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前言 能夠解決任何煩惱的「佛系」思考法 >

前言 能夠解決任何煩惱的「佛系」思考法

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會發生各種事,我們時常有這樣的體會:人生,就是一條艱辛的路。其實,有一種方法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迷思。

實際上,所有的煩惱都來源於「唯一的原因」。只要明白這一點,再加上「正確的思考法」,那麼任何煩惱都能迎刃而解。這便是本書最想要傳達給讀者的主旨。

那麼,我們每天究竟在煩惱什麼呢?

·被生活所迫,心中充滿壓力。
·對現在的工作不滿,考慮到將來的生活,感到不安。
·厭惡的事、不走運的事接踵而至,令人沮喪。
·和身旁的人性格不合,在人際交往中倍感壓力。

乍一看,這些都是自己難以解決、解決起來相當花時間的問題,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這些煩惱全部來自於「心靈的反應」。

提到「心靈的反應」,或許有不少讀者無法馬上理解,實際上幾乎我們所有的日常活動都可以說成是「心靈的反應」。

例如,每天早班高峰期坐地鐵時,我們常常會禁不住歎息道:「今天也這麼擁擠啊!」這就是心靈憂鬱的反應。再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他人板著一張臉,心中總會有些不爽,這就是心靈憤怒的反應。在一些重要的場合,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萬一搞砸了怎麼辦?這是心靈不安和緊張的反應。

綜上所述,當我們與他人相遇時,當我們工作時,當我們外出時,我們的心靈總是做出各種各樣的反應。由於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焦躁、沮喪、對未來的不安、生活中的壓力和失敗後的悔恨等情緒所致,煩惱便開始在心中慢慢生根。

所以說,大多數人煩惱都來源於「心靈的反應」。我們的心靈因為煩惱而動搖,這就是煩惱產生的「唯一的原因」。

找到了產生煩惱的原因,相應地,我們也能找到解決煩惱的方法,那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心靈的反應」。

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能避免所有不必要的反應,那麼人生會變得多麼輕鬆!不動搖,不沮喪,不生氣,拒絕壓力,在他人面前能放鬆自我,回首過去時不後悔,也不為將來的事情憂心……這些都是自我拯救的方法。讓你的心靈擺脫枷鎖,那麼幸福也會離你越來越近。

可能有的讀者會誤解,覺得「避免不必要的反應」是指忍氣吞聲、無視、不關心等消極行為,但其實並非如此,其實它是指從一開始就將會增添煩惱的一切不必要的「心靈的反應」避免掉。比如當你的內心產生憤怒、不安、自我否定等消極情緒時,若能馬上將其化解掉,那麼人生將會美好很多。

由於這些多餘的反應,許多人都有過為失敗、煩惱所困擾的糟糕經歷,所以從今往後,就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種「避免不必要反應」的美好生活方式。

古代印度的聖人佛陀的教義中提到過「如何練習不反應」。原本佛陀的教義就旨在傳授「停止心靈多餘的反應,擺脫煩惱和痛苦」的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正視心靈的反應;第二,進行合理的思考。

正視心靈的反應包括人們常說的「坐禪」,以及最近常聽到的「正念」和「內觀冥想」。當你正視自己心靈的反應和動向時,躁動的心就能恢復平靜,這對於消除壓力和轉化情緒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關於這部分內容,請參見本書第1章。)

合理的思考是指為了達成目的而進行的理性思考。本書的目的在於教授大家如何「避免多餘的反應」以及「減少煩惱」,為此,

·不進行多餘的判斷。不管什麼場合,都不要否定自我。(見本書第2章)
·不因為不滿和壓力等負面情緒而痛苦。(見本書第3章)
·不在意他人眼光,活出自我。(見本書第4章)
·改掉過於爭強好勝、在意輸贏的性格。(見本書第5章)
·在今後的人生中,遵從心的方向。(見本書最終章)

本書將圍繞上述這些重要的主題,對照佛陀的教義進行思考。本書的特色也在於,通過「原始佛教」來學習這些解除煩惱的「佛陀的思考法」。筆者會將充滿智慧的佛陀的名言翻譯成簡單易懂的現代文字,並加以生動的解說。

現在我們一提到「佛教」就會聯想到宗教性質的內容,但是原始佛教卻有所不同,它所傳授的是實用性的、合理的、在現代社會也能通用的思考方法。如果每位讀者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本書的內容,必將獲益無窮。

今後的人生,無須煩惱。讓我們研習佛陀的教義,不管面對怎樣的日常生活,都能避免不必要的「心靈的反應」。

正確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煩惱,這將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平靜、滿足和幸福。

就從這一刻起,開始新的人生吧!

      ——草薙龍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