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浮生六記 > 序言 >

序言

沈復(1763-1825年),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沈復其人,工詩畫,善散文,但卻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文人,他既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也不是知名的文人墨客,他終身以游幕、經商、作畫為業,浪跡天下,常年生活在社會底層,故此,其文章風格有著比較深刻的現實主義色彩。

關於本書的成因,據史料記載,當是如此:嘉慶十三年(1808年),因為得到幼時好友石韞玉的舉薦,沈復在赴琉球的使團中謀得一職。在歷盡艱險、九死一生的海上旅途中,在生與死的體驗中,沈復回憶起自己過往的人生,不禁產生了“浮生若夢”的感慨,於是揮筆寫就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在開卷之初他便這樣寫道:“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苟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事實上,這正是《浮生六記》得以問世的緣由。

一般來說,凡是偉大的作品大多能去沙存金,為人傳誦,而這本書能流傳下來堪稱幸運。據俞平伯先生在《浮生六記年表》中記載,本書應是寫成於清嘉慶戊辰(1808)年或稍後,當時只有作者的手稿,並未刊刻出版,所以不為世人所知,如果不發生意外,這本書很可能就此湮沒無聞。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部手稿卻奇跡似的保存了半個世紀,直到清代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它,並慧眼識珠,將其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並最終於1877年以活字版發行於世。此後,本書風行一時,多次印刷,有諸多版本,受到眾多的歡迎和追捧,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擁躉。

《浮生六記》共六篇,故名“六記”,可惜,現在已遺失其二。文中,作者沈復以簡單而又生動的筆調描述了他的愛情故事、人生變故、閒情逸趣、浪游快記等,其字裡行間體現出作者與眾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和審美趣味。對於此書,許多學者都曾給予非常高的評價,其中尤以林語堂與俞平伯兩位先生的評價最具代表性。林語堂非常喜歡這部作品,將主人公之一的陳芸稱為“中國文學及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並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使其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傳揚;俞平伯則讚美該書道:“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無酸語、贅語、道學語”。總之,對於《浮生六記》這部作品,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中國文學史上得風氣之先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國小說發展史上繼往開來的里程碑之作,是熱愛古代文學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一部傑作。

本次我社的重版,汲取各家所長,在譯文上更適合現代讀者閱讀,並且對於前四篇真品做了頗為精當的點評與賞析,非常有助於讀者深入理解這部作品。此外,在附錄部分,我們收錄了偽作《中山記歷》與《養生記道》以及林語堂、俞平伯兩位先生關於此書的兩篇序文,希望讀者朋友可以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