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歷史的裡兒和面兒 > 科舉考試的六個層次 >

科舉考試的六個層次

明清時期是中國科舉制度高度完善的時期,程序完備、制度森嚴,在社會上影響深廣。現代人講科舉一般以明清科舉制度為對象。我們來看看明清時期一個讀書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完科舉程序的。

讀書人在獲得功名之前統一稱為童生。童生要想獲得功名就得「入學」,參加由政府組織的「童試」。童試每年考一次,因此也被稱為「歲試」。童試由縣裡組織,主要考一個讀書人的文字水平,以及他對四書五經的熟悉程度,難度比較小。通過童試的人能夠獲得最初級的功名,被稱作生員,俗稱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點。獲得秀才功名以後,讀書人就從百姓階層躍升到士大夫階層。凡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可以遇官不拜,遇到訴訟或者刑事案件的時候,官府不能逮捕秀才,而只能傳喚他到庭應訴。如果有功名的讀書人的確涉及違法亂紀,地方政府要向本省學政申請,剝奪該讀書人的功名後才能對他進行審訊並進入司法程序。所以秀才也可算是一個人鯉魚躍龍門的第一步。秀才又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稱為廩生,有一定的名額,入學以後由政府發給一定的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的名額;童試成績一般以及新「入學」的讀書人被稱為附生。

縣裡的秀才為了能參加省裡的考試,要接受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考核。成績優良的秀才才有資格去省裡參加更高級的考試。這級考試被稱為「科試」或者「科考」。科試每三年舉行一次。

省級的考試在省會舉行,稱為「鄉試」,也是每三年一次,和科試期限相同。鄉試又稱為「大比」,由於在秋季舉行俗稱為「秋闈」。鄉試考核的內容比童試要嚴格,除了考核寫作水平以外,還要考核對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的理解程度。鄉試要連考三場,每場考兩天,對人的體力要求很高。考中鄉試的秀才被稱為舉人。頭名舉人被稱為解元。歷史上最著名的解元可能就是明朝時期的唐伯虎了。唐伯虎當初考中了江蘇省的解元。舉人是科舉功名的第二個等級。獲得了舉人資格以後,讀書人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可以參加官府舉辦的官員挑選。

鄉試結束後的第二年春天,一般是三月份,由禮部在首都舉行「會試」。會試又稱為「禮闈」,或者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人是各省舉人。會試考的內容除了對四書五經的理解和一個人的寫作水平外,還涉及政策研究的內容,要求考生瞭解朝野關注的政策、時事,根據儒家經典提出相應的對策。通過會試的舉人一般稱為貢士。貢士的第一名稱為會元。貢士就相當於候補進士了。

再高一級的考試是「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試,一般在會試的第二個月,也就是四月份舉行。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很現實的政策。參加殿試的貢生不被淘汰,所有人都能中進士。皇帝親自將殿試的貢士分為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一般只有三個人: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如果一個人在鄉試、會試、殿試當中全都考中了第一名,也就是連得解元、會元、狀元三個榮譽,他就可以被稱為「連中三元」。在古代,參加科舉的讀書人連中三元的情況極少。從隋唐時期一直到清朝末年,連中三元的讀書人據說只有十個左右。第二甲一般錄取幾十個進士,他們被賜進士出身。第二甲的第一名俗稱傳臚。沒有進入第一甲和第二甲的貢士,全都被歸為第三甲進士,他們被賜同進士出身。

至此,考試還沒有結束。為了真正獲得官職,讀書人還要參加最後一輪,也就是第六輪的考試。除了第一甲三人之外的其他進士在清朝還要參加「朝考」。朝考本是清朝初期皇帝為了防止科舉考試中作弊,對所有已經被錄取的進士再次進行考核。後來逐漸成為慣例。朝考內容多有變化,一般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論、疏,主要是考一個人的政策研究能力和公文書寫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考一個人的詩文,也就是文學、書法和文藝水平。朝考優秀的人可以進入翰林院,被稱為庶吉士。其餘進士則直接進入官場,被分別授予主事、知縣等職務(後期多為候補官)。其中成績最差的則被分配到地方各省任知縣。

一個讀書人經過從童試、科試、鄉試、會試、殿試到朝考的六輪考試,如果每一輪都順利過關,就算是正式端上了鐵飯碗,躋身於官僚階層了。

至於那些在之前各輪考試中被淘汰的讀書人,他們也有一定的進入官場的機會。只要一個人獲得了舉人功名,如果在會試中屢試不第,就可以直接到吏部註冊,申請獲得一定的官職,一般是地方州縣長官或者輔助性官員。朝廷每一年分配給舉人的職位很少,大概是四十到一百個。直接去吏部申請官職的舉人要參加一輪考試,被稱為「大挑」或者「揀選」。考試內容跟一個人的文字水平或者政治能力無關,主要是看一個人的面貌,即此人長得有沒有官相、有沒有官員的架子、有沒有官員的氣場。一般情況是,如果一個人臉長得方方正正、身材修長、行為端莊穩重,即可通過「大挑」,直接獲得低級官職。在清朝,考中舉人的讀書人能進入官場的比例大約為一半,另一半人終生老於鄉間,做鄉紳(《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

在沒有考中舉人的秀才當中,也有一定比例的秀才可以進入官場。明清時期,官府會挑選秀才當中成績或表現優異的人進入京城的國子監讀書。國子監的學生被稱為「監生」,也被稱為「貢生」。貢生的意思是把人才貢獻給皇帝,相當於舉人的副榜。在實踐操作中,各個地方通常過個兩三年就推薦一批資格老、年紀大的秀才到國子監讀書,稱為歲貢。因為貢生一般都是按照資歷和年齡,依次升入國子監讀書,所以民間又將貢生稱為「挨貢」。清朝大文學家蒲松齡就是「挨貢」出身。他因為考中秀才後長期考不中舉人,後來憑著年紀長,排隊挨上了貢生。地方上推薦的監生也好,貢生也好,其實並不需要真到首都國子監認真讀書,秀才們更多的是爭一個身份。因為貢生在理論上也可以當官,比如蒲松齡就得了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什麼官職呢?科舉時代的官辦學校分好幾級,最高級的稱為國子監,地方上有府學、縣學。蒲松齡的儒學訓導就是縣裡官辦學校的副長官。不管怎麼說,蒲松齡考了幾十年的科舉,總算也在年老的時候混得了一官半職。

通過進士、舉人和貢生資格進入仕途的,在科舉時代都被稱為正途。一個讀書人要按照一定的年限要求,要通過以上的六層考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讀書人考了一輩子,都沒有完成這六個程序。比如,晚唐時期,讀書生曹松一輩子熱衷於當官,遺憾的是屢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沒有及第。唐昭宗天復元年(901),曹松七十一歲高齡還參加科舉。朝廷念其年老,故意放水讓他進士及第。當年和曹松一起上榜的,還有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四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社會上戲稱這一榜為「五老榜」。曹松中進士時已經是鬚髮雪白,滿面蕭然,風燭殘年了。這樣的老人雖然有了做官的資格,也僅僅被授予校書郎等虛職。兩年以後曹松就病逝了。

宋神宗元豐年間,也有一個老書生,年年參加考試,年年落第,在年過七旬的時候,被朝廷特別准許參加進士考試。這名老書生在考試時提筆只寫了一句話:「臣老矣,不能為文也,伏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一句肉麻的拍馬屁的話,竟然讓宋神宗大為感慨,特意下旨賞給此人官員身份,讓他食俸終身。

到清朝時期,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就更多了,其中的科場失敗者也更多。廣東順德人黃章,十四歲開始讀書,二十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到四十多歲的時候才通過了最初的童試,取得秀才功名。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參加廣東省的鄉試,也就是第三級的考試,當時已經九十九歲了。進考場的時候,他讓自己的曾孫子提著寫有「百歲觀場」四個大字的燈籠,引導入場,轟動一時。在當年,黃章沒有考中舉人,而考中舉人當中年紀最小的是廣州潮州的考生吳日炎,當年只有十四歲。道光五年(1825)廣東又一次鄉試,當年年紀最大的考生是廣州府三水縣的考生陸雲從,年紀已經一百零二歲了,再一次刷新了參加鄉試的年齡紀錄。朝廷聞訊後,道光皇帝欽賜陸雲從舉人身份。第二年,陸雲從興高采烈地又趕到北京參加會試,轟動京城,人們紛紛前往觀看一百零三歲的舉人考生。道光帝認為此舉是天下吉祥的象徵,認為陸雲從是「人瑞」,特別恩准陸雲從可以免考,賜予他「國子監司業」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