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拉薩,時光靜默如謎 > 盛夏的果實,只待偶然的邂逅 >

盛夏的果實,只待偶然的邂逅

每年盛夏的雪頓節,清晨在哲蚌寺和色拉寺曬大佛朝拜,下午則在羅布林卡上演藏戲。通常羅布林卡藏戲會上演三天,能在這個時段和在這裡演出的戲班子都是有歷史傳承的。每一個戲班都可以講出長長的故事與故事中的人物。堆龍德慶縣的覺木隆村和措美村這兩個藏戲班子,就是每年都會出現在羅布林卡的歷史現實版呈現。

中央四台來拍西藏風情的紀錄片,我趁著機會跟著攝制組去了覺木隆村看藏戲,之前只是在雪頓節的羅布林卡看過藏戲,人山人海隔著無數頭頂眺望過。這次專門請了覺木隆戲班演出藏戲的片段,正忙於農活的藏戲演員們都被從田里叫回來,在村莊外的平壩上搭起頂篷,邊上用花布圍成了一個更衣兼化妝間。雖然看似簡陋,其實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村,應該說是藍面具藏戲最正宗的地方——今天西藏自治區藏劇團的前身,就是覺木隆村的藏戲班底。

每一場藏戲的演出,哪怕是很小型的演出,在中央的立柱上都會懸掛著繪有湯東傑布的唐卡,湯東傑布是一位噶舉派的高僧,據說在1430年他主持營建西藏的第一座鐵索橋。在建橋過程中,他發現民工中有七個能歌善舞的姐妹,在白面具戲基礎上,吸收佛經中傳說和民間傳說故事中帶有戲劇因素的內容編排表演節目、設計唱腔動作和鼓鈸伴奏,指導七姐妹演出,為行善修橋募集資金,七姐妹天生麗質歌聲優美動聽,人們稱她們為阿吉拉姆(仙女)。以後湯東傑布又將經其發展了的白面具戲帶回家鄉,創建了迥·日吾齊戲班,將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裝飾改為藍面具,在白面具戲表演藝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各種歌舞和古老瑜伽功術、雜技等,編演了佛經故事《智美更登》,從此,藍面具戲逐漸形成。

藏戲的場子通常都不大,所以演出很注重與觀眾的情緒互動,村民一邊搖著轉經筒一邊看,小孩子四處亂跑。演員在台上唱著,就有人徑直走上去獻哈達。還有專門的「茶水」隨時走上前去給演員倒茶。輪到小丑出場,上面念一句對白,觀眾大笑著跟著重複一遍。

藏戲跟京劇的臉譜相似,顏色代表著特定的含義。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純潔;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威嚴;王妃的面具是綠色的,綠色代表柔順;活佛的面具是黃色的,黃色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製,眼睛、嘴唇處挖一個窟窿,以示樸實敦厚。

雪頓節,在每年的8月下旬。在羅布林卡看過了覺木隆的藏戲,如果還有興趣,不妨多找一些人,提前約定個時間,以村莊做背景再細細回味一下覺木隆藏戲。如果是想看一整出藏戲,除了出錢約演,更重要的是能看得懂和有時間,民間演出一齣戲最短也有5小時,舞台上的演出則會縮短在2個小時以內。八大藏戲有《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

西出城走青藏公路到堆龍德慶的路口,向左轉進鎮中心,到第一個十字路口右轉經過乃瓊鎮之後,向西北方向探路而行就到了村莊。

雪山江河做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戲的藝人們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其伴奏。他們別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