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精神分析與靈魂治療 > 榮格生平著作年表 >

榮格生平著作年表

一、童年和學生時代(1875—1900)

1875年7月26日

生於瑞士東北部康斯坦斯湖畔的克裡維爾。

1879年

全家遷往靠近巴塞爾的克萊恩—許寧根。

1881年

在巴塞爾上學。

1884年

妹妹出生。

1896年

父親去世。

1898年

開始研究神秘現象。

1990年

決定當一名精神病醫生。

二、學者和醫生生涯:第一階段(1900—1907)

1900年

被任命為蘇黎世布爾霍爾茲利精神病醫院的助理醫師,在著名精神病醫生尤金·布洛伊勒爾手下工作。

1902年

赴巴黎學習,在皮埃爾·讓內指導下研究理論精神病學。

返回布爾霍爾茲利後開始語詞聯想的研究和實驗。

開始發表最初的論著。

《論所謂神秘現象的心理學和病理學》(文集,第1卷)

《一名囚犯的癔病性昏迷案例》(文集,第1卷)

1903年

與愛瑪·羅森巴赫(1882—1955)結婚。

《躁狂性情緒失調》(文集,第1卷)

《假性瘋狂》(文集,第1卷)

1904年

《假性瘋狂的治療意見》(文集,第1卷)

《癔病性誤讀》(文集,第1卷)

1905年

任蘇黎世大學精神病學講師和布爾霍爾茲利醫院高級醫師。

《心理學對事實的診斷》(文集,第1卷)

《一例癲癇病患者的聯想分析》(文集,第2卷)

《聯想實驗中的反應時間》(文集,第2卷)

《記憶的實驗性觀察》(文集,第2卷)

《精神分析與聯想實驗》(文集,第2卷)

1906年

赴維也納,初次與弗洛伊德會晤。

《聯想、夢、癔病症狀》(文集,第2卷)

《聯想實驗在心理病理學中的意義》(文集,第2卷)

《精神分裂心理學》(文集,第3卷)

《弗洛伊德的癔病理論》(文集,第4卷)

1907年

《聯想實驗之心身關係》(文集,第2卷)

三、學者和醫生生涯:第二階段(1908—1912)

1908年

赴維也納出席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大會。

1909年

開始研究神話。

辭去布爾茲霍利醫院職務,開始私人行醫。

和弗洛伊德一道赴美講學;接受克拉克大學榮譽學銜。

《父親對一個人命運的影響》(文集,第4卷)

《夢的分析》(文集,第4卷)

1910年

赴紐倫堡出席第二屆國際精神分析學大會,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聯想方法》(文集,第2卷)

《謠言心理學的一個貢獻》(文集,第4卷)

《論對精神分析學的批評》(文集,第4卷)

《一個孩子的心理衝突》(文集,第17卷)

1911年

《對布洛伊勒爾精神分裂症理論的批評》(文集,第3卷)

《數字在夢中的意義》(文集,第4卷)

《轉變的象徵》第一部(文集,第5卷)

1912年

受夢的召喚,開始轉向內心的覺醒。

《關於精神分析學》(文集,第4卷)

《轉變的象徵》第二部(文集,第5卷)

《心理學的新路》(文集,第7卷)

四、學者和醫生生涯:大師階段(1913—1946)

1913年

與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學派決裂。辭去蘇黎世大學教席。對無意識的種種意象進行緊張研究。

《精神分析理論》(文集,第4卷)

《精神分析的基本層面》(文集,第4卷)

1914年

辭去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主席職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無意識在心理病理學中的重要性》(文集,第3卷)

《論心理學中的理解力》(文集,第3卷)

《精神分析中的一些關鍵:榮格和洛伊的通信》(文集,第4卷)

1915年

致力於神話和夢的研究。

1916年

《精神分析與神經症》(文集,第4卷)

《〈分析心理學論文集〉序言》(文集,第4卷)

《無意識的結構》(文集,第7卷)

《心理超越功能》(文集,第8卷)

《夢心理學的基本層面》(文集,第8卷)

1917年

《〈分析心理學論文集〉第二版序言》(文集,第4卷)

《無意識心理學》(文集,第7卷)

1918年

認識到自性是心理發展的目標。

《無意識的作用》(文集,第10卷)

19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本能與無意識》(文集,第8卷)

1920年

去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旅行考察。

《神靈信念的心理基礎》(文集,第8卷)

1921年

《心理類型》(文集,第6卷)

1922年

購置波林根地產。

《分析心理學與詩歌的關係》(文集,第15卷)

1923年

母親去世。

1924年

訪問美國新墨西哥州普韋布洛印第安人。

1925年

訪問倫敦。

在蘇黎世開辦第一屆研討班,學員來自世界各國,研討完全用英語進行。

赴非洲旅行探險。

1926年

從非洲返回瑞士。

《精神與生命》(文集,第8卷)

《分析心理學與教育》(文集,第17卷)

1927年

開始研究曼荼羅。

《心理的結構》(文集,第8卷)

《心靈與大地》(文集,第10卷)

《歐洲的女性》(文集,第10卷)

1928年

與理察·威廉(衛禮賢)合作,翻譯介紹中國古代典籍。

研究煉金術和曼荼羅象徵。

《自我與無意識的關係》(文集,第7卷)

《心理能量》(文集,第8卷)

《分析心理學與世界觀》(文集,第7卷)

《現代人的精神問題》(文集,第10卷)

《一個學生的戀愛問題》(文集,第10卷)

《精神分析與靈魂治療》(文集,第11卷)

《兒童的發展與教育》(文集,第17卷)

《無意識在個性教育中的意義》(文集,第17卷)

1929年

《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對比》(文集,第4卷)

《體質和遺傳在心理學中的意義》(文集,第8卷)

《評〈金花之秘〉》(文集,第16卷)

《現代心理治療的種種問題》(文集,第16卷)

1930年

《人生諸階段》(文集,第8卷)

《美國心理學的複雜性》(文集,第8卷)

《心理學與文學》(文集,第15卷)

《現代心理治療的若干側面》(文集,第16卷)

193l年

《分析心理學的基礎假設》(文集,第8卷)

《原始人》(文集,第10卷)

《心理治療的目標》(文集,第16卷)

1932年

《心理治療者與神職人員》(文集,第11卷)

《歷史背景中的弗洛伊德》(文集,第15卷)

《〈尤利西斯〉:一段獨白》(文集,第15卷)

《畢加索》(文集,第15卷)

1933年

第一次埃拉諾斯聚會。

《個性化過程之研究》(文集,第8卷,第1分冊)

《現實與超現實》(文集,第8卷)

《心理學的現代意義》(文集,第10卷)

《克勞斯兄弟》(文集,第11卷)

1934年

創辦日內瓦國際心理治療醫學會,出任第一任主席。

第二次埃拉諾斯聚會。

《集體無意識的原型》(文集,第8卷,第1分冊)

《情結理論回顧》(文集,第8卷)

《靈魂與死亡》(文集,第8卷)

《今日心理學狀況》(文集,第10卷)

《夢的分析的實際用途》(文集,第16卷)

《人格的發展》(文集,第17卷)

1935年

第三次埃拉諾斯聚會。

《個性化過程的夢象徵》1936年修改為《與煉金術相關的個體夢象徵》(文集,第12卷)

《對〈西藏亡靈書〉的心理學評論》(文集,第11卷)

《實用心理治療的原則》(文集,第16卷)

《什麼是心理治療》(文集,第16卷)

《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在倫敦的講座,1968年以單行本出版於紐約和倫敦。)

1936年

獲美國哈佛大學榮譽博士頭銜。

第四次埃拉諾斯聚會。

《煉金術中的宗教觀念》(後來作為《心理學與煉金術》的第三部分發表,文集,第12卷)

《集體九意識的概念》(文集,第9卷,第1分冊)

《關於原型,特別涉及阿尼瑪概念》(文集,第9卷,第1分冊)

《沃丁》(文集,第10卷)

《瑜伽與西方》(文集,第11卷)

1937年

第五次埃拉諾斯聚會。

在美國舉辦研討和講座。

《左西莫斯幻相》(文集,第13卷)

《決定人類行為的心理要素》(文集,第8卷)

《實用心理治療的現實》(文集,第16卷)

1938年

獲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頭銜並成為英國皇家醫學會成員。

應邀赴印度旅行,出席加爾各答大學第25週年校慶。

第六次埃拉諾斯聚會。

《母親原型的心理側面》(文集,第9卷,第1分冊)

《心理學與宗教》(文集,第11卷)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七次埃拉諾斯聚會。

《關於再生》(文集,第9卷,第1分冊)

《意識、無意識、個性化》(文集,第9卷,第1分冊)

《印度的如夢世界》(文集,第10卷)

《印度能教給我們什麼》(文集,第10卷)

《序鈴木〈禪宗導引〉》(文集,第11卷)

《紀念弗洛伊德》(文集,第15卷)

《紀念理察·威廉》(文集,第15卷)

1940年

第八次埃拉諾斯聚會。

《三位一體觀念的心理學考察》(文集,第11卷)

《兒童原型的心理學》(文集,第9卷,第1分冊)

1941年

第九次埃拉諾斯聚會。

《彌撒中的轉變象徵》(文集,第11卷)

《帕拉拉塞爾蘇醫生》(文集,第15卷)

1942年

《神靈墨丘利》(文集,第13卷)

《帕拉塞爾蘇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文集,第15卷)

1943年

成為瑞士科學院榮譽院士。

第11次埃拉諾斯聚會。

《東方人的冥思》(文集,第11卷)

《心理治療與一種人生哲學》(文集,第16卷)

《有天賦的神童》(文集,第17卷)

1944年

摔斷腿;心臟病發作;大病中產生一系列新幻覺。

第12次埃拉諾斯聚會;榮格因病缺席。

《印度的聖人:序海因裡希·席美爾的〈自性之路〉》(文集,第11卷)

《心理學與煉金術》(文集,第12卷,此書以1935年和1936年提交埃拉諾斯聚會的兩篇論文為基礎)

1945年

獲日內瓦大學榮譽博士頭銜(此銜專為慶祝榮格70誕辰而頒發)。

第13次埃拉諾斯聚會。

《童話中的精神現象學》(文集,第9卷,第1分冊)

《夢的性質》(文集,第8卷)

《大難之後》(文集,第10卷)

《哲學之樹》(文集,第13卷)

《醫學與心理治療》(文集,第16卷)

《今日心理學》(文集,第16卷)

1946年

第14次埃拉諾斯聚會。

《心理的性質》(文集,第8卷)

《〈當代事件隨筆〉序言》(文集,第10卷)

《與陰影之戰》(文集,第10卷)

《移情心理學》(文集,第16卷)

五、退休與晚年(1947—1961)

1947年

退隱於波林根塔樓。

第15次埃拉諾斯聚會,榮格缺席。

1948年

第16次埃拉諾斯聚會。

《論自性》(稍後合併為《遠古》第4章,文集,第9卷,第2分冊)

修改和重寫早期論文。

1949年

第17次埃拉諾斯聚會,榮格缺席。

1950年

第18次埃拉諾斯聚會,榮格缺席。

修改和重寫早期論文。

《關於曼荼羅象徵》(文集,第9卷,第1分冊)

《〈易經〉德文本序言》(文集,第11卷)

1951年

第19次埃拉諾斯聚會。

《論同步性》(文集,第8卷)

《遠古:自性的現象學研究》(文集,第8卷,第2分冊)

《心理治療的基本問題》(文集,第16卷)

1952年

《同步性:非因果性聯繫》(文集,第8卷)

《序懷特的〈上帝與無意識〉》(文集,第11卷)

《序韋爾布婁斯基的〈盧西弗與普羅米修斯〉》(文集,第11卷)

《答約伯》(文集,第11卷)

1953年

修改和重寫早期論文。

1954年

《狡徒形象中的心理學》(文集,第9卷,第1分冊)

1955年

愛瑪·羅森巴赫·榮格去世。

《曼荼羅》(文集,第9卷,第1分冊)

《感通之秘》(文集,第14卷)

1956年

《我為什麼寫〈答約伯〉》(文集,第11卷)

1957年

《未發現的自性:現在與未來》(文集,第10卷)

1958年

與秘書安妮拉·雅菲合作,撰寫自傳《憶、夢、思》。

《飛碟:現代神話》(文集,第10卷)

《心理學的良心觀》(文集,第10卷)

1959年

《分析心理學中的善與惡》(文集,第10卷)

《沃爾芙〈榮格心理學研究〉》(文集,第10卷)

1960年

《邁占爾·塞拉諾〈示巴女王之訪〉序言》

1961年6月6日

病逝於蘇黎世庫斯那赫特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