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易中天中華史:王安石變法 > 第三章 乾坤逆轉 司馬光復辟 >

第三章 乾坤逆轉 司馬光復辟

司馬光進京那天,萬人空巷。

這是元豐八年(1085)三月的下旬。二十多天前,神宗皇帝駕崩,享年三十八歲。已經在洛陽住了十五年的司馬光接受程顥的建議前來送別大行皇帝,剛剛走到殿門就被衛士認出。他們以手加額說:這是司馬相公啊!百姓們也從四面八方紛紛趕來,將司馬光團團圍住說:相公不要走,留下來輔佐新皇帝,給我們這些苦命的人兒一條活路吧![46]

司馬光惶恐不安,也心潮澎湃。

很難說正史的這段記載有沒有誇大其詞,但高層和底層都有人對變法不滿則恐怕是事實。儘管導致不滿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權貴集團因為改革本身被動了奶酪,普通民眾則因為執行有誤加重了負擔,但不滿卻一模一樣。

不滿是一種情緒,而情緒是不講道理的。

這很麻煩。

更麻煩的是,現在行使皇權的人恨透了新法。此人就是神宗的母親高太后。神宗去世後,繼位的哲宗實足年齡不到八歲半,只能由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47]

實際上這位太皇太后非比尋常。她是將門之後,曾祖父在太宗時便以武功起家。母親則是仁宗曹皇后的姐姐,因此從小就在宮中生活,與英宗皇帝青梅竹馬,神宗趙頊和岐王趙顥都是她的親兒子。她的地位,誰能挑戰?

何況老太太的道德品質也無可挑剔。她從不為自己牟取私利,就連高家蓋房子搞裝修都是她掏私房錢。有一次神宗的奶媽來走後門,太后說:你來幹什麼?又想重蹈外戚干政的覆轍,替人說情要官嗎?下次讓我看見,立馬殺了你!

於是大家都說:女中堯舜啊![48]

這下麻煩大了,因為司馬光也是公認的君子。女中堯舜加臣中皋陶,首先就佔領了道德高地。最高權力被道德理想和民意基礎武裝起來,那可是如虎添翼所向無敵。高太后和她姨媽兼婆婆曹太后共同反對的新法,則必死無疑。

事實也是如此。垂簾聽政兩個月後,太皇太后就調整了中央政府的班子。一位後面將要講到的變法派人物改任知樞密院事,司馬光接替他擔任門下侍郎。這時,由於神宗的元豐改制,宰相不再叫平章事,改成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為第一宰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第二宰相。副宰相也不再叫參知政事,改為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和尚書右丞四人。所以,司馬光此刻的職務是第一副宰相。[49]

司馬光也當仁不讓。一個月前,他的主張還只是對新法進行甄別:便民益國者存之,病民傷國者悉去之;現在卻全面否定變法,指控青苗、免役、市易和其他新法都是「生事之臣」的肆意妄為,不符合先帝本意。至於廢除新法是否會違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儒家倫理,這位歷史學家也有解釋:太皇太后做主,明明是母改子,怎麼是子改父?

此言一出,高太后如釋重負,復辟派也一片叫好。至於那八歲半的小皇帝,當然也沒有意見。他發表意見,並把那被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要到九年以後。[50]

該殘卷是司馬光唯一傳世的《資治通鑒》手稿,為一份提綱,上面有司馬光修改的痕跡。縱33.8厘米,橫130厘米。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人事安排和組織工作也進展順利。當年與司馬光並肩作戰的范純仁,被王安石排擠出京的呂公著,還有蘇軾和蘇轍兄弟都回到了京師。范純仁被任命為負責審讀詔旨和奏狀的給事中,呂公著更擔任了副宰相尚書左丞。至於宰相蔡確和韓縝,則既不團結,又都被彈劾,下台只是遲早的事。[51]

形勢大好,司馬光卻犯錯誤了。

問題出在如何看待曾經的改革措施。正確的做法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廢的廢,該留的留,該糾偏的糾偏,可以改良的改良。然而做起來卻其難無比。不但司馬光和王安石不可能達成共識,就連蘇軾和范純仁都有不同意見。

比如免役法。

這是王安石最看重的,也是司馬光最痛恨的。元祐元年正月,司馬光大病一場,自以為將不久於人世,便強支病體致函中央政府,聲稱當務之急莫過於廢除免役。又親筆寫信給呂公著,留下政治遺囑說:我已將賤體托付醫生,將家事托付愚子。國事未有所托,現在就拜託仁兄了。

他還說:惡法不除,我死不瞑目。[52]

在司馬光的堅持下,免役法於元祐元年三月被罷。消息傳到江寧,王安石目瞪口呆。他說:怎麼,就連這個法也要廢除嗎?我跟先帝可是研究了整整兩年才推行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了呀!說完,王安石不禁老淚縱橫。 [53]

看來,他也死不瞑目。

免役法的成敗得失,恐怕只能在下一章再討論,蘇軾的故事也將在後面再講。這裡要說的是,他對司馬光的決定也不贊成。蘇軾認為,免役和差役各有利弊,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何況政策要有延續性,就算要改也不能急剎車。這話很是在理,司馬光卻在政事堂發起脾氣來。蘇軾便說:當年韓琦做宰相,閣下做諫官,爭得面紅耳赤也不管不顧。難道現在自己大權在握,就不許蘇軾知無不言了嗎?

司馬光馬上笑著道歉,但依然不改。[54]

范純仁也認為,免役改差役,不妨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要改也最好先試點,循序漸進。何況宰相應該抓大放小集思廣益,最忌謀自己出。什麼事情都自己拿主意,下面的人就會揣摩上意諂媚逢迎,那可就更糟糕了。

司馬光根本不聽。

范純仁一聲長歎:又來了個王安石![55]

也許,這就是悲劇所在了。實際上,從擔任副宰相門下侍郎算起,司馬光在中央政府工作的時間,加上閏月也只有十六個月,任宰相後七個月就病故。拜相那天,司馬光躺在床上不能動,太皇太后派人將詔書和印璽送到府上,又頒下恩旨特許他不必朝覲。司馬光卻不敢當。他說:不面君豈能視事?終於在病情好轉之後奏對於簾前,然後上班。

唉,他這是奮不顧身啊!

顯然,如果說王安石是寧可得罪所有親朋好友,也要將變法進行到底,那麼,司馬光就是拼了命來唱反調,累得吐血也要把那些新法都推翻了。他們這樣做,並沒有什麼個人的利益驅動,完全是為國為民,因此義無反顧。在高舉道德旗幟的國度裡,遇到這樣的人,鬼神都要讓他三分,誰勝誰負就只看權力在誰那裡。現在,當然是司馬光佔上風。

但,他的生命也到了最後一刻。

司馬光最後一次上朝,是在元祐元年八月十二日。六天之前,青苗法被廢除。對此,司馬光原本猶豫,甚至認為該政策的立法精神並不錯,只是執行中出了問題。范純仁這時已經升任同知樞密院事,便奏請朝廷繼續發放青苗貸款。

蘇軾卻認為,青苗法不是執行有問題,而是立法本身有問題。他說,老百姓過日子,從來就是量入為出,因此勤儉持家,雖貧亦足。現在額外多出一筆錢來,難免會變得大手大腳。朝廷卻不管這些,只管收利息,這不是坑人嗎?

司馬光聽了這話,立即從床上爬起來,衝進宮中在簾前問太皇太后:是哪個奸賊蠱惑陛下再發放青苗錢的?

范純仁嚇得面如土色,一句話不敢說。[56]

王安石更是說不成,五個月前他就去世了。

二十五天後,司馬光也撒手人寰。

至此,各種新法基本上都廢除淨盡,但這絕不等於戲已演完。要知道,就連許多反對王安石的人,比如前面說過的李常,也認為新法並非一無是處,真心擁護變法的就更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只要時機成熟,便會捲土重來。

比如章惇(讀如敦)。

◎本節及下節有關事件一覽表

 年  月  日  事件  元豐八年  三月  初五  神宗駕崩,哲宗繼位  二十一  太皇太后垂簾聽政  下旬  司馬光奔喪開封,旋即回洛陽  四月  十四  呂公著兼侍讀,司馬光知陳州  二十七  司馬光提出甄別新法  五月  十八  第一宰相王珪卒  二十六  第二宰相蔡確改任第一宰相  知樞密院事韓縝任第二宰相  第一副宰相章惇改任知樞密院事  司馬光任第一副宰相門下侍郎  六月  十五  程顥卒  七月  初六  呂公著任副宰相尚書左丞  十二  司馬光奏請重新審視新法,從之  九月  初四  罷免行錢  十月  二十五  罷方田法  十二  十四  范純仁任給事中  元祐元年  正月  初一  改元元祐   不詳  司馬光病,托推翻新法事於呂公著  二月  不詳  蘇軾、范純仁與司馬光分歧  閏二月  初二  首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確罷  司馬光拜相,接任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初四  呂公著由尚書左丞改任門下侍郎  二十三  知樞密院事章惇罷  二十七  范純仁同知樞密院事  三月  初三  罷免役法,王安石聞訊愕然  四月  初二  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韓縝罷相  初六  王安石卒  十五  文彥博授平章軍國重事  呂公著拜相,接任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五月  初一  韓維任副宰相門下侍郎  十九  蘇轍彈劾呂惠卿  六月  十八  貶呂惠卿,罷市易法  二十八  詔令既往不咎  八月  初六  罷青苗法,復常平法  十二  司馬光最後一次上朝  九月  初一  司馬光卒  元祐八年  七月  初一  范純仁拜相,任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九月  初三  太皇太后崩  紹聖元年  四月  十二  改元紹聖  二十一  章惇任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46]見李燾《長編》卷三百五十三元豐八年三月壬戌日條、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八元豐八年三月庚申日條。

[47]見《宋史·哲宗本紀一》。哲宗生於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初七,到元豐八年(1085)三月初五,實足年齡八歲三個月。

[48]見《宋史·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傳》。

[49]見《宋史·哲宗本紀一》。

[50]以上所述司馬光主張甄別新法,見李燾《長編》卷三百五十五元豐八年四月庚寅日條,全面否定新法見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八元豐八年五月戊午日條。母改子說李燾繫於四月庚寅日,畢沅繫於五月戊午日。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認為,司馬光提出此說是不把新皇帝放在眼裡,似欠妥。畢竟,新皇帝只有八歲半,如何跟他討論國家大事?

[51]呂公著的任命見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八元豐八年七月戊戌日條,范純仁的任命、韓縝攻擊蔡確、蔡確和韓縝被彈劾見該書同卷同年十二月甲戌日條及丙子日條。

[52]見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九元祐元年正月丙辰日條。

[53]見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九元祐元年三月庚申日條、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卷六之二《丞相荊國王文公言行錄》。

[54]見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九元祐元年二月辛巳日條。

[55]見李燾《長編》卷三百六十七元祐元年二月丁亥日條、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九元祐元年二月辛巳日條。

[56]司馬光最後一次上朝日期見李燾《長編》卷三百八十五、畢沅《續資治通鑒》卷八十元祐元年八月丁酉日條,後述事見李燾《長編》卷三百八十四、畢沅《續資治通鑒》卷八十元祐元年八月辛卯日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