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 > 一、《大德南海志》中的「東洋」 >

一、《大德南海志》中的「東洋」

五代、宋時航海地理學的另一個重大進步是產生了「東洋」和「西洋」的觀念。「東洋」的名稱可能與宋代的「東大洋海」有關。「東洋」的概念初見於元人陳大震所著《大德南海志》,分為「大東洋」與「小東洋」。

《東西洋考》「文萊」條中提到,文萊為「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許多學者據此研究「東洋」與「西洋」的地理劃分。「東洋」與「西洋」的地理範圍的確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點給研究者們增加了許多困難。但單從地名考訂上下功夫,很難解釋清這個問題。所幸張燮在《舟師考》中分別敘述了「西洋針路」和「東洋針路」。據此筆者推斷,「東洋」與「西洋」的區分的基本依據在於航線的根本不同:東洋與西洋的概念起源於從中國大陸出洋的航線。自宋代起,中國海船出洋前往今東南亞和北印度洋海區大體有兩條航線,一是從大陸出發向東航行,經澎湖抵台灣,再沿台灣、菲律賓列島、加裡曼丹等西太平洋島弧南下,是為東洋航線。二是沿大陸近海航行,過印支半島,進入暹邏灣,是為西洋航線。(註:參見拙文《「東洋」與「西洋」的由來》,本書第1—19頁。)香港學者陳佳榮在其論文《鄭和航行時期的東西洋》中,對東西洋概念的來源有重要論述,筆者深受其益。他指出:南海的珊瑚礁「千里長沙」和「萬里石塘」是古代航海的高風險區,舟師皆知迴避,故南海成為東西洋的天然分界。(註:載《走向海洋的中國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143頁。)

由此可見,當時中國海舶下番出洋只能在東洋與西洋兩條航線中擇取其一,汪大淵也不例外。以此點出發,可望對汪大淵兩次出洋的經歷重作探討。

首先引起我們注意的仍是上述《島夷志略》「大佛山」條中有關「至順庚午冬十月十有二日」(1330年11月22日)「卸帆於山下」的記載。前已述及,大佛山位於今斯里蘭卡,屬於「西洋」,故他第一次出洋是「下西洋」。由此觀之,《島夷志略》中有關「西洋」諸地的記載大多取之於此次出洋的記錄。反之,汪大淵第二次出海乃赴「東洋」。

至於元代「東洋」的範圍,《大德南海志》卷7有明確記載:

東洋:

佛坭國管小東洋:麻裡蘆、麻葉、美昆、蒲端、蘇錄、沙胡重、啞陳、麻拿羅奴、文杜陵。

單重布羅國管大東洋:論杜、三啞思、沙囉溝、塔不辛地、沙棚溝、塗離、遍奴忻、勿裡心、王琶華、都蘆辛、羅韙、西夷塗、質黎、故梅、訖丁銀、呼蘆漫頭、琶設、故提、頻底賢、孟嘉失、烏譚麻、蘇華公、文魯古、盟崖、盤檀。

闍婆國管大東洋:孫條、陀雜、白花灣、淡墨、熙寧、囉心、重伽蘆、不直干、陀達、蒲盤、布提、不者囉干、打工、琶離、故鸞、火山、地漫。(註:陳大震:《大德南海志》殘卷,北京圖書館藏本,影印於《宋元方志叢刊》,中華書局,1990年,第8冊,第8431—8432頁;《元〈大德南海志〉殘本》,廣州史志叢刊,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1991年,第47頁。)

從上述陳大震的描述來看,元代「東洋」包括佛坭、單重布羅與闍婆附近三大片海域及其附屬島嶼。我國學者陳連慶對《大德南海志》中上述有關記載作過傑出的研究,惟其所引《南海志》原文有個別錯字。(註:陳連慶:《〈大德南海志〉所見西域南海諸國考實》,載《文史》,第27輯,1986年。)

先說《南海志》中的「小東洋」。小東洋中最強國為佛坭,即渤泥,指今文萊(Brunei)及北加裡曼丹島東馬來西亞所屬沙巴、沙撈越諸地。麻裡蘆,日本學者籐田豐八以為即今菲律賓馬尼拉(Manila)的元代音譯。麻葉,當為今菲律賓民都洛島(Mindoro)的古稱Mait的元代音譯。美昆,陳連慶以為今地不詳。浦端,陳連慶認為今地不詳,當即今菲律賓棉蘭老島(Mindanao)北部之武端(Butuan)。蘇錄,即今菲律賓蘇祿(Sulu)群島。沙胡重、啞陳兩地,陳連慶認為今地不詳。(註:此啞陳當非蘇門答臘島東北之啞陳。)麻拿羅奴,當位於今沙撈越境內。文杜陵,當指今印尼爪哇島以東之馬都拉島(Madoera)。由此可見,所謂「小東洋」乃指呂宋群島、加裡曼丹島及其南的馬都拉島附近海域。

次說「大東洋」。大東洋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中最強國為單重布羅,即《諸蕃志》中的丹重布羅,陳連慶認為此乃爪哇人對加裡曼丹的稱呼Tanjongpura的元代音譯。查馬來語tanjung意為岬、角,pura指巴厘教寺院。(註:《印尼語—英語辭典》(Kamus Indonesia-Inggris),雅加達,1990年,第552、441頁。)今加裡曼丹島東部仍有不少地名由tanjung構成,如Tanjunhulu,Tanjung Buaya,Tanjungredeb,Tanjungbatu等。

在單重布羅所管轄的下列諸地:論杜、三啞思、沙囉溝、塔不辛地、沙棚溝、塗離、遍奴忻、勿裡心、王琶華、都蘆辛、羅韙、西夷塗、質黎、故梅、訖丁銀、呼蘆漫頭、琶設、故提、頻底賢、孟嘉失、烏潭麻、蘇華公、文魯古、盟崖、盤檀中,陳連慶擇其可識者勘同如下:羅韙,當系單重布羅西側之港口;呼蘆漫頭,即《諸蕃志》中之呼盧曼頭,今加裡曼丹西南近海中卡裡馬塔群島之古譯。故提,即今加裡曼丹東南部拉烏特島(Laut)北部哥打巴魯(Kotabaru)一帶。孟嘉失,即今印尼蘇拉威西島南端之望加錫之古譯。蘇華公,即《諸蕃志》中之沙華公,今加裡曼丹島東南之塞布庫島(Sebuku)之古譯。文魯古,即《諸蕃志》之忽努孤,今印尼之馬魯古(Maluku)群島之古譯。盤檀,即今印尼馬魯古群島以南之班達(Banda)群島之元代音譯。

陳連慶的上述地名的考證應基本可信。由此觀之,大東洋的第一部分乃指今加裡曼丹島南部、蘇拉威西海以南至班達海之間海域。以海路觀之,這一帶諸番國多從今蘇拉威西島兩側的望加錫海峽、馬魯古海峽北上,進入蘇拉威西海,再越蘇祿海和巴拉望海峽,進入南海西側,由此北上,經呂宋列島抵台灣,再東行越台灣海峽,在我國大陸登岸。總之,「大東洋」的這一部分的居民系經加裡曼丹島東部海路與我國交往。

再說大東洋的第二部分。此部分最強國為闍婆國,即爪哇。其轄下諸地孫條、陀雜、白花灣、淡墨、熙寧、囉心、重伽蘆、不直干、陀達、蒲盤、布提、不者囉干、打工、琶離、故鸞、火山、地漫中,陳連慶擇可識者作如下勘同:孫條,《諸蕃志》作孫他或新拖,爪哇島西部,今譯作巽他。熙寧,今譯作諫義裡(Kediri),位於今印尼東爪哇省蘇臘巴亞(Surabaya,泗水)西南。重伽蘆,即《諸蕃志》、《元史》中之戎牙路,位於今泗水。不直幹,即《元史》中之八節澗,當為泗水之南之Bekechak河口。不者囉干,即今北爪哇之北加浪岸(Pekalongan)。琶離,即今爪哇以東之巴厘島(Bali)。地漫,《諸蕃志》譯作底門,今帝汶。

陳連慶的上述考證應亦基本可信。由上觀之,大東洋的第二部分以爪哇島為中心,向東延伸至帝汶。從航線的觀點看,這—帶諸番國應從爪哇島北岸、經巽他海峽北上,沿加裡曼丹北岸東行,經巴拉望群島、呂宋諸島、台灣抵中國大陸。總之,大東洋這一部分地區的居民系經加裡曼丹島西部、北部、沿南海西側北上與中國聯繫。

由上敘述可知,《大德南海志》提到的「東洋」主要指從台灣南下航行所經諸地:菲律賓諸島、加裡曼丹島,加裡曼丹島以南、爪哇島以東之西太平洋海域。其中之「小東洋」主要指今菲律賓諸島和加裡曼丹島,由佛坭國(即孛泥,今文萊)管領。而「大東洋」主要指加裡曼丹島以南直至今澳洲之海域。「大東洋」又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包括今印尼馬魯古群島、班達群島以東諸地,西部主要是今印尼爪哇、巴厘諸島。

逆而言之,東洋諸番從我國大陸歸回的航線(或我國海舶前往「東洋」的航線)是:先橫渡今台灣海峽至流求(今台灣),以西太平洋島弧的南部諸島為導航的標誌物,所以可形象地稱此航線為「島嶼航線」。此航線先入「小東洋」:南下經呂宋諸島、巴拉望群島抵加裡曼丹島。此島以南為「大東洋」。從「小東洋」進入「大東洋」有兩條航線,一是從加裡曼丹島西部沿海進入「大東洋」的西南部,指今爪哇海和巴厘海。二是從加裡曼丹島與今菲律賓的巴拉望群島之間的海峽穿過,進入蘇祿海,再沿加裡曼丹島東部沿海南下,此即「大東洋」的東北部,即今之蘇拉威西海、馬魯古海、班達海和佛羅勒斯海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