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噪音 > 單曲的復歸 >

單曲的復歸

音樂家創作音樂,本來就是以一首為單位的,無論那首曲子的長短如何。同樣地,聽歌也是一首一首地聽。專輯只不過是唱片公司一種「捆綁銷售」的手段,管你喜不喜歡,十多首歌一起賣給你。

有志氣的音樂人會想辦法利用這種商業限制,把它轉化成創作的前提。反正唱片是以專輯的形式來賣,不如就把歌曲的順序排列得有意義一點,不要半張鑼鼓震天鬧得房頂穿洞,半張花落有聲靜得人昏昏欲睡,而是快慢有序,鬆緊有序,使一張專輯變成一出有節奏有韻律起伏合宜的戲劇。野心再大點,就乾脆弄張「概念專輯」,依照統一的概念或想法去製作整張唱片的歌曲,使它們呈現完整的面目。例如Pink Floyd的經典《月球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就是概念專輯的完美示範。至於香港,遠有泰迪羅賓以太空人為主題的傑作,近有盧巧音探索宗教與存在意義的大膽。

但很可惜,現在的消費者在電腦和互聯網找到了從專輯解放出來的自由大道。原來CD唱機上隨機送播的功能,就已打散了任何專輯唱片的固有秩序。如今大家卻可以更方便地回歸單曲,自由選擇想聽的歌,完全不用理會它在某張專輯裡的位置,把來源五花八門的不同曲子編進MP3上的菜單,隨心所欲地創造自己的音樂河流,自己的「概念專輯」。這是聆樂者奪回自主的年代,也是單曲回歸的年代。

但是唱片工業仍然沒有改弦易轍,沒有做好生產流程典範轉移的準備,把專輯為主的框框解散成單曲主導的模式,反而以更誇張的方法去做捆綁銷售。所以你如今在香港買唱片,買回來的已經不是唱片,而是一張張印著明星肖像的照片、月曆,一小疊禮品秀或餐飲優惠卡,甚至一兩個公仔玩具。在唱片行裡面瀏覽一圈,恐怕只有香港出的唱片是最難恰當插進標準格式唱片架,它們總是尺寸過大,包裝封套形狀古怪,勉強地架在上頭,象徵了它們在整個音樂世界裡搖搖欲墜的地位。

在專輯即將消失的時光裡,有些唱片公司要用盡方法以音樂以外的東西來維持它傳統的生產模式。猶如羅馬帝國在其最後歲月,軍隊士氣早就衰落,盾牌上的雕飾卻竟然越趨精巧繁複。至於最重要的東西——音樂呢?居然還有那麼多的專輯以「新歌加精選」的形式出現,同一首歌更奉上國語、粵語和純音樂等三個版本,卻又不見精彩沒有分別。到了這個地步,消費者不買唱片只顧下載,難道不是很理智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