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悲傷與理智 > 三十 >

三十

不過在五十年代末,蘇聯卻作出了一些驚人之舉,這些舉動會令你感覺到,蘇聯的對外政策在斯大林一九五三年死去後似乎恢復了生氣。在一九五六年秋的蘇伊士衝突[24]之後,蘇聯挺進地中海東部和北非,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深思熟慮和循序漸進。這次行動既突然又成功。在我們事後看來,這次行動的目的就是控制中東,或更具體地說就是控制產油區。其邏輯十分簡單,是純馬克思主義的,即誰掌控了能源,誰就能掌控生產。換句話說,這個主意就是要逼迫工業化西方的民主制下跪。至於是直接行動,派兵進入這一地區,還是借助代理人,通過支持當地的阿拉伯政體,使他們轉而親蘇,這是一個形勢與後勤問題。借助代理人行事的選項顯然更為合適。計劃的實施很順利,該地區的好幾個阿拉伯國家轉持親蘇立場,其速度之快,竟使得人們以為這些社會已經成熟到可以接受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或者至少是已經習慣那套話語了。可實情並非如此。比如,在法魯克國王[25]時期的埃及建立起來的共產主義小組就在納賽爾時期全被摧毀,其成員或被投入監獄,或被吊上絞架。在開羅以東和以西的其他阿拉伯國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更不景氣,那裡的聖書文化難以容忍另一本聖書的出現,更何況是一本出自一位猶太人之手的書。不過,蘇聯在這一地區的最初步驟仍十分成功,其成功程度只能用一個事實來解釋,即這位新來者在這些國家擁有一張情報網,它滲透進社會的各個階層。這張網不可能用德國人(即便是在埃及),因為雷恩哈德·蓋倫[26],戰後西德的情報機構頭目,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已把他的情報機構完整地賣給了美國。這張網也不可能用法國人,法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向來不大,法國特工也很忠於法國。剩下的只有該地區的親英分子,在主子們撤離後留下的真空中,他們或許追隨了某個駐外特工(比如說,安插在貝魯特的某人)。或許是出於懷舊,或許是出於復活帝國的希冀。無論如何,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差點兒把這一地區送入蘇聯人之手的絕非俄國版異教徒引發的新奇感。這是一個創造出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