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 這個世界不公平出國會讓事情變好嗎 >

這個世界不公平出國會讓事情變好嗎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最容易講的一句話就是:這不公平!

你有沒有發現,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講這句話的人越來越少?而且每次聽到的時候你還在心裡暗暗好笑,這句話就如同你媽是女人這樣的簡單明瞭。那是因為,慢慢地你開始瞭解,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嗎?

有人說世界是不公平的。每個人生下來的起跑線就不同,有人抱怨自己沒有一個好父親,有人抱怨自己沒有好的天賦,他們覺得世界太不公平啦!但是當他們看到有人天生沒有腳,有人出身於連飯都吃不上的赤貧家庭,他們又覺得這個世界還是蠻公平的。

有人說這個世界也是公平的,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死亡,而每一個人面對死亡的時候,都需要直面自己生命的價值,而這個價值,是你可以去創造的,與起點無關。

關於這個問題雙方爭論了很久,還是沒有論斷。我不想理論些什麼,我只想給你講一個尋找公平的故事。

幾年前我在武漢見到一個朋友,他是一個街道辦主任,那年四十多歲,正在辦理澳洲移民。這麼多年下來,在官場摸爬滾打,他覺得中國實在不公平,「沒有關係累死也上不去,有關係敢踩著你腦袋拉屎」。偶然有一個機會,他遇到了他移民去澳洲的同學,一番長談,他決定離開,舉家移民去澳洲。「為什麼要去澳洲呢?」我問他。「因為澳洲是個很公平的地方。」他說,「你看,在中國,你感覺特好地開著寶馬,遇到一個紅燈,你在這兒老老實實等著,但是旁邊一輛掛著特權牌照的車「嗖」一下就過去了,你心裡就很不爽。但我在澳洲的時候,雖然我就是一個路人,走人行道,但是不管是市長還是市民,只要紅燈一亮,就要乖乖地等著我過,我就覺得爽!這個世界上不怕規矩多,就怕不公平。」他說得有道理,孔子不也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嗎?我說祝福祝福,希望你找到夢想中的公平。

他第一年回國,就帶回來很多關於公平的故事。比如他說,在悉尼的街道上,你能看到開敞篷跑車的都是四五十歲的老頭子,他們帶著墨鏡,有一身曬得黝黑的皮膚,金黃的胸毛在風中飄揚。古典,這和你在長安街看到的不太一樣吧,在中國開敞篷車的全是一些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小屁孩,北京這麼糟糕的空氣,開一趟車都能成兵馬俑,還要臭現。因為我們澳洲有很重的稅和非常穩定的社會結構(注意,成我們澳洲了),20歲該買什麼車,30歲該買什麼車,基本上差不了太多。能有多餘的錢買第二輛跑車的,只有混到四十多歲才靠譜。他拍著我的大腿說你說這樣的社會公不公平?我連忙說公平公平太公平了。他就很開心地笑了。

所以,去年當他告訴我他想回國發展,你知道我有多驚奇。問他為什麼回來,那裡不是最公平嗎?他揉揉臉,給我說了兩件事情。

他遇到一個武漢小老鄉,一個小姑娘,在那邊上TAFE(類似於國內的高職院的學歷)。澳洲規定,只要他們修完烹飪、美發等技術課程,有900小時直接工作經驗,就能獲得長期居留權,這是所有去澳洲學習TAFE的人的夢想。但是政府只允許留學生每週工作時間不得超過20小時。也就是說,他們至少要在那邊連續打工45周,每週20小時,才能攢夠時間。但是當地所有的餐廳都忙得要死,加上本地勞工保護,哪裡會有地方僱用這種每週只上20小時的華人打工者?像她這樣的人,來自普通家庭,需要工作時間以及薪水,她只能選擇在華人街的中國餐廳打黑工,每天除了上課,還要再工作6小時,一直到凌晨一點。然後拖著疲倦的身體,從悉尼華人街「四海一家」的牌子下面走過,穿過幾個街區,到自己合租的小房子裡去。週六日也是全天加班。

這樣一份工作,即使只拿很少的工資,但因為可以開出來工作證明,也有很多很多人競爭。這又能怎麼辦?如果這個機會也失去,她用盡家裡所有積蓄出國就會毫無價值。於是她只好用最後的方式來獲得這個機會——和餐廳老闆,一個五十多歲的滿口金牙男子住在一起。他說到這個地方,看著我,確定我知道什麼意思,然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那個女孩子才19歲啊,和我女兒一樣大,正在最好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澳洲會公平一些。」我拍拍他的肩膀,想表示安慰。我還想告訴他,這也許還算是一種幸運。能花錢去澳洲,大概需要20萬,在中國,這不是大部分家庭可以支付得起的。

真正讓他想回國的是另外一件事情。每天下午四點,他都會在自己社區附近的綠地散步,悉尼的空氣清新寧靜,草坪從腳下一直延伸到天邊,看著草地上一群孩子在嬉戲,這裡的孩子沒有太多功課,下午三點就放學了,剩下的時間就是玩——這是他在澳洲最喜歡的場景。有一天他走到活動區,看見一個中國父親帶著兩個孩子,兩個男孩子大概七八歲,穿著藍色的吊帶工人服。我們說七歲八歲狗都嫌,這兩個小傢伙正是最淘氣好玩的時候,他們在地上翻滾,互相打鬧,正用普通話說著什麼……父親在一旁開心地看著他們——為了孩子,這難道不是來這裡的重要原因嗎?這個時候,他們的父親走過來,喊著他們的英文名,很嚴肅地對這兩個孩子說:「Speak English!」兩個孩子愣了一愣,然後停止說笑,沉默地走開了。那個時候周圍沒有任何人,為什麼這個年輕的父親不讓自己的孩子講中文?那一瞬間,他突然想到了很多,似乎看到了自己整個的生活。在那邊的很多事情突然聯繫在一起,讓他明白了很多東西。那是他的第三年,他拿到了居留權,然後馬上決定回來。

「既然哪裡都不公平,我要回來,為這個不公平踏踏實實做點事情吧。」他在2007年回來,開了一家留學中介公司,致力於用自己在兩邊的關係,找到更安全和更有效的方式,讓學生出去留學。

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不公平的世界,那麼我們就總希望在另一個地方,幻想在那裡有我們追求的真正公平。我們期待過富有,期待過結婚,期待過進城,期待過出國,但是這一切在你真正達到的時候,你才發現,原來你依然面對一個不公平的世界。

這個世界真的有公平嗎?在中國,教育的不公平是被反覆提到的話題,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高考非常不公平,不同地區的孩子會受到不同的待遇。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在北京某工地,一個民工與總工程師聊天的時候才發現:他們是同一年高考,而且分數相同,只不過一個落榜,一個進入了大學。很多人大談特談美國的教育有多公平。但是美國大學的入學,是真正公平的嗎?

顯然未必,拿大學的申請來說,一個美國本地的孩子,只需要在SAT(美國高考)中獲得2100分(滿分2400),加上良好的素質,就有可能申請到美國前十的名校。但是中國大陸的孩子至少需要接近滿分才有可能。GRE也是一樣,當美國人1200分(滿分1600)就可以過關的時候,而我們的學生則需要1400分才能進入最好的學校。所以我覺得新東方是非常偉大的,這樣流氓的制度,就要用流氓的考試方法來對待。

這種不公平制度,是不是只是針對中國的留學生呢?其實不然,這也許是一種膚色的不公平,我在網上找到這樣一個例子,是一個華裔移民的帖子:

Stanley Park,一個韓國移民的孩子,家庭收入菲薄。3年前,父母離婚,他跟母親過。但母親很快得了乳腺癌。於是,他小小年紀,就開始給人家當家庭教師,幫助母親付房租。儘管他用了大量時間去打工,但在大學入學的智能測驗SAT中,仍得了1500分的高分(滿分1600)然而,當他申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和洛杉磯分校(UCLA)時,全被拒絕。

Balnca Martinez,另一個移民階層的孩子,也因母親得了乳腺癌而要打工養家,不過她的SAT成績比Stanley Park低390分,只有1100分,但卻被同樣的兩個學校錄取。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Balnca Martinez是拉美裔的後代,Stanley Park則不幸地長著一個像我們中國人一樣的「亞洲臉」。

我幫助過很多孩子申請到前20名的大學,我知道進入一流大學不僅僅是SAT或者GRE分數的問題,同時還有很多綜合素質——有沒有參加公益活動,有沒有獨特的素質和領袖故事,有沒有自己的願景,有沒有名校背景……但是上述這一切軟實力很大程度與普通人的孩子無關,他們無緣昂貴的學習班、各種國際夏令營、各種課外鍛煉能力的機會,甚至出國考SAT的費用。

我也不想陷入一個關於絕對公平的討論,或者其實我們總能多做一點的討論。我只想告訴你我的觀點:不管你跑到哪裡,世界都是不公平的,我們既無法讓這個世界永遠公平,也找不到一個永遠公平的地方。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在後面的書裡舉出更多案例,你也能夠找到更多身邊的案例,聽到更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會告訴你: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難怪比爾·蓋茨對青年人的10條忠告中的第一條就是:life is not fair,get used to it.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適應它。

那些希望通過換地方來尋找公平的人,就像泰坦尼克號上的落海者,他們從一個船艙,逃到另一個船艙,慢慢發現這個地方也在下沉。

所以如果有人對我說:「這不公平!」我的回答是:「是的,世界就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