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 第三卷:不同群體的分類及特點 >

第三卷:不同群體的分類及特點

第一章 群體的分類

群體的一般區分/它們的分類。1.異質性群體。他們的不同類型/種族的影響/群體精神不如種族精神強大/種族精神代表文明的狀態,而群體精神代表野蠻的狀態。2.同質性群體。同質性群體的不同類型/派別、身份團體和階級。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描述了群體心理的一般特點。不同類型的集體在一定的刺激因素影響下變成群體,除了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特點外,我們還應該補充說明他們各自具有的特點。

首先,我們簡單談談群體的分類。

我們的起點是簡單的人群。當它由屬於不同種族的個體組成時,它最初級的形態就呈現了出來。他們沒有什麼共同點,唯一的紐帶,就是對頭領意志或多或少的遵從。這類人群的典型例子,就是那些來源複雜、在幾百年中不斷進犯羅馬帝國的野蠻人。

比不同種族所組成的人群更高一個層級的,是那些在某些因素影響下,獲得共同特質,最終形成一個種族的人群。它們有時候會表現出群體的特徵,但這些特徵多多少少都由種族特徵所決定。

在本書所研究的若干因素影響下,這兩種類型的人群都可以轉變為有機的或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我們將這些有機的群體進行如下區分:

1.異質性群體

1)無名稱的群體(如街頭群體)

2)有名稱的群體(如陪審團、議會等)

2.同質性群體

1)派別(政治派別、宗教派別等)

2)身份團體(軍人身份、僧侶身份、工人身份等)

3)階級(中產階級、農民階級等)

我們將簡單指出這些不同類型群體各自的特徵。

1.異質性群體

本書前面所研究的就是這類群體的特點。他們由各種職業、各種智力水平的任意個體所組成。

我們現在瞭解到,基於人是作為行動的群體中的一員這一事實,其集體心理與個人心理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且智力並無法令他們避免這一差異。我們已經看到,在集體當中,智力起不到任何作用。唯有無意識的情感在支配一切。

一個主要因素,即種族因素,可以從根本上區分出不同的異質性群體。

我們多次談到過種族的作用,並指出它是能夠決定人們行為的最有力因素。它的作用在群體的性格中也有所體現。一個由任意個體聚集而成的群體,但當中全部是英國人或全部是中國人,這樣的群體與另一個同樣由任意個體組成,但混合了不同種族,如俄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的群體,還是有根本差別的。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儘管相當罕見),即在一個群體當中,聚集了比例相近的、來自不同民族的個體,那麼,無論把他們聚集在一起的利益從表面上看是多麼一致,他們各自所繼承的心理結構在其感受和思考方式上產生的深刻差異,還是會立即彰顯出來。社會主義者試圖在大型會議中把來自各國的工人階級代表聚集在一起,但這樣的努力總是以劇烈的分歧收場。拉丁民族的群體,無論多麼革命或多麼保守,為了實現自己的要求,無一例外地會尋求國家的干預。他們始終傾向集權,並多多少少傾向於獨裁主義。相反,英國人或美國人的群體則不寄望於國家,他們只求助於個人的主動性。法國人的群體最看重的是平等,而英國人的群體最看重自由。這些種族上的差異正好解釋了為什麼幾乎有多少個國家,就會有多少種社會主義和民主。

由此可見,種族氣質徹底決定著群體性格。後者的波動始終逃不出前者的範圍。所以,一條基本定律就是:相比於種族氣質的強勢,群體性格遠沒有那麼顯著。群體狀態以及支配群體的力量,是野蠻或野蠻的回歸。通過獲得結構穩定的集體精神,種族才逐漸擺脫了群體不經大腦的莽撞,走出了野蠻狀態。

除了種族,對異質性群體最重要的分類就是將其劃分為無名稱的群體(如街頭群體)和有名稱的群體(如議會和陪審團)。其中,責任感在前一種群體中缺失,而在後一種群體中發展,這使得兩者的行為傾向大有不同。

2.同質性群體

同質性群體包括:1)派別;2)身份團體;3)階級。

派別是同質性群體構成中的第一級別。它包括了在教育程度、職業、社會地位大不相同的個人,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唯一紐帶就是信仰。這樣的例子諸如宗教派別、政治派別。

身份團體是群體構成中所能達到的最高級別。如果說派別包羅的是職業、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大不相同,只是由共同的信仰聯結在一起的個人,那麼身份團體則是完全由相同職業的個人組成,因此他們的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也是相當一致的。這樣的例子諸如軍人團體和僧侶團體。

階級是由各種來源的個人匯聚而成,他們既不像派別成員那樣有著共同的信仰,也不像身份團體那樣屬於同樣的職業,而是在某些利益、某些生活習慣和教育上有著強烈的相似之處。這樣的例子諸如中產階級、農民階級等等。

本書只討論異質性群體,而同質性群體(派別、身份團體和階級)則會放在另一本書中研究。因此我將不在這裡分析後者的特點,現在我們只選擇幾種典型的異質性群體進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