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劍橋德國史 > 三十年戰爭 >

三十年戰爭

歷史學家就是否存在「17世紀的普遍危機」,如果存在,又該如何描繪並解釋這一問題已經爭論了一段時間。值得注意的是,17世紀中期,一波動亂席捲了歐洲數個國家,有起義、革命,還有內戰,比如法國的投石黨亂[1]和英國內戰。貴族和城市起義頻繁,來對抗日益嚴苛的中央權力。對於這些動亂,雖然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解釋,但它們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叛亂常常和借發展中央政權干涉地方自治的國家構建的進程相關,同時也伴隨著歐洲國家之間的競爭。這就使常備軍隊成為必要,並提高了直接稅收。而對於城市和貴族領主來說,這種需求和搾取越來越嚴重,於是引發了叛亂。

「普遍危機」的定義很不明確,而在情況複雜的德國,所謂「普遍危機」是以獨特雜亂的形式呈現的。1618年到1648年的矛盾產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內部以及歐洲國家之間,這一時期被稱為「三十年戰爭」。這些矛盾包括帝國內部的宗教紛爭、領地人民反抗封建領主的起義、封建諸侯對王權的抵抗,以及那些在德意志土地上作戰並捲入這些矛盾中的其他國家之間的爭鬥。其中有西班牙和荷蘭之間的衝突,還有瑞典和波蘭、法國和哈布斯堡家族之間的矛盾。三十年的戰亂極大地影響了德國的經濟與社會,最終在1648年達成的和約更是奠定了德國歷史的格局,並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圖8 對驅魔及獵巫(女巫和她的兩個助手)方法的詳細描繪。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特大公圖書館傳單收藏室藏。

三十年戰爭的爆發部分源於《奧格斯堡和約》留下的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如沒有承認加爾文教派、教產留置的問題,部分源於和約達成後的發展。矛盾繼續爆發,比如1583—1588年的科隆戰爭,成功叫停了天主教領地改信新教的進程。這次戰爭非常重要,因為它阻止了科隆成為一個擁有投票權的新教領地,讓新教皇帝的繼任成為可能。這一時期,宗教政治黨派形成了。雖然選帝侯在一些特定的議題上會擱置宗教的爭議,比如在反抗土耳其人入侵的威脅上,但總體來說,帝國的各項機構還是逐漸分崩離析。在查理五世駕崩後,哈布斯堡王朝的帝王更加狹隘地關注自己國家和家族內部的事務,而對帝國事務則漸漸失去了控制。1608年,帝國議會土崩瓦解,既未對土耳其戰爭的收稅進行表決,也未解決任何宗教議題。新教信徒離開議會,成立了新教聯盟(the Protestant Union)。第二年,天主教聯盟(the Catholic League)也成立了,由耶穌會出身的、巴伐利亞的馬西米利安(Maximilian)領導。於是,這兩個宗教軍事力量的介入讓地方衝突轉化為大範圍的矛盾。於利希—克裡維斯繼承戰爭(the War of the Julich-Cleves Succession,1609—1614)就體現了這一點。當爭議解決後,其中一位獲得了天主教聯盟的支持,另一位勃蘭登堡的約翰·西吉斯蒙德(John Sigismund)於1613年改信了加爾文教派,得到荷蘭和英格蘭宮廷的支持。

1618年5月的「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defenestration of Prague,刻意模仿兩個世紀前導致胡斯戰爭的擲出窗外事件)一般被認為是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哈布斯堡皇帝魯道夫二世為爭取貴族支持以對抗他的弟弟馬蒂亞斯(Matthias),於1609年簽署了《大詔書》(Letter of Majesty),波希米亞的新教貴族從此享有一定的宗教和政治自由。馬蒂亞斯在1612年繼任成為皇帝,但一直無子嗣,於是下一任皇帝的繼任便引起了爭議。1617年,奧地利的斐迪南大公成為波希米亞國王。他是耶穌會出身的狂熱天主教徒,因波希米亞國王手握一張選票而讓他夢寐以求。他還渴望成為皇帝,雖然西班牙人並不同意。斐迪南當上波希米亞國王后,削減了波希米亞貴族的政治和宗教特權。在布拉格的大型抗議會上,人們指派代表到王宮遞交請願書。然而,由於談判激烈,斐迪南的帝國大臣馬丁尼茨(Martinitz)和斯洛瓦塔(Slovata)與他們的書記官一起被憤怒的波希米亞人扔出了窗外,因此這次事件被稱為「擲出窗外事件」。天主教的記錄寫道,聖母瑪利亞為馬丁尼茨說情,用她的披風將他輕輕地放在了地上,讓他免除了「所有傷害,雖然他的身體已經發福了」;而新教的版本則更平實地寫道,最終他們都落到了糞堆上。波希米亞各地區於是呼籲其他地區的新教徒加入,開始了三十年戰爭的第一場衝突,即波希米亞起義。加爾文教派的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五世(Frederick V)加入了他們的陣營(與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的女兒成婚),波希米亞人將他選為國王。他只當了一個季度的國王,因此被叫做「冬王」。1619年,費迪南不出預料地被選為皇帝,即費迪南二世。他集結了一個強大的天主教聯盟,包括巴伐利亞的馬西米利安以及西班牙和波蘭。天主教聯盟的軍事領袖蒂利將軍(General Tilly)在1620年的白山戰役(白山在布拉格以西)中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腓特烈五世匆忙逃跑。波希米亞的新教徒反抗者於是被沒收了領地,許多人不僅失去了財產,還失去了性命。哈布斯堡重新任命了大量效忠於王朝的貴族,而一些貴族則被命令改信天主教,雖然這一過程十分艱難。後來的幾十年內,新教轉為地下活動,讓農民偷偷改信,這些農民又成為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耶穌會運動的主要宣傳對象。

在這場實質上的德意志內戰中,鬥爭漸漸北移。期間發生了普法爾茨戰爭、下薩克森戰爭,然後北上至波羅的海。17世紀20年代末期,在天主教的幾場勝利之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波羅的海沿岸,並威脅稱要獨立。由於為天主教一方贏得了重要的戰役,波希米亞將軍華倫斯坦(General Wallenstein)突然被提拔至帝國選帝侯的位階,封為梅克倫堡公爵,在布拉格也有一座府邸相贈。

日漸強大的皇帝開始力求扭轉德意志的局面並使宗教改革倒退。1629年,費迪南二世頒布歸還教產敕令(The Edict of Restitution),試圖與已經改信新教的大主教、主教和城市相抗衡,並歸還1552年以後被世俗挪用的教產。這份敕令不僅激進地影響了領地權力的格局,而且因未獲得議會或選帝侯的認可而違反憲法。這份敕令激怒了所有人,包括一些較晚開始爭奪棄土的天主教諸侯,他們可能比皇帝獲得的土地少。這時,費迪南二世王權的日漸強大甚至引起了天主教諸侯的疑慮,包括他最重要的盟友巴伐利亞公爵馬西米利亞。馬西米利亞的天主教聯盟不受哈布斯堡的控制,他要求縮減帝國軍隊的規模並撤銷華倫斯坦的職務。1630年,費迪南二世解除了華倫斯坦的職務(他自己對華倫斯坦也起了疑心),但並沒有修改歸還教產的敕令。天主教諸侯們仍然擔憂費迪南二世的野心。在這種情況下,形成了新的對抗陣營:從天主教徒對抗新教徒,變成了封建諸侯對抗過於強大的皇帝。

圖9 1620年白山戰役。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特大公圖書館傳單收藏室藏。

從1630年起,德意志境內的矛盾實質上變得越來越國際化。費迪南二世試圖控制德意志全境,卻被瑞典國王古斯塔夫(Gustavus Adolphus)介入阻撓。在瑞典和波蘭兩國的矛盾中,1629年波蘭的西吉斯蒙德(Sigismund)被迫與瑞典講和。1630年,瑞典軍隊入侵德意志。在天主教最重要的將軍華倫斯坦被解除職務之時,準備充分的瑞典軍隊迅速深入德意志領土。這標誌著新教在作戰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德意志內部政治局面的發展也削弱了諸侯對皇帝的支持。同時,法國的紅衣主教黎塞留(Richelieu)正與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爭奪西歐的領地霸權,因此他十分積極地支持德意志諸侯反抗哈布斯堡皇帝,不管這些諸侯信什麼教。而法國也並不希望鄰國變成瑞典帝國。因此,本來是哈布斯堡佔了上風的德意志境內矛盾,現在卻成了包括瑞典、法國和西班牙等廣闊土地上諸多矛盾的一部分。而由於瑞典的入侵,各方關係和利益更加錯綜複雜,瑞典人、一些德意志諸侯和法國之間開始締結一系列相互矛盾的協定。

1631年,天主教的蒂利將軍殘暴地摧毀了馬格德堡城市。但瑞士軍隊和薩克森的約翰·喬治(John George)隨即在萊比錫附近擊敗了蒂利。古斯塔夫向南進軍,征服了維爾茨堡、法蘭克福和美茵茨。同時,黎塞留正鞏固法國在萊茵河沿岸的利益。由於瑞典的強勢入侵,對於「獲得解放」的德意志諸侯來說,新教國王古斯塔夫看起來和天主教皇帝費迪南二世一樣強大可怕,他們擔心德意志可能會成為瑞典帝國的一部分。於是,1632年,費迪南二世再次任命華倫斯坦為統帥。蒂利想要阻止瑞典入侵巴伐利亞,卻在戰場受了致命傷。華倫斯坦成功迫使瑞典軍隊往北撤離,並試圖破壞薩克森和瑞典的結盟。1632年11月,古斯塔夫在萊比錫附近的呂岑(Lutzen)戰役中陣亡。因他的繼承人是其六歲的女兒,於是瑞典大臣阿克塞爾·烏克森謝納(Axel Oxenstierna)繼任。在1633年舉行的海爾布隆大會(Heilbronn Convention)上,德國南部四大城市圈的新教成員同瑞典結盟。同時,華倫斯坦開始利用手中的軍事權力實現自己的一些想法,於是維也納也開始暗中計劃將他除去。在經歷了密謀、背叛和遺棄後,華倫斯坦於1634年被刺殺身亡。

1634年9月的訥德林根戰役對瑞典人來說是場災難,而西班牙軍隊則大獲全勝。當時領導西班牙軍隊的是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的弟弟,西班牙境內荷蘭的領主。國際權力局勢又開始發生轉變。1635年《布拉格和約》的簽訂意味著薩克森和皇帝之間的和平相處,一段時間內也暗示著費迪南二世的再次掌權。許多德意志諸侯逐漸接受與皇帝達成的協議,德意志戰爭也漸漸平息了。而法國由於無法再通過支持德意志諸侯來干涉歐洲事務,便開始正式介入:1635年5月,法國對西班牙正式宣戰。儘管幾位德意志諸侯和皇帝之間已達成有限的和平協議,但法國、西班牙和瑞典還是繼續打仗。而現在,沒有任何一股力量強大到能夠立刻壓倒其他方。因此,少數諸侯開始和法國、瑞典單獨締結條約,將皇帝孤立起來。這樣,帝國在外交事務上便不再以一個整體行動。勃蘭登堡和薩克森更是擅自與瑞典簽訂停戰協議,而巴伐利亞則拚命簽訂條約,以防軍隊再次破壞巴伐利亞的土地。當時的情況極其複雜,再加上缺乏對前線和具體事務的清楚界定,戰爭拖延了很久。在燒殺搶掠的大背景下,資源枯竭、遍地荒蕪,最終在1648年簽署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達成了對歐洲境內衝突的總體協議。但即便如此,這個和約也是在經歷了多年的爭執不休後才最終達成的。和談分別在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兩個城市進行。參加明斯特談判的是新教陣營,而參加奧斯納布呂克談判的是天主教陣營。


[1]投石黨亂(Fronde)又譯:「福隆德運動」。——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