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巨嬰國 > 5.孝就是順 >

5.孝就是順

孝道,不是孝順。孝順,是被後人給曲解了。

但孝的本義就是順。「孝」字拆開來,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字源的意思是「子承老」,「子」要承「老」的意志。

這個字,講的是「老」和「子」共生在一起。但除了6個月前的共生屬正常外,以後的共生都是病態共生,而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病態共生。

本來,母嬰共同體的共生,是母親要順著嬰兒的意志,因為嬰兒沒有能力解決他自己的需求,而在中國式的親子共生中,是要孩子順著父母的意志。所以說,孝道是人性的逆轉。

孝道的根本,即,成年人都是巨嬰,得找人共生,還有強烈的全能自戀,希望有人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運轉。

孩子向父母磕頭,這意味著,孩子不能有人格尊嚴,而這也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本圖景——強者打弱者耳光,而弱者向強者磕頭。

從這個視角看,當我們把孩子孝順父母視為必需的道德後,也意味著,我們將關係的不平等視為了必然,它是所有不平等關係的源頭。

為什麼父母要虐待孩子

受主觀全能感的驅使,嬰兒會傾向於無情地使用客體,他創造它、利用它,完全出於自己的快樂,在完全侵吞時又毀滅它。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

你們使喚我,你們虐待我,在這個家我沒有隱私也沒有自由,請問我到底是不是你們生的?

2012年7月,13歲的青島女孩孫正雯自殺前,寫了一份遺書,質問她「親愛的父母」。

這份遺書有四頁,三頁遺書正文,寫給父母,一頁遺囑,像是寫給父母之外的他人,強調將她擁有的一切「能捐都捐了吧」,器官和組織捐給需要的人,壓歲錢給山區的孩子,還有圖書與課本,「會有人喜歡的」。

這三頁遺書和一頁遺囑,既令人觸目驚心,又透露著一份淡然與幽默,這種風格,我也曾在此前4個月自殺的女大學生走飯的微博中見過。

這份淡然與幽默,骨子裡是無奈,是「小蚊子(孫正雯網名)」與走飯對她們未看清楚的命運的認輸。

所謂命運,對一個人而言,首先是,你投生於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父母就是想讓她死?

走飯的家庭,應該是那種常見的中國家庭,而孫正雯的家庭,則達到了殘酷級別,一如她的微博所寫,「你們使喚我,你們虐待我,在這個家,我沒有隱私也沒有自由」。

她的遺書第一頁首先寫的是「沒有隱私也沒有自由」。她剛上初中才1年零1個月,被拆的信件和日記,「有詞典那麼厚了」。爸媽為此搜她的房間,搜她的書包,媽媽稱個人隱私是「掩飾錯誤的手段」,爸爸則說,想有隱私是因為「揍得輕」。

遺書第二頁寫的是「被使喚」,很小的時候,就要給父母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稍有不對,就會招致拳打腳踢。一次作業做得晚,媽媽罰她光著腿在水泥地上跪了一夜,還「好心」地在她膝蓋下放了許多玻璃碴。爸爸則因為丟了一個800元的小相機,遷怒於她,將她打得幾度昏死過去。

遺書第三頁寫了最近的事情。因中學老師的告誡,爸媽不再用手打女兒,而改用雜誌扇、用圓鏡砸。令人髮指的是,就在幾天前一次家長會當晚,爸爸把她往牆上掄,媽媽則一個勁地踹她的頭。這一刻,小蚊子明白了,父母就是想讓她死。

幾天後,她真的死了。

她可以不死嗎?

當然可以,孫正雯父母的虐待方式對一些人來說駭人聽聞,但我從朋友、讀者和來訪者中聽到太多這個級別的虐待,他們都活了過來。

我自己估計,假若說孫正雯的父母沒有資格做父母,那麼,中國至少有十分之一的父母該被剝奪撫養權。他們虐待孩子的手法儘管堪稱殘酷,但絕非罕見。

可以不死的方式很多,譬如離家出走,譬如抗爭,譬如向外人求助,而最常見的,是使用種種心理防禦機制,例如遺忘、隔離、壓抑等。總體來說,都是自欺欺人的方法。

童年自欺欺人,假裝受到的痛苦並不深,長大了,有力量了,再去面對。

孫正雯之所以走到自殺這一步,或許原因是,她太清楚了。作為13歲的孩子,她清楚地知道,「我不是你們親生的」這個問題不是真的,所以她問了一個真實很多的問題:「你們究竟有沒有拿我當人看?」

這不是教育,而是赤裸裸的虐待

當然,太清楚絕非關鍵原因,而關鍵原因,許多人都看到了——無助。

無助有兩個層面的含義:

第一層,孫正雯發現,她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父母虐待她。父母的虐待似乎不是為了達到某一個目的,而就是為了虐待。她做家務無效,她溫順無效,她考好成績也無效……

第二層,是她發現,社會給不了她任何支持。同學們早就知道她被虐待,初一的一位老師還給她的父母打了電話做干預,但這些支持不能阻斷父母的殘酷行為。

遺書中,孫正雯絲毫沒談及她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其他親人或鄰居等。這都可以想像,大多數成年人都會使用雷同的語言「安慰」孩子——父母打你是為了你好。大人們的腦子都被「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話弄糊塗了,所以很難警醒,除非這種打罵到了真正變態的級別,例如一位叫燕志雲的媽媽將女兒蘇麗的嘴縫上,原因是她偷吃了雞食。

成年人的糊塗也反映到媒體和專家身上,報道和分析父母對孩子的家暴時,都習慣性地使用「暴力教育」「教育方法不當」這一類詞語。

拜託!這根本不是教育,而是赤裸裸的無人性的虐待!

既然不是教育,為何孫正雯的父母如此殘酷地折磨自己的女兒,而且是唯一的女兒?

不使用「暴力教育」這個詞時,我們還容易想到兩個原因:重男輕女,不是親生的。

孩子不是親生的,所以才虐待,這也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說法,就好像是,假若孩子是親生的,中國父母就會多麼疼愛似的。實際上,絕大多數殘酷虐待孩子的,就是親生父母的所作所為。

非親生,或許是我們小時候遭受虐待與忽視時常使用的一個自我欺騙手法吧。

至於重男輕女,在孫正雯的事件中尚未看到一點苗頭。

那麼,孫正雯的父母為何虐待女兒?或者說,中國無數的父母殘酷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時,他們的心理是怎麼回事?

嬰兒都渴望無情使用媽媽

在我看來,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發明的一個術語可以解釋,即客體使用。

自體是自己,客體就是別人和其他事物。客體使用即嬰兒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媽媽的乳房、玩具或其他人與物,而不必擔心該客體的反擊,更不必擔心這個客體會與自己斷絕關係,並且,這個客體會承受住嬰兒的攻擊,而不會毀滅。他說道:

受主觀全能感的驅使,嬰兒會無情地使用客體,他創造它、利用它,完全出於自己的快樂,在完全侵吞時,又毀滅它。這種體驗需要母親交出自己並能在被使用後存活。

如果母親經過嬰兒的使用不能存活,如果她退縮、崩潰或反擊,嬰兒一定會以自己慾望的完整體驗為代價,過早在意外在性。結果,嬰兒害怕需要,害怕使用他的客體,並伴隨著對慾望的不合理抑制。

簡而言之,在媽媽這個最重要的客體那裡,嬰兒需要獲得一種自由感,他可以自由地對待媽媽,而不必擔心被反擊,也不必擔心失去媽媽。

有了這樣一種自由感,嬰兒才敢於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發展自己的個性,從而形成真自我。

相反,假若嬰兒發現,這樣做不行,他會被媽媽反擊,或至少被媽媽討厭,更嚴重的是,他會被媽媽拋棄,那麼,他就會恐懼自己的人性,並傾向於以媽媽的感受為中心,從而發展出假自我。

以前我的文章也多次講過真自我與假自我,講過嬰兒對媽媽的攻擊性,但總想對此披上點溫情的面紗,而溫尼科特的說法,很嚴重。

對於一個兒童來說,要成長起來以便能夠發現他本性的最深刻的部分,必須有人受到蔑視甚至有時受到憎恨,而無須擔心關係有徹底破滅的危險。

無情地使用客體,這一點在兩部電影中刻畫得很深,一個是《長江七號》中,先是小狄的爸爸百般折磨七仔,接著是小狄,後來是小狄的同學,但不管遭遇什麼樣的折磨,七仔仍然忠於小狄。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少林寺》。電影中,已出家的前軍閥侯傑,被自己的小兄弟曹蠻背叛,並有辱妻失女之仇,但他即便在與曹蠻的生死搏鬥中,都救了曹蠻一命,最終令曹蠻浪子回頭,成為一個好人。

希望有一個人,無論我怎麼對待他,他都對我不離不棄。

這樣的話,我在太多人那裡聽到過,而七仔對小狄,侯傑對曹蠻,則可以說驗證了這一點,結果是,小狄全身心地愛上七仔,而曹蠻的蠻性得以化解,成為一個好人。

巨嬰式父母想無情使用孩子

客體使用,在溫尼科特這裡,是嬰兒對媽媽的需求。

孝道,表面上,像是孩子的一種自我安慰——父母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更深層的地方,則像是客體使用這一願望的逆轉,我們不能在自己父母身上實現這一點,就轉而在孩子身上追求這種感覺——我可以對你做一切,而你不會反擊,更不會拋棄我。的確,孩子除了自殺、離家出走等少數辦法外,是沒法拋棄父母的,而因個人力量與資源所限,加社會道德教導,他們也難以反擊父母。

由此可以說,孝道,是對人性的逆轉。

但這種逆轉是極具破壞力的。畢竟,客體使用這一點,最好是嬰兒對媽媽,因嬰兒的需求容易滿足,而嬰兒的「無情」,因其力量太小,殺傷力也有限,他們會給大人情緒上的強烈衝擊,但不會給大人造成實質的攻擊和傷害,大人容易承受。

然而,一個成年人的「無情的客體使用」,就會變得太有殺傷力。

最有殺傷力的,是成年父母對自己弱小孩子的「無情的客體使用」。孫正雯真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她清晰地概括出了父母對她的「客體使用」需求——你們使喚我,你們虐待我,在這個家,我沒有隱私也沒有自由。

既然是「客體使用」,自然是「使喚你」「攻擊你」,並且,你要在我絕對控制之中,否則,我會擔心你的反擊,更會擔心失去你,所以,不能有隱私與自由。

使喚與攻擊,使得「客體使用」有了殘酷意味,但父母對孩子的客體使用,也有看似不錯的。

一次,我在一個電視節目上做評委,大家問一個媽媽,說說你兒子的三個優點吧。

這位媽媽想了想說:第一,他無條件地愛我;第二,他包容我,我怎麼發脾氣,他都能包容;第三,他可以為我做一切。

說完,台下幾十個師奶激動得一起鼓掌。

這是很荒誕的一幕。這位媽媽三十來歲,她的兒子六七歲,瘦瘦小小的,怎麼看都像一個發育不良的少年,然而,他卻像是自己媽媽的「好媽媽」。

再問下去,發現這位媽媽的家族有這樣一個傳統:做孩子時,脾氣都很好,對大人很能善解人意;做了父母,脾氣就變壞,為所欲為。

可以說,這個家族,大人們都是亂發脾氣缺乏控制力的孩子,而孩子,卻被迫做了好父母,去承載大人們對好父母的客體使用功能。

「我是不是你們親生的?」這個問題不對。

「你們究竟有沒有拿我當人看?」這個問題是對的。

更對的問題是:「你們究竟有沒有拿我當孩子看?」

一個受虐待的孩子,他對於父母未必就是不重要的。相反,他可能是極重要的,僅僅因為他承載著父母「客體使用」的功能,就無比重要了。至於孫正雯,她的父母並非不重視這個女兒,他們將她送到一所昂貴的中學,還為了上學方便,一家人在學校附近租房住。

但孫正雯父母的心理發展水平太低了,他們還停留在嬰兒程度,沒有能力將自己的女兒當人看,而將女兒純粹地當作了一個「客體」,通俗的說法,即一個物,哲學一點的說法,即,「滿足自己慾望與目的的一個對像或工具」。

既可以說,這是基本人性,也可以說,是她的父母自身心理發展水平有限。

這絕對不是一個受教育水平的問題。據網上消息,孫正雯的父親孫雲東,畢業於山東大學外語系,自己還開辦有一個企業咨詢公司。

既然不是受教育水平,那該是什麼問題?從孫正雯自殺後孫父的一系列表現看,他可能缺乏作為人的基本情感。

孫正雯於2012年7月8日自殺,11日,孫雲東發微博,全文是,「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艱難的思考」,而後兩篇微博問「怎麼辦」。女兒都自殺了,他還發這種文字,由此可看出,他缺乏情感,只有思考和行為。

他對女兒的自殺如此忽略,而他的微博,孫正雯是首個粉絲。正如所有的孩子一樣,儘管被虐待成渣,孫正雯還是渴望獲得父親的愛。

孫雲東雖缺乏人的正常情感,但懂利害,他的這幾條微博都被臭罵,沒吭聲。但三個月後,他又發了一張風景照,再被臭罵。對此,我也有憤怒,但試了一下,將自己代入了他的角色,感覺,他內心早已崩毀,是想通過外在的「我還不錯」的信息將自己拼裝起來。覺知到這一點後,我只能歎息一聲。

那些支持孝順的道德家,你們誰,能對著孫正雯說:你要孝順你爸?!

聽話哲學中的生死絞殺

聽話哲學,是中國式教育的核心。

並且,聽話哲學深入無數國人內心,在我的記憶中,中國家長誇孩子時,「聽話」和「乖」這兩個詞簡直不可避免。

聽話哲學,有不合理之處:一直被要求聽話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漸被扼殺。

也有其合理之處:若孩子不聽話,很多中國家長就會覺得生不如死。

2014年4月4日,四川廣元發生悲劇,一位媽媽將16歲正讀中學的兒子從酒吧中拉到附近江邊,對孩子說「你上網,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隨即,她跳入嘉陵江。

接著,爸爸趕過來,踢打孩子,他是覺得孩子該為妻子的死負責吧。可在這個時候將媽媽的死怪罪到本已內疚至極的孩子身上,是極為不該的,這會造成孩子的不能承受之重。果然,孩子隨即也跳嘉陵江,和媽媽一起溺死。悲痛到極點的父親也要自殺,所幸被攔住。

這位媽媽為何要自殺?會有其他原因嗎?比如說太貧窮,過不下去了,夫妻感情不好,或其他更重大理由?難道,她會僅僅因為管不了孩子上網,而自殺嗎?

看了媒體的報道,得知她的生活還算不錯,夫妻感情尚好。並且,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我的經驗來看,僅僅因為孩子不聽話,就足以構成一些家長活不下去的理由。

在新浪微博上,我點評過多起父母虐待孩子事件,如一位媽媽在七樓上將孩子倒掛在樓外,威脅要扔下去。這種用死亡威脅孩子的事,在我看來太極端了,可看網友評論才知道這種事在中國竟是尋常事!並且,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多數就是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

關於這類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估計這輩子都忘不掉了,是剛寫心理專欄不久時遇到的。那時,收到一個女孩的來信,她說她愛上了一個很好的男人,但父母誓死反對,母親因而患心臟病,父親則宣稱,要想結婚,得踩著他的屍體才能過去。

這封信震驚到我,我約他們一家三口聊天發現,是母親反對女兒婚姻,其實父親無所謂,女兒和這個男人結婚不結婚,他都可以接受。他之所以反對,是因為要和妻子站在一條戰線上,或者說,妻子可怕的情緒綁架了他,讓他不得不反對女兒嫁給這個男人。

那位母親的態度無比堅定,為了不讓女兒和這個「糟糕男人」結婚,她簡直可以付出一切代價。

我問她,為什麼反對?她講了很多理由。

一、我女兒長這麼漂亮,那個男人不配。但公平說,她女兒端莊,但絕對稱不上很漂亮。

二、我女兒學歷好,那個男人不配。的確,她女兒本科,但那個男人也是大專,並且,男人收入高她女兒很多。

這是具體理由,還有抽像理由,譬如我是為了女兒幸福,可女兒無比愛那個男人,而且他們彼此相愛。

這樣談下去,這位母親的理由一一呈現出來,一聽可知,都不是真實的理由。

最後,她帶著狂暴的憤怒,說出了真實的理由。她說:女兒原來什麼都聽我的,並且她向我承諾,戀愛前,一定會帶那個男人給我看,我答應,她才繼續發展,可是她背叛了我,她竟然戀愛半年後,我才知道!

她說這番話時,那份痛苦,和她的憤怒一樣可怕。痛苦的級別,到了生生死死的地步,而憤怒的級別,也到了要死要活的地步。

可以說,女兒什麼都聽她的,對她而言,是無比甜蜜的事情,而女兒竟然瞞著她談戀愛,這件事,徹底摧毀了這種甜蜜,導致了她的痛苦與憤怒。

顯然,這位母親,與女兒構建了病態共生的關係,女兒徹底順媽媽的意,滿足了媽媽全能自戀的需求,讓母親在這個共生關係裡有了一種無所不能感,這份感覺成了她的自我核心感,而當女兒突然不聽話時,她的這份無所不能感就被顛覆了,自我也破碎了,讓她有了死亡感。

針對這種現象,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創造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術語——自體客體。客體,指的是其他人其他事物,自體,指的是自己。那麼,什麼是自體客體?即,它是客體,但又像是我自體的一部分。

自然而然的養育過程是,最初,嬰兒需要將媽媽當成他的自體客體,覺得媽媽和他在身體心理上是一體的,都是「我」的,如果失去媽媽,他們就會有可怕的自我瓦解感。

在這位讀者的家庭中,事情則變成媽媽將女兒當作了自己的自體客體。通俗的說法,就是當成了自己身體的延伸,而且,既然叫自體客體,那意味著我讓你怎樣你就怎樣,否則你就成了一個「異己」了。

這個女兒是25歲開始這場戀愛的,這位媽媽和她都說,在此之前,她們兩人親密無間如一人,但女兒偷偷地戀愛,撕裂了這個共生關係,女兒從此就不再是媽媽的自體客體了,媽媽由此有了自我撕裂感,於是想死,或者想殺死女兒,但這些都不好,那麼最好是將毀滅欲投注到那個壞男人身上。

所以,她轉而控制女兒,用各種極端手段,不惜你死我活,就是為了恢復她發號施令而女兒言聽計從的病態共生關係,好讓這個共生自我重新復活。

但如此一來,女兒的自我就被摧毀了。並且,這件事也讓女兒心寒,她終於明白,對媽媽而言,聽話是最重要的,這勝過她的幸福,甚至生死。

所以,最終,兩敗俱傷,她與心愛的男人分手,讓媽媽想毀滅點什麼的這一意願實現,但此後她遠走高飛,以這種方式,徹底脫離了與媽媽的共生關係。

看似慘烈,但已算不錯的結果。

有些人就沒這麼幸運,譬如上海海事大學女研究生楊元元,她的自殺,就是因為她的自我,被媽媽構建的共生關係殺死了。並且,我這位讀者的媽媽是很愛女兒的,而楊元元的媽媽,我從報道中看不到愛,而只看到了無情使用。

四川廣元的這個家庭慘劇,直接邏輯是:兒子違背媽媽意志上網,讓媽媽的脆弱自我崩潰了,她的自殺,並非脅迫,而反映了她真的就是這麼痛苦。可更深一層的邏輯是:兒子之所以違背媽媽意志上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逃離媽媽與他共生的願望,在網絡中尋找一個自己的意志說了算的空間。

病態共生的親子關係,的確常有這種意味:太聽話,孩子就被殺死了;但若不聽話,父母就想死。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發明了「不含敵意的堅決」一詞,他講的是父母如何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包括孩子想與父母共生的動力,其意思是,父母堅決地拒絕孩子,但無敵意。敵意即,我不會說你是錯的;更不會說我因此就不要了;更更不會說,因此我恨不得殺了你!

想脫離聽話哲學的中國孩子,也可用此策略對抗父母:我不聽話,並不意味著我恨你;也不意味著我不愛你;只是,我是我,你是你。即,一方面堅決地對父母的意志說不,同時又對父母傳遞愛意。

但這個策略,估計只有很成熟的大孩子才能做到吧,對十幾歲的少年,這要求太高。所以,若想真正消除病態共生帶來的家庭悲劇,父母必須覺醒。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青春

上面講的事情都很極端,都要生生死死的,但聽話哲學的危害,要比這些故事廣泛得多,譬如聽話哲學導致了一個非常中國式的現象:中國人普遍沒有青春期。

少年老成化,成人兒童化,這兩者交織在一起,絞殺了中國人的青春。這是台灣學者孫隆基在他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中的觀點。我和很多咨詢師同行探討過這一觀點,大家都很贊同。

青春期有兩個關鍵:活力,特別是性能量的綻放;自我身份感的形成。青春被絞殺,阻斷了這兩個過程,導致我們不能讓活力與情慾綻放,也不能形成個性自我。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青春期既是性能量大爆炸時期,也是最叛逆的時期——對父母攻擊性最強的時期。作為巨嬰,又有孝道文化支持,中國的父母接受不了這兩者的挑戰,所以要壓制孩子的個性發展。

並且,這種壓制不是在青春期才開始,而是從小就開始了,所以孩子少年老成。所謂老成,就是他自身的活力不肆意流動了,而特別懂得並照顧其他人的情緒,於是變得像老頭一樣了。

孩子少年老成,其實是對巨嬰父母的一種被迫的服從。

但是,等從孩子變成了父母,就得到了可以壓制孩子服從的絕對資格,這時巨嬰的那種為所欲為勁,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出來了。而且你怎麼對孩子,都被社會說成是教育,哪怕虐待甚至打死孩子,都可以被說成是「教育方式不當」。

所以,所謂少年老成和成人兒童化,其實還是一個權力問題。

讓你弱,我才強?

秦暉教授有一篇文章,講戰國時法家的兩個代表人物商鞅和韓非子的言論,我讀的時候,被嚇到了。

這麼容易就被嚇到了,你真是一個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估計又有人這麼感慨了。

但拜託,把情緒慾望都滅掉的咨詢師,是你的想像,而做一個情緒自然流動的人,是我的目標。

為什麼渴望一個把情緒慾望都滅掉的咨詢師?從專業術語來講,這樣的人就是一個絕對客體了,可以承受你的各種攻擊而不還擊,還可以被你利用驅使。

從我喜歡的術語來講,這是在尋找一個全能聖母,他心中只有你而沒有他自己,於是就可以無限包容照顧你這個超級巨嬰了。

再換成中國神話的隱喻來講,這就是在找徹底無毒的唐僧肉,小妖們吃一口就可以長生不老了。

這樣的角色,誰愛做誰做,但別給我下這個套。中國文化,就是在下這個套。

且看看商鞅的言論。

民弱則國強,民強則國弱。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能治天下者必先治其民,能勝強敵者必先勝其民。

民勝其政,國弱;政勝其民,兵強。

慈父無孝子,智主無忠臣。

農有餘時,則薄厭於稅。

行間無所逃,遷徙無所入,行間之治,連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無所處,罷無所處。

任民之所善,固奸多。

民貧則力,民富則淫。

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

政做民之所惡,民弱;政做民之所樂,民強。

再看看韓非子的言論:

足民何可以為治。

夫以妻之近與子之親而猶不可信,則其餘無可信者矣。

讀書時一直同情這兩個人,特別是韓非子,自然是瞎了眼,當然也怪大學前學的文化歷史知識都是被閹割過的。

秦國統一六國,嬴政成為秦始皇,依仗的,就是商鞅與韓非子這類「強國弱民」的思想。

讀完這篇文章,忍不住感慨:秦統一,是中國式噩夢的重要開始。

商鞅思想占統治地位的秦國統一六國,難道不是一場地道的噩夢嗎?

商鞅的《商君書》中,專門有一篇文章叫《弱民》,其中寫道:政做民之所惡,民弱;政做民之所樂,民強。

至理啊!但他還說:民弱則國強,民強則國弱。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這是什麼鬼?這太可怕了吧!但秦國就靠這個思想統一了六國,以後的各朝各代,也是儒家為表法家為裡的,一直是用商鞅的這種思想治國的。

其實,儒家為表法家為裡,不就是儒家思想教民眾主動做弱民,而統治者則沿用商鞅這一套法家思想,這兩者毫不矛盾。

幾乎是同時,在微博上看到另一件事:

妻子以死相逼不與婆婆同住,男子租房藏母養九年。2007年,上門女婿劉相禮把母親從老家接來家裡,但婆媳鬧得不可開交,妻子還以死相逼不同意老人在家住。為了家庭和諧,劉相禮只好租房供養母親,並謊稱已將母親送走。9年來,他每天打3份工,保守著秘密贍養母親整整9年。

只看這段文字,相信無數人會感慨母親不容易,孝子很偉大,同時開始怪罪這個「惡媳婦」。

但點開新聞一看詳細報道,就會發現事情真相是婆婆權力慾望太強。其中有這麼一段話:

在母親龔興珍的觀念中,自己作為長輩具有絕對的主持家政的權威,因此兒子家裡大小事,她都要管。而在媳婦趙宗翠看來,婆媳平等,加上婆婆是一個外來人,不應干涉家政。

如果放在普通中國家庭,這是常見的段子了。但拜託,這是兒子倒插門的家庭啊,龔老太太還想主政?

我一直反對大家庭攪在一起,但也說,如實在不得已要住一起,也是一種選擇。只是,老人切不可有龔老太太這種心態,那真的會要人命,不是要自己的命,就是要別人的命。

龔老太太的人生軌跡是這樣的:財產給了二兒子,跟他生活;讓三兒子做了上門女婿。二兒媳厲害,控制著家裡主導權,她被打壓得很慘。被忽視的三兒子一心想孝順,在爸爸去世後,把媽媽接了過來,結果一來,就要理直氣壯地奪家裡大權,三兒媳以死相逼才沒得逞。然後好脾氣的三兒子打三份工,偷偷給媽租房。

這個故事,如果發生在皇宮,絕對是虐心狗血大戲啊。寵愛的孩子辜負了老人,被拋棄的孩子卻孝順忠誠。

可以看出,雖然三媳婦有自己個性,可還是好人,所以不能像二媳婦那樣直接做惡人——法家的強人,而把控住自家大權,於是用了自殺的方式來表決心。但我聽了太多故事,還是為她捏一把冷汗。如果丈夫不在乎她的生命呢,那該會如何?

龔老太太主導的中國式家庭,好像就是在培養兩種類型的人:為所欲為的巨嬰和全能聖母。被中國式寵溺的孩子,很容易成為巨嬰,為所欲為,自私,以自己為中心;被嚴重忽視的孩子,易成為全能聖母,失去了主體性,並總想著去拯救巨嬰。

當然,聖母其實也是巨嬰。

在做這些思考的時候,我突然間想到,商鞅的治國邏輯,可能和龔老太太的治家邏輯,是一樣的。

執政者要弱民,自己才強。家中也一個理,父母要「弱」,自己才強。受寵的孩子不易孝,孝子常是被忽略的那個。即,受寵的孩子,自我就強,結果父母就弱了,而被忽略的那個孩子,自我就弱,而父母就可以強了。

原來,我們就一直活在商鞅那看似無比變態的邏輯中。

But, why?為什麼,非得我強你弱,或者你強我弱?為什麼,就不能一起強?

我想,關鍵是,我們整個民族,一直都是嬰兒水平,嬰兒必須和媽共生在一起。因為,大家都共生在一起,所以我的強,就建立在你的弱上,我讓你聽我的,我就強。而讓你聽我的,就必須得把你弄得弱弱的。

懂得中國式潛規則——潛在的法家思想——的人,都知道這個理,他們在權力上就容易強;而真將儒家思想——明規則——奉為真理,並去身體力行的人,則成了弱民。後者可能力量非常強,如岳飛,但因不懂法家的這個理,最終成了弱民。

我們的權力體系是這個邏輯,家庭也是。儒家經典寫的看似是「仁義禮智信」,但字裡行間,卻是法家在說話——吃人、吃人……

所謂吃人,首先是吃掉你的自我,吃掉你的靈魂。必要時,直接吃人,如郭巨埋兒。

所以,尊重個人空間是根本答案,共生的巨嬰與聖母們,需要學習尊重個人空間,不要求別人聽自己的,自己也不必去聽別人的。不管你是誰,多麼有理,我都得尊重我自己的感受,做出我自己的選擇。

看起來最正確的父慈子孝這句話都是吃人的。為什麼父母慈,孩子就得聽父母的?君王英明,臣子就得聽你的?

父慈子孝這種話,其實也是披著儒家外衣的法家。畢竟,儒家經典極少論述,父母們該如何修煉自己慈愛孩子的能力,而是長篇累牘地不斷講述,孩子們該如何去聽父母的話。

孝道是人性的逆襲

1.孝這個字,傳統而溫柔一點的解釋,是孩「子」承載著「老」人;殘酷一點的解釋,是砍孩「子」一刀,再把孩子埋到「土」裡。

不過,「孝」這個字,其實有點空,真正要命的,是「順」這個字。

順,即孩子「順」老人的意。這樣做的代價是,孩子的真實自我被犧牲了。這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存在主義哲學乃至現在的客體關係心理學都是相悖的。以我有限的知識看,猶太—基督教文化中沒有孩子「順」父母這回事。

2.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開始,影響世界的心理學家們有一個一致的看法,要將孩子養好,關鍵是,在孩子尚是嬰幼兒時,父母,尤其是媽媽,要「順」著孩子的意。

為什麼要順孩子的意?最直接的原因是,嬰幼兒的確需要幫助。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要想讓孩子保持生命最初的活力,他需要有一種感覺——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媽媽,滿足自己的種種需求。

溫尼科特還說,孩子以自己的感覺為中心而構建起來的自我,是真自我,是生動而流動的,放鬆,專注,並天然地富有創造力。相反,孩子以媽媽的感覺為中心而構建起來的自我,是假自我。

孩子之所以構建假自我,是因孩子發現,他除非能敏銳地捕捉到媽媽的感受和想法,去滿足媽媽的情緒,否則媽媽不會關注他。

孝道,就是在鼓勵孩子發展假自我,不是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成為他自己,而是以父母的感受為中心,成為父母期待中的那個虛假的人。

假自我的核心是恐懼,對孤獨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許多失去了自己、永遠都在無意識地捕捉別人意圖的來訪者,當深入地聆聽內心的恐懼時,會說,「媽媽,不要不理我」「媽媽,抱抱」「媽媽,看我」。

察言觀色之本領的核心是恐懼!「順」父母的本能也源自恐懼。最深的「順」並非源自對父母打罵的恐懼,而是對被媽媽拋棄的恐懼。

3.順父母意,其境界遠不如順嬰兒意。《道德經》中說,復歸於嬰兒。太多人則發現,生養了孩子後,自己變得更健康了。這是因為,成年人的心常被世俗和成見所蒙蔽,變得狹隘而僵硬。相反,嬰兒的心,卻是流動、輕盈的,且有心靈感應的能力。

4.孝道是儒家的核心,而幾大儒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等,他們都算是寡母家庭。

孝道,的確是被統治者利用了,但這些聖人,他們所倡導的學問,首先源自他們的內心。在我看來,他們的學問,並非為了迎合統治者。

要深入地理解孝道,就必須深入地理解這些「聖人」的內心,必須對他們的內心進行解析,必須對他們與母親的關係進行細緻的瞭解。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和作為後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心理學,是瞭解這幾位聖人乃至我們自己內心的極佳工具。

這些從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治療中發展出來的心理學理論,都認為,我們的人生是一個輪迴,即,我們成年人的人際關係模式,是童年時與父母的人際關係模式的輪迴,其中,母子關係的影響尤為關鍵。

弗洛伊德的理論核心,是戀母情結,即男孩對媽媽的複雜情感。這是解析聖人們的利器。不過,在這個國度使用精神分析解析聖人,要慎之又慎,希望我以後衣食無憂後,拿上3到5年的時間,專心研究聖人的人生與學問,就此寫一本《中國聖人》。

5.我們的文化,克制個人慾望。

閹人閹割了性慾。聖人閹割了物慾。但他們都有權力慾。

這是我們文明的一體兩面。

6.假自我,在溫尼科特看來,是心理問題的核心。

孝與順,就是在整個民族的範圍製造假自我。

假自我,是我們的民族性,也即我們民族的集體意識與集體無意識。

在這個民族內生存,最好順應這種民族性。

所以,官員們的言談舉止,都很像是閹人與聖人的集合體,既強調性純潔又強調不貪,但背後,他們的慾望氾濫。並且,因為還是覺得這些慾望是壞的,所以慾望氾濫時,也非常醜陋,這最終也在他們的面孔和身體上呈現了出來。

所以,電視上的心理學家,都很像是有一對大乳房的好媽媽,永遠都在扮演一副愛哺育孩子的形象,但他們的慾望,總要在一些地方安放。

我們不敢呈現性慾,怕被閹割。

我們不敢呈現物慾,怕被蔑視,也怕被剝奪。

弗洛伊德則稱,性慾與攻擊欲,是人類的兩大動力。溫尼科特則說,慾望,即活力。

我們偽裝得沒有慾望,偽裝得如此成功,以至於也缺少了活力。

7.孝道,並非僅是統治者的需要,也是出自我們對真自我的恐懼。

真自我,稍深一層是慾望,與彰顯自我的張力,譬如物慾、性慾與攻擊欲,更深一層是愛的流動。

我們首先缺愛,覺得怎麼都得不到愛,而愛的最初表現,就是母愛。

接著,我們恐懼自己裹挾著攻擊性的慾望。

孝道,其實是對愛絕望的孩子們的一種防禦。本來就沒獲得什麼母愛,但卻說「父母怎麼做都是愛」。自欺欺人!

8.父慈子孝,君仁臣忠。

這個貌似正確的說法其實藏著根本性錯誤。父親再慈愛,君主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與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與臣的靈魂。而獨立思考,是靈魂的一個最基本需求。

一顆獨立的靈魂,比什麼都重要。這樣的靈魂,才可以入道,才有資格「臣服」。

這個臣服,不是臣服於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於「道」。

它只是一個說法,一個誘使你孝順的誘餌而已。畢竟,你聽到過對「父慈」與「君仁」的細緻解讀嗎?

我們最常見的人生哲學,都是孝順的種種變異,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棍棒出孝子」「忠孝兩全」等。相反,你聽到過多少關於「父慈」與「君仁」的人生哲學?

我們就靠這麼可憐的一兩句,來為宏大的孝順找平衡。

現實中也如此,中國父母們,一直以來,很少有關於如何做父母的有益教誨,而關於如何孝順父母的愚蠢教誨,則數不勝數。

9.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講,自我實現。同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羅傑斯講,成為自己。存在主義哲學講,存在即選擇,選擇即自由。翻譯成大白話,即你的人生意義,在於你如何選擇,你按照你的意志做了選擇,人生才有自由。溫尼科特講,真自我。

一些人會說,我們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孝順就是該心理學的核心。

可是,真正最中國的,也勢必是最世界的。

最世界的是老子,再怎麼建孔子學院,孔子在世界上的影響都不如老子的五千言之《道德經》。

最世界的是王陽明,而王陽明說,我心之外,再無他法。

這些,都是一回事。

我最愛的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則講,我與你。忠於我的心,才能遇到「你」,你即上帝,你即神性,你即道。

所以,活出真自我的人,勢必是最有愛心的。

孝的本義就是順

不得乎親(即父母),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

一直以來,我對孝順都持反對態度,並且本能地認為,孝道和孝順就是一回事。

我的這份理解引來了很多攻擊,而對孝道最常見的一個辯護是,孝道的本義是孝而不順,遠古的孝道並不強調「順」,之所以演化成「孝順」,是後來人的曲解。一個非常醒目的說法是,「孝順」是異民族入主中華所致,元朝時蒙古人徹底滅掉了漢族人的王朝,為了讓漢族人做順民,所以才強調「順」,所以這是異民族的蒙古人用來奴化漢人的一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