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常識 > 喜事 |中國政治儀式的風格| >

喜事 |中國政治儀式的風格|

最近網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江蘇省邳州市的李連玉書記開完十七大返鄉,全市舉行盛大歡迎儀式的盛況了。光是看照片,就知道百姓們真是高興得不行了,不只鋪上了平常明星專用的紅地毯,掛上了寫著「熱烈歡迎李書記載譽歸來」的標語條幅,更有腰鼓秧歌陣加上舞獅舞龍。至於公安交警的立正敬禮,醫院護士的掌聲花朵,那就更不用談了。

網友們再追查下去,才發現除了這煙花處處飛的「歡迎儀式」,原來在李書記進京開會之前,當地也傾全市之力搞了一個極莊嚴極熱鬧的「歡送儀式」。於是一時之間,「土皇帝」和「勞民傷財」這些字眼就紛紛往這位照片裡總是笑瞇瞇的書記身上招呼去了。

要批評這位地方官的「政治文明意識不強」很容易,說他肆無忌憚地過足領導癮就更簡單了。但我以為這個個案其實還折射出了一個更普遍的現象,而要認識這個現象,就得問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一個聽起來或許不是那麼「政治正確」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會是件「喜事」?

的確,十七大召開之前,社會上的負面新聞和意外事件都少了很多,頗有天與人歸的吉祥氣象。看代表們投票的場面,也循例有歡樂的音樂當背景,與一般國家的國會要不喧嘩鬧騰,要不鴉雀無聲的情況大異其趣。可是我們都不應該忘記,十七大作為中國執政黨最重要的決策會議應該是件正事,而不是結婚生小孩一類的喜事。

十七大是影響中國未來路向的重大會議,大家盡可以為新登場的一代拍手道喜,但這個會議本身卻是莊重嚴肅的,用「喜事」二字形容反而只會貶低了它的真正意義。像李連玉書記這樣的代表去參加會議,本是他分內的責任,再正常不過,又有什麼值得熱烈歡送興奮歡迎的呢?一個學生上學,一個工人上班,皆是應有之義,他們的家人用得著天天在門口點鞭炮恭賀上學成功上班勝利嗎?

這位李書記的根本問題不在於好大喜功,也不在於勞民傷財;他的根本問題在於忘記了自己是個代表主人的公僕。我們何時見過有主人因為僕從做對了他該做的事,就興奮地又放煙火又奏樂的呢?

原題為「政治責任的國情差別」,刊於《南方都市報》2007年1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