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日恩怨兩千年 > 卷壹 第四章 文明傳來:古墳與渡來人 >

卷壹 第四章 文明傳來:古墳與渡來人

一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繼承人,雖然她在歷史上的受關注程度遠不如卑彌呼,但這並不能否定她當政期間所取得的成績。

在一與的統治下,倭國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倒不是說小姑娘能用神術點石成金,而是因為她非常忠實地貫徹了上一代領導人的一項基本國策——親華。

那位歷史上最初的中國駐日大使張政,在倭國被奉為上賓,每天三餐山珍海味地養了二十年之後,張大使要回國了。

回國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為大使老了,怎麼說也都二十年過去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中國改朝換代了。

張政是在大約魏正始七年(公元246年)到倭國的,二十年後,便是公元266年,不僅年號變成了泰始,就連國號也從魏變成了晉。

這也就是司馬滅曹,西晉代魏的故事。

好在司馬家族在上台之後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清洗活動,基本還是沿用了曹魏時代的舊臣,所以張政的身份依然是外交官。而且就在他準備回國的時候,收到了晉朝廷送來的一封信,內容是希望他能夠帶幾個倭國使者一同來洛陽,因為晉武帝司馬炎有興趣。

當時三國時代已經基本結束,曹魏被晉取代,蜀漢則在此之前便被消滅,剩下的只有盤踞在長江以南的東吳,司馬炎想見倭國人,感興趣是一方面,或許也有想讓他們從東面的海上發起進攻,協助攻打吳國的考慮。

當然,只是可能而已。

但不管怎麼說,這一年張政回洛陽的時候,還是帶去了一支五十人左右的倭國使節團,使節團團長是當年出訪過魏國的掖邪狗。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倭國方面準備的貢品已經不再是各種寒酸的麻布魚乾了,而是珍珠、倭錦、寶石等各種高價物品,外加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充滿倭國特色的禮物——生口三十名。

這無疑是一次正兒八經的朝貢,而且還是一次極為必要的朝貢。

新小弟要來給新老大拜碼頭,而新老大也要見一見新小弟,順便重新承認小弟的地位。

只不過這既是邪馬台跟晉朝之間的第一次交往,同時也是最後一次。

因為在這之後,邪馬台這個在歷史上被眾說紛紜的國家一度消失在了史料中,日本方面因為當時連文字都沒有,而在長期以來一直為東洋鄰居承擔著免費的歷史記載服務的中國史冊裡,卻也不再有「邪馬台」這三個字了,等到倭國二字再次出現,已經是在一與給司馬炎朝貢的近一百五十年後了。

由於沒有任何記載,而且相關文物出土也不多,所以公元4世紀在日本的歷史上,一般被稱之為「空白的4世紀」。

儘管名為空白的4世紀,實際上並非一片空白,怎麼說這也好歹是人類社會,只要是人做的事情,那多多少少都會留下痕跡,追尋著這些蛛絲馬跡,總能找到些我們想要的東西。

比方說,我們至少能夠知道,在那個時代,日本的政治中心發生了轉移,從原來位於九州那邊的邪馬台,轉到了本州島上的近畿地區,再要說具體一點的話,就是大和,即現在的奈良縣。

當然,這種轉移自然不會是一夜之間的事,它肯定得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詳細說來應該是這樣的:倭國的中央政權,在離開了最初那位於九州北部的邪馬台國後,先是到了本州島西邊的鳥取縣,然後東進,到了兵庫縣以及大阪府周邊,接著仍是往東,最終來到了奈良以及京都一帶。

我知道這話說完肯定有人會表示質疑和吐槽,畢竟剛才反覆地在說空白的4世紀,現在卻又把人家的政權遷移說得煞有其事,實在是有些不靠譜。

其實這事雖說聽起來有些懸,但也並非空口捏造,證據麼,還是有的,那便是墳墓,用專業的話來講,叫古墳。

古墳,泛指古代的墳墓。在我們中國人眼裡,清朝的墳是古墳,漢朝的墳也是古墳,但是在日本就不同了,那地方的古墳是有特指的。在日本史上,通常把建造於公元3世紀後半葉到公元7世紀,且規模巨大的陵墓稱之為古墳,同時,也把上述時間段稱為「古墳時代」。

像卑彌呼的那個方圓千百步外加數百生口陪葬的陵墓,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古墳。

根據上面對古墳的初步描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種東西,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造得起的,只有位高權重的統治階級,才有資格和能力為自己建起一座規模巨大,能被後世稱作「古墳」的陵墓。

於是事情就變得很明朗了:既然是只有統治階級才會有的特權,那麼只要根據一個地方所發現的古墳數量,便能推斷出此地在古墳時代住著多少王公貴族,擁有古墳最多的地方,等於說就是當年王公貴族的聚集地,自然,也就是政治中心了。

據統計,截止到今天,日本總共發現的古墳數量為161560座,其中兵庫縣擁有16577座,居全日本之首;鳥取縣有13094座,福岡縣有11311座,京都府有11310座。

這就證明了,上述地區都應該曾是日本中央核心政權的所在地,至少是政治重地。至於遷移的路線,想必是呈線狀地自西向東,畢竟不過是短短的一百來年,實在不太可能搞一些迂迴動作,比如什麼先到京都,再到兵庫,隨後到大阪,接著到鳥取,最終再回京都。

此外,在千葉縣也發現有古墳13112座,這是個例外,它並非政治中心的象徵,而是表明在公元4世紀的時候,日本中央政權的勢力範圍已經成功延伸至關東地區。

不過,說句不好聽但確實是實情的話:「古墳時代」之所以叫古墳時代,除了古墳是一大特色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於那個時代所留下的,唯一的能夠讓後人瞭解它的遺產,也基本上只有古墳了。

日本的古墳雖說數量眾多,但從外觀來看,總體上都是大同小異,主要有三種模樣:圓形墳、方形墳以及方圓墳。

圓的和方的無需多說,想不出樣兒的可以回家自己買一張燒餅和一塊豆腐乾好好觀察。關鍵要說的是方圓墳。

方圓墳也叫上圓下方墳,因為它的外形通常圓形在前部,方形在後部,並且那方也不是正方長方,而是略顯梯形,所以站在高處眺望的話,會發現這東西更像是一個鑰匙孔。

方圓墳並不多見,甚至可以說是罕見,因為在那十多萬的墳頭裡,真正意義上的方圓墳實際上不過五六座,其他的多為下面方塊上面是個近乎圓形的多邊形。但是方圓墳的存在意義非常重要,堪稱日本古墳的代表,因為這種造起來非常複雜的陵墓裡,從來都不埋一般的死人,幾乎可以說是皇室專用。

比如據稱是天智天皇陵寢的御廟野古墳,便是上八角下方塊的偽方圓墳;而位於大阪的大仙陵古墳,長486米,體積超過140萬立方,堪稱日本第一大古墳,那可真的是一個非常標準的方圓墳了,裡面睡著的據說是仁德天皇,此人我們放到下一章詳細講。

面積五百多平方米的墳包在當時的日本已經算是跟造萬里長城差不多一個級別的工程了,不光是占那麼大的一塊地就能算完的,墳外得有壕溝,墳墓的本體得用石頭一塊塊堆出來,上邊還要有裝飾,進了陵墓的大門,在墓穴裡要畫上反映天體群星的壁畫,同時還得在裡面挖上坑,放上巨大的棺材。

所以長期以來很多人都很好奇:在那個時代的那種生產力之下,造一座像大仙陵那樣的古墳,究竟得用多少人力和物力?

這個問題其實還真有人研究過,並且也真的得出了一個還算靠譜的結論,不過在說這個結論之前,我們得把背景先交代一下。

首先,造古墳是以當時的生產條件為基準的,也就是說排除一切諸如推土機爆破彈這樣的現代工具,只考慮鐵鍬木耙。

其次,那年頭日本人口不多,如果全民動員造墳墓,那恐怕只能是造完了大家一塊兒躺進去拉倒,因為沒人種地了,故而參加建造大仙陵的勞工,應該在兩千人左右,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第三,這是一個假設,因為活在今天的我們不知道那會兒日本人的作息制度怎樣,或許是每天勞作年中無休,或許也可能是做一休一,所以我們只能假設一下,假設他們的工作時間和我們一樣,一週五天,每天八個小時。

根據以上背景條件,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施工詳情。

第一步是清理墳區,除掉雜草,砍掉樹木,把地方給騰出來,這需要三個月。

接著是丈量土地,這得花去將近兩個月。

做完上述的前期準備以後,便正式開工了,其中,最外處壕溝的挖掘,需要差不多十一個月,內壕溝的挖掘工作則要四十六個月,而墓穴本體的挖掘則需花時一百零三個月上下。

挖完溝之後就要鋪地了,那會兒沒有大理石,就連青石板都沒有,古墳的主要建材是普通的天然石塊,地裡頭撿來看著大小合適模樣湊合就鋪上去了,採石、運石和鋪石這三項,總共需要花費一百九十五個月。

弄完這一切,整個工程基本上就算是差不多了,接下來,只要再把放棺材的那個地方給花上半年整修一下,這地方就能躺人了。

最後的工作是拆除工事,整平道路,這些需要九個月。

由於有的工事是可以放在一起同時進行的,所以時間總數的計算方法並非是單純地把上面數字相加,只是在此不必多費口舌,還是直接說答案吧:十六年。

而在動員人數方面,以兩千人計算的話,那麼挖土需要67萬人次;運走那些被挖下來的土,則要446萬人次;裝土,要24萬人次;前期測量,清山以及排水,要43萬人次;採集石塊搬運石塊和堆積石塊這三項的人次,則在20萬。

總計680萬人次左右。

最後再做一個假設,那就是如果按照今天在日本工地上打工,一天工資為12000日元計算的話,那麼光是大仙陵古墳的勞務費,支出就在日元800億,折合人民幣大約60億元。

以上,便是方圓墳的基本建造步驟和所需成本,但希望你能明白,這成本僅僅是理論上的。

在實際操作中,當時的日本民工不但拿不到我們剛才說的工資,相反甚至會因為參加了這份工作而連一日三餐都難以保證,這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日本還沒有用於保護下層百姓的法律,對於統治者而言,老百姓就是自己財產的一部分,有多少就用多少,能用到什麼程度就用到什麼程度,根本不用考慮對方的死活。所以老百姓跑來修墳,上頭除了提供工具和管上兩頓飯之外,就幾乎再也不給福利了,這便直接導致了很多種地出身的民工誤了自己家的耕種,等到墳修完,早就錯過了季節,沒耕種,自然就沒得吃,只能飢寒交迫地挨日子。

此外,在修建古墳的過程中,因積勞成疾而醫治無效,因工傷事故死亡,因忍受不了艱辛逃走而被監工毒打致死的勞工們,則更是不計其數了。

這就是人類歷史中的常態,但凡能被後世冠以光榮偉大之物,往往總是和人命鮮血脫離不了干係。

不過,造古墳可不光是個力氣活,它更是一門技術活。以當時日本的生產力來看,搞這樣的大規模建築,勞動力沒問題,畢竟風調雨順了那麼些年,人口豐足,三條腿的烏鴉難找,兩條腿的壯丁可遍地都是,關鍵是技術,比如測繪、選地、工事操作等等。

而那個時代的日本,在這些精細活兒方面,還都是一片空白,試想一個連文字都還沒創立的國家,你讓他去畫工程圖量角度算面積,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那顯然得靠外援。

能夠造起這十幾萬座巨大的古墳,不光是古代日本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同時也是大批來自海外的技術人員的智慧心血。

在日語中有個詞叫「歸化人」,泛指從國外來日本定居的移民,法律意義上則特指加入日本國籍的外國人。而在歷史上,也有歸化人這一說,指的是公元4世紀到7世紀這幾百年時間裡,漂洋過海來到日本成為住民的中國人和朝鮮人。

只不過「歸化」二字,因為有「歸順」「服從」「被感化」之類的意味,而當時日本純粹荒蠻之地,真要說中國人在4世紀「歸化」日本,實在有些牽強,所以後來史學界對於在那幾百年裡從中國、朝鮮跑到日本定居的人,往往會專門給予一個新的稱呼,叫「渡來人」——坐船渡海而來之人。而在今天,這個概念的時間範圍又被擴大了不少,只要是古代來到日本定居的外國人,都會被認作是渡來人。

渡來人對日本歷史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

這不是假大空,而是李菊福——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像之前曾經提到過的稻種輸入,那便是我們中國人的功勞。

眼下討論的古墳,雖然挖泥搬石頭這種苦力都是日本人在干,可墓地的選位,陵身的設計以及施工時候的現場指導,則都是由朝鮮人來擔任的。

有人說日本古代的老師是中國,這種觀點是不切實際的。

在古時候,尤其是三國之後隋唐之前的那段日子裡,日本人的老師其實是朝鮮人。

而中國,則是祖師爺。

知道為什麼朝鮮半島當年能有如此發達的技術水平嗎?

那是因為他們離中國近。

那年頭的中國雖然強大,但日子並不太平,天下大勢合久必分,秦亡漢興,東漢混戰,每一次都弄得老百姓流離失所,有很多人在國內實在是混不下去了,只能帶著妻兒出國逃難,離中原地區最近也最像樣的國外地盤,是朝鮮半島,畢竟那地方也算是受過些許華夏文明的熏陶。

而在逃亡朝鮮的難民裡,當然不可能只有農民苦力,也會存在著一些知識分子或是技術人員,於是這就起到了一種文化輸出的作用,這些難民,為落後的朝鮮半島帶來了文明的曙光。

只不過那時候的朝鮮其實也不太平,地方不大國家不少,主要有三國:新羅、百濟以及高句麗。大家齊聚半島,上演小型版的《三國演義》,長期割據混戰。

就這樣很多中國移民覺得朝鮮也不太適合自己,所以再次離鄉背井,他們漂洋過海,來到了日本。而同樣的,朝鮮本國那些為躲避戰亂的人們,也是這麼坐船去日本的。

這些人給日本帶去了很多無形資產,比如更加先進的冶金技術,比如陶器的製造技術,再比如紡織技術,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東西——漢字。

沒人否認日語中所用的漢字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國傳入的,但在那個航海技術尚不發達,中日兩國尚且不能頻繁往來的時代,很多漢字以及漢文化實際上只能由中國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

其實中日韓三國的關係從來都是交融錯雜的。

說到這裡,突然想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話說在宋代,有一個叫荀凝的中國人因躲避戰亂而逃到了朝鮮半島,因為當時正值高麗顯宗時代(公元1009~1031年),「荀」字的發音在朝語中同「顯」,所以他不得不避嫌改姓為孫,叫孫凝。

他們孫家在高麗後來成了名門望族,人稱安東孫氏,出過不少位高權重之人,比如一個叫孫干的,當過高麗將軍;還有一個子孫叫孫處訥,在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時候,曾率民間義軍和日本人作戰,表現非常英勇。

只是沒想到三百年風水輪流轉,當年跟日本侵略軍打得難捨難分的孫家,其後人卻為了討生活而從韓國移居到了日本,並改姓安本。昭和三十三年(公元1957年),安本家的次子在佐賀縣出生,被父親安本憲三取名為正義。

他便是日本著名資產家、軟銀(SOFTBANK)創始人孫正義。

說回正題。由於當時日本的文化局限(沒有文字),導致很多渡來人縱然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勞,卻也只能當無名英雄,比如你無法知道把稻種帶來的中國人姓甚,也查不到幫著設計古墳的朝鮮人名誰,在說起他們的時候,只能稱其為引進稻種的中國人,造墳墓的朝鮮人,真正能留下姓氏名號的雖說不是沒有,但真的非常罕見。

所以可以得出這樣一個說法:渡來人裡頭,但凡能夠留名的,那必然是大人物,而在這些大人物之中,最最出眾的,堪稱是千百年間渡來人裡最顯眼的超級大人物的,有兩個,一個叫弓月君,一個叫王仁。

這兩位都是中國人,都有自己原來的漢姓,前者姓嬴,後者姓王。

中國姓嬴的不多,確切地說是很少,再說得精準點,那便是只此一家——秦始皇嬴政他們那一族。

事實上這位弓月君,正是秦王朝的皇家後裔。

話說那一年正值天下大亂,先有陳勝吳廣,後有項羽劉邦,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皇朝秦朝就這麼被打垮了,但所幸嬴家的人沒有被殺絕,當然皇帝是肯定不能繼續做了,為了保命,大家紛紛改名換姓地逃出了首都咸陽。

其中有一撥人為表不忘帝國大業,改姓為秦,然後一路逃到朝鮮,安居了下來,這便是弓月君的先人。

定居朝鮮之後,秦家代代都受到了當時半島統治者的重用,到了弓月君那代,他被自己所在的百濟國國王封為重臣,並派遣為使,出訪倭國。

結果不知是何緣故,弓月君見了倭王就表示,自己在百濟已然是混不下去了,一直都想著棄暗投明,只是苦於出路難找:回中國吧太不現實,畢竟自己出身成分不好,跑過去肯定要被當成打著秦皇朝旗號反攻倒算的逆賊;可去稍微遠一點的匈奴大草原吧,又實在受不了那頓頓吃羊肉的日子,想來想去,還是請倭王行行好,把自己給收留了吧。

當然,這收留肯定不是干白工,弓月君表示,自己不是一個人,自己的身後,有數千百濟人民,他們多是百濟的技術工以及文化人,只要倭王願意收留自己,那麼這上千位高精尖人才,也能一併跟隨來倭國。

當時倭國的國王叫譽田別尊,也就是被後世稱為應神天皇的那個。

這裡有個事必須要先說明白:其實天皇是公元7、8世紀前後才出現的稱號,在此之前倭國的國王一般都稱大王,只不過後來的日本人為了體現出一種天皇家族萬世一系的光輝,所以才把另外一些大王都冠以天皇的名號。

說到「天皇」,又不得不提到一本《日本書紀》,堪稱是東洋《史記》,也是著名女王卑彌呼在日本歷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她在書中被冠以了神功皇后的名號。當然,有後必得有王,跟卑彌呼拉郎配的,是傳說中日本第十四代天皇——仲哀天皇。

雖說平白無故地多了一個老公還是個天皇,確實聽起來不錯,可卑彌呼在歷史上的形象是聖女而非剩女,這等於是在玷污人。

其實《日本書紀》這本書,雖然自稱是正史,可你不能把它當正史來讀。

該書開篇第一卷,說的是兩兄妹通過直系近親通婚的方式,弄出了日本列島和日本諸神。

這在中國是絕不能放入「正史」行列的。不過這並非是說古代的日本人修史精神不嚴謹,也絕非說《日本書紀》是滿紙荒唐言的扯淡之作,事實上這本書裡大多數史料還是非常靠譜的,我們現在說的事有很多也都以這本書為依據,只不過就書本身的性質而言,《日本書紀》與其說是一本歷史書,不如說它是一本政治宣傳教材更為貼切些。

此書成書於養老四年(公元720年),修撰編寫耗時三四十年,歷經天武、持統、文武等數代天皇,而修撰此書的最大動機,是天武天皇通過發兵攻殺親侄大友王子才得到王位,雖然事成但畢竟名不正,於是為了宣揚自己正統,這才命令手下修史一部,先是把關於大友王子一切正面的事跡給抹殺了,以至於今天的你在《日本書紀》裡很難找到大友王子被冊封為太子,然後還曾經登位當過天皇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