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劍橋德國史 > 第二章 中世紀的德國 >

第二章 中世紀的德國

德國史的開端

現今屬於德國的地區早在史前就有人居住了。尼安德特人(Nanderthal man)就是其中的一支,他們的發現是人類學史上的著名事件。在歐洲中部地區,遍佈著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遺跡。羅馬帝國曾延伸至現今德國的西部和南部,許多德國的城市至今還保存著羅馬建築的地基和廢墟,比如特裡爾(Trier)、奧格斯堡(Augsburg)、美茵茨(Mainz)、科隆(Cologne)、雷根斯堡(Regensburg)和帕紹(Passau)。至今,我們還能在美茵河和多瑙河間看到作為邊界防禦工事(實際是深溝與堤壩)的古羅馬界牆(limes)。羅馬帝國在它佔領之處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界牆之外的部族,羅馬人把他們稱為「野蠻人(barbarians)」(即外國人)。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公元55—116年)在他的《日耳曼尼亞志》(Germania)中生動描繪了各種各樣的日耳曼部族,雖不一定完全可靠,但他描述了他們的社會組織、政治體制、戰爭形式、刑罰體系、建築、服飾和髮型風格、婚禮、葬禮、農業技術,以及喝酒、宴會、爭吵、休息的諸多習慣。除了讚賞日耳曼女子的貞潔以外,塔西陀對日耳曼和日耳曼人並沒有一個勁兒地奉承。他說日耳曼人一定是原住民,而不是從別的地方遷徙來的移民,因為「誰會(想)去日耳曼呢?它的風景不美,氣候不好,整體感覺又沉悶,除非這裡真的是他的故鄉」。對於日耳曼民族之間的不同,這本書著墨更多。從髮型複雜的施瓦本人,到和羅馬人做生意的、較為文明的赫蒙杜利人,再到極度野蠻和貧窮、吃草、穿樹皮、分佈廣泛的芬尼人(Fenni,住在現今的立宛陶),各有特色。

到了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危機深重。雖然它崩潰的原因不止一個,但其西部邊界確實早已脆弱不堪、負荷過重,加之西哥特人(Visigoths)、汪達爾人(Vandals)和匈人(Huns)等外來部落的入侵(這些部落已經留名青史),加速了它的衰落。在羅馬土地上定居的日耳曼人大多背棄了他們部族的神,轉而皈依基督教。至公元6世紀和7世紀,西部出現了新的羅馬化的日耳曼社會。

第一支定居的日耳曼人處於法蘭克人的統治下:克洛維486年在高盧打敗了最後一位羅馬統治者,建立了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monarchy)。這個法蘭克王國統一了一些日耳曼部落,後來還戰勝了所謂的阿勒曼尼人、薩克森人和巴伐利亞人。王權、貴族與教皇三種勢力共同掌握著王國的統治權,他們之間互相勾結、互相爭鬥。從公元6世紀開始,貴族們紛紛建起了修道院和鄉下的教堂,並使之依附於自己。對大多數人而言,土地是他們生存的基礎,雖然自由的農民不同於農奴,而西部的莊園也不同於從未被羅馬佔領的農田。751年,墨洛溫人被趕下台,卡洛林國王丕平(Pepin)上台。他同時受到了法蘭克主教的任命,用宗教的合法性代替了純正的皇家血統,開創了君權神授的傳統,但丕平的繼任者仍然是他的血親。墨洛溫時期伊始,在當今德國境內用於耕種的土地只有2%,剩下的都是茂密的森林和濕軟的沼澤。而到了卡洛林時期,由於人口的增長,森林被砍伐,用於建造新的村落。

「德國史」的開端是什麼時候呢?歷史學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他們有些將德國歷史看作是歐洲歷史的一部分,認為歷史起源不是固定的。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德國史是從查理曼在西方重建「羅馬」帝國開始的。查理曼在771年登基,為了擴大帝國的權力範圍,他吞併了倫巴德(Lombardy)、巴伐利亞、薩克森,並建立了東南的邊疆領地「馬克」(marches,後來發展為奧地利)。早在公元800年的聖誕節被正式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前,他就行使了一些帝國統治者的權力,比如鑄幣。當皇帝和當國王完全不同,王權可能會被繼承者瓜分,而皇權一般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到9世紀時,不管統一還是分裂,帝國的命運都充滿了重重障礙。843年簽訂的《凡爾登條約》給出了一個清晰的解決方案。爭吵不斷的繼承者們達成了協議,停止戰爭並將帝國分為東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和中法蘭克王國三塊,為未來法國和德國土地的分割打下了基礎。但隨著進一步的分裂,非卡洛林的貴族也想得到王冠,這使得帝國看起來搖搖欲墜。因此,在9世紀末出現了五個獨立的王國: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上勃艮第、下勃艮第和意大利,其中只有東法蘭克王國是由卡洛林人統治的。但即便是在東法蘭克,中央權力也在瓦解。王國內部發生內戰幾乎已成事實,而外部又面臨著被北邊的維京人、南邊的阿拉伯人和東邊的馬札爾人侵略的危險。內憂外患促生了新的政治團體。在東法蘭克王國,所謂的五大「部落公國」(stem duchies)逐漸壯大[包括法蘭克尼亞、薩克森、巴伐利亞、施瓦本和洛林(或洛林王國)],這些公國擁有強悍的首領,他能夠高效地將部落成員聚集起來,抵禦入侵的敵人。比起弱小的國王,這些首領的作用越來越重要。911年,東法蘭克國王的最後一位卡洛林繼承者也去世了。對於一些歷史學家來說,第一位日耳曼國王,即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的登基,標誌著德國史的真正開端。康拉德一世即位後,極力壓制擁護他上台的部落公國,但這個不友好的算盤最終落了空。918年,康拉德一世駕崩,薩克森公爵亨利被推舉上台,暗示了選舉優先於血統的皇位繼承原則。後來,他指定他的二兒子為繼承人,這一做法打破了選舉與血統分離的皇位繼承傳統,這也是日耳曼政權發展中的一大重要特徵。

地圖2.1 根據843年《凡爾登條約》分割的查理曼帝國

一些歷史學家對「德意志王國」在這個時期是否存在持懷疑的態度。正如吉林漢姆(Gillingham)所指出的那樣,亨利一世在其統治時期所取得的成效,僅限於薩克森和法蘭克尼亞公國,他在其他公國並沒有多少威望。直到11世紀,「東法蘭克王國」(regnum Teutonicum)這個詞才開始出現。而其他的一些歷史學家,比如弗萊肯施泰因(Fleckenstein)則認為,儘管如此,「日耳曼人」的認同感其實在這個標籤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亨利一世和他的兒子奧托一世的統治對正在形成的王國特徵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即便是到了中世紀晚期,人們還是有理由懷疑這些說德語的地方是否真的構成了一個獨立的政權。14世紀中期,複數名詞deutsche Lande(德意志領土)比單數形式的Deutchland常用得多。中世紀時期,有關名詞的使用總是反覆無常、來回變化,不同時期都有包括regnum Alamannae、regnum Germaniae、Teutonicae或Romanorum這些詞的出現。更為複雜的是日耳曼王權和皇權之間的關係,這一點將在下節詳細闡述。另外,日耳曼這個名字並非來自部落名或領地名,而是從語言而來,這可能是在現代歐洲國家中獨一無二的。

這些關於術語和「德國歷史」開端的爭論,本質上是由於複雜的政治因素所造成的。故事應該從哪裡開始,哪一部分應當被視作「背景」而非「歷史」,無論讀者持何種看法,本書能做的,只是將德國歷史詳盡地展示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