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重構你的家庭親密關係 > 5 家庭系統:家庭當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謀 我們能幫孩子製造「主動性」嗎? >

5 家庭系統:家庭當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謀 我們能幫孩子製造「主動性」嗎?

孩子主動做什麼,只能聽從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

當父母的人,有時候對孩子難免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你怎麼就不能主動一點兒呢?」

「你看人家誰誰誰……」

「你把打遊戲的熱情拿出十分之一用到學習上來就好了!」

「不能老待在家裡,你要多跟人接觸!」

「你怎麼就不把練琴當成自己的事呢?催一次練一次!」

有時候父母也覺得很累,覺得自己像一頭辛辛苦苦的老牛,拽著一輛連輪子都沒有的破車(不,這還不是最糟的情況,或許是拽著一匹活蹦亂跳地向相反方向刨蹄的小馬),全靠自己拖著往前走。父母希望孩子主動走起來。

但,這其實包含了一個悖論。

父母在向孩子提要求。一旦孩子滿足父母的要求,孩子就不是「主動」的。媽媽說:「去學習。」孩子去學習了。媽媽歎了口氣:「為什麼每次都是我叫你去學習你才去?我希望你以後學習是出於自覺,而不是為了滿足我。」這番話乍一聽沒毛病,但正是它把媽媽置於「不可能」的兩難境地。

孩子怎麼樣才可以滿足媽媽呢?

如果孩子不想滿足媽媽,他顯然不能滿足媽媽。如果他想滿足媽媽,他只有學習,但那是「為了滿足媽媽」而學習,同樣也不能滿足媽媽。

他可以學習,但他永遠變不成一個「主動」學習的人。

心理學家瓦茨拉維克在《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一書中寫道,「主動起來(Be spontaneous)」的要求,是日常生活中最隱蔽也最隨處可見的悖論之一。它的內容和形式是剛好相反的。它對一個人提出要求,而要求的內容是不要遵循要求,這使得所有遵循要求的嘗試都變成了另一個層面上的違背。

成年人的關係也會捲入這種悖論。一個經典的諷刺漫畫一般的場景就是,妻子擰著丈夫的耳朵:「以後給我有骨氣一點兒!像個男人一樣!聽見沒有!」丈夫忙不迭地答應:「聽見了,聽見了……」

情侶之間鬧彆扭。一個說:「你要我認錯,我都已經認錯了。」另一個說:「但那是我要你認錯你才認錯的,不是發自內心的認錯。」第一個人說:「怎麼做才是發自內心的?」第二個說:「我告訴你了你再做,那就不是!」

這些例子裡都包含著同樣的悖論:妻子可以逼著丈夫發出100次保證,但丈夫還是不可能「真的」有骨氣;情侶也可以收到100種認錯的表達,但不會有哪一種可以讓他相信對方是「發自內心」。

他們在提要求的同時,已經注定這要求是無法滿足的了。

這種悖論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一個很難接受的事實:

大多數對別人的叮囑、規勸、訓誡,只是在做無用功。

所有涉及「主動性」的要求,類似於熱愛、興趣、自覺、投入、堅強、勇敢、積極、樂觀、踏實、放鬆、努力、專注……都是無法實現的悖論。

因此,聰明的父母在教養孩子時,只針對具體的任務提要求。每天做多少功課,完成多少家務勞動,花多少時間練琴,都變成具體的規則。你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反正你必須遵守。當然,具體操作起來還需要技巧,也許沒有那麼簡單。但最起碼從邏輯層面上,這樣的要求總是可以實現的。

如果都能這樣,省去了多少糾結。

很多父母不滿足於此,或者,他們也不情願用強制性的手段來達成目的。他們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條心,「不待揚鞭自奮蹄」。尤其有一些任務,似乎也必須有更多的「主動性」才能做好。比如,你是可以要求孩子每天寫一篇作文,但如果他自己不願意,你也很難強制他把心思花在這上面。能監督的只有工作量,很難定義他們用沒用心。要是父母說:「不行,這篇我覺得不用心,重寫!」孩子就會想:「怎麼寫才會讓你們覺得用心?」這又陷入了前面的悖論。

有人還會試圖尋找:真的沒有辦法能讓別人「主動起來」?

於是也就有種種「辦法」應運而生,教你怎麼耐心,怎麼感化,怎麼講道理,怎麼做工作,怎麼轉換視角,怎麼用遊戲的手段培養興趣……不同的教育家比較各種方法的優劣,核心只有一個:我們是可以製造「主動性」的。

我們試圖讓自己相信,讓孩子「自發地」聽從我們的希望是有可能的。

甚至,等到孩子長大以後,他們自己也會試圖相信:自己可以「主動起來」。他們會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恨鐵不成鋼,一遍遍在頭腦中敲打自己:「你怎麼這麼懶散呢?」「你為什麼會對工作沒有興趣呢?」「你怎麼就不能像別人一樣,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件事呢?」當他們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沒法要求自己「主動」之後,他們寧可相信自己是得了病,或者是墮落了,給自己找一些類似於「拖延症」「意志力缺乏」的診斷標籤。他們還會用同樣的方式要求他們的孩子:「喂,你對學習不夠主動啊!你拿出一點兒主動性好不好?」

很難真的接受:悖論,就是不可能。

作為一個心理學的寫作者,我也不願意承認這一事實。這意味著我每寫一篇教育類的文章,都面臨比其他人更大的挑戰。我永遠不會把「培養興趣」之類的話掛在嘴邊,我也不會假定:「你一定有辦法把孩子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你要求一個人做你要他做的事,容易。你要求一個人做他自己,也容易。但要求一個人以「做自己」為前提來達到你對他的要求,不可能。

不是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可能。

不是態度上的不可能,不是技術上的不可能,而是邏輯上的不可能。

父母想讓孩子具有「主動性」,在邏輯上是悖論。世界上有一些讓人羨慕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可以很有主動性地學習、工作,發展自己。父母不需要提什麼要求,孩子就能照父母期望「自發地」生長。這些父母只是運氣好嗎?他們為此做了什麼事呢?

有人主張:「大人以身作則,孩子從小模仿。」

也有人說:「浸泡式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在理想的環境中潛移默化。」

有人提出一種策略:「父母不插手,把一件事變成孩子自己的事。」

還有人很哲學:「什麼都不做,只是等。」

這些說法都對,也都不對。說不對,是因為這個題目的問法就有陷阱。每個答案都很好,但如果父母以讓孩子「滿足自己期望」為目標,而設計一些方法,那麼這些方法越是成功,實際上越是妨礙了孩子「自發地」生長。

所以,父母還能做什麼呢?

破解這種邏輯悖論,需要一點兒腦筋急轉彎式的智慧。

答案是:父母調整自己的期望。

不是讓孩子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是讓自己的期望符合孩子。不是畫個圓心去打靶,而是打完之後再畫圓,每個人都可以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會不會有一點兒大失所望?

然而,這個答案不是我信口開河。《道德經》裡就已經寫過這樣的智慧: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翻譯一下,這段話的意思是:

「最好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親近他並且讚美他;再次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畏懼他;最差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看不起他。你不信任別人,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有的人悠然自在,很少說什麼,事情自然就辦好了。老百姓還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如何,是不是跟當父母的感覺很像?

要讓孩子有「我自然」的體驗,做父母的人只要做到「悠兮其貴言」就好。很多東西是自然而然的,無須人為施加干預。就像餓了自然會吃飯,困了自然就想睡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對他人的關切、想讓別人認可自己的願望……都是與生俱來的。換句話說,你什麼都不用做,孩子就有了。

主動性不用培養,它自然而然就在孩子身上。

你需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嗎?不用!TA從能說話開始,就不停地問你「為什麼」,問到你頭疼。你也不用擔心孩子對生活沒有興趣。男孩子看到汽車就會兩眼放光,女孩子抱著洋娃娃愛不釋手,天性如此。你給他們一盒彩筆,他們就想在紙上塗塗抹抹。你把他們帶到海邊,給個小桶和鏟子,他們就伴著沙和海水從下午玩到晚上。孩子們的主動性天然俱足,你什麼都不用做。

想一想,這個過程是不是很美妙?

但你可能更疑惑了:「話是這麼說,但孩子們天性不一樣,也不是個個生來都那麼好吧?像我家孩子,我什麼都不做,他也不會喜歡學習。」

對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一方面,孩子的神經類型不同,感興趣的領域多少也有些不一樣。另一方面,這些父母也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他們很可能做了一些事——也許自己並沒有意識到——打擊了孩子的主動性。

打擊的根源,來自於大人的失望。因為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未必是父母這一刻想要的。有時候大人會控制不住把這種失望表現出來。

當孩子玩得很投入的時候,大人一臉嫌惡地說:「玩玩玩!一天就知道玩!學習的時候你怎麼沒有這個勁頭!」

也有時候,父母看似興奮地鼓勵孩子:「哇!這幅畫畫得好棒!再接再厲!」而鼓勵的背後,帶著一種淡淡的遺憾。潛在傳遞出來的信息是:「我們表現得很誇張,只不過是看在你還小的分兒上。實際上,這幅畫還不夠好。」

這些時候,你都會看到孩子眼中的光黯淡下去。

還有的時候,父母早早地就給孩子貼上了標籤:「我們家孩子不喜歡學習」。他們每一次用這個標籤,就把這個印象在孩子心中加固了一分。

他們可能以為自己「什麼都沒做」,但他們無形中做了很多。

要做一個「悠兮其貴言」的父母,絕不簡單。

並不是放任自流地「什麼都不做」,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調整自己的期望。

一旦調整了自己的期望,父母就會更多地從孩子身上發現讓人振奮的東西,哪怕孩子在「不務正業」,父母也會從中看到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或是善良的品質。他們不會在孩子玩遊戲打破紀錄的時候嗤之以鼻,反過來又教育孩子「在學習上要勇於進取」。他們欣賞孩子的作品,看到的不是距離他們理想中的完美作品還有多遠,而只是去欣賞這個作品本身。他們很少貼標籤說:「孩子不喜歡學習」,因為他們知道,學習「很大」,他們總有相對喜歡一點兒的科目。或者,在一個科目裡會有相對喜歡一點兒的章節。或者,孩子此刻不喜歡,是因為他還有更喜歡的東西。孩子都喜歡玩耍呢,誰說玩耍不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會不一樣。

而父母看到得越多,也就越懂得節制,不去干預孩子自己的生長空間。

只是,有多少父母會做自己的功課?

我的一個老師,她在女兒四五歲的時候,就讓女兒踩著板凳跟她一起做飯。她給女兒一把水果刀,讓女兒幫忙切番茄、切香菇,到後來就切越來越難的菜。十年過去了,女兒越來越能幹,而且一次也沒有受過傷。

「你怎麼做到讓她那麼小心的?」我們問她。

「我不用做什麼啊,」老師說,「我告訴她,你一定捨不得切到自己的。」

「但是你不害怕嗎?」我們問,「畢竟是那麼小的孩子。」

「那麼小怎麼了,小孩子就不會保護自己嗎?」老師笑瞇瞇地說,「你如果在心裡認定,小孩子做不到,她或許就會如你所願地切到自己。」

不過,雖然也覺得有道理,但我家孩子五歲了,我們還是不敢讓她進廚房,碰刀子。「她萬一做不到呢?」這樣的期望在我心裡揮之不去。

但我知道,如果以後有一天,我的孩子對做飯缺乏「主動性」,原因大概就在這裡,我不會去羨慕別人家孩子為什麼有那樣的「主動性」。

養孩子這件事,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只有一點毫無疑問,就是孩子主動做什麼,只能聽從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這最簡單,也最不簡單。不管做父母還是別的什麼,你對自己理解得越透徹,就越是有可能「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