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隱形人格 > 推薦序 通向安全有效社交的通道 >

推薦序 通向安全有效社交的通道

蕭秋水(作者、自媒體人、知識管理專家)

在我閱讀這本書稿期間,2017年12月20日,轟動國內的江歌案在日本宣判,兇手陳世峰被判有期徒刑20年。對照著書中所描寫的各型人格,江歌案尤其令人唏噓,善良的江歌已經故去,不能復生,假如她在生前能夠學會辨識人格,明白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處理面前的困境,可能結果會有不同。

然而世事往往這樣殘酷,無法假設,無法扭轉,而不同的或類似的悲劇,仍然在不斷發生。2017年12月10日,中興程序員歐先生選擇了從高樓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42歲的短暫一生。沒人知道在最後一刻他在想些什麼,是否會後悔。

同為程序員的蘇享茂,本是WePhone創始人,在世紀佳緣網站遇到了翟欣欣,最後被逼得走投無路,也以跳樓身亡的悲劇收場。

這一幕幕、一樁樁,讓人痛上心頭。在自我、他人、世界之間,彷彿都隔著厚厚高牆,人們在其中如同困獸,無法突圍,要麼被他人凶狠地殺害,要麼萬念俱灰地自我了結。然而死亡並非結束,他們自己含恨離去,留給親人的,是日日夜夜的煎熬。

我之所以強調「安全有效社交」,就是因為我們一向所受的是善良的、陽光的教育,卻對邪惡、黑暗缺少瞭解,疏於防範,即使反社會人格近在咫尺,也不見得能夠辨識出來。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告破,兇手高承勇伏法,鄰居至今不敢相信他殺了人,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個沉默但是樂於幫助他人的人,與鄰居們的相處很和睦。

如果說,這些都還是小概率事件,普通人的生活中通常不會有這樣的意外,如果說,普通人身邊也並沒有潛伏著很多變態人格,的確這樣說也都是成立的,對於普通人,更多的是發展路途中的挫折,生活中的各種磕絆,然而這些磕絆的發生,大大小小的糾結,其實也還是源於認知。

古希臘諺語「人啊,認識你自己」千百年來如黃鐘大呂,響徹人心,然而認識自己,似乎又是非常難的事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部分人卻活在蒙昧和混沌之中。

這本書稿我反覆讀了幾遍,一邊讀一邊和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聽說的別人的故事相印證,雖然不能說解決所有疑問,但是讀完以後,感覺心裡通透了很多。

書的結構非常清晰:指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建議中,又有針對他人和自己的。閱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剝洋蔥一樣,剖析自我和他人的過程固然會痛苦流淚,但是在明白了根源之後,就會感覺洞察力突然提升,彷彿整個世界亮堂了很多。

假如說一個人獨行在黑暗裡,自然會充滿對未知的恐懼,那麼,知識就是一盞明燈,照亮前方的路途,讓人走得自信有力。《隱形人格》全書都充滿了理性的光輝,書中強調:「不同人格類型的人思考和處事方式是不同的,但同樣都是合理正當的。」認知,不是為了去傷害,而是為了避免傷害,包括因無知而對自己產生的傷害。與其在命運裡左衝右突找不到出路,還不如捧起這樣的一本書。

對於人格,先不必區分好與壞,先要瞭解各個維度,瞭解外向型人格與內向型人格、計劃控與即興選擇者、思考者與感覺者的差異性。事實上,每一個個體都是複雜的,在一個人身上,可能同時匯聚了這些特質,只不過有的明顯,有的隱蔽。閱讀的過程,彷彿手持解剖刀,無情地解剖自己,明白自己的思維和做法由何而來,應該如何改進。如果能夠帶著這樣的思考和目的去讀書,那麼效果會更好。

令人抓狂的人格類型——消極型人格、自負型人格、專制型人格,令人困擾的人格類型——焦慮型人格、強迫型人格、索取型人格,令人受傷的人格類型——被動攻擊型人格、霸凌型人格、反社會人格,書中簡練概括出一張人格地圖,並指出應該如何辨識、如何應對,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指引了。

除此之外,本書還給出了「有效社交心理指南」——CAST四步法,該方法提供的四種行為「改變、接受、留下受苦、離開」和聖嚴法師著名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適度地堅持自我」讓我再一次想起江歌,假如她明白,為了不值得的朋友挺身而出,雖然看似仗義,卻為自己招來無妄之災;假如她明白,對於超級敏感的陳世峰,原本就應該特別小心;而假如更早一些,江歌能夠理性地應對劉鑫來借宿的要求,那麼,就從根本上防範了悲劇發生。

書裡有很多的案例,其實很多都可以在真實的生活裡看到,這也是這本書接地氣的地方,它不像很多心理學著作,充滿了術語,讓人望而生畏。這本書所引起的不適,主要是因為深度剖析自我和他人,而在習慣了這種不適之後,就會帶來心智成長。穿越非理性的情緒,獲得理性的觀察和分析能力,這是一本書從閱讀到應用的有效過程。

就這本書而言,我覺得典型的閱讀場景應該是這樣的:

一位成年人,拿起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回想起自己經歷過的各種事情,回想起遇到過的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就像電影中的閃回一樣,用新學到的知識,對這些人和事進行分析,更好地理解他們,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過去的事情,有些已經不可挽回,但是未來,卻可以因為這種清晰的認知而變得更好。通過這種做法,一個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而減少非理性的時刻,將有越來越多的東西,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對於父母來說,和自己接近成年或已經成年的孩子一起閱讀本書,也是有必要的。社會不是象牙塔,孩子走上社會,終究要脫離父母的翼蔽,讓他們瞭解各型人格,瞭解在遇到的時候怎麼應對,該閃避的時候要閃避,對孩子來說,是很必要的安全防範。

對於職場中人來說,觀察自己身邊的領導、同事、客戶都是什麼樣的人格,根據人格特質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要比盲目地講人際關係要好很多。畢竟,每個人的喜好和習慣不同,沒辦法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想要讓自己的職場生涯發展得更好,讓自己的社交更安全和有效,這本書裡的人格地圖是不錯的工具。

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如何與自我和諧相處,如何與不同人格的人打好交道,如何在挫折、危險來臨時,能夠辨識出來並且採取正確的措施,歸根結底,這是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贏得穩穩幸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