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歷史的裡兒和面兒 > 紹熙內禪:孝治語境下的皇帝不孝風波 >

紹熙內禪:孝治語境下的皇帝不孝風波

淳熙十六年(1189),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趙慎宣佈退位,做起了太上皇。

身心疲憊只是趙慎退位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還是太子趙惇的逼位。

趙惇是趙慎的第三個兒子,趙慎當初認定這個兒子品行出眾,「英武類己」,毅然破格封他為太子。事實證明,趙慎看走了眼。趙惇是個「表演藝術家」,在父皇趙慎面前,趙惇畢恭畢敬。趙慎高興的時候,趙惇也形動於色;趙慎遇到煩惱的時候,趙惇也隨著愀然憂見於色。但他不是真的和父親同喜同悲,而是一味揣摩迎合。表演得久了,趙惇的太子地位也就完全鞏固了,他的心理也起了變化。當趙惇邁過四十歲門檻的時候,他著急了。趙慎的身體一直很好,如果按照自然規律發展下去,趙惇即使如願登上了皇位,也做不了幾年皇帝。

於是,趙惇經常有意無意地在趙慎面前露出自己的滿頭白髮。儘管侍從和官員們紛紛向趙惇進獻黑髮的特效藥,但趙惇都拒絕使用。他就是要讓父親知道:兒子已經白髮上頭了,也應該做皇帝了。趙慎特別反感趙惇的做法。他本人也做了幾十年太子,也是在不惑之年登基的。有一次,當太子趙惇故意暴露自己的白髮時,趙慎忍不住發火了。他嚴肅地對兒子說:「人多生幾根白髮,不是什麼壞事,相反能證明一個人的老成穩重。」這麼一來二去,趙慎、趙惇父子心裡留下了陰影,父子關係不那麼和諧了。

淳熙十四年(1187)十一月,趙慎決定來個了斷。他創建議事堂,下詔由皇太子趙惇參決庶務,讓大臣們將政務都呈送給太子。這是他公開表示要將皇位讓給趙惇了。趙惇喜出望外,立即開始總理朝政。當時大臣楊萬里上疏力諫趙慎,同時上書趙惇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一履危機,悔之何及!與其悔之而無及,孰若辭之而不居?」趙惇聞之悚然,但強烈的權力慾促使他毫不停留地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一年多後,趙慎正式召集三省、樞密院執政大臣,告知欲行內禪之舉。群臣都交口贊同這意料中的結果。知樞密院事黃洽卻一言不發。趙慎感到奇怪,點名徵詢他的意見。黃洽回答說:「太子可負大任,但太子妃李氏不足以母儀天下,還望陛下三思。這本不是微臣應該說的,但既然陛下詢問,臣不敢不答。恐怕他日陛下想起臣的這番話時,卻沒有機會見到微臣了。」趙慎沉默不語。他不是不知道種種隱患,可他希望自己的退位能夠調和父子關係。

事態發展證明,趙慎的希望是一廂情願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