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與故土一拍兩散 > >

為何失望,
以及可以抱有何種期望?

何懷宏

我最早讀到王昭陽的文字,記得是本書中的第一篇《亞裔男之忿》,當時就欣賞其文字的生動和洗練,也認真思索其中提出的問題。後來陸續在《新世紀》雜誌的專欄上讀到他的系列文章,幾乎篇篇都有亮眼之處。其間我們在我家見過一面,雖不敢謬托知己,但我在認真拜讀此書之後寫成這篇序言,希望作者和讀者將其視為一種也是釋出我自己內心一些長久疑問的討論和對話。

正像我們從書中最後一篇《制度與心》中富有感情的追憶看到的,昭陽的祖父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知識分子、合譯馬克思巨著《資本論》的學者王亞南。他的父母也都是當代有名望的高級知識分子。而他不僅是文化世家的子弟,本人也可以說「得天獨厚」,在1982年20歲的時候就去美國留了學。他也很早就在讓許多人艷羨的華爾街的投資公司幹過,在浪漫的舊金山待過,經歷過前些年美國經濟發展最快的一段時間。然而,在美國求學和生活多年,他卻對「美國夢」或者說「美國信仰」本身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和失望。後來他多次往返於中美兩地,中國有些方面「趨美」或者說向現代化「趨同」的社會生活的變遷大概也是讓他失望的。他曾經決定放棄綠卡,徹底回到中國,但過了幾個月就覺得不行,終於只能將自己定位為昔日家國的過客。倒是他後來在蘇聯和舊歐洲等地的流浪和情感經歷,使他精神上似乎重新有了一種甦醒和希望。

為什麼失望?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一種變化?我其實也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一些深入到美國校園或社會的年輕中國學子,不像眾多走馬觀花者或淘金者,反而會對美國的主流社會和支配話語感到深深的失望乃至信仰破滅,轉而向別處尋求,尤其是轉向文學,也許有文學天賦的人容易發生這樣的變化?這倒不僅是中國的學子如此,在西方,趨左的學者也是出身文學的居多。他們對美國的社會生活、體制尤其是市場,持一種嚴厲批判的態度。諾齊克曾分析過為什麼許多人文知識分子反對市場,他認為是那些在校成績優異的學生走向市場社會之後感受到了挫折和失落。

這一解釋可能有些簡單化,但也可以視為其中的一個原因。而作者還沒走進美國社會,在美國的校園裡時就已經感受到一種失落了。因為這裡還要加上他特有的一種身份與追求,即作為一個青春「亞裔男」的身份和對愛情的特別嚮往。他在剛開始來美國的時候,「早已打定主意,絕不再回中國。對這個新的國家,我充滿熱忱與好奇」。那時候他對美國抱有一份「虔誠和真摯的心情」,「說心裡話,有機會做美國人,讓我欣喜若狂」。但一旦來到美國,原先在中國的優越條件已不復存在,僅僅會讀書和智商高也不易得到女生的青睞。他在北京的時候早已情竇初開,雖然美國的同學之間都彬彬有禮,但他到美國後所「遐想過的美妙事情,在第一個星期、第一個月、第一個學期,甚至第二年、第三年,都沒有發生」。這對作者這樣一個「青春男」來說可能是難以忍受的。於是,「每個週末,每個假日,看著別人兩口子親親熱熱,背著包去小火車站,我心中的煎熬和憤怒就無以言表。我開始喜歡一個人坐在圖書館的地下室裡讀戰爭史,讀毛澤東的書,並因之熱血沸騰」。他說他漸漸對美國產生了「濃厚的敵意」,後來雖然在紐約期間也有過相知甚深的美國女友,在流浪歐洲之後也仍然回到美國生活,並歸化入籍,但終究對美國的社會感到一種徹底的失望。

這失望的一個直接或主要起因或是因為性愛,但失望的內容卻不僅於此。究竟是在哪些方面呢?它是相當根本和徹底的失望,但大概也不是囊括一切的。首先大概不在於自然環境是否受到污染甚或優美,居住、食物是否安全乃至充裕等物質生活條件。甚至於問題似乎也主要不在政治和經濟的基本制度和狀況上。作者寫道:「美國主要的問題,不是經濟,或所謂『民主不民主』;雖說發生了金融危機,尚待復甦。平心而言,美國的政府官員、地方警察和各級法院還算通情達理,不常聽說格外嚴重的舞弊情形。若是抱怨美國缺乏自由,未免吹毛求疵,鑽牛角尖。」政治意識形態也不是大的問題。作者說:「有時意識形態無可指責,但底色逐漸蒼白萎縮;有時恰好相反,意識形態僵硬甚至黑暗,但社會的深處,暗藏著明快、晶瑩和溫暖。」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前者似乎是指美國,後者是指蘇聯。儘管作者的行文似乎處處顯示出對美國社會生活和主流話語的全部否定,認為在美國並無真正的自由,那裡的「自由」是個「惡毒的笑話」。他說:「我去了美國,然後便失卻了對美國的信仰。我無法指明究竟是誰、哪個機構或組織剝奪了美國和我的自由……無論如何,2001年夏天,我終於溜出美國,竄到歐洲。這對我而言,無異於第二次解放。」

我們仔細閱讀作者的敘述,問題看來主要是出在「感覺」上,尤其是出在對「幸福」的感覺上,因為對幸福(從文本看,其中性愛占很高甚至最高的位置)的追求得不到滿足,所以感到生活特別乏味和沒勁。問一個在今天中國已經變得好玩也好笑的問題:「你幸福嗎?」那麼這裡的回答是「我很不幸福」。就像作者寫到的:「問題是,硬件一應俱全,而你卻感覺非常不好,往往還說不出是為什麼,這是最糟糕之處。壓抑,乏味,沒勁。城市沒勁,鄉村沒勁;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郊外『新開發中產社區』,更是超級沒勁。這不是笑話,那無以形容的憋悶、疏離、焦躁,還有麻木,能把好好的大人或小孩給活活逼瘋。」作者的感覺對他來說無疑是真實的,他也是格外敏感的。但這是否也是生活在美國的大多數人,或者局限一點兒,是否也是美國的新移民中大多數人的感覺? 

這種失望緣何而來?怎樣才能生活得有味乃至有勁?對於具有浪漫情懷和才華的人們來說,動盪的年月可能是指望革命,和平的日子裡大概就只能是指望藝術或者愛情了。作者希望制度體現愛心,對革命也傾注了相當的感情,當然,他同情和心嚮往之的不是那些最後奪得和掌握大權的「成功」的革命家,倒是那些沒有「成功」甚至被殺的革命家,比如羅莎·盧森堡和托洛茨基。作者對20世紀革命之後導致的極權體制同樣反感。他也不相信託洛茨基、羅莎和考茨基會與羅斯柴爾德家族同屬於一個巨大的「國際陰謀」,他大概也不喜歡或者說不相信資本與市場基礎上的社會能長久穩定。就像他引羅莎的話所言:「柏林恢復了穩定嗎?你們這群侏儒!真的不知道?你們的『穩定』建在沙灘上。明天,槍炮聲再度響起;你們將嚇得面無人色。一聲嘹亮的號角,向世界宣告革命的來臨:這是我,過去,現在,將來,直到永遠。」他反覆談到對一種不祥之兆的預感,甚至預感到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大難,說「我這代人注定了還要見證天翻地覆的改變」。

是的,可能會有大變,永遠不能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性,但也要有所準備,這種「沉悶乏味」的生活也可能還會持續很久很久,原因我將在後面談到。另外,真正的革命是一定要提出某種正面的理想和價值目標的,這種價值目標是什麼?我們目前的確還看不出來。要不就只是一種單純的「大難」?或者新的價值目標要等進入了「大難」之後才會湧現?但那樣的話,我們是否甚至要為此期待以至推動「大難」?而這樣做是不是不僅過程的代價太大,乃至在這之後出現的結果更難忍受?

有關愛的追求 

從本書文本看,在作者那裡,一個中心的價值追求是愛,他正是以此為基本標準來衡量國家、制度、民族和文化的優劣的。作者寫到一個沒讀過幾本書的俄羅斯小姑娘對他說:「完美性愛是最高的境界,為之願意捨棄一切。」他覺得這其實就是說出了他「尋覓半生的苦澀真理」。然而,他在這方面卻屢屢挫敗,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居住在舊金山時期。他說在這全美乃至全世界最美麗的城市,工作也不累,然而心情卻壞到了極點。他和另外兩個朋友——一個很傳統的美國男孩大衛,還有一位長得高大威猛、名叫丹尼斯的俄羅斯哥們兒,「卻愣是在舊金山找不到女人」。

這可能和女權運動的興起有關。女權運動可能造就或增加了一些讓男人難於親近的「悍妞」。他說激進女權運動要重寫一切性愛規則,修改所有涉及男女內心默契的細微法則,許諾讓大家一起來塑造新型的、沒有人格缺陷的男人和女人。而他對激進女權運動、對性解放也不抱好感,認為「性的解放,並沒有帶來精神的成長」。他還是要在性中追求愛情,至少是一段時間裡性愛對象的唯一。他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見解,認為「除卻即將來臨的生態崩潰和經濟瓦解,女性的復興是唯一需要關注的人類轉型」。「無人能夠逃脫時代。男性正在消失。」他說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成百上千種新的主義實驗,真正留存下來的,靠左邊的是女權加同性戀,靠右邊是「市場萬能」的新自由經濟學。然而,這兩者看來都不是他喜歡的。他說他一直搞不懂,不快活的女人對男人喪失興趣,是覺得男人都不像男人,還是覺得自己本身也不像女人?他不能想像,假如一座城市裡的男人都病態了、頹萎了,女人還怎麼能夠豐潤嫵媚、神采奕奕。他不解:90年代「民主勝利,極權傾覆;舊金山的甜白性感妞,變成憤怒凶悍妞——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歷史現象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隱秘的內在聯繫?」這兩者之間可能確實有著某種隱秘的內在聯繫,那就是同屬於平等的潮流,在政治上是民主,在社會生活中則是男女平等,乃至可能是作為一種補償或糾偏似的更加崇尚女權。

後來過了些年,他重返舊金山。感覺到在這春光明媚,本該是最浪漫、最充滿愛情的城市裡,咖啡館裡坐著的男男女女卻連互相瞟一眼、調一下情的勁頭都不再有。這一定是作者的真實感覺,但也可能僅僅是作者的感覺。基本的感覺不好了,可能會覺得所有碰到的事情都不對了,就像他覺得一個跑步的金髮妞老遠就喊「Excuse Me!」、叫人讓路是「一聲怒吼」一樣。

作者說由於來到美國的「中國妞」多數想嫁白人,所以他就主要去泡「白妞」了,這自然會遇到男女、族群的雙重隔閡。而如果加上「優雅文化」與「低俗文化」之別,那就是三重障礙,要實現起來自然是分外艱難。作者又說:「自小學以後,直到走遍半個地球,我也始終在找尋一份同樣簡單的為人自尊。」但自尊為什麼一定要和泡妞而且是泡白妞的成功聯繫在一起,或者說由它來體現呢?不過,這對一個生命力洋溢的「青春男」來說可能並不難理解,對於一個浪漫情懷和富有才華的人來說可能就更不難理解。對於一個視情愛為至高價值,將藝術美與情愛美的追求結合在一起的人,可能這是命定的。或者說這就是屬於他的命運,直到哪一天老得愛不動了才算。他和許多其他的「華裔男」不同。就像作者也注意到的:「我在舊金山見過的華裔男,幾乎無一例外地樂觀、敬業、關愛家庭、心理健全。那些橫眉怒目的白人女權妞,不論沖誰使性子,對待唐人街的老闆大廚打工仔們,總歸是客客氣氣、和顏悅色。而後者,也從不向白妞們散發哪怕一絲一毫的性能量,或原始的男性攻擊力。」這眾多的「華裔男」是樂觀的,看來也是對生活滿意的。問題在於,一個命定的異類才子是否願意如此生活,願意做這樣一個唐人街的華人,或者在郊區有自己住宅的高級華人白領?

但作者也不是沒找到「白妞」中的意中人,他在美國也曾有過幾個不錯的情人或女友,在歐洲更有過一些和「白妞」們的美妙的情愛經歷,尤其是他和薩洛美的一段可能是最為銘心刻骨的愛情。只是這所有的性愛都沒有「終成眷屬」或成為「一生伴侶」。如此看來,他其實並不是在情愛方面完全不「成功」。或者說,只要努力去尋找,在異族的異性中找到和自己心心相印乃至同等精神文化水準的人也不是全無可能。但為什麼他還是沒有「終成眷屬」或保持愛情?以他和薩洛美最動情的一段經歷為例,作者寫道:「憑著銳利的女性直覺,薩洛美開始洞察到我在若干細微層面上對她的敷衍和應付,慾望釋放後四處游弋的色眼,還有更致命的一點:最為本質和真切的內心情感中,我的冰冷盔甲和自我保護。」即他在這一深愛中還是有一種「不在場」或「不投入」,導致兩人的關係最後斷了。所以,不能不提出這個問題:既然如此崇尚愛,為什麼遇到了值得愛的人還是沒有全身心地投入?結果還是讓對方失望,而最後自己也失望?

的確,作者也深刻意識到完美性愛的性質和艱難,他說:「愛情是敞開自己。生命歷程和動物直覺中最原始、率真,甚至非常羞恥的層面,赤裸裸袒露給對方。一觸碰便弄得血肉模糊,痛不欲生。由此長出另一個稚嫩生命。不是肚裡的胎兒,而是非常纖細、被不太準確地稱之為『我們』的東西。它多半只在瞬間存活,然後隨風飄逝,留下漫漫一生的痛楚和遺憾。」他說「這個歷程使女人更加柔韌而豐滿,男人則遠遠未必」。事實是,愛情的失敗對女性的傷害往往比對男性更大,她們在愛的過程中也往往比男性更為專注和投入,而失敗之後她們所承受的也比男人更為沉重,以後也更缺乏新的機會。另外,愛情與制度、與社會有關係,但似乎也沒有太多關係。在一個相對健全的社會裡,愛情的成功主要和男女雙方的努力有關,愛情的維繫更是如此。這種維繫不僅和雙方的感情有關,還和生活的理性或者說智慧有關,同時責任感也絕不可缺席。

美國、蘇俄與中國

在本書中,有4個具有思想像征意義的地理標誌:中、美、俄、歐,其中尤其鮮明的前三個。中國似乎是在離開蘇聯的模式而向美國的模式走,當然,它自己的某些千年歷史文化和百年革命文化的自身特點也是丟不掉的。它今天也不像俄羅斯那樣徹底否定自己曾有的體制。但還是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說,從既往的事實而言,蘇聯曾像是中國的昨天;而從不少人的追求來說,美國則像是中國的明天。這三者之間既有關聯,又存在著一種緊張。就像作者所寫到的:「中國的故事、蘇聯的故事、美國的故事,各自源流深長,或許也暗藏殺機。」

作者對美國的觀察和敘述自然佔據了本書的大部分內容。近30年,他在美國生活的時間最久,並且最後回到美國。他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體驗,談到了美國的金融危機、校園槍擊事件、郊區生活、族群問題等。其中許多觀察是饒有趣味的,當然,最生動的還是其中的一些人物:他在美國和歐洲的女友、當年的文青和憤青朋友等。在他看來,美國的族群仍然是難以融合,校園槍擊案件幾乎還是每年會發生,金融活動之後的價值觀還是會繼續導致經濟危機。

作者對構成了「美國理想」大部分光環的美國郊區生活的評論尤其有趣。在他看來,「二戰」之後聯邦政府決定為大約1100萬座將要興建的單門獨戶郊區房提供按揭補貼,加上1956年國會通過《跨州高速公路法案》,這兩個純粹國內性和經濟性的事件,標誌著美國大眾日常生活開始走向大面積郊區化,也標誌著傳統美國中小城市由繁榮轉向萎縮、退化和荒蕪,乃至對日後全人類都具有深遠的影響。他認為,今天美國約有85%的人口居住的具有基本雷同的小草坪、停車庫還有平房或樓房的郊區社區,其實是對城市和鄉鎮的雙重拋棄。它使居住者的生活徹底依賴於私人汽車和高速公路,過分規整的居住區域同集中組合式的購物中心相互隔絕。上班和謀生的地點往往相距很遠。作者認為這樣的社區不可能提供奇遇或驚喜,而最根本而且無可救藥的缺陷是,「它不可能給它的任何一位居民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家鄉感」。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待在一個這樣的美國郊區社區裡。的確,這裡的生活基本是「在輪子上的生活」,要離開社區,不開汽車幾乎是寸步難行,即便只是要打一瓶醬油。雖然不遠處也有荒山原野,可即便到了那裡也不能信步走去,因為就連不多的步行和騎車的道路也都是規劃好了的。但我感覺,周圍的多數人還是喜歡這種生活,還沒得到的也趨之若鶩。作者自己也寫道:「真正推倒蘇聯的,不是別的,正是那一排一排印在明信片上的小白房子。」如果大多數人都想有一塊草坪或者花園、雙位車庫的獨立房屋,大概也只有這樣的「郊區化」才能攤得開、鋪得下。它帶來的毛病可能還是一個利弊權衡的問題。相比住在都市的「筒子樓」或「鴿子籠」中,大多數人可能還是更願意選擇居住在這種郊區。當然,這種生活方式如果過於呆板雷同,席捲一切,構成一種對哪怕是少數人更願意的生活方式的壓抑甚至機會的剝奪,那也的確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作者對美國的批評還觸及了整個「現代性」更深的層面,尤其是有關數量統治和文化衰落的方面。他談到在市場化席捲一切的情況下,社會變成了一個原子化而且虛矯做作的大眾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從小學會為自己設計一個不斷更新的包裝和品牌。「一切集體的、物質的夢,都可以延伸、組合、重複、量化、交換。」 消費主義或物質主義盛行,「華爾街是唯一和最後的宗教。它崇拜的偶像,是無限擴張和可替換的數量,以及這個數量對時空和脆弱生命的征服」。現代社會是一種數量的統治,也是物質的統治。物質的東西是一切都可重複、可定量、可替換的。在滾滾而來的物慾面前,人們對生命的質量、對精神的東西不免敷衍,對生命質地的高貴也乾脆拒斥或充耳不聞。於是文化的衰落變得必不可免。這種衰退其實不只是美國的,而是世界性的。作者說:「1990年後,不論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各國各語種的文學藝術,似乎一下子同時失語,出現了空前的敘事危機。也許有若干零零星星的美好例外,但遮不住、揮不去整體而言夕陽西下、明日黃花的瘖啞和淒涼。這種集體性失語,相對於我們這代人所經歷和見證的驚人歷史變化,顯得多麼可悲、多麼不可原諒。」我雖然認為這話說得有些過分絕對,但也有基本的同感。即文化或者文學藝術總體上並沒有隨著經濟和民主的發展而上升,反而是下降了,包括獲得了較充分的言論自由和一定政治自由的俄羅斯,其文學成就不僅遠不如19世紀時,可能還不濟蘇聯時期。

總之,在作者看來,「貧富極度懸殊,文化精神生活虛假凋敝,日常人際關係和生活環境極度規整、刻板、隔絕、孤寂的國度——這是今日的真實美國」。在美國,「無限度物質擴張被提煉為一種新的集體共同身份,除了大眾娛樂語言、心理咨詢語言,還有技術、數字和管理語言之外,在人與人之間,似乎再沒別的交流形式」。而更嚴重的問題還在於,整個世界也在趨於美國化,包括過去與美國抗衡的社會主義陣營。作者寫到,1991年「自由」的勝利,意味著人類的這一大部分也徹底臣服於這種生活方式。作者還說:「強悍和尊貴,作為人生品格,不再屬於今日西方。」尊貴不好說,但美國至少還是今日西方中最強悍和野性的,至少在對外的方面。西方曾經最強悍的,甚至也追求一族「尊貴」的國家可能要屬昔日的法西斯德國,他們卻被西方人自己給打敗了。

我們再來看蘇俄。作者對蘇聯有一種留戀,蘇聯和美國也恰好構成一種對比。儘管他1994年夏天第一次去俄羅斯時蘇聯已經解體,他覺得自己還是感到了不少美好的東西。但若看他此前幾年還在美國的時候從電視中看到蘇聯解體時就已有一種傷感,而到俄羅斯的「下車伊始」也就有一種感動。我們或許可以說,這種情感首先是對美國乃至今天的中國失望的直接結果,是一種因此之故而對「異托邦」的尋求。

作者雖然認為斯大林的蘇聯是「建築在屍骨和謊言基礎上的強橫制度」,但他可能對這個「社會的深處,暗藏著明快、晶瑩和溫暖」還是估計過高。他認為有相當數量的事例表明,有一大部分蘇聯人民,也包括不少趣味比較高雅的青年男女,事實上接受了這個制度,並勉強建立和維持了一種單純、質樸、草根性的小群體價值觀。他說蘇聯人民「畏懼、蔑視、盡可能躲避,卻也習慣並嚴重依賴這個蛛網般嚴密的龐大體制。他們學會最大限度地爭搶並佔有體制給予人民的各種許諾:免費住房、免費教育,不需要發愁的工作,需要排長隊領取的優質香腸、鹹魚和奶酪」。「一般來說,他們的生活並不像索爾仁尼琴小說裡描述得那樣悲壯、淒慘,他們也並不似美國『冷戰』評論家們所暗示的那樣,殷切渴望多黨選舉或投票自由。」但這種「爭搶」不正是制度帶來的問題,不正是對道德和精神的侵蝕嗎?如果多數人想要過的正常富足生活需要通過「潛規則」、需要通過侵蝕道德來實現,怎麼會是社會深處的「明快、晶瑩和溫暖」呢?另外,且不說多數人,不說人們的物質生活,甚至也不說言論和政治自由,和作者類似的作為少數的知識分子,日常生活在這樣一個「蛛網般嚴密的龐大體制」中是否又會真的快樂呢?故此,一種給人以普遍尊嚴的自由民主制度還是值得去爭取的。

作者還認為:「蘇維埃體制宣講的某些觀念碎片,經過篡改、變異,事實上浸透於最後那一兩代蘇維埃人的內心,比如友愛互助、淡泊功利、對純科學或純藝術的敬仰和渴求。」我雖然同意他所說的蘇聯,但斯大林之後的社會主義同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在氣質上還是有相當不同:新中國早期對「階級鬥爭」如此強調,對「人道主義」如此厭惡,反映出內心裡對某種生活旋律的厭憎,也許還有嫉妒。但是,將「友愛互助、淡泊功利、對純科學或純藝術的敬仰和渴求」直接視為是蘇維埃體制宣講的「觀念碎片」,這可能也是太理想化了。

當然,作者不那麼著力批判舊的極權,也許就因為它已經崩潰,抑或認為它不可能再回來。而新的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極權」卻是更現實的危險。然而,真正的極權崩潰雖然是事實,但認為它不會再回來可還是說不定,而過於溫情地懷念和讚美它甚至可能是促使它以新的、改頭換面的形式回來的一種因素。

而對蘇聯1991年的「易幟」,作者可能是過於否定了。他說:「在今天的俄羅斯,我沒遇到一個人將其稱為『自由解放』。」但又補充了一句,「除了媒體精英,或漂游逐酷的美國混混兒」。在他看來,這是「另外一群流氓惡棍上台,如此而已。『震盪療法』、掠奪式私有化所包含的殘忍與偏執,與20世紀30年代集體化大饑荒並無實質區別」。「如同葉利欽許諾給無數蘇聯人富裕、自由和快樂。那個革命發源地氣氛溫馨,景色迷人,看不到殺戮和血腥,但是擁有一份特別的、史無先例的殘忍。」蘇聯解體之後有種種問題,但我以為和斯大林時代的極權還是有實質區別的,就像依靠暴力和謊言的極權與物質主義、消費主義的價值一元的所謂「極權」是有實質區別一樣,就像根本不允許有選擇的所謂「自由」和多數人選擇了物質幸福優先的真實自由有實質區別一樣。

作者不贊同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說他「沒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的信奉者」,然而,在他看來,「1917年的大革命,戴了唯物主義的紅帽子,但是發射出宗教和末世的藍光。這亦是單細胞者的救贖之光」。對於1991年蘇聯解體,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人們不愛蘇聯了!而愛是不可以強求的。但我們或許還可以繼續提問:為什麼會不愛了?有多少人不愛了?甚至可以問:他們曾經愛過嗎?如果的確也愛過,為什麼會愛,後來又為什麼不愛了?

作者此書對中國著墨不多,但我以為他心裡最耿耿於懷的其實還是中國。有一句勸告國人的話,他忍不住還是說了。他說:「我理解,中國人在追趕一個目標。根據權威的推測,再過25年,確有可能達到那個目標。但我有句話,憋在心裡多年,一直說不出口;不忍心澆滅別人的希望,更沒力量面對自己的失敗和痛苦。今天,不妨就說出來:美國是個頂糟糕的國家;不談什麼外交國防,那東西另說;我指的是作為普通人,不論是新移民還是本地人,在這塊土地上度過一生的感覺。中國人的萬米賽跑,倘若以美國的彼岸作為目標,那真的不妨再想一想。現在退出競賽,也不丟面子。我蹉跎大半輩子,當了一回美籍華人,得出這麼個吃裡爬外的喪氣結論;因為意識到生命之渺小短暫,內心的幸福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鞋子合不合腳,確實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這段話對於那些以為美國就是天堂,或者認為制度好了其他一切自然而然都會好的人是很有益的一個警醒。但我也認為,這段出自他內心體驗的話雖然真誠殷切,卻也說得有些過分絕對,而且有將自己的感覺視為普遍感覺之嫌。既然「鞋子合不合腳,確實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作者又怎麼知道自己的感覺就是多數「普通人」的感覺呢?書中其實也談到過其他人的滿足,而且是多數、大眾的滿足。只是這大眾此時常被標以「愚眾」、「蟻民」。我其實更傾向於相信,這種不幸感可能的確是一些知識分子或其他失意者的真實感覺,但認為這就是「作為普通人,不論是新移民還是本地人」的感覺,還是有些言過其實,並無可靠的根據。我並不主張今後的中國就要模仿哪一條道路,包括模仿美國的道路,而事實上也模仿不了。中國就要是中國,它不會變成美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因為文化的平庸和衰落或者個人感覺的不幸,就開始重新嚮往甚至讚美可能導向真正的極權的那種「革命」,我以為是一件有危險的事情。

我們可以抱有怎樣的期望?

出路在哪裡?我們應當追求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制度、什麼樣的價值,以及什麼樣的個人生活?是從歐洲,從昔日蘇聯,從中國的民國乃至更久遠的傳統中綜合地吸取各種因素?比方說重新發現和崇敬那結合了民國人的單純自信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爺爺」一輩的精神性格(但作者對「通三統」又明顯是嘲諷的)?或者不說「出路」那樣的大詞,而是換一句話說,我們可以對理想的社會、對個人生活的幸福抱有怎樣的期望?

作者今天的期望應該說有謹慎的方面。他談到當年舊民國變成新中國,似乎有一種精神的跳躍,覺得從此改天換地、金光燦燦,大夥兒一塊兒變成「幸福的人民」。所有人為此都先後有一個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成為「新人」的過程,所以稱為「解放」亦不為過。今天在一些中國人看來,不走蘇聯人的路,而改走美國人的路,甚至移民美國,也將能使自己成為幸福的「新人」。而在他的心裡,他「已經和新人的幸福永久告別」。

作者始終有一些「完美主義」的傾向。如果他來美國之初不是對美國抱有那樣一種莫大的期望,他的失望也許就不會那樣沉重且無法擺脫。當然,這對於中國封閉多年後最早一批來美國求學的年輕人來說可能也難免,但卻最好為後來的人們所避免。今天他傾向於將「完美的性愛」視作最高的境界或衡量幸福的最重要標準,以這種「完美的性愛」作為制度的「心」,認為應該建立「愛情制度」或者說制度應該體現愛心,可能不是很牢靠,而他對文化的期望大概也是相當高蹈的。 

具體到國家來說,作者對於舊歐洲、舊蘇聯的希望也同樣不很牢靠。它主要是由對美國的失望刺激而起,所以他會在1994年夏天到俄羅斯的第一天,還沒怎麼去體驗就已被深深感動,那希望和感動可能早已經在他的心裡。另外,他所親歷的俄羅斯已經是否定「蘇聯」之後的俄羅斯,就像他所心儀的「舊歐洲」其實也正是美國文化的母體。所以,作者如果在俄羅斯和歐洲生活得再久一些,他可能會繼續失望。或者說,有些漂泊的知識分子注定就是永遠的不滿者甚至「不幸者」。

這裡還有一個人性的問題,有一個根據人性的差異來做的一種量的區分,即從陀思妥耶夫斯基那裡概括和引申而來的多數和少數的問題。人有差別是人的共性,而在差別中又有共性,即最根本的差別自然是個人之間的差異:人和人之間都有差別,或者說都有自己的個性,而另一方面,差別還是可以依不同範圍的群體具有某種共性,從而可以概括歸類。比如當我們說兩性之性別的時候,就是撇開男人和男人之間、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個性差別,而講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共性差別,即兩性之別。同樣,任何範圍的族群之間也都會有一些性格和特點的差異,只是今天的人們常常因為「政治正確」而不太提這些差別,或者僅有弱勢群體為了爭取平等而提出和強調這些差別。

一個重要卻往往被人忽視的差別是這樣一種多數與少數的差別。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裡,這種在任何時代與社會都存在的多數與少數的差異是:一個社會總有一個多數和一個少數,其劃分的標準是那多數要比那少數更重視物質而非精神,更重視安全而非自由,更重視奇跡而非理性。換言之,更重視物質和安全的人們可能在任何社會裡都佔多數。但是,在傳統社會裡,社會並非被物質主義所支配,因為無論中西的傳統社會,幾乎都是實行少數統治和等級制度,而少數的統治者常常具有一定精神性的價值追求,並使之成為支配和主導社會的追求,物質的追求反而被約束甚至壓抑在一定範圍內。只是到了現代社會,這一多數與少數的差別才全面浮現出來,成為嚴重的問題,造成緊張的衝突。因為現代社會是一個崇尚平等和走向多數統治(民主)的社會,政治精英必須順從多數的意見,遵從民意。現代社會中人人都有權追求自己所理解的幸福,哪怕這幸福優先和主要是物質的和經濟的。

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是平等。平等就意味著多數支配,不僅民主體制的社會實行多數裁決,非民主的社會今天也大致要順應多數人的意見或者說「民意」。平等自由還意味著價值多元。但是,價值多元在一個平等社會仍會造成一種事實上的一元,也就是多數人的生活趣味佔上風。你要享受自己的自由嗎?那麼,你也要忍受別人的同等自由,而多數人的平等自由就可能自然而然地構成這樣一種偏重物質化和消費主義的價值狀況。

作者其實也意識到了多數與少數的差異。他說:「近20年,統治多數美國人的思想,不僅僅是經濟至上、物質消費至上、哈佛學位至上、華爾街至上,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環,是自我至上。」但這可能不只是近20年如此,也不僅是在美國。按托克維爾的觀察,這一過程是早在幾百年前,在歐洲就開始了。作者或還以為這是媒體、資本、政府的共謀和塑造,是它們對大眾的「洗腦」。他說:「大眾的洗腦,並不總需要領袖、警察或柏林牆,有更加精緻、更加有效的辦法。」「無須廢黜百家,獨尊某種單一的思想。怎麼辦呢?將一切意識形態、時尚和大眾潮流碎片化、相對化、泡沫化,並根據廣告效率最優原則,將一切信息語言加諸大眾草根,雷人雷語式的脫口秀、咆哮體。這種經營模型,大體上仿照猶太國際傳媒或虛擬金融。」然而,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老百姓心裡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要求的,媒體只是順應群眾,資本亦然。連政府也可以說是順應多數或者民意,而逆著人性的大規模強行灌輸大概才能叫做「洗腦」。

如果這種多數與少數的差別不可泯滅且在現代社會大規模浮現,那麼重要的問題就是少數對於多數的態度。那不滿的少數人該如何對待多數人呢?是去提升後者,將他們改造成為新人?而如果多數並不接受這種改造呢?那就強制他們,或者先欺騙他們?但是,正如前述,這種大規模改造或塑造「新人」的後果我們已經看到,那就是一種極權。或者只是去迎合多數,甚至討好多數?許多行動的、政治的精英,甚至觀念的、科技的精英正是這樣做的。但是否還是應該有一些觀念的、人文的精英對此進行批評?只是這種批評應該有一種清醒的認識墊底,且其手段不會逾越道德的範圍。這樣一種對待是更悲觀還是更具有現實感?但其實後面還是有一種道德感的,即一個人無論如何也要既對別人真實也對自己真實,更重要的是,無論如何不準備通過強制或欺騙他人去實現——即便這種生活是我不滿足甚至不喜歡的。多數與少數可能最好有一種自然分流,多數最好不要壓制少數,少數也不要壓制多數。他們互相尊重,正常交流甚至交易,但並不纏在一起過親密生活或「強制」一方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和價值。的確,多數即便不強制少數,僅僅作為多數也還是會有一種輿論和社會氛圍的「強制性」的,這樣少數就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讓自己比較「心平氣和」。

這裡還有一個有關制度和極權的問題。制度畢竟永遠是繞不過去的。作者說到極權者「只熱愛權力,熱愛從一切關係中發現權力、證明權力,證明了還要再證明,再再證明,永無止息。哪怕是短期的極權社會實驗,遺留下的扭曲記憶、感情和身份的內心廢墟,也需要幾代人的時間,才能慢慢痊癒」,這可能是指不要民主和法制的極「左」政治下的情形,但是他依然擔心重蹈覆轍,所以他又說:「極權已經倒塌,又似乎改頭換面,重新出場。對我來說,封凍的語言,埋葬神秘元素的土地,無性無愛無詩無音樂之高效增長國,就是極權。它憎惡一切自然、混沌、原生的生命狀態——尤其憎惡愛情。」這無疑是一種提醒。遇羅克所遭遇到的和作者所遭遇到的無論如何不是一回事。今天的世界大國至少基本上擺脫了20世紀那種左右兩翼的政治體制,中國也是如此。政府已經擺脫了極「左」路線的束縛,正向著民主與法制的治國之路邁進,也許它無論在心理還是制度上都存有某種最早源自蘇聯的高度集權後遺症,權力的濫用和擴充仍然觸目可見。但是我們不必悲觀,這些殘存的舊跡正可以作為一種警示,提醒我們在政治體制改革上還任重而道遠。

如果從多數與少數的角度觀察,對「極權」或可如此界定:極權是一個或少數政治精英(或通過一個政治組織)掌握著這個國家最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和動員機制,是對於社會生活與個人的全方位控制。這一極權往往將一個政治領袖推到權力的最高端,擁有最大的權力,即實際是一人統治;這一領袖可能只有很少數的精英追隨者,但他能夠動員和聯合大眾,如此才能全面、嚴密地控制社會的各個方面。故而它往往是以「民族」或「人民」之名,壓制和排斥其他幾乎所有的精英,包括觀念的精英、其他的行動和政治的精英,以及可能從大眾中湧現的潛在的各種精英。這種極權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並不主動傷害多數,甚至冒用他們的名義,但是它卻通過將國家拖入戰爭或饑饉,而最終使整個社會,當然也包括多數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真正的極權會戕害除獨裁者以外的幾乎所有人。

所以,我以為我們的期望無論如何要把防止最壞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我們可能本來就不必期望過高。要堅持種族平等但不要對種族融合期望過高,要保護高端文化但不要對社會文化期望過高,要撤除對愛情的社會障礙但也不要對完美的愛情期望過高。總括到幸福,這裡我們更多地要和充滿各種慾望(物慾、性慾、愛慾)但自身又是有限的人性打交道,故而對總體的幸福也不要期望過高。我們尤其對政治——無論是常態的政治體制還是非常態的革命政治都不必期望過高。即便是理想的政治制度,最多也只能提供一個健全合理的制度平台,盡量消除苦難和衝突,它並不能夠確保普遍幸福,更不要說每個人都幸福了。

幸福也無法總是狂喜,可能就是安寧平淡的生活。作者談到東、西柏林的人們今天還是不太來往時說:「15年前,圍牆倒塌,千百萬人流淚擁抱狂歡,像是已經遙遠得讓人無從追憶。」這種狀況大概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任何一種狂歡都不會持久,長久隔絕的人們也不會那麼容易重新融合,但那牆無論如何都還是應該推倒。如果我們仔細體會,幸福其實是很普通的,就在許許多多的小事之中。而許許多多普通人的幸福不僅是物質的,還有種種與責任、感情,乃至一種感覺到不朽的精神聯繫在一起的、看來平凡的天倫之樂。

各人的幸福只有各人自己知道,也需要各人自己去創造。社會怎樣能讓有些容易敏感不幸的文學藝術家也感覺幸福,這的確比較難辦。尤其在性愛的問題上,大概注定是要有幸福與不幸之分的,因為一般的性愛注定是有某種排他性的。所以,在任何一個理想社會、任何一座城市或者國家,都不可能「不再見到因為失去真愛而痛不欲生的那種神情」。再美好的地方,大概也不會沒有失戀之痛,除非對所有人有一種先定的「愛戀基因」的安排,但那是更可怕的。制度只能盡量排除那些阻止人們自由相愛的社會條件,卻不能擔保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或者所有人都得到自己的心愛。從社會的角度看,一個時代中有些人更多地得到愛慕,固然會受到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但這歸根結底大概也還是得由個人去決定。制度體現愛心只是因為它能創造可以自由相愛的社會條件,還有幫助那些弱勢的人們獲得基本的自由權利和像樣的物質生活條件,如果說這體現了一種愛心的話,那麼這愛心實際是一種不忍之心、同情之心。

我們對自己的精神追求可以是不設限的,但對社會、對政治的期望卻可能是設限的。我們要謹慎地區分自己的感覺和別人的感覺、自己的願望和他人的願望,不要輕易將自己的感受和願望錯認為普遍的感覺和願望。如果自己真的就是命定地屬於少數,並且承認和接受自己就是少數,或許心態還能更好些,或更平靜些。當然,社會也還是要有一種理想主義。一個健全且始終保有希望的社會必須要有理想主義者生存的空間,必須要有一些人去做不懈的、至高的精神追求。甚至我們也還是要以一種信仰的態度去追求那初看起來似乎不高的對於社會和制度的期望,因為它也仍然是相當難以達到的。至於個人,當然可以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付出無限的期望、無限的努力,只要不越過侵犯他人和社會的道德界限。

作者的愛其實也已不再局限於性愛,他發現自己還「愛上了森林、落葉、極光、黃昏中的懸崖、小姑娘的腳踏車、德國車站賣的紅色香腸、山坡上的木教堂、倫敦小巷深處的快餐店、哈瓦那西郊樹林子裡的藝術學院、骯髒的堤岸、灰色的大浪,當然,還有綠皮火車」。他說他可以直視傳媒大亨默多克先生和善然而譏諷的眼睛,但決意在他締造和統治的世界當永遠的流浪者和漂泊者。「開始堅強,最後還堅強。」這一種堅持是讓人感佩的,個人也要為之付出某些代價。或許在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最後還是可以像維特根斯坦一樣,說「我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作者在美國生活20多年,又流浪世界多年,不僅保留了一種漢語寫作的能力,而且顯示出一種相當精緻、乾淨的文字之美,這是令人欣慰甚至吃驚的。他的感覺也是很真實的,雖然竊以為其中有不少只是屬於少數人的感覺,但無論如何,這些文字對這個世界,尤其是對作為我們家園的故國是富有意義的,至少有助於提醒人們,美國並不是天堂,制度也並非萬能。它們還可以告訴那些努力奮鬥、爭取平等自由和法治民主的人們,必須要有一些心理準備,即要準備這一過程將相當艱巨,而且費盡千辛萬苦獲得的結果,可能在某些方面又讓人失望。作者寫道:「時至今日,前東歐異議者群體在人格上的堅韌、豐滿與虔誠,仍然讓我震驚並肅然起敬。歷史從日後演變中接二連三甩到他們墓碑上一記又一記沉悶耳光,也真是足夠酸楚、殘忍、黑色幽默的。」但如果有心理準備,我想也就不會那樣「酸楚」了。我認為他們當中一些人還是預見到了日後的「沉悶」和冷遇的。歷史並沒有那樣嘲諷。無論如何,這一目標還是值得努力奮鬥去爭取的,不僅是為了少數,也是為了多數;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社會。

最後,我希望作者能堅持不懈地貢獻給讀者那更廣闊的愛戀的思想文字。總之,這是一些稀有的文字,由稀有的「異類」寫成,它們有助於我們看到這個功利的世界中不那麼功利的、動情的一面。

(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