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 6 寫給不完美的你 >

6 寫給不完美的你

隨手在身邊找一張白紙,不要刻意,隨手就好。

隨便拿手邊的一支筆,不要選擇,找到什麼是什麼。

用手上這支筆在紙上畫出一個黑點,位置、大小、形狀隨意。

這不是心理測試,隨便畫。

你應該能夠得到右邊這樣一張白紙。

如果這張紙也有生命的話,你剛才就扮演了一回造物主的角色,你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紙張」生命。紙張白處正是我們生命的可能性,紙張黑處正如我們生命的缺陷,而紙張本身則是我們的人生——不管是缺陷還是可能性,都只能在此生記錄。

這張你隨手扯來的紙,到底有多大?

是否匆匆地一扯,讓紙張有所殘缺?上面原本有沒有寫字呢?也許有,也許沒有。正如我們的生命,有人生來帶著天賦,有的則生來有自己的缺陷;有人生來錦衣玉食,是銅版紙投胎。有人則生來命運多舛,也許是草紙命;還有人生來是宣紙的心性,卻偏偏是個砂紙的命。

這個黑點你隨心點上去,用的是什麼筆?

有人用的是鉛筆,這種缺陷只需要橡皮就能抹去——比如工作的一次失誤,比如戀人間的一次爭吵,比如以前養成的一個壞習慣、一些錯誤信念。

有人用的是鋼筆,這種缺陷則相對難以擦拭。如果你真的要擦,就得用硬橡皮讓紙張脫一層皮——比如說童年或家庭留下的創傷,比如說社會環境造成的不公。

還有人用的是簽字筆,除非把紙張擦透,否則你絕無可能擦去它——比如說天生的殘缺與缺陷,比如說基因中的抑鬱因子,比如說家族中的遺傳疾病。使勁地擦,紙張甚至會被擦壞。

好的,不管結果如何,現在的你創造了這樣一張獨一無二的白紙,就像你也擁有了自己這樣一個隨機的獨一無二的不完美生命。如果你將要用接下來一小時的時間,只能在這張紙上工作,你會如何處理這個缺陷?

面對生命:消除缺陷,還是創造可能?

面對這個問題,總的來說有兩種策略:一種策略認為不管怎樣,一定先要把黑點消除,才能安心做白色,否則黑點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會毀掉你的生活;而另一種策略認為,我們應該在白紙上面下功夫——畢竟那才是人生的大部分,而我們要做的是不斷把白紙份額做大做好,只要白紙帶來的價值比黑點大,總體來說人生就很好。

長久以來,我們無疑常用第一種策略:中國的學生從小在教育中就能習得這一切,我們用總分來計算高考成績,這意味著大家統計的是紙張的「平均灰度」,勝出的人的策略是「零黑點」。在這樣的制度之下,中國學生的策略是把每一個缺點都好好地打磨掉。

我認識一個極有天賦的藝術考生,她的高三日程是這樣的:白天上課從早八點到晚六點,然後補她最痛苦的數學和生物到七點,否則不足以通過統考;然後是完成學校的考卷,補差的工作才算做完;在睡覺之前,她還需要畫兩張速寫畫。她每天花近14小時,用吃奶的勁才能把自己的「黑點」抹掉一點點,用剩下來的兩小時稀里糊塗地對付一下自己的白色部分,然後疲倦地睡去。

所以這樣一群人來到職場,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更關注自己的劣勢。他們知道自己哪兒比別人差,卻不太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能位居團隊第一,這讓他們在業餘時用來補劣勢的時間遠比用在發揮優勢上的要多。你知道自己英語沒有別人好、演講沒有別人好、執行力沒有別人好,從而花大量精力去學習和彌補,卻在自己極其有天賦的中文表達、PPT製作和策劃方面草草帶過。我認識的一位人力資源總監,因為性格內向不善公眾表達,花了很長的時間學習和模仿那些台前侃侃而談、隨機應變的人,卻總是差距很大(別人也在進步啊)。可惜的是他從來沒有關注自己作為內向者的優勢——他是一個能花三小時把PPT做到盡善盡美、圖文並茂、每一個數據都清晰明白的人,而這往往不是一個隨機應變者能下的笨功夫。轉變思路以後,他成了公司裡最能展示的幾個人之一。

在個人成長方面,我們努力在自己身上找「問題」,發現「陰影」,自我治療,把自己看成帶著社會異化、童年陰影的「病人」,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與自己的傷疤做鬥爭。

有病就治,有錯就改,這似乎成為一個理所當然的思路。

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科學的發展,時代對這個想法有了新的觀點。我們嘗試從醫學、心理和職業生涯三個方面,談談對這個問題的新思考。

醫學:治癒還是快樂生活?

我們從醫學的思考開始談起。

早期的疾病以急性病為主,一旦不注意,馬上致命。以14世紀席捲歐洲的黑死病為例,這場起源於亞洲西南部的疾病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席捲整個歐洲亞洲,估計有7500萬人死於這場疾病,僅當時的歐洲就有30%的人死於黑死病。而在整個20世紀100年間,死於天花的總人數有3~5億,超過了一戰(1000萬)與二戰(7000萬)的總和。

如果你是個明朝人,偶感風寒,身體微恙,也許就是一場致命疾病的開始。所以,在以前的醫學中,控制病情是主要的目的,殺死疾病是重要手段。

但是隨著醫學發展,大部分的急性病在現代已經可以預防和治療了。慢性病成為當前的治療主體。2000年,中國慢性病死亡人數近600萬,佔到了總體死亡人數的80%,是急性病的13.8倍。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和腫瘤排名前三。(註:資料來源於中國衛生部2006年5月《中國慢性病報告》)

以現在的科學水平,中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和冠心病都無法完全治癒。相比非要把這些疾病殺掉的努力,與它們共存更加明智——如果血糖、血壓能控制得好,再加以適度的鍛煉,糖尿病人、高血壓病人的生活可以完全與正常人一樣。

和常見的中老年慢性病相同,大部分慢性病只能控制,無法治癒,一旦要殺滅,往往對人體本身的損害更大。

拿癌症來說,按照基因學說,我們每人身上都有攜帶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當兩者失衡就會發生基因突變,產生癌細胞。這時免疫系統會產生大量具有癌細胞清理能力的細胞(比如T淋巴細胞群)殺滅癌細胞,讓身體重新恢復平衡。所以理論上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有潛在的癌細胞。癌症症狀則是這種平衡被打破,癌細胞大量繁殖的結果。

即使是查出癌症的患者,如果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也能以相當好的生活質量活20餘年。

化療、放療和手術是癌症治療的三種常用方式。化療以化學毒物殺滅正在激活中的癌細胞,同時也會殺滅身體中大量正常的免疫細胞。化療也無法殺滅休眠中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這也是為什麼化療後,往往會發生各種轉移——如加壓的地殼和爆發的火山口的關係,這個地方的增殖被撲滅,另一個地方的癌細胞又被激活起來。

過去那種不惜一切代價殺死疾病的激進醫療手段往往會帶來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反效果。過去醫生的診療手段都圍繞疾病進行,為了根除疾病甚至不擇手段,就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破壞——對疾病來說是殺滅了,但是對病人來說,卻帶來比疾病本身更大的痛苦。醫學界開始思考:這是否違背了醫學的基本原則:

To cure sometime,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時候去治療,常常去舒緩,持續讓人愉悅。)

醫學研究的對象應該是如何讓人更幸福,而不僅僅是殺死疾病。現代醫學的觀點從殺死疾病,轉為如何與疾病和平相處、提升生活質量。

有一個有趣的實驗可說明這點:如果有一天,醫生自己變成病人,他們會為自己選擇什麼樣的治療方案?杜克及密歇根大學的Brian J.Zikmund-Fisher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假設你患了直腸癌或者禽流感,而每一種情況都有兩個治療方案:

A治癒率高,但是副作用大;

B治癒率低,但是副作用小。

醫生分別需要填寫,如果自己是醫生或病人,會選擇哪種治療方案。

在直腸癌的情景實驗中,242名受試醫生中有37.8%的人為自己選擇了死亡率高但副作用小的B方案,而當他們為患者選擇的時候,只有24.5%的醫生推薦此方案;在禽流感的情景實驗中,698名受試者中,62.9%的醫生為自己選擇死亡率高但副作用小的B方案,而為患者推薦此方案的醫生比例僅有48.5%。

作為病人的醫生自己也選擇了生活質量高,但是死亡率高的醫療方案。也許作為醫生的角色,他們需要以殺滅疾病作為「績效」,但他們自己懂得生活質量比殺滅疾病更重要。

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王一飛教授的一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新時代醫學的核心理念:「生命是一種死亡率100%的性傳播疾病。」既然死亡是所有生命盡頭共同的歸宿,那麼費盡心機地治癒疾病也不過是將這必然到來的終點延後幾年而已。更好地控制慢性病,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與疾病和諧相處才是真正明智之道。(文章參考:簫汲《與慢性病和諧相處的藝術》)

心理學:什麼是可以改變的?

與醫學相同,從20世紀60年代末,心理學開始反思自己的使命與定位——從建立這個學科開始,心理學有三大使命:療愈精神疾病,幫助人們幸福以及發現和培養天才。二戰後,人們卻發現心理學大部分精力在療愈精神痛苦中,慢慢遺忘了關於幸福生活與發現天才的兩項使命。美國心理學家大會主席塞裡格曼在他的《真實的幸福》一書裡面談到,2000年前的心理學文獻中,關於抑鬱、焦慮等的文獻佔到了95%,而關於幸福、愉悅的只有不超過5%,心理學在慢慢成為一門「受害心理學」。這個反思直接帶來對另外兩個使命的研究、思考和應用——幫助人們幸福的使命導致了積極心理學的誕生,最近很火的《哈佛幸福課》是其應用成果之一;而發現和培養天才這個使命則直接推動了對腦科學、性格分類、學習法的更深的研究,大家熟悉的《現在,發現你的優勢》《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都是其應用。

近年來對基因的研究,更加說明了這一點——很多心理或生理指標來自基因,個人的後天努力可以使它在某一個範圍內波動,卻並不會改變太多。比如人的智商,基因決定你是80~120的普通人,還是110~160的天才段位,而你的個人努力決定了你是靠80還是靠120那一端。

如果你認為智商不夠高是一種缺陷,你也許終生都無法治癒這個缺陷。

再以我們關心的肥胖為例。以往我們對肥胖的解釋觀點主要有四個:

胖人吃得更多;

胖人有肥胖人格,他們更加無法抵抗食物的誘惑;

胖人缺乏運動;

胖人意志力薄弱。

所有的減肥方法,都從上述方法著手,嘗試讓人們吃得更少,調整他們對食物的抵抗力,增加他們的運動量以及增強他們的意志力。但心理學最新的研究成果與這些假設背道而馳:

胖人每天攝入的熱量並不比瘦人高(你身邊應該有很多很瘦的吃貨,也有喝水都肥的苦命胖子);

胖子並不比瘦子更容易受到食物的誘惑;

胖人運動的確比瘦子少,並不是因果關係——而是因為他們比較胖,所以運動更少;

胖子在意志力測試方面的數據並不比瘦子差。

那到底是什麼決定人偏胖還是偏瘦?更多的是基因問題。有些人的老祖宗是饑荒時代的人,那時候的人一有機會就盡可能地儲存脂肪,所以偏胖。有些人的基因則相反,來自比較豐衣足食的平穩年代,這個時候體形保持中等比較有競爭力。當然以上說的胖和瘦都是相對健康的偏胖或偏瘦、BMI值在28以內的那種——你要是超過28,就肯定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態,這時候減肥是一種保健手段而不是審美要求了。

看一個全世界矚目的減肥案例: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Oprah)決定減肥。作為美國媒體帝國頂端的勵志女王,其毅力無可置疑,其影響力如日中天——如果你能讓奧普拉減肥成功,你的減肥產品還愁賣嗎?你可以想像每一家減肥機構都會傾盡全力用自己最頂尖的方法免費供奧普拉挑選。這是一場全世界最頂尖的減肥方法競賽。

最後奧普拉採用了低卡路里減肥,168、145、135、120、108斤,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她真的慢慢瘦了下來,這種方法也變得火爆起來。但是不到一年時間,公眾又親眼看著電視中的奧普拉慢慢地反彈回來,重新回到標準的168斤。只要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奧普拉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偏胖的基因體重中去。這場減肥秀以失敗告終。

奧普拉並不是個例,科學實驗的數據結果也類似——500個超出標準體重50%的胖子使用此種方法減肥,有一半人堅持到了最後,超重的部分平均減少42%。但是三個月以後,一旦恢復正常的飲食結構,這些人的超重部分又反彈到80%左右。最好的結果是有13%的參與者在三年後依然保持身材。時間越長,減肥的效果會慢慢減弱,你的體重又會回到穩定狀態。

減肥藥的效果也類似,邁克爾·溫特勞布(Michael Weintraub)是一位專門研究減肥的學者,在他關於減肥藥的研究中,121名體重高於180斤的人參加了實驗,研究持續四年之久。這些使用減肥藥、配以行為治療和運動的人平均減去了28斤體重,同時也帶來一些副作用,而且一旦停止服藥,體重又很快反彈了。

科學家還發現,體重波動對身體的損害比肥胖更大。簡單來說,胡亂減肥比肥更具危害性。

我們祖先生活在荒年還是豐年決定了我們身體存儲能量的方式,也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因體重,讓自己遠離這個基因體重就好像用手按著浮動的木頭,一旦你停止按著,就會回到水面。

對於減肥,人們也有了很多反思,尤其在喜歡瘦子的社會風氣下,人們每年夏天就開始和自己達不到「標準體重」的身體過不去。現在他們有了另一種選擇:可以花大量的精力讓自己變瘦一些,也可以花同樣的精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1持續地鍛煉,調整健康的飲食結構。但不以自己變輕,而是以讓自己更健康和舒適為目標。

2學會一些「胖人」的美麗穿法,得體的配色、恰當的搭配能讓你顯得更加好看。

3學會對自己的偏胖釋然,然後把精力投入那些讓自己快樂的地方去!

(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中,塞利格曼列了哪些是能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表格。)

如果你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患有一種「通過性傳播,死亡率100%的絕症」,那麼醫學和心理學的工作,就不應該是醫治這些絕症,讓他們不再復發,而是讓我們在擁有疾病的時候,能夠過上更加幸福快樂的日子。

所以今天,一個來詢者走入咨詢室,對咨詢師說:「我抑鬱,我失戀,而且還和老闆大吵一架丟掉了工作。」咨詢師會問他:「那是什麼力量讓你起床,來到我的咨詢室?而兩個小時以後,你最期待什麼事情發生?」

職業生涯:短板原理還是長板原理?

在職業生涯中,關注優勢比劣勢更加重要。

以前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在工業化時代,這個理論的確非常有效。但是在全球互聯的時代,這個理論實際早已破產。

今天的公司實在沒有必要精通一切,如果財務不夠專業,可以聘用比自己更有優勢的會計事務所;如果在人力資源上欠缺,可以聘用獵頭或者人力資源咨詢機構;市場、公關如果是短板,有大量的優秀廣告和宣傳公司為你量身定做;同樣的還有法律服務、戰略咨詢、員工心理服務……現代的公司只需要有一塊足夠長的長板以及一個有「完整的桶」的意識的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

所以今天的企業發展從短板原理,變成長板原理——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能裝多少水決定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而當你有了一塊長板,就可以圍繞這塊長板展開佈局,為你賺到利潤。如果你同時擁有系統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或購買的方式,補足你其他的短板。

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略就是這樣:他們把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場部寥寥幾個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僅僅做好品牌這個長板就好。你今天喝到的青島啤酒,都來自你附近方圓100公里的啤酒廠,瓶子和蓋子來自另外一家專門做瓶蓋的廠家,而青島啤酒做的僅僅是拿出自己的配方,貼上自己的標籤。Google在2014年年初宣佈以29.1億美金把摩托羅拉出售給聯想,出售一周,Google股價上漲了8%,理由也基於長板理論。CEO佩奇解釋說:「這筆交易,谷歌將精力投入整個安卓生態系統的創新中,從而使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受惠。」翻譯成長板理論的話就是:Google就是做系統的,我們與其買個手機公司回來補短板(硬件),不如專注於我們擅長的長板(系統)。

偉大的公司也沒必要每塊板都強,而是把一塊板做到極致——淘寶做好了交易平台;小米做好了粉絲互動;新東方做好了精神建設;騰迅則抓住了幾乎八成的中國網民。

專業的細分讓我們無法補齊所有的短板,互聯網讓企業內外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讓合作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這個時候,當一項工作做不好,你找到合作者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小。與其非得花精力治癒自己的某些「頑疾」,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現代很多經理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助理+外腦+導師的工作方式。

所以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一專」指讓自己有一項非常非常強的專長;「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搭配著使用。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而最需要避免的情況是「性情大於才情」——你有些小優勢,但是由於與你合作的成本太高,沒有人願意和你合作。這與應對疾病的策略一樣,先讓自己別得快速致死的「急性病」(比如工作態度、誠信、合作能力等基本的綜合能力),然後和自己的「慢性病」(比如某些方面的天賦與技能不足)和平共處,專注發揮自己的優勢去。

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丘吉爾、羅斯福與林肯,都是著名的終生抑鬱症患者。林肯的抑鬱症甚至嚴重到在婚禮上臨時發作,落跑,而無法正常結婚。但抑鬱症發病的間隙,也足夠讓林肯發起南北戰爭、讓丘吉爾與羅斯福打贏二戰。喬布斯是個扭曲現實、有怪癖、不近人情、挑剔苛刻的傢伙;周星馳是個出了名的壞脾氣和反覆無常的人;馬雲則以「出爾反爾」著稱。對於企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有長板,短板也需要其他人彌補,但他們始終關注自己的優勢——這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林肯、堅強的羅斯福、永不妥協的丘吉爾、追求完美的喬布斯、搞笑的周星馳和幫助了千萬個生意人的馬雲。把出色的一面發揮出來,就已經足夠。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長板選手是物理學家霍金。霍金1942年出生在英國劍橋,在21歲最自由的年齡患上肌肉萎縮症,一輩子被禁錮在輪椅上。43歲動的穿氣管手術讓他從此完全失去說話的能力。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通過敲擊按鍵,合成人工語音來演講、寫作,一個一個字母地敲出了《時間簡史》。他被認為是在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普通人也許難以理解他的地位在物理學中的高度。但是從生涯來看,霍金擁有的僅僅是一個天才的大腦和三根手指,其他每一個部分都比你我差太多太多。不過聚焦於這樣的資源,也能撐起來一個偉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