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麼慢,那麼美:慢一點,才能發現幸福的全部細節 > 簡約生活來自心靈的寧靜 >

簡約生活來自心靈的寧靜

世界上彷彿總有一個地方,能讓你的心平靜下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也許這個地方就是你對自己某些品質的堅持。這種堅持也許是你年少時在街道轉角邂逅的一個咖啡館,即便過了二三十年,你還可以循著原路走進去,小啜一杯香濃的咖啡。在這裡,靜物為時間做了見證。見證世界上有些角落,有些東西,真的可以憑一個民族的特質代代傳承,而不用擔心離鄉20年,便面目全非,故鄉熟悉的路,湮沒在熱火朝天的鋼筋水泥裡。這種代代傳承的民族特質,無一不源自親近自然、尊重自我而修成的心靈的寧靜。

在諸多的北歐神話中,命運的意象總與一望無際的森林、森林中的湖邊、波濤洶湧的大海及廣袤無垠的雪野相連。神和大部分的精靈,都住在綠蔭蔥蔥的森林綠海裡。這種意象來自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自然的真實寫照,寒冷、廣袤、北方的極夜、雪及森林之王麋鹿。人們生活在這片廣袤而寧靜的土地上,沉默而寧靜。

海的靈動與力量和森林的沉默與華麗,平衡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子民的意志,使其很難受到潮流的左右。就像森林邊緣童話般的小屋,就像從中世紀就流傳下來的巍峨宮殿,十幾二十年甚而百年,即便大自然的腐蝕,也難以摧毀森林裡哪怕最簡陋的一個小石屋。在這裡,人們顛覆了時間的力量,東西彷彿可以靜物般天長地久地凝固下去。

來到北歐瑞典之前,想著這個以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著稱,人均收入居全球第二的國家,大家的日子應該過得很奢侈吧?其實來了以後才發現,想像永遠沒有事實那樣來得有趣。半年極晝、半年極夜的生活使這裡的人們分外珍惜夏日的陽光時間。而土地資源的貧乏,又讓這些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人們深刻體會到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真諦。如此苛刻的天然環境,養成節約成了必須。

從中世紀以來,北歐人民的民族性基本定型:飯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錢不能沒有,但不必太多。就拿夫君的姨媽一家來說,這個典型的傳統瑞典中產階層家庭,每日餐桌上如果沒有例外,雷打不動的老三樣不會改變:瑞典肉丸、鹽水土豆,還有蔬菜沙拉(有時候會是意大利面)。駕車外出旅行,大不了背包裡再多兩個三明治和幾張牛奶蛋煎餅。

不僅在餐桌上,以姨媽為代表的這種傳統北歐人的簡約隨處可見:不視穿裘皮大衣為貴婦行徑;年輕人喜歡品牌服飾、也不會節衣縮食忘我追求;穿衣打扮,不論貴賤,但求合適,符合自己的氣質,凸現自我個性。七八十歲的老太太,米色風衣、呢裙、淑女皮鞋、英國女王式的頭巾,氣質優雅地走在街上,也是一道風景線呢!

北歐鮮有大興土木。如果在城內,則慎之又慎,新建永遠不是第一方案,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廢物利用」,才是城市規劃者們的工作重點。老舊年代信息封閉的時候,郵政的暢通是國家大政之一,那時應運而起的宮殿般的郵政大樓亦是城市風景。

20世紀後,電子業的興起,龐大的郵政系統被快捷的現代郵運取而代之。雄偉的郵政大樓退出城市生活的中心,就像瑞典哥德堡市中心火車站廣場的郵政大樓,灰頭土臉地屹立在火車站旁邊,經年累月,猶如雞肋。然而此樓2010年開始動工,到2012年裝修完畢,防護網一拆,天吶!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座嶄新的、富麗堂皇的城市郵政酒店。

夫君的小姨媽與小姨父:一愛到白頭!

樓還是那座樓,但煥然一新,內外都裝了新的系統,華麗麗變身都市酒店。不知有意無意要與過去告別,整個樓身攔腰被一條雕刻的鑲黃紅帶子圍著、在正面打了個蝴蝶結——整個樓成了一個禮物,呈現在哥德堡市民跟前。新年夜裡華燈閃爍,紅色綵帶璀璨奪目,讓來來往往的行人忍不住駐足歎賞。

有時和朋友路過,還要猜測這座樓的翻修與設計是否有中國人的加入。因為在大樓前,你可以看到三個有趣的雕塑:一個捂著耳朵、一個捂著眼睛、一個捂著嘴巴。十分符合東方「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之人際交往奧義。

當然,郵政大樓只是北歐城市規劃裡再平凡不過的一例,經得起華麗麗的翻修,則有力地旁證了當年的施工水平。而這種水平,在北歐是一個普遍的標準。因此你也就理解了在北歐為何越是有年頭的房子賣得越貴。老房子普遍屋頂高,再加上為了賣個好價錢,房子都維護得很好。

每一任新屋主住之前在不改變房子原有結構的前提下,都會用心裝修維護,所以一代代地保養下來,自然老房子更貴。尤其城中心的老房子。房子保養得這麼好,政府當然不必每年大興土木。這是整個國家的「為下一代珍藏」計劃。

由古舊的郵政局改建成富麗輝煌的郵政酒店

別說市中心的房子不能隨便建,即便郊外自家買下的別墅和院子,有改動也要先呈報有關部門是否得到批准。但北歐人家對這種院子不能私自違章建設,心裡都很瞭然,通常除了陽台、陽光房、院子裡小孩子玩具房等小型添建,不會再在房子旁邊,起一座與之規模相當的正屋。院子裡的樹,果子可以隨便享用,樹卻不能隨便砍伐。因為每家的院子,也是國家土地自然風景的一部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麼長年累月保護下來,北歐諸國不論人文環境還是自然環境,才美得如此靈動脫俗,美輪美奐。本來並不地大物博的土地,通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及國家自然保護上的先見之明,最終贏得「上帝的後花園」之美譽。

話說回來,北歐的物價貴得令人瞠目,小孩子衣服普通的一件棉質T恤,不上七八十克朗是買不來的。所以平日裡互相送小孩子的舊衣服成了一種習慣。我剛有寶寶的時候,朋友安娜就告訴我有合適的孩子衣服給我,全是她孩子的舊衣服。起初我心裡還挺彆扭,舊衣服也拿來送人嗎?後來注意觀察,果然互送舊衣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誰家新添了寶寶,朋友、鄰居都會把合適的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熨得服服帖帖給送過來。

北歐人簡約的生活習慣,同樣體現在待客之道上。北歐人不輕易請人到家裡吃飯,除非是家人或者很要好的朋友,如果請客則又非常豐盛。烤雞、烤牛肉、烤三文魚等,裡面其中一種必是主菜,配著麵包、奶酪、黃油、意大利面、各種時蔬的混合沙拉、香腸、冷盤燻肉,或者鹽水土豆、肉丸等,琳琅滿目一大桌,往往吃得賓主皆歡。

飯後的咖啡或茶配自家烘烤的甜點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內容。喝咖啡、吃甜點、聊天,簡直把其樂融融的交流烘托到了極致。如果在外面見面,通常咖啡館是首選。一杯Espresso特濃咖啡20克朗,就是一杯濃郁可口的卡布奇諾,也不過35克朗左右。這樣,沐浴著太陽浴,大半天的時間就可以和朋友舒服愜意地打發掉了。

「永遠給自己一個多元化的選擇」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文化上,也體現在日常的衣食住行裡。北歐人極其重視自身的傳統,保持自己獨立的見解與生活的領悟,非常排斥盲從主義。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金銀珠寶首飾,反而賣不過某些知名設計師的品牌原因之一。

北歐人在看你穿的衣服、戴的首飾的時候,不會看重它是不是真的金銀珠寶,人們更在意的是設計,或者說更在意出自哪位設計師之手。所以在這裡蘋果手機不會賣到斷貨,倒是更多的人選擇三星或其他品牌。從北美傳來的萬聖節、感恩節這些節日,也只有北美移民和大學校園裡年輕人熱鬧一下,在正常的北歐人家裡,你是看不到這些慶祝的。甚至包括聖誕節某些餐飲禁忌,若不想被貼上暴發戶或者淺薄者的標籤,最好不要讓可口可樂出現在你的聖誕餐桌上!乖乖地喝北歐人才喝的MUST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