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 搭五點零六分去等五點的 >

搭五點零六分去等五點的

去高雄回程時,上了高鐵車廂,對著車票上的數字,找到我的座位。啊,上面坐了一對年輕夫妻。我把票遞出去給他們看,他們也從口袋裡掏出他們的車票,車廂沒錯,座位也沒錯,不過再一看,他們買的是五點鐘發車,而我買的是五點零六分發車的。

後面一排的乘客熱心地說:「這是五點零六分發的,沒錯!」年輕夫妻趕忙道歉,起身就要往外面走。因為我自己剛剛才走錯過月台,知道五點那班停靠在第二月台,得先上樓再下樓,等他們到那邊,五點的車一定開走了。於是就多問他們一聲:「要到哪裡?」原來他們也是去台北。我建議他們不必去趕那一定趕不上的五點班車,可以換到後面自由席車廂就好了。

「這樣反而還可以比較快到台北啊!」我很自然地補了一句。「比較快到台北?」年輕的先生很疑惑,聽不懂我在講什麼。我只好解釋:「五點鐘的,沿途停靠比較多站,到台北七點;五點零六分的,只停台中、板橋,反而六點四十二分就先到了。」所以要去台北的,大部分都搭五點零六分,不會搭五點的。

我順便解釋:原來以為他們應該是要到別的地方,才買五點那班的車票,我還閃過念頭,如果他們要去新竹或桃園,只要比台中北邊的城市,他們一樣可以安心搭這班車,到台中下車,再換等原來五點出發的那班,還可以來得及。

「搭五點零六分去等五點的。」年輕的先生意味深長地講了這樣一句話。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明,他們是第一次搭高鐵上台北,買票時沒多注意,理所當然買了比較早的車班。

他們往自由席車廂走去,我在自己的位子上安坐下來,車子開始緩緩移動。望著窗外朝後逝去的月台,剛剛年輕先生的那句話一直在我腦中迴響:「搭五點零六分去等五點的。」

突然,這樣一句別人可能覺得莫名其妙的話,變成了人生成長的隱喻。不見得早出發的,就會早到達。就連高鐵這樣看來沒有任何彎曲歧路的交通工具,都會因為不同的考慮,而有前後時間差,得依照自己要去的旅程,選擇不同的班次。先走的不一定先到,還有,有些地方,跑得快的班車偏偏就到不了。

人生有更多可能性,也就有更多不同的時間衡量尺度。我最不願看到的,就是簡單粗糙地以為選擇最早出發、跑得最快就是對的。沒有準備好就急著跑,會耗掉許多冤枉的時間;更糟的是,草率設定一個目標拚命朝那裡跑去,我們就會忘記要看看其他可能的目的地、其他可能的路線,我們更就無從安心體認路途過程的經驗。換句話說,我們先取消了太多也許可以去、應該去的人生車站,把自己弄得狹窄貧乏,那樣跑得再快能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