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少有人走的路3:與心靈對話 > 神秘的心靈之旅 >

神秘的心靈之旅

探究神秘不僅有益於我們的心理健康,同時也指引我們奔向心靈旅程的終極目的地,尋求生命的真正意義。信仰令人困惑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出於各不相同的原因開始信仰。有些人接近信仰是為了接近神秘,而有些人則是為了逃離神秘。我不批評那些利用信仰逃避神秘的人。因為有些人在他們心靈成長的特殊階段,需要一些非常明確的教條式的信念和原則,以便他們能夠去遵守,就像嗜酒者轉而求助匿名戒酒協會,罪犯皈依到道德準則中去那樣。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並不恪守教義,他們像一個探索者,像一個徹頭徹尾的科學家一樣,不依靠任何信仰。真實,是他們唯一能夠接近和信奉的東西。我們努力探究真實,有點像一個試圖探究手錶構造的人。他看到表面、手柄,甚至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但是他不知道打開蓋子的方法。如果他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他或許能夠勾畫出一個粗略的構造圖,把所有他看到的東西對號入座,但是他永遠無法確定,他畫出的圖是否是唯一的解釋,也永遠無法拿他的圖與真正的構造圖進行比較,甚至想都不敢去想。上面這段話是愛因斯坦說的,他是一個公認的天才,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知道得多。他還寫到,我們能夠觀察並闡述理論,但是,我們絕不會知道真相,我們只能不斷接近。然而,某些信教的人卻錯誤地認為,上帝就在他們的後口袋裡;而一個完全成熟的人則能更準確地去理解上帝。如同更高的力量一樣,真實也不是某種我們隨便拴在漂亮可愛的小包上、放進我們的公文包而佔有的東西。也就是說,不是我們佔有真實,而是真實佔有我們。心靈的旅程也是一個探求真理的過程。真正成熟的人必定是一個追求真理的人,或許比追求真理的科學家還要執著。不過,就像某些人的信仰是為了逃避神秘一樣,某些人探求科學也是為了逃避神秘。我們都知道或聽說過,有些科學家花費一生時間,去研究鴿子的前列腺組織,以確認其pH值在3.7到3.9之間。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興趣就這麼一點點。他們只在自己的小塊領地探索鑽研。在該領域登峰造極,這讓他們感到安全且心滿意足。但就探求真理而言,固守一隅,蜷縮在裡面,就無法探知宇宙的更多奧秘,他必須跌跌撞撞地從裡面走出來,進入未知,進入神秘。治療的時候,病人(以正常人的方式)有時會對我說:「哇,派克醫生,我太困惑了。」那麼我會說:「那太好了!」他們就會說:「你什麼意思?真可怕!」我會說:「不,不,那意味著你將有福了。」他們會說:「什麼?那種感覺很可怕。你怎麼能夠說我將會有福呢?」我會回答:「你知道,耶穌在布道時,從他嘴裡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困惑是福』。」如果你不理解,我會告訴你,困惑能激起人們尋求答案的動機,而尋求的慾望又會促使人們不斷學習。例如,1492年的某一天,許多人徹夜未眠,腦中一直在推想,地球究竟是平的還是圓的。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卻得知地球是圓的。此前,他們並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他們經歷了一個困惑和探索的全過程。在新、舊理念的博弈中,我們常常需要痛苦地徘徊、困惑、選擇,這是個必經的過程。這個過程讓人沮喪,有時甚至是痛苦的,但它卻是有福的。因為,當我們在經歷這一過程時,儘管我們在心靈上感覺可憐,但我們卻是在尋找新的和更好的道路。我們將自己暴露在未知的、神秘的世界,在神秘與困惑中尋找我們的精神家園。所以,耶穌說:「困惑是福。」實際上,這世界上所有的邪惡,都是那些很明確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人造成的,而不是那些處於困惑中的人造成的,不是那些「心靈可憐之人」造成的。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一書裡我說過,質疑是通往神聖之路。只要去尋找,你就能發現許多真理的碎片,並且拼接成圖。但是,你永遠不可能窮盡這樣的智力遊戲。你所能做的,就是把這些碎片拼接到一起,由此窺視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欣賞它們的美麗。如果生活都深埋在神秘之中,就如同嬰兒在黑暗裡蹣跚而行,那麼我們如何生存下來?我認為:一個是一口咬定斯科特·派克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錯了,他們膚淺無知,我們知道的遠超他們所想像的;另一個就是承認我們是受保護的,這其實正是我的看法。但是,這種保護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我並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