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會說話的人,人生都不會太差 > 新年獻詞:歲首吉日,應該善頌善禱 >

新年獻詞:歲首吉日,應該善頌善禱

王安石有一首詠《元日》的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從表面上看,這首詩是描寫新年景象。但是細一想,這首詩也可能含有一點象徵的意味。因為王安石是一位有抱負有魄力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文采非凡的作者,似乎不會浪費筆墨泛寫一個極平凡的風俗習慣。他可能是幻想著他的新政,希望大家除舊布新刷新政治,像「新桃換舊符」一般的徹底革新。如果這揣想不錯,這首詩就很有意味了。

王安石的功過得失,且不必論,他的勵精圖治銳意革新的精神總是可佩服的。一般人的通病是因循苟且,惰性難除,過新年的時候懂得「新桃換舊符」,對於國家大事就只知道「率由舊章」,奉行故事,幾張熟悉的面孔像走馬燈似的出出進進。於是主張「用新人,行新政」的王安石就做了《元日》詩寄予感慨了。

其實,需要革新的不只是國家的政事,個人之進德修業也需要時時檢討改進。西洋人有所謂「新年決心」者,於元旦之時痛下決心,何者宜行,何者宜戒,羅列編排,筆之於書。很可能這些決心只是一時的熱氣,到頭來全成具文,舊習未除,依然故我。但是只知道一心向上,即屬難能可貴,比起我們在樑柱上貼「對我生財」或斗方「福」字的紅紙以及庸俗鄙陋的春聯,要有意義多了。一個人反身修德,應該天天行之不懈,無須特別等到元旦試筆。不過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倒也不失為一個適當的機緣。修身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沒有人是例外。

別的民族一年當中只有一個新年,我們一年中有兩個。對於勞苦的大眾,這並無傷大雅,「歲時伏臘」,本來就嫌休憩太少,可歎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寄生在社會上的人,他們豈只是有個新年,他們天天在過新年!對於這樣的人,新年是多餘的點綴。

歲首吉日,應該善頌善禱,如果頌禱真有靈驗,我願隨大家之後拱手拜年說盡一切吉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