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史 > 第四編 近代史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憲政運動 >

第四編 近代史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憲政運動

戊戌變法,庚子拳亂,清朝的失政,一步步的使人民失望;而其時人民的程度亦漸高,於是從改革政治失望之餘,就要擬議及於政體了。

中國的民主思想,在歷史上,本是醞釀得很深厚的。不過國土大,人民多,沒有具體的辦法罷了。一旦和外國交通,看見其政體有種種的不同,而且覺得他們都比我們富強;從國勢的盛衰,推想而及於政權的運用,自然要擬議及於政體了。於是革命、立憲、遂成為當日思潮的兩流。

戊戌政變以後,康有為在海外,設立保皇黨。梁啟超則在日本橫濱,發行《清議報》,痛詆那拉後,主張擁戴德宗,以行新政。這時候,還是維新運動的思想。但是空口說白話,要想那拉後把政權奉還之於德宗,是無此情理的,所以雖保皇黨要想奪取政權,亦不得不訴之於武力。人民哪裡來武力呢?其第一步可以利用的,自然是會黨。原來中國各種會黨,溯其原始,都是人民受異族的壓迫,為此秘密組織,以為光復之豫備的。注841日久事忘,固然不免漸忘其原來的宗旨,然而他們,究竟是有組織的民眾,只要有有心人,能把宗旨灌輸給他們,用以舉事,自較毫無組織的人民為易。所以在當時,不論保皇黨、革命黨,都想利用他們。就是八國聯軍入京的這一年,康有為之黨唐才常,在上海設立國會總會。漢口設立分會;才常居漢口。後來的革命黨人黃興居湖南,吳祿貞居安徽的大通;聯絡哥老會黨,廣發富有會票,謀以這一年七月間,在武漢同時舉事,而湖南、安徽,為之策應。未及期而事洩。才常被殺。鄂、湘、蘇、皖四省,搜捕黨眾,殺戮頗多。當時鄂督張之洞,有一封信,寫給上海國會總會中人,勸他們不要造反。國會中人,也有一封信復他,署名為是中國民。暢發國家為人民所公有,而非君主所私有之義,為其時之人所傳誦。保皇運動,浸浸接近於革命了。

但是到十九世紀的初年,而保皇黨宗旨漸變。《清議報》發刊,滿一百期而止。梁啟超改刊《新民叢報》。其初期,頗主張革命。後來康有為鑒於法國大革命殺戮之慘,及中南美諸國政權的爭奪,力主君主立憲,詒書諍之,梁啟超漸漸改從其說。於是《新民叢報》成為鼓吹立憲的刊物,和當時革命黨所出的《民報》對峙。注842以立憲之說,可以在國內昌言之故,《新民叢報》在國內風行頗廣,立憲的議論,漸漸得勢。到日俄戰爭以後,輿論都說日以立憲而勝,俄以專制而敗,立憲派的議論,一時更為得勢。

庚子一役,相信一班亂民,做這無意識開倒車的運動,以致喪權辱國;賠款之巨,尤其詒累於人民;清朝自己,也覺得有些難以為情了。於是復貌行新政,以敷衍人民。然而所行的都是有名無實,人民對於朝廷的改革,遂覺灰心絕望。除一部分從事於革命外,其較平和的,也都想自己參與政權,以圖改革,這是二十世紀初年立憲論所以興盛的原因。而其首將立憲之舉,建議於清朝的,則為駐法公使孫寶琦。其後兩江、兩湖、兩廣諸總督,相繼奏請。注843到一九五年,直督袁世凱,又奏請簡派親貴,分赴各國,考察政治。於是有派五大臣出洋考察之舉。注844明年回國,一致主張立憲。於是下上諭:「先將官制改革,次及其餘諸政治,使紳民明悉國政,以備立憲基礎。數年之後,查看情形,視進步之遲速,以定期限之遠近。」是為清末的所謂豫備立憲。於是改訂內外官制。設資政院、諮議局,以為國會及省議會的基礎,頒布《城鎮鄉自治章程》。立審計院,頒布《法院編制法》及《新刑律》。設省城及商埠的檢察、審判廳,又設立憲政編查館,以為舉行憲政的總匯。看似風起雲湧,實則所辦之事,都是不倫不類的;而且或格不能行,或行之而名不副實,人民依舊覺得失望。於是即行立憲,和豫備立憲,遂成為當日朝廷和人民的爭點。

朝廷上說:「人民的程度不足,是不能即行立憲的。」輿論則說:「程度的足不足,哪有一定標準?況且正因為政治不良,所以要立憲。若使把件件政治都改好了,然後立憲,那倒無須乎立憲了。」當時政府和人民的爭點,大要如此。當時的政府,是個軟弱無力的。既沒有直捷痛快,拒絕人民的勇氣;又不肯直捷痛快,實行人民的主張。一九八年,各省主張立憲的政團和人民,注845上書請速開國會。朝廷下詔,定以九年為實行之期。這一年冬天,德宗死了。那拉後立醇親王載灃(fēng)之子溥儀,年四歲,以載灃為攝政王。明日,那拉後也死了。其明年,各省諮議局成立,組織國會請願同志會,於一九一年,入都請願,亦不許。這一年,京師資政院開會,亦通過請願速開國會案上奏。清廷乃下詔,許縮短期限,於三年之後,開設國會。人民仍有不滿,請願即行開設的,遂都遭清廷驅逐。並命京內外,有唱言請願的,即行彈壓拿辦。其(yi)的聲音顏色,可謂與人以共見了。

當時的清廷,不但立憲並無誠意,即其政治亦很腐敗。政府中的首領,是慶親王奕劻。他是個老耄(mao)無能的人。載灃性甚昏庸。其弟載洵、載濤,亦皆欲干預政治,則又近於胡鬧。到革命這一年,責任內閣成立,仍以奕劻為總理。閣員亦以滿族佔多數。注846人民以皇族內閣,不合立憲公例,上書請願。諮議局亦聯合上書,不聽。到第二次上書,就遭政府的嚴斥。這時候的政治家,鑒於中國行政的無力,頗有主張中央集權之論的。政府也頗援為口實。但政治既不清明,又不真懂得集權的意義,並不能勵精圖治,將各項政權集中,而轉指人民奔走國事的,為有妨政府的大權,一味加以壓制。於是激而生變,醞釀多年的革命運動,就一發而不可遏了。

【註釋】

注841 參看第七章。

注842 見第五編第二章。

注843 當時江督為周馥(fu),鄂督為張之洞,粵督為岑春煊。

注844 當時所派的為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紹英,臨發時,革命黨人吳樾(yue)炸之正陽門車站。載澤、紹英,都受微傷。行期遂展緩。後來改派李盛鐸、尚其亨,以代徐世昌、紹英。

注845 其時的政團,為江蘇預備立憲公會、湖北憲政籌備會、湖南憲政公會、廣東自治會。人民參與的,有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浙江、四川、貴州各省。

注846 內閣總理奕劻,協理世續、徐世昌。外務部大臣鄒嘉來,民政部大臣桂春,陸軍部大臣蔭昌,海軍部大臣載洵,軍諮府大臣載濤,度支部大臣載澤,學部大臣唐景崇,法部大臣廷傑,農工商部大臣溥倫,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理藩部大臣善耆。除徐世昌、鄒嘉來、唐景崇、盛宣懷之外,都系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