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歷史的裡兒和面兒 > 見不見太上皇,這是個大問題 >

見不見太上皇,這是個大問題

趙慎退位後最擔心兒媳婦李氏作亂。

李氏名鳳娘,性情妒悍,新皇帝趙惇偏偏又是極端怕老婆的人,聽任李氏為所欲為。趙惇曾經寵愛一個黃姓妃子。李氏很嫉妒,趁趙惇外出的時候將黃氏打死,對外宣稱暴斃。趙惇貴為天子,回來後也無可奈何;又一次,趙惇洗漱時發現一位侍候宮女的雙手潔白漂亮,非常喜愛,盯著看了幾眼。幾天後,李氏派人給趙惇送去一個食盒。趙惇打開一看,差點暈厥過去,原來食盒裡裝著當天那個宮女的雙手。久而久之,趙惇對李氏產生了不敢割離的恐懼感。史載趙惇「不視朝,政事多決於後矣」。李鳳娘掌權後,沒有絲毫作為,卻驕奢無比,只知道為自己李家牟利。她封祖宗三代為王,家廟規格逾制,衛兵比太廟還多。李鳳娘還風光地歸謁家廟,推恩親屬二十六人、使臣一百七十二人,連家裡的門客也都補了官職。

趙慎對兒媳婦李氏的所作所為很不滿,曾嚴厲訓斥她說:「你應該學太上皇后的德行。如果你若再插手東宮事務,朕就要廢掉你!」很自然的,李鳳娘那樣的人對公公趙慎懷恨在心。趙慎退位後,李氏很少去看望閒住重華宮的太上皇,即使去了不是不冷不熱,就是傲慢無禮。趙慎的皇后、太上皇后謝氏好言規勸李鳳娘要注意皇后身份,要謙恭懂禮。李鳳娘當場翻臉,諷刺謝氏說:「我可是皇上的原配妻子,是明媒正娶的皇后!」謝氏出身侍女,最初侍奉宋高宗吳皇后,後來才被賞給趙慎,後來逐漸得到趙慎的寵愛,晉封為皇后。李鳳娘當眾譏諷太上皇后謝氏的身份卑微,謝氏大怒,繼而大哭不止。趙慎震怒之餘,決定廢黜李鳳娘。他召來老臣史浩商議廢後之事。史浩勸諫道,新皇趙惇繼位尚短,驟行皇后廢立大事,恐怕會引起天下非議,不利社稷江山的安穩。他堅決不同意廢後。趙慎只能再物色其他大臣作為依靠。可惜他已經退位當了太上皇,除了幾個老臣,再也找不到有力的支持者了。趙惇對此裝聾作啞。廢後一事最後只得不了了之。

太上皇趙慎和兒媳婦的關係算是徹底破裂了。他討厭李鳳娘來到重華宮,但有的時候他又盼著李鳳娘的到來。因為只有那時候,兒子趙惇才敢跟著來看退休的趙慎。

趙惇也想過要改變被老婆控制的局面。古代皇后不僅衣食住行離不開太監的伺候,弄權干政更是需要太監的協助。趙惇就想釜底抽薪,將李鳳娘的親信宦官全部殺死,解決受制於李氏的窘境。關鍵時刻,性格懦弱的趙惇當斷不斷、猶豫不定。太監們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探聽到趙惇的秘密計劃後,更加依附於李鳳娘以求自保。每當趙惇流露出憎惡太監的言行,李鳳娘就加以包庇。因為「母老虎」的保護,趙惇最終沒能剷除哪怕是一個小太監。太監們認定只有維持甚至加劇皇帝的家庭矛盾,他們才能長久平安。於是,太監們險惡地在趙惇和李鳳娘之間、趙慎和李鳳娘之間、趙慎和趙惇之間挑撥離間,唯恐天下不亂。

夫妻矛盾、父子隔閡使得趙惇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身心勞頓,患上了一種「怔忡病」。趙慎聽說兒子生病了,愛子心切,將太醫們都叫到重華宮來,給趙惇配藥抓藥。因為他不願意去見那兇惡的兒媳,就坐等趙惇前來請安時,將藥給兒子服用。太監們趁機在趙惇和李鳳娘面前搬弄是非,說:「太上皇製藥,欲待皇上前去問安,即令服飲。倘有不測,豈不貽宗社之憂嗎?」他們竟然中傷趙慎在重華宮給趙惇配藥是別有用心。趙惇聽了,不肯去重華宮服藥。趙慎看到一個玉杯很好玩,就讓太監送給趙惇。趙惇一時沒有拿穩,玉杯落地摔碎了。太監們就向趙慎造謠說:「皇上一見太上皇賞賜的玉杯,不知道為什麼非常氣憤,把玉杯摔碎了。」趙慎一片好心,換來這樣的結果,不免對兒子不滿且猜忌起來。慢慢的,趙慎和趙惇之間常規的聯繫斷絕了,連禮節性的定期請安也沒影了。

在宣稱以孝治天下的傳統王朝,趙慎父子之間的隔閡注定要成為政治大事件。

「孝」不僅是維護綱常倫理的基礎,還衍生出「忠」的概念,是傳統王朝政治觀念的核心。歷朝歷代都異常重視孝道,不僅要求天下百姓「百善孝為先」,而且統治者以身作則,大力弘揚孝道。知識分子們在這點上更是敏感。宋朝恰好又是個重文抑武的王朝,文官集團的力量異常強大。文官集團把趙惇不給宋孝宗請安的事件稱為「過宮事件」,一致把批評的矛頭對準趙惇。一次,趙惇率領後宮嬪妃遊覽聚景園,而沒有邀請太上皇趙慎一起遊覽。群臣紛紛上書,有的旁徵博引,有的春秋曲法,有的指桑罵槐,都是批判趙惇的。趙惇本來心裡就不痛快,精神壓力大,現在見到雪片般飛來的指責奏章,更不高興了,與趙慎的感情又少了一分。

趙惇明顯不孝,又不聽勸諫。文臣們只好來最後一招,那就是「伏闕泣諫」。也就是一大幫文官顯貴齊刷刷地跪在皇宮裡,哭得稀里嘩啦地請皇帝答應他們的要求。這一次,群臣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要求趙惇抽空去看看重華宮裡寂寞的太上皇。紹熙三年(1192)十二月,趙惇在群臣苦諫下推辭不過,當場勉強答應去向趙慎請安。拖了幾天,趙惇還沒有實際行動。群臣又要苦諫,趙惇這才去了重華宮,象徵性地探望趙慎一次。之後的長至節和元旦,趙惇先後到重華宮給趙慎請安。

這是趙惇最後一次前往重華宮,之後他再也沒有踏進重華宮半步。其間,在「母老虎」李鳳娘的凶殘霸道下,趙惇還抑鬱成疾,病情相當嚴重。趙慎聽說後,愛子心切,從重華宮趕過來探視。病榻上的趙惇已經不省人事了。趙慎新仇舊恨湧上心頭,訓斥李鳳娘說:「皇帝病得如此嚴重,都是你這個皇后沒有照顧好丈夫。如果皇帝有什麼不測,我就族誅了你們李家!」李鳳娘害怕了。不久,趙惇病情有所起色,她就在丈夫面前造謠說太上皇在皇上生病期間有所「異動」,勸趙惇千萬不要去重華宮,如果去了,沒準就被太上皇給扣留了。趙惇也不仔細思考,輕信了李鳳娘的話,更加不敢見趙慎了。

皇帝和太上皇長期互不相見,使得「過宮事件」繼續膨脹。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臨安內外沸沸揚揚。不僅朝廷大臣紛紛勸諫趙惇,臨安的太學生們也都集會呼籲。學生一向是最激情的人群。他們動輒聯絡上百人聯名上書,要求皇帝過宮,給整件事情加薪澆油。趙惇對待勸諫的態度是,奏章我看,但就是不聽。紹熙四年(1193)九月的重明節,是趙惇的生日。臨安的宰執、侍從和太學生們決定在這一天聯合發動大規模勸諫活動,逼他去重華宮向趙慎請安。當天早朝的時候,大臣們當朝死諫,侍從們傳遞近來數以百計要求皇帝向太上皇請安的奏章。書寫奏章的幾乎包括了臨安城所有的太學生。趙惇經不住朝野群山海嘯一般的勸諫,準備去拜見太上皇。就在準備出發的時候,李鳳娘拉住趙惇的胳膊,借口天氣寒冷要回宮飲酒。百官在外面恭候多時,見此情形面面相覷,中書舍人陳傅良急火攻心,衝上前去拉住趙惇的龍袍,不讓他回後宮。皇帝、皇后和陳傅良三個人拉拉扯扯起來,僵持在一起。李鳳娘厲聲呵斥陳傅良,陳傅良最終放手,大哭著退出宮去。李鳳娘則暴跳如雷,竟然傳旨,今後永不再見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