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麼慢,那麼美:慢一點,才能發現幸福的全部細節 > 尊重與傾聽:愛的前提 >

尊重與傾聽:愛的前提

一直很好奇瑞典孩子們在幼兒園,老師那是連句重話都不能說的。那麼遇到實在很調皮、很不聽話的孩子,該怎麼辦呢?孩子畢竟是孩子,連上帝純潔的白羊羔群裡都會有那麼一兩隻不聽話的黑羔羊,何況這些令家長老師頭疼的熊孩子?

在幼兒園,我親眼見到了老師對「熊孩子」的教育。一句話概括,耐心第一!爸爸媽媽打孩子都要進局子,老師更不能夠了。比如晨會的時候,一貫調皮的孩子又在搗亂,一分鐘也坐不安穩。老師多次命令無效,多半會請他暫時站到一邊去。但站到一邊也無所謂,熊孩子照樣玩得開心。其實幼兒園的老師們個個必修的第一課就是兒童心理學。

俗話說:小孩臉,三月天,說變就變。就說的是孩子們情緒變化大、陰晴不定。而且心理學也明確做出分析,有時孩子鬧,如果不是累了,多半是想引起大人們的注意。但是幼兒園是個群體,你不能因為你的感受而忽略了其他孩子們的感受啊!這時老師可能會針對這樣的狀況,來個情景劇分角色扮演。

比如一次演唱會,熊孩子扮演的歌手賣力表演,但是周圍坐的大家都不認真聽他演唱,說話的、打鬧的,亂成一團,連老師扮演的貓頭鷹博士都溜到一邊打瞌睡去了。看到這樣亂哄哄、沒有一個人聽他演唱的場面,熊孩子都快被氣哭了。

這時,老師再一次要求大家安靜,按照正常的演唱會秩序再來一遍,熊孩子演唱,大家不但專心聽還隨著節奏拍手。看到大家這麼捧場,這下,熊孩子的「虛榮心」、自信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此時此刻,老師再趁機進行引導,讓熊孩子對比兩次演唱會的結果,告訴他,做人要懂尊重別人,他不喜歡的場面,別人也不喜歡。熊孩子重重地點頭,算是得到了深刻的教訓。

其實說起來,不要以為是熊孩子運氣好碰到一位好老師,這位老師的做法,只是北歐教育體系呈現的一個縮影。就在不遠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體罰還是北歐諸國學校裡的家常便飯,熊孩子們沒少受到嚴厲女老師們拎耳朵、打手心等嚴厲的體罰。

70年代以後,隨著保護兒童權益呼聲的加強,1979年以瑞典為代表的北歐諸國先後立法,嚴格禁止對孩子的體罰。任何形式的體罰,包括打屁股、扇耳光、扯拉頭髮和鞭打,甚至是對孩子眉頭深皺,或者大聲訓斥,在如今的學校教育中都是不被允許的。

北歐的孩子們率真無忌,什麼都敢講,所以老師和家長雙方的言行都格外注意,生怕給對方引起什麼誤會。因為在學校裡老師有權詢問學生在家裡的狀況,有無被父母打罵等。如果看到孩子身上胳膊上有可疑瘀傷,那是立刻要問家長的。如果家長也說不清,或者閃爍其詞,學校毫無疑問會立刻報警,沒得商量。

在家裡,父母也會每天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有無狀況發生,如果發現老師有體罰孩子,父母可以投訴學校。這方面,學校是一點兒不會馬虎的,如果調查屬實,該老師不僅會自動「下課」,履歷上有這樣的記錄,還會永遠失去當老師的機會。所以學校家庭雙方對待孩子言行都格外小心。

有一次,和夫君打鬧,上一年級的小女看在眼裡,問:「媽媽爸爸你們在幹什麼?」我開玩笑:「寶貝快來救媽媽,爸爸打媽媽!」嚇得夫君趕緊糾正:「嗨,蜜糖,可不敢這麼說!她會當真的。」然後立刻蹲下身跟小女解釋:「爸爸在跟媽媽玩,打鬧,不是真的。」哈哈,生怕小女口無遮攔,說去給老師聽了引起誤解。

孩子性格成形期尤其敏感細膩,老師們更通常的做法是選取孩子的優點,因勢利導。比如某個熊孩子雖然調皮,計算的能力特別強。那老師會請他為大家在晨會上念年月日,讓他報數。做完之後,給他一個大大的表揚。除此之外,對那些「屢教不改」的熊孩子,老師還要和家長溝通,看看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狀況。

眾所周知,北歐人信奉愛情高於婚姻,不愛了馬上可以離婚。何況還有那麼多並無婚姻約束的同居婚姻。孩子們甚至小小年紀,基本都可以接受父母離婚這樣的事實。離婚後,從孩子的撫養角度和家庭撫養費角度,很多離異的父母會選擇當「星期媽媽」或「星期爸爸」,就是一人一周輪著帶孩子。即便以後雙方各自交了男女朋友,大不了帶著孩子約會。北歐這邊的父母是真愛孩子,才會生孩子。否則一輩子就選擇不要孩子。所以如果有了孩子,無論何種情況下,對孩子的疼愛和教養責任都不會減。

可能有時人們會不理解西方家庭既然是愛孩子,卻又為何那麼不負責任地離婚、給孩子以傷害。在這一點上,於我們相悖的觀點,在北歐父母那裡恰恰是相合的。北歐父母正是為了減少孩子受到傷害,才不會以「為了孩子」的名義湊合過。在將孩子以小大人看的北歐人這裡,父母離婚時不會隱瞞孩子,他們會認真找孩子談,告訴孩子父母的決定及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定。孩子即使當時不甚明白,但長大之後就會明白。我身邊跟著星期父母長大的朋友比比皆是,個個身心發育健康,幾乎沒有聽到過有人抱怨「就是因為當年父母離婚,我才怎樣怎樣」。

所以說在北歐父母的離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確實還是有限的,因為社會這個學校也在無時無刻教育著孩子們一路長大。在學校裡,我們的先祖大禹,治水時流傳下來的「堵不如疏」,在北歐教育對待孩子身上很好地被應用了起來。國內許多老師家長一談到孩子玩遊戲、打電玩,簡直是恨不得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產生過電腦才好。可北歐學校卻恰恰相反,不但留的作業鼓勵孩子們善於用電腦搜集大量信息,尤其還給一些移民學生們發電腦帶回家,學期結束歸還。我曾經教過課的一個瑞典學校,對待國際語言組學習語言的新移民學生,就是一人一台超薄筆記本,讓大家帶回家,以便有助於更好地學習語言和瞭解北歐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北歐本土家庭平均每家都有兩三台電腦,對於電腦,家長們不會如洪水猛獸般預防,定下規則即可。

遵守規則是北歐孩子們從小圍兜的時候就逐漸培養起來的意識,比如歐美家庭流行的每個週六的「週六糖果日」,這意味著只在週六這一天才可以吃糖果,平時是不可以的。所以孩子們都知道,也都遵守。還有就是「週末電腦日」,只在週末孩子們才可以用電腦打遊戲、上網。平時的電腦只是用來學習,或聽聽音樂。規則定了,你就無須擔心孩子們會偷著玩。對孩子予以極大的信任,是幫助其建立起內在自律系統的前提。

話說有一次,我的女兒因為一件小小的過錯,罰她兩個月之內不能吃她最愛的冰激凌。結果一個月過後的某一天,忘了這件事,路過冰激凌店,一時好興致請女兒和自己吃冰激凌球。女兒看著冰櫃裡五顏六色的天然漿果染就的冰激凌,咂巴咂巴小嘴:媽媽你忘了,你說的兩個月之內我不能吃冰激凌。那一刻,真的為女兒的守約感動!好吧,和女兒一起等滿兩個月!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其實孩子又何嘗不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誠如北歐教育向來推崇的個性化教育,懷著對個性的尊重和誠意,注意給孩子以極大的成長空間。北歐森林成海,很多幼兒園都設在離森林不遠的地帶。這樣,大部分活動以戶外為主,有時甚至會露營。幼兒園裡小孩子們動手能力超強,平常玩的玩具、用品,都是取自森林中的原木,然後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點點加工成想要的東西。包括平日抹麵包的果醬,都是秋天來時老師帶領孩子們去野外採來自製而成。這些孩子們,對大自然,更懷著一份由衷的親近和熱愛。

這樣的孩子幼兒園畢業升到小學,學校每年夏天還會組織去島上的夏令營,整整一個假期,孩子們離開父母,在領隊老師的帶領下,完全生活在湖邊小木屋裡。自己煮飯,在湖中游泳,辨別蘑菇與各種植物,學習生活的本領,一個假期下來,孩子們皮膚曬得黝黑,卻全都洋溢著笑臉,個子也長高了一大截。學生戶外夏令營在北歐很流行。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也不是無知無識的玩偶,是社會的財富!這在北歐諸國是父母老師與社會達成的共識。一棵樹長大不只是泥土、水分,還有陽光、雨露、雷電,以及經歷大自然所有的賜予和考驗。一個孩子就是這樣的一棵大樹。同時,孩子也並非大家想像那樣,難以理解所謂道理。相反,在孩子們心中,有一個用豐富的想像力構建的第三空間,成人們若不蹲下身去聆聽,是永遠無法到達這個奇幻的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