑無法帶給我們真正的幸福,所以許多人雖然坐擁億萬家財,但心靈一片空虛。沒有意義的尋歡只會帶來更大的空虛、更多的虛偽,使你沮喪,當年老時才意識到自己虛度了一生。

幸福感來自於自己的優勢與美德,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幸福才會有真正的幸福感受。當我在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講授積極心理學這門課時,我發現了優勢和美德的價值。我告訴學生們約翰·海特的故事:他是弗吉尼亞州一位年輕有為的教授,以給人們吃油炸蟋蟀的方式研究厭惡的情緒,後來他轉向研究道德厭惡(moral disgust)。他給被試穿上一件T恤,告訴他這是希特勒穿過的,然後觀察被試的表情。當他研究過很多消極情緒,弄得自己都快要受不了時,又轉而研究跟道德厭惡相反的情緒,他把這種情緒叫做昇華(elevation)。他收集了很多體現人性美好的故事,故事反映出當事人的情緒。一個18歲的弗吉尼亞大學新生說了一則關於昇華的典型故事。

一個下雪的晚上,我們從救世軍(Salvation Army,美國著名的慈善機構)做完事回家時,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太太在鏟雪。我們中有個人請司機放他下車,我以為他要抄近路回家,但當我看到他拿起圓鏟幫老太太鏟雪時,我感到喉頭緊縮,好像有東西哽在裡面,我感動地掉下眼淚。我想把這件事告訴每個人,這個男生在我心中是那樣美好。

我班上的學生想知道做好事是否比找樂子(感官愉悅)更容易得到幸福感。激烈辯論的結果是,每個人回家作個比較,在下堂課之前,分別去做一件可以帶來幸福感的事,還有一件好事,然後把這兩件事寫成報告交上來。

這份作業竟然改變了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做一時感官愉悅的事(如與朋友一起閒聊、看電影或吃巧克力聖代)與做好事的感覺相比,黯然失色,當我們很自然地去幫助別人時,一天都會過得很幸福。有一位大三的學生說:

我侄子打電話問我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問題,我幫他分析解答。我很驚訝地發現,在那天隨後的時間裡,我很願意聽別人訴說,願意瞭解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且態度溫和了許多,別人也比平常更喜歡我。

使你更幸福的特質

做好事會產生幸福感,這不同一般的感官愉悅,當你用你的能力和優勢去應對一項挑戰並圓滿完成時,你會有幸福感。做好事並不僅僅是一種暫時的積極情緒體驗,它是完全投入的、完全忘我的體驗。在那一刻,時間靜止了。一位商學院的學生說,他來賓州大學讀書的目的是想賺很多錢,使自己幸福,但是他發現自己寧可花時間幫助別人,也不願拿同樣的時間去逛街買東西,因為前者帶給他的幸福感更多。

要瞭解這種幸福感,我們就必須瞭解每個人的優勢及美德,這是本書第二篇的主題。當我們運用自己的優勢及美德時,我們會感覺良好,我們的生活會充滿了「真實性」。感覺是暫時的,它不是人格特質的一部分。人格特質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會反覆出現。優勢和美德是積極的人格特質,它會帶來積極的感受和滿足感。

樂觀的人格特質可以解釋為什麼對修女們的某些觀察可以預測她們能活多久。樂觀的人傾向於把目前的困難解釋成暫時性的、自己有主控權的,以及只有在這個情境下才會如此的;相反,悲觀的人則認為他的困難一輩子也逃不掉,倒霉事一樁接一樁,而且是自己無法操控的。羅切斯特市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科學家研究了839位病人的心理狀態,觀察樂觀是否可以預測長壽。梅奧醫學中心是美國非常有名的醫療機構,這裡的病人在看病前需要接受心理測驗及身體檢查,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樂觀測驗。40年前科學家們就開始了這項研究,到2000年已有200個病人去世,通過比較發現,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長壽19%,這個數字正好與有幸福感的修女的數字相差不遠。

樂觀只是二十幾個使你更幸福的特質之一。哈佛大學的喬治·瓦利恩特教授進行了兩項長期追蹤研究,其研究的主題被稱為「成熟防禦」(mature defenses),包括利他行為、延遲滿足的能力、對未來充滿期望以及幽默感等。在研究中發現,有些人一直沒長大,一直都沒有這些「成熟」的人格特質,而其他人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越來越顯現出這些特質。瓦利恩特教授的兩組被試分別是哈佛大學1939-1944年的畢業生,以及456名波士頓市中心的居民,這項研究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末,被試為平均十幾或二十歲的年輕人,到現在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瓦利恩特教授發現對能否成功進入老年期最好的預測因素為收入、身體健康狀況與生活樂趣;而「成熟防禦」則與生活富有樂趣、高收入及老年時生命力旺盛有顯著相關。這一研究結果在第一組主要為白人、信奉新教的哈佛大學學生,以及第二組背景複雜的市中心居民間並沒有太大差異。76名年輕時常顯示出「成熟防禦」特質的市中心居民中,95%到現在還可以搬笨重的傢俱、砍木柴,甚至走兩英里路、爬兩層樓還臉不紅、氣不喘;而68名從來沒有顯現出這些心理特質的市中心居民中,只有53%可以做同樣的事。對哈佛畢業生而言,預測75歲時能否享受到生活樂趣、婚姻幸福以及身體健康的最好方式,便是他們在中年時期所顯示出來的「成熟防禦」特質的強度。

積極心理學最關注的特質

積極心理學是如何從無數的人格特質中,挑選出24項特質為指標的呢?在1936年,有人做過統計,英文詞彙中有18 000個描繪人格特質的詞,而選擇哪些特質做研究,對當時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精神醫師來說是件嚴肅的大事,這些人想創造出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相對的系統。勇氣、仁慈、創造性當然應該包括在裡面,那麼聰明、良好的音感或準時能包括進來嗎?最後決定採用以下三個選擇標準。

● 必須具有跨文化價值。

● 必須本身就有價值,而不是為了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 必須是可以培育的。

聰明和良好的音感被剔除了,因為它們是不可學習的;準時雖然是可以訓練的,但它是達到另一個目的的手段(如效率),而且也不是每一種文化都很重視。

雖然心理學可能會忽略美德,但宗教和哲學不會。幾千年來,不同文化所推崇的價值觀其實都很相似,例如孔子、亞里士多德、聖托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13世紀意大利神學家與哲學家)、日本的武士道、《天神之歌》(Bhagarad-Gita)[1] 等,雖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包括以下六項基本的美德。

● 智慧和知識

● 勇氣

● 仁愛

● 正義

● 節制

● 精神卓越

每一種美德又可以再細分。例如智慧可以分為好奇心、學習動機、判斷力、原創力、社會認知,以及能夠從各種角度來看問題;仁愛又包括仁慈、慷慨、教養以及被愛和愛人的能力。幾千年來不同文化以及哲學所歸納出來的美德,都被積極心理學用來作為標準。

上述美德不但是繁榮年代的行為標準,更是危難時代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工具。事實上,「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災難中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德。一直到最近,我都以為積極心理學是繁盛時代的產物。我以為國家在打仗、貧窮、社會動亂時,人們最關心的是防禦和損失,因此所關注的應該是如何修補被破壞的東西;而在國家太平、富足、社會和諧時,人們才會想要建造最好的東西。比如意大利望族,洛倫佐·德·美第奇(Lorenzu de Medici)在其掌權的繁榮時期,決定把稅收投到藝術文藝上,而不是用於武力競爭,因此造就了佛羅倫薩這個美麗的文化城市。

有挑戰,有幸福

大多數心理學研究的主題,如內向、智商、抑鬱、憤怒等,都是在沒有來自真實世界的挑戰的情況下進行的,是一種靜止狀態。心理學希望能預測一個人在面對動態挑戰時會怎麼反應,高智商可以預測出一個人面對拒絕時能否機智地回答嗎?靜態的抑鬱症診斷能否預測一個人在失業時會不會崩潰?一般來說是可以預測的,但效果不是那麼好。心理學可以預測很多種情形,但是當人們面對生命的挑戰而必須做出有智慧的反應時,許多高智商的人失敗了,而許多低智商的人卻成功了。這些預測錯誤的產生,是因為靜態的測量並不能很好地預測出動態的反應,我把這種預測缺陷稱為杜魯門效應(Harry Truman effect),因為杜魯門一生並不怎麼傑出,卻能在羅斯福總統死後一躍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這令許多人跌破眼鏡。

我們需要一種心理學來解釋這些人為何能夠成功,這是過去心理學預測人的行為中缺乏的項目,就好像拼圖少了一塊。在進化過程中,贏得異性伴侶或逃過獵食者攻擊而存活下來的人類祖先,在這些方面是成功的,因此才可能把他的基因傳下來。他們靜態的人格特質——抑鬱程度、睡眠習慣、腰圍大小可能並不重要,除非這些特質顯現出杜魯門效應;也就是說,我們身體中都有遺傳自遠古的優勢,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要等到被挑戰時才會顯現出來。為什麼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代人被稱為「最偉大的一代」?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他們生存的動亂時代將他們體內源自古代祖先的生存優勢激發了出來。

當你在第8章和第9章讀到這類優勢時,會發現自己的優勢有一些是靜態的、有一些是動態的,如仁慈、好奇、忠誠、信仰是靜態的,你一天可能展示出這些優勢幾十次。而毅力、遠見、公平、勇氣則更可能是動態的,你不可能在超市排隊付錢時展現你的勇氣,或是坐在飛機上時表現它,除非遇到恐怖分子劫機,一生中有一次動態的行為就足以讓人知道你有勇氣了。

在讀到這些優勢時,你會發現有些是你基本的人格特質,有些不是。我們將前者稱做突出的優勢(signature strength),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將它們與不是你的優勢的特質區分開來。我不認為你應該花太多時間去改正自己的弱點;相反,我認為生命最大的成功在於建立及發揮你的優勢,所以本書的第二部分專注於如何找出你突出的優勢。

開始美好的人生

本書的第三部分討論什麼是美好的人生。你也許覺得很容易就可以實現,喝香檳、開名牌跑車是愉悅的生活(pleasant life),但不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優勢去創造真實的幸福和豐富的滿足感,這是你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上——工作、愛情、教養孩子等,都可以學著做到的。

我的一個突出的優勢是熱愛學習,為了教學,我把學習融入了生活,每天都學一些新東西。將複雜的觀念簡化後教給我的學生或教自己八歲的孩子在打橋牌時如何叫牌,都會使我發自內心地快樂。當我教得很好時,我會感覺良好,這種感覺能鼓舞我、給予我活力,帶給我真實的幸福感,因為它來自我最擅長的方面。相反,協調、組織、溝通並不是我的專長,不過我有幸接受過良師的教導,所以當需要時,我可以有效地組織一個委員會,但是當事情結束後,我會覺得身心疲憊、元氣大傷。我從做委員會主席中獲得的滿足感遠比我從教學中得到的少,從中所獲得的幸福也不是那麼真實。

利用你自己的優勢所獲得的幸福感是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就像幸福需要建立在優勢和美德之上一樣,優勢和美德也必須建立在一個更重大的事物上面;就像美好的生活會超越愉悅的生活一樣,有意義的生活則會超越美好的生活。

那麼,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怎樣去尋找生命的目的了嗎?它告訴我們如何超越美好的生活,實現有意義的生活了嗎?我並沒有大膽到敢去提出一個關於生活意義的完整理論,但是我知道它包含了更大範圍的東西,而且這個範圍對你來說越大,你的生活越有意義。許多追求生命目的和意義的人會轉向新世紀思潮(New Age Thinking)或宗教組織,渴望神或神力的幫助。當代心理學只注重病態行為的研究,這造成了一個看不見的代價——使得這些心靈空虛的朝聖者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境界。

就像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渴求生命的意義,也想超越我自己選擇的一些隨意的生活目的,但和許多具有科學思想的西方人一樣,我認為超越上天賜予的生命目的是個站不住腳的說法。積極心理學指出一條可以實現高遠目的和生命意義的可靠道路,而且更令人驚異的是,它可以幫我們到達一個不迷信的境界,這些在最後一章會討論到。

評估自己的幸福

在你開始本書的正文之前,請很快地做一下「自我幸福感評估」,這個量表是福代斯(Michael W. Fordyce)發展出來的,目前已有幾萬人用過,你可以用以下的問卷做測驗,或是上網填答(www.authentichappiness.org)。上網的好處是它可以追蹤你快樂指數的變化,也可以提供與別人相比較時,你的快樂程度。這個比較是以年齡、性別、教育程度來分類的。當然在作這種比較時,請一定要記住:幸福不是競爭,真實的幸福來自於提升你的精神層次,而不是與別人相比。

有一個問題可能在你讀這本書時一直出現——究竟什麼是幸福?定義幸福的字句比定義任何一個哲學問題的都多,幸福是被誤用、濫用最多的詞之一。我不想再添加我的定義,在本書中,我很小心地使用幸福,我所關心的是幸福的成分——積極的情緒及優勢,然後告訴你科學上的發現是什麼,你如何可以增加幸福感。

塞利格曼的解答

1. 真實的幸福源於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美德,並在生活中充分發揮它們。

2. 我們可以通過福代斯幸福測試或其他類似的測試,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1] 公元前2世紀梵文的詩歌,直譯為Sony of the Lord,是世界著名的宗教文獻。——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