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林徽因全集 > 現代住宅設計的參考 >

現代住宅設計的參考

1、美國印第安納州福特魏茵城五十所低租住宅

2、英國伯明罕市之住宅調查

3、美國伊利諾州數組「朝陽住宅」的設計及實驗

4、美國TVA之「分部組合住宅(Sectional House)」


住宅設計在半世紀前,除卻少數例外,都是有產階級者私人的經營,不論是為自用或為營業。自用的,除卻解決實際生活需要之外,還存為著娛樂自己,或給兒孫體面的目的,所以建屋常是少數人的奢侈。


營業的則既為著利潤的目標而建造,經營者常以若乾麵積造若干所,每廳包含若干固定形式的房間來估計。他們決不枉費心思為租戶的生活城市的衛生,人口或交通設想的。在貧富情形不同的區域裡都存相當於那區域生活程度的普通住宅出賃。這些房屋只保守著抵擠的行列,呆板的定型及隨俗的裝飾標準。他們極少在美術上努力,也極少隨著現代生活的進展去取得科學的便利,更沒省事先按著租戶的經濟能力為他們設計最妥善的住宅單位。


現在的時代不同了,多數國家都對於人民個別或集體的住的問題極端重視,認為它是國家或社會的責任。以最新的理想與技木合作,使住宅設計,不但是美術,且成為特種的社會科學,它是全國經濟的一個方面,公共衛生的一個因素,行政上—個理想也是文化上一個表現;故建造能給予每個人民所應得的健康便利的住處,並非容易達到的目的。


它牽涉著整一個時代政治理想及經濟發展的途徑以及國際間之瞭解與和平。但如同其他我們所企望的目的一樣,各國社會上總不免為許多人向著那個目標努力。


尤其是現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都企望著和平,都認為是眼前必須是個建設的時代,這時代並且必須是個平民世紀,為大多數人造幸福的時期的開始。向著這個理想,解決人民健康住宅的目標前進,先需要兩種努力。


一是調查現存人民生活習慣及經濟能力。每城每市按著他們的工商農各業的傾向,估計著他們人口職業的特點及能量,對已有的交通,已有的公共建築,已有的衛生工程設備,及已有的住宅,作測量調查及統計。然後檢討各方面的缺憾與完滿的因素,作為實際籌劃的根據。


二是培養專家,鼓勵科學工程及藝術部署的精神,以技術供應最可能的經濟美麗且實用的建造,也使國家人民各方設計的造徑相互呼應,綜合功效,造成完美的城市。


這種努力,在英美兩國也不過有極短期的歷史。上次大戰的前後建設傾向還是賡續十九世紀末葉工業機器畸形發展的能力,沒有經過冷靜的時間,一切建設發展過分蓬勃常是顧此失彼,不但互相妨礙,又常彼此衝突。


不正常的經濟壓迫及無秩序的利益爭奪使得合理清醒的統籌無從產生,直到城市住處——本來該是為健康幸福而設備的——反成了疾病罪惡的來源——如工業區的擁擠,貧民窟的形成等等——最近才喚醒了英美各國普遍的注意。


因為英國是個根深蒂固的資本主義國家,不能劇烈的以社會主義的經濟立場來應付這種問題,所以市政上的改善,除卻—部分為交通工程的建設外,現在一部分直屬於公共衛生部,以公共衛生的立場來改善住宅及區域。美國則因為是商業自由極端發達的國家,故改善市區房屋或開闢住宅新區,常以商業方法來經營。所謂房產公司的勢力可以支配著許多區域的進步,也可以阻礙許多區域的改善。因此政府常要處於指導地位。故糾正錯誤及惡劣的街道與房屋,或由地方催促政府通過便利的法案,或曰政府催促地方的協助,多數仍由經濟團體來完成的。


我國的情形與英美都不相同,但在建設初期,許多都要參考他國取得經驗與教訓。美國雖為大富之國,但直到現時尚有一個龐大數目的人民沒有適當住處,最新技術常以最便利、最經濟為目的。我們在這方面仍然可以來取他們的許多實驗作為參考。但因天氣、環境、生活、材料、人工物價的不同,許多模範我們也還要有適當的更動始能適用。


英國近年對舊有擁擠窮苦的區域營經不斷做繁細詳盡的調查。這種工作的目的在避免設計之過於理想無法切實實行,或雖實行而所害更甚於所便。我國一般人經濟上皆極貧困,舊有住宅又多已不合現代衛生,如何改善,更是必須之務。我們如能傚法英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必可避免許多不妥善的嘗試,而採用許多簡便而合理的辦法。


無論如何,改善住宅的主要事項,如住宅內部的合理分配,外部的藝術形體,住區與工作地點的聯絡關係,住區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密度,如何取得綠蔭隙地,如何設立公共設備,及如何使租金與房屋造價及人民經濟配合等等,則是各國同樣的,雖然如何能合理的解決這些問題,各國各城會有特殊的便利或困難,但互相參考辦法與技術,可以俾益各地個別設施,仍是無可疑問的。


本文這裡所選擇的參考資科都是經過各國實驗過的佳例。匆促裡不及作有秩序的安排,僅憑材料來到的先後及其本身興趣與價值逐項介紹。至於我國對於這一些建設是否有採訪的可能及我國環境與每項所述他國情形書何顯著的異間,在可能範圍內,筆者均作簡單的評論及提示附在後面。

美國印第安那州福特魏茵城(FORT WAYNE, INDIANA)——五十所最小單位貧民住宅的實驗


美國是個商業自由的國家,許多社會性的事業都用商業方式來解決,不直接將經濟負擔加在政府或任何慈善團體上。許多有關人民福利的建設,不單是由於傷感或慷慨,卻是因市中經濟與衛生的需要用最有效的實際方法來應付並長期維持。所以許多低廉租金平民住宅的試驗都是由政府提倡,根據著法律,由地方協助,用商業方式來建造及處理的。


一個試驗 根據一九三八年美國聯邦政府住宅管理處所發表的一個報告,清理貧民區及為最低收入的人民建築住所,不是這管理處直接的職責,可是因為住宅管理處這機關是由於用抵押貸款營業辦法來協助改善一般的住所情形,且倚借這種經營來維持它本身的經濟獨立,所以它不能不注意到美國各地區中最不堪的地帶。


這種地帶影響到房產地價,且此帶貧民每年醫藥、燃料、衣食的救濟糜費全市稅收極巨的一部分,間接成為其他住戶的稅額的負擔,所以住所管理處開始調查惡劣的住所情形,協助任何合法團體利用管理處這抵押貸款算法來改善貧民住處。


福特魏茵城 這一個試驗是在印第安那州中一個小城福特魏茵實行的、用減債基金抵押貸款方法完成了五十所,每所每週租金為2.50美元的住宅。他們相信雖然改善貧民住宅所遇到的問題是全國性的,其解決方式則需要各區特殊的應付。


但福特魏茵的試驗得到極好的效果大可以作為一個市鎮自身努力解決這種住宅的佳例。且因其他市政府或團體對此種設施有同樣的興趣,所以管理處特別將這次福特魏茵(以下簡稱魏地)試驗建造貧民住宅的始末,以詳細描述的方法印成冊子公佈。


人民情形 魏城是個西方中部的工業城市,人口約為十二萬五千人。城中一般住所情形比各處平均水準稍好住宅之半數為住戶自己的產業,與美國其他城市相同,只有少數——約百分之五——的人民住在公寓裡,大部的住宅為單門獨戶的,全市貧民救濟費每年達五十餘萬元,其中四十餘萬元為救濟貧者的糧食、燃料及衣物,公共衛生費為十萬元,津貼貧者房租約一萬元、無家者之救濟費約三萬元。


位屋情形 據調查魏城一萬六千所住處中有九百所沒有自來水,二千七百所內沒有私家室內的衛生廁所,四千六百所沒有沐浴設備,所以公共救濟費的重負有一部分是住宅情況所使然的結果顯然有它的根據。


改善目標及辦法 改善住所的水準是要直接減輕救濟費的數目,但如果只拆去最惡劣的破屋,是不會有助於實際情形的。因為在低租金的一堆房子中本已患住戶過擠的情形,如果再減去現存之若干房屋,則擁擠的情形更將增加。所以這裡的改善必須添造。直至惡劣住屋中有了空出的現象時才能將這種不堪居住的房屋拆毀。


最需要改善也最可能因改善而減低地方救濟負擔的自然是那九百所沒有自來水設備的住屋。其次為那二千七百所沒有衛生廁所的住房,再次為那四千六百所沒有沐浴設備的房子,但不知有若干住所單位因為漏的屋頂及漏風的牆壁直接增加了地方燃料救濟費。所以在節省救濟經費的立場上改善住所則必須添造溫暖而嚴密附帶著自來水及衛生設備的房屋。且租金必須是那些不能享受這些便利的家庭所能擔負的。


合實際的租額 據實際調查,這些家庭所費租金,最高為每月十二元,令人可注意的是這種租金並非按著房間單位計算的,而是接著住戶所能出的租金總數所能交換來的房間而定,他們是不能按著他們所需要的面積或間數來租賃住處的。


針對著這問題的住宅建造的第一點,即是決定每單位住所的租金為250元;不是按月而是按每週收付租金的辦法,對於這些家庭更為合適。因為他們的收入本以每週計算的。


房子形式間數及設備 雖然現時魏城的小房子多是單層木板住宅,並不證明集體多層住屋之不合適,不過考慮到受助的居民素來所習慣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初步設計的考慮指示出獨戶的小住宅包含三個房間,及一浴室,以租價每週兩元半為標準,最為重要。此種住屋需要現成的電線裝設,且因為利用浴室設備需要教育,有熱水的供應非常重要。要達到以上目標,自然要一種非常精巧經濟的設計圖樣。又必須根據種種使這種建造可能實現的方面。


造價的預計 在租金方面如果每所造價定為九百元,用二十年抵押減債基金貸款方式付出4%的利息,l%~2%的保險,則每年收入,付債息外,尚能保留維持費,由魏城市政府先設立一住宅委員會,接著印第安那州的法律住宅委員會算的房屋可以免稅,因為這種經營目的在於幫貧困的人民,可以減低各種救濟費的負擔,所以允許此種房子免稅,結果並非市政府的損失。


利用本地失業人工 在減省工價方面,委員會請求利用W. P. A(失業工人救濟會的工人),因為這種工人即為需要這種住屋最切的主顧,所以移用救濟會的工人來建造貧民住宅是最合理的。事實上因為他們覺得是為自己福利努力,他們對工作加增很多踴躍。


地皮的取得 為這種計劃中的住宅尋覓適當的地皮時,發現大量的空地散處城中。有許多空地即在非常惡劣住宅的附近。其他的常散處在工業區旁邊。它們在相當時期內絕無用造、只在將來如果遇到添造工廠時有可能之用的。這帶空地的地主對這一時無用地皮每年還必須負擔著地稅。


這種一時無用的空地,如在有衛生水道工程的街道左邊,即被視為極適當的低租住宅暫時建造的地區。住宅委員會同他們的地主的接洽協定是委員會以一個象徵數目美金一元暫時購取一個單位地皮來營造一所住宅,隨時地主有重新購回原地之權,重新購回原地的辦法是:


(一)如果地主在新建屋後的第——年內要求購回地皮,則由地主付出遷移那一所新住屋再建在另一地區的全部工程費用。(二)如果地主在建屋後的第二或第三或第四年中要求購回原地,則按借出年期之長短比例,減低負擔遷移費之若干。(三)直至五年以後,如果地主要求收回原地時,則仍只需美金一元購還,全部遷移住屋的工費由委員會完全擔負。


這種取得地皮的辦法,產生三個特點,要早預計到的。

(一)因所建新屋分散城中各處適當空地,施工時因略不便,必稍費工。(二)從租金收入裡除卻付出貸款的減債基金還本法及利息保險外因根據與地主措地之協定,必須保留若干款額,足夠必要時作遷移重建住屋至其他地區的費用。(三)選擇地點的目的有一部分必須是要使建屋之後能影響提高周圍地產之價格,有利於借出空地的地主的。


這種地皮每單位包括象徵之一元購價,地契價及接引自來水與下水管的費用,總數為四十美元。


綜合事況 綜合以上情況,展在委員會前面的事實是:(一)委員會可以由W. P. A(失業工人會)得到不必付出工價的人工。(二)委員會可以用四十美元的代價取得每個單位的地皮。(三)因所決定每所每週二百五十元的租金,用二十年典押貸款方法取得資本,所以每所住宅的工料價需定為九百美元。(四)因住屋所供應的家庭情形,需要的是建造三個房間的住宅,附有熱水浴室及電線的設備。(五)這種住屋因借用地皮的協定必須用易於遷移及重建的結構。(六)因為所用的失業人工不是專門技工,所以房屋的結構工程程序必須是預先設計極為簡單,使一般普通工人均可勝任的。


結構方法 這些住宅所用結構方法是根據威斯康辛省麥迪生城聯邦森林出產實驗室所作的研究,及普都理工大學住層研究系所進展的試驗。


這個結構方法主要是應用「板屏」的制式(by Prefabricaled pancls)用固定木框兩面釘上薄嵌板(plywood,上海稱夾板)製成標準大小的「板屏」(Panels),再將各屏拼聚作為牆壁外培與內部隔斷培所用極屏皆是2×4英吋的木條作框架,屋頂所用板屏則用2×6英吋之木條作框架木板的兩面都釘上且膠住Phenol-resin Plywood薄嵌板。這種屏板結構的負重力量已數倍超過一層木層所需要的負重牆面。


製造程序 為建造這些住宅,委員會先租賃一所小工廠,這個設備即為造價之一部分支出。一切結構部分均先在廠內製造,以減少工場上的工作。工廠內簡單設備只是一個數人共作的鋸木床(cut-off table),為鋸出標準木條及裁斷木條成必要長度之用的。又另置特種「嵌板據」(Plywood saw)用以鋸出門上或窗邊所用的小片嵌板等。此外即是各種「合桌」(如8tobks),在那上面可以釘制木框及鋪膠嵌板,製成各面板屏的。廠內全部用失業救濟會的工人。


定為制式 這種結構規律化之後,成了一種制式,共用四種板屏:(1)素壁部分(外牆或隔斷牆),(2)帶門的牆壁部分,(3)帶窗的牆壁部分,(4)屋頂部分:素壁部分、每面板屏高8英尺、寬4英尺。板屏木框兩面嵌板夾成的空心用石棉鋪滿以防止外牆敏性傳達戶外的冷熱。屋頂板屏每面也是寬4英尺,但有長16英尺及長24英尺的兩種,他們中間都鋪上4英吋厚的隔冷熱的石棉。每面板屏上都加上一層肢質的保護材料,將木縫填滿。整所房子所需為二十二面素壁板屏;八面帶窗板屏,五面帶門板屏,及六面24英尺長,三面16英尺長的屋頂板屏。


室內地面是用鐵網水泥倒在碎石夯平的地上。這種室內地面從舒適、耐用及工料價的經濟立場上估計都是最為適宜的。因為洋灰直接鋪在土地上,它可以維持與土地差不多的溫度,所以冬天較暖,而夏天又較涼於架空的地板結構。自來水管及下水道的粗管,均先由最近的幹線接引埋在地下。粗管頭在預定地點由水泥地面伸出以備它們在上面安置室內各種衛生設備。


結構程序 各面板屏都安放在水泥的地面上,一個屋角或正角的兩面先準確的安置,其它板屏便可迅速的隨著安放外牆及隔斷培的板屏,帶窗子的及帶門的板屏,都像玩具房子的部分一樣聚攏起來。各面板屏之間用某種膩子使它們拼緊,並以長鋼條橫貫各屏中間,聯絡扣緊。長鋼條橫著由屋的—端到他端,穿過每面板屏木條處均用鐵片托住(bearing plates),在屋角兩面板屏相接處則穿出角鐵(angle ron)然後糾緊。


屋頂各板屏亦同樣用橫貫的鋼條牽住,每隔四英尺用一條鋼條穿出之兩端用生鐵的母螺絲(washer and nut)糾緊。此外再在每屋角兩條垂直鋼條,一條由上面下來,上端鉤在屋頂橫條上,另一條由下面上來,底下鉤在水泥地下,兩鋼條中間用旋緊子(turnbtlcklc),聯接扣緊。這樣全屋四角都緊牽在洋灰地面土。屋頂板屏上用保險十七年的四層石子屋頂油氈完成。室內牆壁均有上下橫條,金屬裝備均外露,外牆、內壁及天花頂均刷塗三重油漆,完成光滑皮面,以便於洗刷。


衛生設備 一種燒油的爐子,內中帶著熱水盤香管,可以供給屋內取暖,燒水及煮飯之用。它的煙囪是一整條金屬的煙囪由爐上直至瓦外,這是按著便於移動重新安置的辦法。煙囪四周用2英吋木棉隔熱,並留2英吋距離木料的空隙(air space)以防火力的燃焦。廚房的水道設各與浴室的水道,計劃時即安置它們背向背的在隔壁相連之處。上下水道設備為一洗碗盆(sink)浴盆、面盆、茶桶及一個30加倫的熱水儲藏銅。所用水管全露在壁外,以便修理。


時間 建造工程程序預定為每所住宅全體工人用一個「工作日」——即八小時——完成。結果在實際施工時,維持這個速率毫無困難。


資本及經營的辦法 為這五十所住宅供給資本的辦法,是分給三個商業團體來投資——兩個銀行及一個保險公司。三處貸款共計四萬五千美元,以全部五十所房產作抵押,利息4.5%。雖然典押定為二十年減債基金法,因為預計的盈餘利益可能改成六十年。全部房產按美國政府《住所法案》第207條中聯邦政府住宅管理處將其保險。如有地主收回原地時,則將此地退出保險,另換新區一處。


魏城五十所低租住宅資本經營辦法:


地價每區$40象徵數,上下水道地契在內  $2,000

工價W. P. A借來的人工價值       23,000

共計                 25,000



典押貸款總數,全部料價及工廠設備用   45,000

竣工後全部房產估定價值         70,000



每年房租收入總數             6,500

因空間可能損失              260

淨收入共計                6,240



利息債務償付             3,600

住屋維持費每所            $321,600

每四年一次油漆            500

每十年一次換屋頂油氈         270

設備更換修理             150

保險                 80

管理費等               600

總付出共計              5,200



每年盈餘               1,040

百分率表

貸款為房產估定價值之 百分之 64.3

利息債務償付為總收入之 百分之 55.4

利息債務償付為淨收入之 百分之 57.7

維持費為淨收入之 百分之 25.6

每年盈餘為淨收入之 百分之 16.7


「如果這些住宅有了20%空月時期,每所住屋每月收入可能減至8.66美元,但平均當以百分之四的損失計算,」這五十所房屋每年的債務償付本來約佔其收入百分之五十五余。計算損失則為百分之五十八。


住戶的選擇 最研五十所房子建成之後,已有六百家請求預定的住戶。決定選擇適當的優先住戶是根據著他們在請求時本來住處的不堪,急需調濟程度,及有無能力付出較2.50美元更多的租金而定的。能夠負擔較2.50美元更高的住戶及已有相當可以居住的房屋,租價亦不比2.50美元更高的住戶、均暫不得遷入這些新住宅的權利。這種選擇住戶的工作是借力與地方社會服務團體的協助的,在某一些情形下,服務團且代住戶保證房租按期的償什。這些住屋的一切的管理事務完全由福特魏茵城住宅委員會主持。

參考提示與評論

(甲)我們有無注意低租住宅的必要?

(乙)低租住宅建造酌原則是什麼?

(丙)分析魏城試驗住宅總造價低廉的因素。

(丁)分析資本債息與租金的種種。


(甲)我們有無注意低租住宅的必要?

1、這裡魏城廉價住宅建造試驗的報告,表示得非常清楚,美國小住宅研究已漸施於社會。這些住宅是以服務城中最低收入的市民家庭及改善市區的眼光來經營的。


戰前中國「住宅設計」亦只為中產階級以上的利益。貧困勞工人民衣食皆成問題,更無論他們的住處。八年來不僅我們知識階級人人體驗生活的困頓,對一般農食住的安定,多了深切注意,盟邦各國為政者更是對人民生活換了一個新的眼光。提高平民生活水準,今日已成各國國家任務的大目標。故為追上建設生產時代,參與創造和平世紀,我國復員後一部努力必須注意到勞工階級合理的建造是理之當然。


2、近來後方工廠均為新創,常在郊野,少有鄰近住屋,故多自附工人宿舍。復員後工業在各城市郊外正常開展的時候,絕不應僅造單身工人宿食,而不顧及勞工的家庭。有眷工人脫離家庭群聚宿舍,生活極不正常。這個或加增城市罪惡因素,或妨礙個人身心健康,都必為社會嚴重問題。添造勞工家庭合理的低租住宅,附近工作地點必須為政府及工業家今後應負責任中之一種,亦無疑問。


(乙)低租住宅建造的原則是什麼?

上面的資料,低租住宅的建造是為收入最低階級添設住宅。為給予他們合理的生活,救濟他們的擁擠,改善他們的衛生。而先決條件,是租金定為他們所能負擔的數目。換句話說,低租住宅最要緊的就是低積,住屋卻又不能因低租而不合健康,或不適用於一個正常的貧民家庭。原則就是:


1、需要連這足夠一家之用,改善衛生標準,而租額是收入最低的勞工家庭所能擔負的數目;

2、這種建造經費的負擔不必悉數倚賴捐助(由政府團體或私人),大部可借經常營業方式(用典押借貸辦法籌到需要的資本,以租金收入來長期維持這種事業)。只在創始之時取得各方的協助(使資本的借貸部分極端減低,以節省借息的便可促成低領租金的可能)。


總的說起來,低租金主要的因素有三:(一)為每單位地區工料等總造價本身的低廉。(二)借貸資本債息低。(三)造屋目的為服務,卻不為賺利的營業;租金的最大作用只為維持這種住宅本身的可能及存在,租額可以減低到最小限度。


(丙)分析魏城試驗住宅總造費低廉的因素

1、地皮廉價的取得。這個借力於政府機構輔導的力量同時也得力於有地產者實際的協助。魏城借的協定表示並不要求無條件的捐助,保留地主在必要之時收回原地之權利,且定下具體辦法。地主借出無用空地可以省了地稅,地產因住宅改善可以增價都是地主所得利益。但這事本身本為社會效勞。我們相信即使利益不大,地主亦不至刁難或勒索來阻礙地方改善的政策。這個美國可以辦到的,在中國以後亦不應辦不到。困難在還地辦法牽涉了移屋,移屋辦法又影響結構條件。因高度工業化的活動結構在美國可能簡便而且經濟的,在中國不見得能夠如此。所以地皮的取得恐必須考慮其它辦法。


2、利用政府或地方所已擔負薪資的失業工人可以省掉工價。這個我國以後是否有類此組織可供應用。變通辦法如利用閒著常駐的軍隊,或合法微調民工等,都可以研究。


3、(a)經濟的結構方法。(b)經濟的面積分配。在這兩方面美國都是參考大學校,及試驗所專家的研究結果,且依據社會服務團體的生活調查來設計的。我國當然應該同樣採取研究的方法努力多做試驗。如果缺乏專家的研究,便必須鼓勵產生研究的機構來配合實施設計的進行。細究魏城設計(a)與(b)兩方面:


(a)在材料結構及工程方面:因中國之工業化程度與美國相去千里,各城市各地區亦各不相同,故欲傚法某項特殊試驗必有困難。必要時僅能採取它的原則,接受大略的指示,計劃一種變通辦法,利用當地固有工料方法加以科學調整,作類似的處置,最屬可能,也極適宜。一味模仿工業化的材料及結構,在勉強情形下,只是增加造價的負擔。


魏城試驗所注重的一點,是用科學化的木料,不但盡量在工廠內先製成「結構的部分」互先制畢「房屋的門安牆壁部分」,等候在工程地時簡便的聚攏,以省人工。


中國建牆的材料方法最經濟的都是「泥作」、「竹作」之類,如版築土牆,如夾泥,如干磚牆等,都比純用木料版壁為經濟。這種工程卻需用人工在工程地築造,絕不能在廠內預制的。且工程時間及人工數目都無法極端減省,能與現代木工相比。可能定為制式在廠內預制的只有門窗一類。至於屋頂最經濟的構造,更需要試驗及考慮。


(b)在面積分配方面:詳究魏城住宅平面,可以提示三點中美生活之主要不同,以便明瞭我國不能完全採用近代英美現成設計圖案之原因,分述如下:


1、魏城所進是包含三個房間及一浴室的單層獨立的木質小住屋,這與中國生活本無不合,但主要起居室是附帶爐火設備,用以做飯的大房間,此外並無廚房,便不適於我們習慣。這個大房間的設計是以歐美農舍中所渭「農家廚廳」為藍本的。歐美勞動階級都習慣於在起居室裡做飯,日常生活也都在這裡集中。這種「廚廳」在歐洲就有幾世紀的歷史。它是歐美平民所習慣的居住方式,與中國生活迥然不同。


我們平民從來不以廚房為起居中心,因家族群居習慣,居處多以院落為單位,廚灶總是處於室外,室後或院中角隅的地位。生活個心的堂屋或廳,另有祭祖禮法的背景。雖然實際上亦即聚食操作的地點,堂及廳的性質總有婚喪慶賀,戚友來往的禮節意義,不是專為起居而設,更不是設灶地方。我們烹調方式使貧戶僅有一室的時候,灶火也常設在門外。


所以英美小住宅將廚廳合以為一的設計是絕對不合我國的適用。通常他們中產階級因不常用傭工,在餐室內設新式電灶,剛帶備餐的簡便辦法,更非我們所習慣。故近代英美面積經濟的各級住宅平面分配十之八九均不合各國之用。


2、魏城住宅如同美國一般住宅一樣,有治安上的保障。四面臨街之處均可不用圍牆。這點在中國可是一種困難。以圍牆周繞以保安全是我國住宅通常的設備。但圍牆周繞,如不加增地皮的面積,便使房子狹追,視線短促。且圍牆的造價佔了小住宅總造價裡一個極大百分率,要維持租價與造價間一個不變的百分率時,因圍牆的造價租價也需要增加許多。這個考慮要從市政治安上入手,根本解決。折中辦法是使房子一面或兩面臨街以節省圍牆。但如此已是與改進的分離獨立住屋的傾向相背而馳,仍不能令人滿意。


3、衛生設備問題:魏城因利用市中已有之衛生工程幹線,故引接上下水道所費頗多。中國許多城市小街深巷過多,可以建屋之地區可能距離大街幹線甚遠,如遇有這種情形,市府方面應極力協助改善,不應將接引的工料價負擔加在住宅造價之上。室內浴盆熱水馬桶等設備,因美國之工業化程度甚高,可以廉價取得,在中國這些設備以後是否仍為用外匯的奢侈品,及能以如何價格自制,一時尚無把握可以預計。如果室內衛生設備暫不可能,則代替這種設備的室外處置方法必須要附屬小建築物。如何計劃這種附屬廊屋,使合乎衛生實用要求而又經濟,也是我國的特殊問題,需要新的解決方法。在平面的總面積上,工業化的程度愈高,面積愈小,所以中國的低初住宅的面積很難不較英美新式的略大。


(丁)分析資本饋息與租金的種種

1、這五十所住宅的建造目的是為服務。不在賺利,租金的收入數目最大作用只是為償什貸款的債息,此外僅保留若干維持費。貸款的數目愈低,租金亦可能愈低。故在資本方面,他們設法使借貸款額減少,以不用付款的許多實際便利來協助完成。同時它仍是一種正式營業用二十年典押方式,用租金收入償付貴息,留出盈餘維持管理。二十年後歸政府機構所有。政府設此集中的機構來埔導改善住宅的任務,亦便借此種合法營業,正當的盈餘,長期維持它的力量。一切可不借社會偶然慈善事業。


中國以後亦應由政府倡導輔助地方進行,不在賺利,卻足維持其本身的房屋經營,以便市民,且抑制市上高價的營業住屋的壟斷。但為最低收入階段建造,在中國則租金所入絕不足償付資本,極不易成為一種「營業」;必須借義務的協助才能辦理。


2、他們取得資本的途徑是由政府領導,地方協助,商業團體來投資,以商業正常方式取息,這一點我國當然亦可同樣辦理。但在中國,即使地皮等一切條件均相同,三間可住的房屋最低造價,在正常時期,各城市均不止九百元,而中國最低收入的勞工家庭每月可以負擔的租金,在戰前約為國幣二元。房租每年收入數絕不足償計資本之債務。故如何調整,必須其他辦法。一部分資本恐必須由團體捐助。各工廠可能有負擔工人「福利住宅』開辦費之規定等幫同完成。


3、雖然第一批五十所造成時已有六百家預定名單,市府秉公,不但不因此加增租價,且在定戶中選擇不能負擔2.50美元以上租金之家庭為優先賃主,決不變動決定的粗額,亦即不變為何種等級家庭解決往處的目標,此點極為重要,主持者必須注意。


4、保留足夠管理及重修的費用,如定每若干年重漆,若干年更換新屋頂一次等規定,即是維持住屋正常合用的狀況。能長期維持就是不至損失住戶,使住屋空閒的保證亦即收入損失的保障。中國辦事常有始無終,在這種地方,極宜傚法英美辦理事業耐久性質的謹慎處置。


第二項參考資料——英國伯明罕市之住宅調查


(一)關於調查

(二)伯市發展的歷史

(三)研究所得的實況統計

(四)原則的提議

(五)參考提示


伯明罕市(Burmingham)是倫敦之外英國第一位的大城市。市區面積達五萬餘英畝,人口一百零四萬八千:它是英國市政改善最早的一城;開了捐撥地產創辟公園和清除「貧民窟」(slum)的先例。


1941年,當英國在世界大戰裡尚在吃緊階段時,伯明罕市的波思維爾新村信託公司住宅研究會便將他們費時三年的伯市住宅實況的調查全部發表。書名為《再建之時》(when we build again),內附表格,照片,插圖,統計圖解及地區圖等。這個報告對全城住宅情況的各方面無所不包括無所不詳細。全書用了簡單清晰的分析,指出各區房屋在一切方面對於居民生活實況的適應,與矛盾程度,作為將來建設時改善的指南。這雖為伯明罕市本身的特殊情形,但一切研究與分析的方法,則是普遍可以適用於任何舊城,以和緩調整政策為前提的改善計劃。


伯市雖曾自豪,且仍可以自豪,它是英國最努力進步的工業大城,在第一次大戰之後至第二次大戰之前約二十年中,共添造了104,881所住宅,但他們卻得到一個痛心的教訓。用了龐大的代價,他們換得一個醒悟。他們恍然覺悟當時急於解決住處,缺乏全市之間及市郊鄉之間的「統盤市鎮計劃」的失算。研究會坦白的承認因當時所有計劃每次之限於一地一區的過於「消極性」致使今日「損失並毀壞了許多可貴的綠郊隙地,全城發展的紊亂竟直接為害於國家應有的福利。」


換句話說二十年來「個別改善」的努力,由今天科學化的、鳥瞰看來,已大明了他的錯誤。籌劃上缺乏總綱領產生畸形及矛盾的局面自在意中。各區各業生活及交通的要求互相牴觸缺乏呼應的時候,自然只得到更大的不便,留下嚴重的教訓,如果改善人民住處只是「個別改善」的住宅建築活動,則所有努力不但積板的不能在全市合理組織中盡職,連消極的解決每個住戶的方便也都成了失敗。


調查的意義 所謂波思維爾信託公司即是著名世界的卡德伯裡可習粕果工廠主人所創設的波恩維爾住宅新村組織所擴大的建造住宅的機構。是不斷對市政有貢獻的私人團體。


遠在1935年,它的住宅研究組,對於伯明罕市發展趨勢,就感到憂慮,決定進行一種有計劃的實況調查。這調查歷時三年,以勞工及低薪資市民住的狀況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審查住宅區以往與工業區及郊區的關係,如全市擴展之利弊及住戶密度增消的緣由及辦法。換一句話說,就是要研究住宅的問題癥結所在。


這種調查是根深蒂固民主主義國家的動態;民主國對私有產業權利必須保留尊重,不肯橫加統治,而同時進行又是社會性的改善計劃時,則所先做的一件事,必會是詳細的調查。一切實況由專家團體的調查得以大明,提供當局及社會參考,然後法律的合理制裁,科學的縝密計劃,社會的踴躍合作才得以產生。這是艱難的、和緩的、但確合實際的改善的調整,目的在經由演變向著市鎮的完善。這種調整的性質與受過劇烈破壞大部後重建的市鎮計劃不同、與在社會主義下發展新區,創立城市作嶄新建造試驗的自然也不同。但今日世界在建設之時,這幾種趨向的努力都必須注意及明瞭,因為我們都有參考他們的必要。


調查的內容 波恩維爾研究紀的調查,為統計的請晰起見,分伯市環繞的為三個圍城中心。內圍及外圍。各種住宅情況都劃入這三個不同地帶中互相比較。因為中心為最早舊有之市鎮,街道狹迫經工業革命的突襲驟成擁擠錯亂的區域,多不堪居住的房屋及突兀醜惡的工廠。內圍發展在1911年前後,外圍則發展在1918年以後,情況因社會的努力,各圍愈後愈見良好,密度也逐漸減輕。同時由東西南北各區域的工商業情形不同,住宅調查也將住宅劃在七個市區下研究。

圖一 伯明罕市人口密度圖表(附 伯市七區表)

alt

這個調查對房屋本身的各種統計及其租金之外社會性的資料,如(1)勞工市民由家中到工作地的往返時間與費用;(2)百分之若幹工人可以回家中餐;(3)市區內公園面積與人口之比率;(4)兒童戶外活動及遊戲在何種地方;(5)若干住宅前後小圃受經常整治,表示事實它們是否為住戶所需要;(6)若干住戶願意保留原來住處及他們的理由,這些方面都取得正確的統計以增加事實的瞭解。


同時這報告先將伯明罕市的演變歷史;如各時期社會及政府對市府的態度和努力,議會各次所通過的法案,及地方上各次所實行為調查和建設都作了簡單的敘述。這一段歷史非常有趣,可以代表一—個現代城市的傳略,可以增進社會人士對市鎮的瞭解。


調查目的 這個調查的主要目的是:

(a)現時住宅的一切狀況。(b)1919年以後所努力進行的擴展市區計劃,它的結果到底如何?(c)據實際所得材料有何結論可以指示將來設計的傾向或宗旨?


調查方法 研究組利用許多公共衛生及戶口調查的統計,但主要倚借自己實際的調查。調查分兩部測量及訪問工作。

(甲)測量 測量分兩段:

(一)詳細的住宅及住區測量。

(二)普通測量,指示以伯明罕市為中心的四郊發展。

這是在六英吋比例尺的地方地圖上標出已經建屋的地區,現在工廠位置及永久的空隙,如公園等地區。整個面積包括1100方英里。因為這研究計劃的目的也注意「鄉區」(Regional)整體的組織,不但注重「市區」而已。這部分工作著重給計劃地區時做參考,預先保留各種地區的用途,為此後五十年內的新陳代謝一旦演變及發展定出有系統的途徑,不至紊亂互相牴觸。


(乙)訪問工作 注重在取例的逐戶調查。他們按著公共衛生部所給予工人住址,每二十五家工人住處中巡視一家。二十九位有經驗的社會服務人員共同參觀7716所勞工居民的住處。訪問員將預先計劃好的問答表格,在參觀住戶時填寫。調查後經手人立刻將這表格交給專家,劃在三個圍域及七個市區下綜合分析,要知道伯市百分之八十為工人,所以他們的住宅是全市住宅的主要問題。調查住戶時必須同住戶中之主要負責人問答,(三分之一的訪問必須同男主人問答)如果所訪位屋空寂無人經三次訪問後仍然沒有住戶或不得接待時,則可另訪距離此屋最近的一家,但必須與原來訪問住址在街的同一旁邊,以避免牽涉不正確的其他因素。


改訪他戶必須在訪問原址三次失敗之後的原因,是免得遺漏整日必須外出工作的住戶。如果房屋已改成工廠或公司辦事處,訪問員仍須訪問看守人因為可能看守人的住家問題就需要考慮。

在訪問時最需要的是引起住戶的興趣,自動的合作。故在訪問之始,先就解釋訪員們代表一個研究住宅的組織,在努力調查伯明罕全市住戶的需要,他們希望將關於住宅的幾種實況請教於選出的住戶。

問答表格分兩種:(一)主要問題的回答表。此表分前後兩面。(二)願望問答表,亦分前後兩面。


主要問題回答表(前面)

alt

主要問題回答表(背面)


alt


願望表(前面) 總號 1650


Bourneville新村信託公司研究部

姓名 Mr. X. Y. Z.

地址 10. The square.

1.下面是可能的十二個原因,使你住在現在的房子。

哪一個是適應於你的?

(1)你離你的朋友們近。√

(2)你喜歡這房子。

(3)離丈夫(或主要生活維持人)工作地近。

(4)房租低。√

(5)這房於是自己的產業。

(6)你喜歡一個花園。

(7)你喜歡住近市中心。

(8)你願意住在離市中心較遠處。

(9)你是當地教堂,俱樂部,或集會的會員

(10)你憎惡遷移的麻煩與費用。

(11)你若遷移大概需要付較高的租金。

(12)這房子以外另外找不到。

如有其他原因亦應加入。


願望表(背面)

2、下面是十個可能使你遷移的原因,哪一個原因是適應於你的?

(1)你願意離你的朋友近點。

(2)你想要一個花園。

(3)你願意離郊外或公園近點。

(4)你願意離丈夫(或主要生活維持人)工作地近。

(5)你願意一所較好的房於:√

(6)現在的房租太高。

(7)你願意得一所新房子:

(8)你願意住在公寓。

(9)你願意住近市中心。

(10)你願意住遠離市中心

如有其它原因亦應加入。

3.綜合而論你是否想遷移? 是

4.你願意住何處?

5.然則是否離丈夫(或主要生活維持人)的工作地更遠?

6.車資是否會增加?是

7.你已否登記請求一所市管住宅?是

8.在何處?

9.在何時?1932

調查人  G. J. C


(二)伯市發展的歷史

伯明罕市發展的歷史極為有趣,知道它演變的梗概才能明白它現狀的來源與特質,亦即可以明瞭這一百年中一個工業城市的形成是怎樣一回事。


鄉村集鎮時期 英國的市鎮,當時為了保護它居民中的工藝匠人立了所謂Chater。可以禁止他處匠工的遷入。伯明罕市的發展,在工業革命以前,正因它是個古代的集鎮(Markstown)而無Charter的結果。


伯市直至1838年成為市鎮才立了Chater所以一向是有技能有作為的工藝匠人的自由地。卻得不到業會會員的資格;由十六世紀起,這城就吸收許多獨身起家各個部門的鐵匠,發展出工業城市的主要原素。


工業革命帶來的大變 十九世紀初,伯明罕已擴大許多,但尚是帶著鄉村色彩,匠工各自工作的市鎮。直至十九世紀的末期,方形成另一面目的大都市,旺盛活躍;但亦有幾分可怕。工業革命帶來黑煙將近郊逐漸吞併了,在狹迫的小街巷中,零亂產生醜惡的工廠倉庫及工作場。因為那時代的社會相信人人自己知道取得與自己有利的一切,人人盡可自由發展,其結果是雖然集體的市是有財力的,一切都自然發展,沒有地方當局來負責。當時的社會覺到如果男女兒童,為著某種工資,自願在缺乏陽光的澈隘區域中日夜工作,那都是那一些人民的事,不關他人。所以伯明罕市日益富有,而矛盾的醜陋愈代替了所有悅目的鄉鎮色彩。而貧困的工人加增,生活程度到了不堪的情。這時期所造成可怕狀態,自然也不限於伯明罕一城。


新市鎮的開始 到了1869年以後的瑟遷伯倫(Joseph Chambertain)做了多年市長產生一種新的市鎮觀點,他發憤改善那裡的貧民窟大膽的從事一個空前的措施。那時的市議會已有許多富於個性的傑出人物,他們籌出15,000,000磅的款,將特別不堪最不衛生的一大區域掃除了,成為今日主要大道的Corporation street,同時在許多抗議下,將自來水瓦斯等由私人手中取歸市府,作為公用工程的基礎,一時伯市便成為英國最前進之都市。


公園的開闢 這時期中的社會意識漸高,有了種種改善住戶生活的感覺,感到人民有游息及享受林木趣味的必要,放在這時所建的內圍一帶產生出較多的公園,但當時這種設備完全需倚賴捐出的私人產業,故其分配並不能平勻合理。


1846年開闢了第一個公園,Adderley公園,佔地11英畝;1857年Calthorpe公園面積31英畝;又隔七年1864年開了Aston IMlI及公園,49英畝;至1873年的Cannon Hall公園,則有81英畝,這個最後的公園,至今仍認為最佳的一個。第一個空地由市府股份銀行公司購買的是8英畝的High gate公園,它是約瑟遷伯倫在l876年所辟,同時也是伯市「中心」唯一的真正公園。


1876年,議會特別通過伯市府可將「中心」墓地改成公園的法案,St. Martin, St. Mary, st. paul, st. Jhon, st. Philip等都陸續變成公園,尤其是st. Philip的增辟,對於市容及衛生的改善最為重要。


1877年第一次在已建市屋中間開闢兒童健身場,在Burbury treet,面積為4.5英畝。繼續又辟了幾個,有的為大工業家所損,有的為市府合作公司所購得。這種活動釀成全國性的兒童健身場的運動,成立了全國健身場協會(National P1aying Fields Association)。


開闢公園的辦法到了1917年波思維爾卡氏之子又創立了一個新的組織稱為「公益信託公司」,目的在當市政府缺乏法律力量購買與市府計劃有用而又正在出讓的私人產業的時候,由公司名義可以立時購得。這些地產有時是美好的林木,有時是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及私園,可以經過合法手續由公司再轉讓市府作為公園,著名的例如Dlakes ley Hall即是。這個組織極為特殊亦是近代社會團體購買地方歷史古跡名勝捐給公家的先聲。


新村的初試 1879年Jhon Cacdhury,伯明罕企業家領袖開始另一種居住情形的努力。他將他的可可糖果工廠由正在退化擁塞不適於製造食品,亦不宜於工人健康的Bridge街遷至波恩河邊:在那裡他創立了所謂「花園中之工廠」。十五年後卡氏見到純為牟利的住宅,因他工廠的遷移紛紛投機活動頗為不滿。他知道以往惡劣的住屋,正因這類似的情形曾迅速產生,故為防止這種投機的惡劣建造,他由1893至1899年逐漸購買從前的Bournwille鎮舊址。他的目的是創造廉價又美好的住宅,附於工廠左近,但不直接系屬於工廠。這些住宅每所有小花園一區,他的目的是將這種「新村」的試驗先例獻給其他調整住宅的市鎮作為參考。


在這時期英國的法律還規定著整列的「窄條後院式住屋」為通常定型,卡氏則援用各種形式以每兩所或數所為一組獨立的單位,他的新村最主要的特點是住戶不限本廠的職工人員,這個開了近代市鎮各種新村之先例。最後將這新村組織擴大,成立了信託公司,以經常建造及經理Bournville住屋為責任。1900年Bournville共有330英畝之地區,造了800所住宅。


議會通過「市鎮計劃法案」到了1909年改良住宅的各種努力使議會終於通達了市鎮計劃法案,但他只適用於未經建造的地區,開闢交通干路,約束住宅區的性質和密度,及工業區的規定。


伯明罕又是英國第一個都市,首先應進行第一個市鎮計劃。所計劃的地區為伯市的西南部,佔二千三百餘英畝,但這一年適巧為1913年,第一次大戰的前夕,一切的實際進展被戰爭的需要所阻止,雖然對伯市整個外圍的計劃仍然進行籌備,且第二個計劃為伯市東部,繼而市之北部,南部及西南部諸計劃接踵而來,終於全英51,147英畝面積中,38,509英畝是有預先幹線計劃的。英國議會對於市鎮由放任至立法管制實由於社會輿論與努力的趨勢,而不是主動的。


1913年的調查 1913年伯明罕市曾組織貧民住宅現狀調查會,這一次報告在歐戰開始後三月完成,報告敘述全市有五萬所住屋已不適居住,互若干所中住屋過於擁擠,這等於說伯市的住宅在質與量上都發生了問題。但因軍火的生產加緊,調查委員會反對徹底改建,卻提議立刻購置外圍地區安置衛生工程,開闢新路,劃出公共建築及公園各地,將各處地區及店面出租給營建師及私人,約束其發展性質,不使再有退化,形成日後貧民窟的趨向等等。他們的希望是外圍住屋租價雖較高仍可以吸引內圍較優裕的住戶遷至新址,市中心的經濟較優住戶則又可移入內圍,這樣向外展開的動態才可以減輕中心的擁擠,然後所空出的住屋,便可以加以徹底拆毀。委員會更提議制定舊市中心及內圍的新計劃,立刻毀去最惡劣的住屋,修整其餘可以勉強適用者。這樣和緩的調整而趨向著將來大舉的建設的提議,雖極為聰明,但因戰事不允許各種新建設,一切進行結果大受影響。


正在這時候,伯明罕的人口因戰時工業而大增,房荒赤驟然嚴重。同時建設部另訂工人住宅標準,規定每戶睡房三間,廚廳及小客廳各一,外加浴室,冷藏,洗滌,儲煤所及廁所,這標準並不算過奢,但目前此所有工人住宅情況水準過劣,驟然適應這新標準,市府在財政方面增加意外重負,無法解決。


因大戰的停頓 到1919年,大戰結束之後,伯市重新能夠建造之時,房荒已達極度。正常時期,伯市每年所需新屋即為2500所。因為戰事這五年的停頓,使伯市在清除改建已不堪的住屋之外,更急迫需要12,000所新屋。許多因戰時工業遷入的市民已在此住家,不再遷出。不但這大數目的新戶。即需要住宅,那當時不克修整的貧民窟到了此時情況亦更惡劣。


市府擔任建造的開始 這時期因物價的微增及房租的受約束使得營造工人住屋無利可乘,商家均不願投資經營。戰前市府本不願承擔這種事業,削弱商人營業機會,到了此時,住宅由地方市府經營,卻成為唯一解決的途徑。


戰後政府鼓勵建造的經過及其結果 1919年通過Edison住屋法案,政府負擔地方市府建造住屋的損失。同年又修正這住屋方案,對地方審定合格的營造商,給予財政上的補助。這個法案是有劃時代的重要性的,因為這樣政府才算首次責成市政當局供應解決各市住宅的需要,又政府承認財政上的協助。提議法案的議員,又組織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報告伯明罕所需新屋數目為194,352所,內中150,000所為勞工家庭住宅,規定在三年中每年立即建造14,500所。當日伯市人口總數為910,000人。80%為工業區工員。


於是同其他城市同時,伯明罕的住宅建造立時活躍。但因戰後人工及建築材料的缺乏,又產生障礙,市府曾考慮交給營造商家包工的便利,但公私兩方所經營的工程都受延擱。最後又創始一種組織,商家不但投資建造,又承領建造以後的一切管理及經營。經過如此努力,結果四年中本擬建造一萬所的住屋,還只建造3,234所。每所的造價約9,000至10,000磅。造價日高的因素,有一部分由於政府所答應的損失補助無限制,故地方當局對於計劃材料過奢,及工程效率過低都不加注意及防範。這情形到1921年便達到頂峰。


1923年,英國經濟凋敝。政府開始財政緊縮,《Edison住宅法案》被修改成化《Chamberlain法案》規定每年每所住屋政府津貼六英磅,繼續二十年。物費驟降及民間經濟能力的減退房屋造價亦驟然減半,但這時政府補助過低已不能激起建屋的努力。所以政府對住宅的政策大體上算是失敗的。


1924年《Chamberlain法案》又改為《Whearley法案》,政府津貼每屋由六磅增至九磅,但補以地方當局也津貼四磅半的條件。同時將住屋的標準在房間面積方面都略減少,「廚廳」之外不再加小客廳浴室與廁所合為一室,儲煤及冷藏均減小。這個新法案又使建造稍稍復活,大量營建一般低薪工員可以負擔的廉租住宅才又可能。


1927年法案又修正將政府津貼減至每所七磅半,地方當局津貼減至3磅15先令。但因物價亦在降落,故建造的進展又維持了六年不斷。

此後八年中(1927—1935)所建住屋共為33,612所,較之1919年法案後四年中的3,234所及1923年後四年中之3,433所,自然是大為進步。


這些大量建造及新村產生之可能,是借力於市府預先在四郊展拓未經建造的新區域。最大一次為1911年(1913大調查之前)所增辟,1928及193l兩次又稍增廣。


1930年七月市府合股公司完成它的三萬所住宅之時、這住宅由當時衛生部長行揭幕典禮,那一年市府所建住宅達6,715所,至今尚為最高紀錄,可算市府建造之全盛時期。


1933以後兩年因物價低私人投資營建風氣又熾。政府又通過法案允許典押的優待(房價百分之九十)更鼓勵商家營造。很多優裕工人當時曾是租賃市府住宅的主要分子,在這時期中願意用分期付款方式自購商營住宅。故今日外圍住宅五分之一是屬於此種性質的。


雖然住宅建造頗有進展,但中心的「貧民窟」情況除增設自來水一項外實在同1918年調查時無甚分別。直至1941年貧民窟仍然存在,亟待解決。極少數的住屋雖曾拆去,大部分的不但沒有拆除,情況且愈惡劣。四萬三千餘所所謂「背向背式」住屋,至1938年只去了四千五百所。五萬八千家無單獨廁所的只解決了七千家。僅有自來水一項有點進步,無單獨龍頭的由四萬二千家降至一萬三千餘家。


至於分賃過擠的情形則更嚴重,添造房屋雖比人口增度高,但因「家庭」數目較「人口」大為激增,住宅的適應又產生這新的問題。社會人士的確曾不斷熱心及努力,但力量總嫌有限。著名的COPEC住宅改善協會曾在1928至1936年間預備了十九次翻修貧民住宅的計劃355所改良住宅至今還是佳例,有極高教育上的價值。


至1930年,《住屋法案》通過,又開始發動清理貧民窟運動。但1935年以後兩次清除命令仍是遲緩的機構,直至1938年只有一萬所的小數目,被確定為必須拆除的,事實上確實已行拆除的才有八千所。


故雖然伯市居民已有三分之一遷入1911年以後的新造的住屋而清除貧民窟的努力同新村的滋長趨勢,總是相去懸殊誠為憾事。1938年政府發起新建與清除,創立聯合委員會,協商一切進行事宜,決定五年中每年最少需添造五千所新屋,但這五年總數兩萬五千所住宅與1935年衛生部所調查認為動善貧民彥所需要的三萬所(已不堪須即拆去的17,500所糾正分賃3,500所,及尋常需要添造的新屋10,000所,共30,000所)相較仍缺五千所。市府雖亦鼓勵商營住宅來救濟,但眼前伯市末建區之缺乏,使此問題的解決更形困難。

(三)研究所得的資料統計

將伯明罕市分作三重圍城(Rings)——中心——內圍——外圍以使研究,這三個圍域的特徵如下:


1、「中心」圍域內的性質 「中心」內是許多錯雜的工廠磚樓,狹迫街道及擁擠住屋。所有發展決無計劃(只有1870年市長張伯倫所改辟的一條正街為例外)。50%至76%住屋為三層樓的「背向背」式住宅,排列的樓房中間夾著所謂「院場」。


約150,000人住在38,773所這最不合衛生的住屋裡。這種「背向背」式的住樓最劣之處尤在它的附屬廁所等設備。因為房屋的缺乏三個住戶分租一所每層只有一間的住宅。情形至1940年尚未改善多少。


住宅本身之外,加重「中心」區域「貧民窟」——slum——問題的為各種各級大小參差的工廠、倉庫、機器房包圍著民居,也錯雜其間。公園的調劑經各種努力由墓地改成。


2、「內圍」的性質 伯市「內圍區域受到十九世紀中市政改善及社會努力的影響,較中心為進步,但發展仍不經設計,重複中心所有的錯亂」。特徵為「窄條後院」式的住屋的產生。這種房屋單調到極點,絕無個性。英國建築這時正由「喬治」的黃金藝術時期驟然降落,大部住屋都為投機取利的目的,只求密度高,毫無藝術的思想。


今日過此,仍可以穿行幾英里的排列成行的紅磚住屋樓,不見愉快的佈置。外表點綴有時更為不倫不類。較大建築物如學校教堂,工廠,更突兀倫俗,市容只賴商業大街兩旁物品及燈光的繁盛。住宅內容在當日由「中圍」區域遷來的住戶看來,當然已是一種進步。但在近代標準下檢查,只是不便,灌風不暖及無趣的總和。少數含有浴室,洗碗室黑暗,樓梯峻陡狹迫;但自來水已是改進的產物。第二次大戰前後薪資較高的工界取工的住處以此為代表。但內圍中Edgbaston住區則為例外。它保有「喬治」時期的風格。意大利式及polladian式的廊柱門面為富裕住戶的生活表現。它們前邊有寬舒的林蔭,數分鐘的步行即可以達到郊區或公園。Edgbaston是有計劃住區的好模範。即在今日仍為美麗的市容。不過它所代表的是那種只為著富戶才設備愉快環境的時代,市政理想還沒有萌芽。


3、「外圍」的性質 外圍是伯市最後發展的圍城。大部是1913年以後的建設。各種住屋形式表面隨各時期試驗變動。營業投機在新村風氣之後故有多種圖案作租金的張本,市政府所營新村則簡樸進步。「內圍」的發展只是吞沒了原有美麗鄉鎮及私家園地,一概造成紅磚無趣的長排市屋,如雜亂的商區,這裡外圍發展則是有計劃的新村,種樹的街道和圍堤、及美好的雙層住宅樓屋。許多是1919年以後改善的建造。


「背向背」式住屋至1938年仍有三萬餘所,正是貧民窟的主體住屋。從外面走過的人絕不易注意到每個臨街窗子代表著一個單另的住戶,且只有一間房間。一家三個房間是重疊在三層樓中(但多分租)。第一層是廚房兼客廳12或14英尺長11英尺寬8或9英尺高,上層有時矮至6』~7」。每屋只有一面向外、分臨街及向內院兩排,儲藏室不通空氣,樓梯轉折黑暗,且無扶手欄杆。內院一個水管龍頭供各家公司。藏煤地窖極濕多不可用。洗衣及廁所在後院中。後院住戶出入須經由兩屋間窄巷。每英畝密度達60所,約200人的密度。伯市現尚有十五萬人住此種住宅中。1938年衛生部調查認為此中17,500所已不堪居住宜在五年內清除。


「窄條後院」式住屋的產生在法律規定住屋須兩面通氣的限制以後。這種排列法巧妙的避免在一塊深度地皮上有增加街道的必要,而同時不違法。重複的長列,同樣的內容,密度每英畝20~30所。這密度雖已比「背向背」式減低,但仍不能有足夠的陽光及良好的佈署。這種房屋成為各大城普遍形式,租金1914年每週約6.5至12.5先令。(背向背式則在3至6先令。)此式後來略有改進,前加小圃,雖不能種多少花木,但可容一個突出窗(Bay—window)。此式帶突窗的住宅當時地位大為高雅,與今日兩屋相連的獨立住宅差不多,為境況較豐的表示。有時內部一旁加窄長的南道,由入口至廚房,其特徵是陰黯無光,雖然法律規定的目的是在多得光線與空氣。


「普遍」式住宅的產生在「花園新村」受到社會的注意以後,它們有時兩所相連,有時四所或六所合成一組。標準內容是兩廳三臥室,梯道、廚房、浴室廁所及小儲藏冷室及煤棚。


這種房子的大體形式及內容在各城裡幾乎一律,所以被稱為「普遍式」內容的改進極為顯著,環境舒曠。故雖然這種住宅多在距離中心工作區更遠的地帶,但仍能大量吸引內圍較優裕的住戶由「窄條後院」式的住區遷來居住。


投機商人一面見到它們的受歡迎,一面又見到它所需要的地皮大過其舊時樣式甚多,會減弱他們的利潤。故商營住宅雖用這同一平面,但在形式及裝飾上卻出了許多花樣,以求迎合賃戶的虛榮心理,作為較高租金的理由。龐雜倫俗非藝術的變化成為風氣。市府所建新村即在這方面加以糾正,多用簡潔的風格。使整區歸於典雅,以後的進步是要在材料的選擇,佈署的更合理,街道的林木及公共娛樂中心的各方面。

表一 住宅數目及建造時期百分比表

alt

住屋總數為二十八萬餘所,其中十萬所為1920年以後所建。調查實況,2/3的低薪階級仍住1914年以前的房屋。中心區大部房屋已過50年,標準落伍,在二十年內必須完全代以新屋;衛生部報告17,000餘所巳不堪居住。外圍在1930年以後建。

表二 住宅種類表

alt

表三 住宅大小表

alt

1 原稿字跡不清。


造數之低,指示未經建造地區已所餘無多。

伯市「分租」及住公寓的習慣比他城弱;公寓除卻市府的試驗設計二三處外尚不多見。但這表所謂「分租」乃指將住宅內分出房間租與他戶,不管設備及傢俱而言。將自己陳設的房間隨時短期分租者並不包括。


由人口調查統計中得知伯市81%的家庭人數為四人及不到四人者,過六人者只有3.8%。用種種分析研究,均以每兩人需一個臥室計算為適當。故此點指示全市僅1/5的住屋需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臥房,而4/5只需兩間臥室。為將來建造新屋的參考,表四(見下頁)意義最大,它指出今日伯市租金負擔的比例,40%在10先令以下,20%在8先令以下,且在中心區付10先今以下者達71%。今日市管住宅新村的租金雖約為10先令,但外圍一切生活所需的價格比中心高,而市營住宅中,三臥室者租金較商營同大小者略高,(市管住宅兩臥室者則較商營為低),由中心遷至外圍者,可能影響他整部生活費增加至1/3,造點格末不可不顧慮到。


伯市自置房產的住戶總數僅14%,其中6/10強仍為分期償款者或負典押債務者;絕無房金負擔的住戶實際上僅5%。因為家庭增加率與人口增加率不同,伯市人口雖稍減,但因家庭數增加,在數十年內住宅的數目必不比今日低,但房間數目多的住屋則可略減。在中心及內圍多單身住戶,因家庭消做,所餘鰥寡老者,因新住宅太大,所以沒有遷移的理由。此點指示將來新屋中必須包含若干老人住宅。

表四 各區商營住宅最通常租金比較表

alt

黑色條指示市中心極低租金住宅百分率之高;灰色條所示者為內圍;白色條則指示外圍。最可注意之點在市中心住宅的租金,將近百分之四十在6先令與8先令之間,而外圍住宅租金乃有將近百分之四十在16先令以上。可知最低租金住宅仍多在市中心,所以較貧窮的住戶仍趨向留居在市中心。

住戶在所住區工作者百分比表

alt

市營住宅住戶在本區工作者較其他住戶少的原因是因為市營住戶多近代所建在外圍較遠地區。第三及第六兩區居民之所以多在本區之故因市營新村靠近幾個大工廠。經統計,平均全市工作人員之45%不用車費。費三先令以上者為11%強,五先令者3%。約1/8的工作人員居處距工作地點在四英里以外。這個情形與倫敦相較實算從容。


這種距離,除費用外,更可影響工人回家午餐;如果行程超過15分鐘,回家午餐即不可能,這點亦即直接影響工人生活情形。近代稱公園為市鎮之肺。伯市公園面積與英國各大城相比,顯然是充足的;但與人口比率仍為不足。全國運動協會建議標準,單算運動所需,即為每千人六英畝,為環境改善的公園尚不在內。表中數字尤指示三個圍域中情形的懸殊。且中心區公園多半是小區只有一共畝左右,離合理標準甚遠。


兒童遊戲場習題與公園有相連的關係。—般人認為即使設有公園兒童仍愛在街旁嬉戲。為研究這種言論有無事實作出統計。結果:(1)證實公園並不被多用,連放假日都如此。(2)觀察在缺乏公園的中心區,兒童在公園消遣的比例上卻比較外圍兒童還多。推究原因,可以明瞭主要原因是公園過大相距甚遠,不便於幼齡兒童。故設備鄰近住宅的小塊遊戲場極為重要。(3)兒童在街上遊玩的較他處並不佔上峰。(4)兒童在家中遊玩多因住房過小而受限制。


統計證實住戶對園圃之愛憎恰與事實上花園之受整治與否平行。但調查所訪問的7,023家中,6,491家表示要一個自己的花園。這表示這點在新建設上實不得不注意。有統計顯示,住戶想要遷移的原因,住在市中心者百分之九十是要換所好一點的住宅,而只有百分之十九是要接近工作地點。外圍住戶則亦有百分之六十二要較優的住處,而有百分之二十六要接近工作地。各圍的問題,由於這個方面的調查,又更為明晰。

(四)原則的提議及結論

波思維爾研究組在他們詳細調查分析統計伯明罕市的住宅問題以後論點約略如下:


他們用社會調查方式來研究住宅問題,就是承認「人的因素」的重要。他們不只問房子如何,他們所需要的是住戶們如何生活的。同住處相連的問題是工作地點,生活狀況,關係於這兩個前題上。這個立刻將龐大的工業及其所需的大量人口,及這些人工的一切生活,牽在一個問題以內。他們認為每個已發展的工業大城,今日必須選擇決定它要再加擴展的政策,還是要節制展大趨向的計劃。無論如何每市為解決工業及居民需要的展動與鄉郊及鄰鎮都有密切的牽連,因此它是普遍的為全國鄉區設計問題。故建議:


(1)宜設立負責的全國設計委員會作總的規定及計劃。

地區的支配為設計的關鍵,如個人產業同公共福利的整體設計發生牴觸時,當局必須有法律根據可以處置辦理。政府如何酬償私人犧牲出讓的各種地區的細則,雖不在這研究的範圍內,但應什地區分配的法律,則認為必須產生。故建議;


(2)支配地產為公共利益的使用,必須修改現有法則。

因伯市近三十年來所吞併的郊野已達極大面積,將建造地區展至極大限度,過此則市心與市郊距離將不能解決居住問題反而產生嚴重不便,加甚市區的不健康。故建議;


(3)限制再展市境,保留「綠帶」郊區。

因伯市「中心」房屋人口雙重密度之高,地區有限而重工業又不能移動,工廠與工人住處兩面都需要隙地,而雙方寸步不能開展建議;


(4)(a)創立「附庸新鎮」(Satelite Towns)。伯市工業種類極多,有可移與不可移性質的分別。選擇其可移的數種配合成小組遷至「附庸新鎮」以減輕中心壓力騰出隙地;這種新鎮距市邊境二十英里至三十英里為最便。以特別快車聯絡,則在時間上可在半小時以內到達市區。


(b)在擁擠地帶創立「集合工廠大廈」。伯市有一萬二千家輕工業,每廠只需百餘工人。將這些集中於五六層樓工業大廈中,雖不能減輕人口密度但可以救濟地區的擁擠,增出空場集中公共衛生及福利設備。


(c)必須留在舊地的著名的重工業工廠近旁所騰出的隙地重新做近代分配。


(d)與重工業工廠相連,必須留在中心的住戶,宜用近代數層公寓大廈,借立體擴展以補地區納不足。以近代的設備,改善住屋的供應且節省面積以留出合理的空場。如今日已建在Emily street的公寓及mansonette集體小住宅及Terrace House等。為使必須拆除的舊屋與新造新屋之間和緩經常的進展。建議;


(5)規定尋常住宅年數的限制。

伯市中心街道之不合用已不可諱認,如果對地區之分配使用,政府有正當權限,直通的交通幹道與林蔭大道都必須經營,建議;


(6)建造林蔭大道,在最近可能時間內以補公園之不足。

鑒於近來所建新村的缺乏公共生活興趣的中心,住戶之間失卻當時集居睦鄰情感的自然表現,新村住宅竟變成一種宿舍,無村鎮家園的意義,故建議;


(7)市府應協助教勵社交福利中心的設立,如有幼稚園,衛生處,圖書館及小禮堂的集中建築物,以便社交生活的產生及共同興趣的增進。


結論 由於各種實況的調查,研究組先得了三個結論:


(一)如果不先作全市的統籌計劃,並且如果對「地區的應同」沒有法律來制裁和決定其適當分配時,局部的改善影響了全市系統的失敗。(二)每個問題的解決,在市政調整的程序中,都借力於多面關聯的許多因素,所以住宅整體的改善,任何個別單面的處置都不能圓滿勝任。(三)一切提議仍只是原則上綱領,細項改善須在實行時逐步解決,與環境調整。

(五)參考提示


1、上項資料是關於一個已經過度發展的工業城裡的住宅問題。經類似「社會調查」的方法,將一切居住情況作出統計。我們所得到的是經各時代發展而造成的擁擠情況及擁擠原因。


2、這調查的價值就在於實況報告可以指示具體解決途徑,避免純粹的理論改善原則。這實況報告目的即在於改善,故供給各方面的確實數字,而同時暴露任何變動在實際上的困難。指出許多「調整」陷於事實上的矛盾,提倡不得已的解決方式,牽涉到遷移一部分工作中心的辦法。因住的環境的優美條件顯而易見故他們不惜費時再加以討論。這裡許多數字都是指出位的條件與工作的連帶關係。第—重要的是住與工作的距離;地區上的距離;借交通工具在時間上的距離;因交通工具每個工作人員每日車費的負擔;及使住與工作脫節的危機。


在理論上所應有的良好配置,今日大牛因交錯的既成事實之存在,難於買施,故今後切底的改善,必須由全市統籌的計劃入手:一萬面用和投分期拆移的程序,達到計劃上的分配;一方面迅速開闢新工作中心,以產生新的居生區域,逐漸疏散觀存市民的密度,亦即消除貧民窟的最基本步驟。


3、以伯市工業之盛,經濟力量之雄厚,一世紀末竟無法消除擁擠及不衛生的貧民居宅區,這個事實應使我們驚訝警惕,它的原因我們應加以認識。這調查團的結論是,以往的錯誤由於過分限於局部改善,改善的各種條件,因已限定的情況,竟成互相牴觸的因素。如接近工作時間經濟的地區,可能即成為圍繞工作中心過於擁擠內地區,缺少空地林木,不合衛生的區域。如在交通上加以便利,可能因添設支線而加增複雜情形及居民負擔。如發展工作廠場,使不超過現代化的合理密度,必須增加工業地區的面積,這又等於進迫本已有限的工人居住面積,更使其擁擠、如無限制的僅是使居宅向外擴展,則最外圍的住宅與中心的工作距離愈增,交道與時間的經濟便又成習題。故今後必須大規模的全盤籌劃,如辟新中心,乃至於將工業的一部移出舊有已過密的中心。經濟不允許我國蹈他化的覆轍。我們今後救濟住宅房荒,絕不宜在市中區,增設不已,以求目前及局部的救濟。在舊市左近必須開闢新的,疏離的,若幹工作的中心,各中心間設置交通幹線。


4、因私人地產權利之足以妨礙全百計劃上合規的地區分配,這調查會認為最基本的改善需先增加政府對地區使用之法律上權限。這一點頗為重要。中國郊區多為耕地,市區內房屋簡陋者居多,工業尚未正式開展。開闢新區,重劃舊區,及拆建移建均較簡便,主要點在於地主之公益觀念,及政府的地區使用權的規定。

我們一切正在開始,宜早擬研究定出計劃,逐步推進,不宜失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