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常識 > |個人慈善取代不了社會公正| >

|個人慈善取代不了社會公正|

第一個總結市場經濟規律的思想家,現代資本主義信念的祖師爺亞當·斯密,其實也是批評資本主義最猛烈的人。

在《國富論》第一卷結尾,他痛斥商人「欺騙和壓迫公眾」,不止說他們「下賤」和擅使「卑劣的陰謀」,還說「商人工匠只知道為一己的利益。他們所求的,只是到一個有錢可賺的地方」,甚至把他們形容為沒有良心的冷漠公民,造成社會的「庸俗」。

相反的,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感論》裡指出,真正使人稱得上美善的是「多同情他人而少些只顧自己的感受,抑制吾人的自私慾望,盡情發揮我們仁善的愛心——人性的完美由此組成」。

即便如此,他還是為資本主義鼓與呼,稱頌「看不見的手」之美妙,說富人們的自利行為無形地促進社會的利益,並讓其種類滋生的繁衍,即使他們不是刻意如此,也不知有此後果。表面看來,亞當·斯密是自相矛盾,其實不然。他明知市場經濟無益於人性之完善,明知資本主義社會不是一個道德的社會,但依然把他十分珍視的「四大美德」之一的恩惠,排除在他所設想的政治生活與社會體制之外。

因為在18世紀啟蒙時代的背景下,他首要的戰鬥目標是政治和信仰的自由,而非古代學者如亞里士多德等所提倡的道德美善。在他看來,市場經濟是一種可以把人民從政治和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體系,還人以自由、買賣、投資和定居的自由。

這是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信念,道德乃個人之事,政府不應該為所有人設定生活的目的和方式,它不能規定我們的信仰和人生規劃,也不能限制我們要過怎樣的日子。市場經濟不需要恩惠和同情心做它的基礎,它根本就和這些道德無關。

公司為牟利而存在,這是一種社會體制;至於個人要不要行善,則是他自己的事。所謂有良心的資本家和有人性的資本主義,只不過是兩者之間的偶然碰撞,而非必然的因果結合。蓋茨和巴菲特的仁慈並非市場規律的基礎,純屬個人的取向。

比爾·蓋茨最近發現要改善第三世界的衛生狀況,不能不從減貧下手。但他立刻理解到要幫助貧民搞小買賣謀生脫貧,沒有銀行願意貸款是個難題,於是投資開設不以牟利為目的的「微型金融機構」。這就是巴菲特那句「市場經濟解決不了貧富差距」的真義了,不以賺錢為目標的銀行和藥廠是不存在的。

這兩位世界上最有錢的人的善舉,弔詭地彰顯了一個根本問題:市場經濟幫不了最苦的人,我們只能期盼個人偶發的善心。然而,這世上還有多少個蓋茨和巴菲特呢?

原題為「看不見手,更看不見良心」,刊於《都市日報·兵器譜》2006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