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觀念的水位 > 吵吵更健康 >

吵吵更健康

民主制度的精妙之處,用中國的一句俗語大致就可以概括:三個臭皮匠,頂得上一個諸葛亮。「三個臭皮匠」怎麼能頂得上「一個諸葛亮」?美國政治學家佩奇和薩皮羅花了一整本書(《理性的公眾》)來闡述這個道理:在他們看來,雖然美國選民作為個體往往很無知——比如甚至不知道參議員的任期多長、不知道聯邦大法官的名字、不知道哪個黨在把持議院——但作為一個集體,當三個「臭皮匠」湊在一起時,往往能做出相當合理的決策。為什麼?因為「合成的奇跡」。「三個臭皮匠」知識結構上可能互補、錯誤可能相互抵消,當三個臭皮匠變成三萬個、三億個時,這種知識互補、錯誤抵消的概率就變得相當大——這兩位學者通過分析美國50年以來的公共政策試圖論證這一點。

且慢。要實現「合成的奇跡」,一個前提是:「三個臭皮匠」在知識、價值上的多樣性和互補性。如果由於壓力或者「宣傳」,這「三個臭皮匠」想法雷同,那麼三個臭皮匠本質上就還是一個臭皮匠。一個臭皮匠,怎麼能頂得上一個諸葛亮?把這個觀點貫徹到政治領域,那就是:民主的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思想的自由,因為自由哺育觀念的多樣性。

最近美國的醫療改革辯論似乎就是對這種爆炸式多樣性的一個演示。12月24日,美國參議院終於通過了民主黨主導的醫療改革方案,在這之前,美國上上下下,從議院到媒體,從學界到普通人,已經為此「史詩般地」辯論了一年——確切地說,幾十年——奧巴馬任期的這輪醫療辯論,只是美國戰後經久不息的醫療辯論的又一個回合而已。

醫療改革引起的廣泛辯論,本質上是一場價值的衝突:衝突一方是民主黨,他們力主政府財政應該覆蓋那些買不起保險的人(大約5000萬人),也就是促進更平等的醫療制度;另一方是共和黨,他們擔憂醫療擴張意味著財政赤字擴大、稅收提高和經濟活力受創。

在這個價值的連續譜上,出現了各種聲音:最左翼的聲音要求實現醫保徹底國有化;溫和左翼並不要求取消私人保險市場,但要求補貼窮人醫保、加強對保險公司管制並強制有經濟能力的人入保;中間派指出平等和效率之間有一個互換性,價值取向難分對錯;溫和右翼指出這個改革的稅收和財政成本將很高,不具有可持續性,並可能進一步弱化中下層的工作積極性;最右翼則指責強制入保、加強管制破壞了市場自由原則,甚至構成了違憲。

這種意見多樣性在不同媒體的評論文章可見一斑,《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可以說是對壘雙方的經典代表。作為民主黨的拉拉隊隊長,《紐約時報》登的都是這樣的文章:「一個非常值得通過的法案」、「令人欣慰的新聞」、「不要殺死這個法案」、「保險金方面的好消息」……而在《華爾街日報》上,則充滿了「沒人相信的變化」、「參議院議案的真實成本」、「一天一個新稅」、「通脹稅的出現」這種冷嘲熱諷的文章。媒體觀點的多元化,也部分程度上導致了民意的多元化。在《華盛頓郵報》的一項調查中,48%的人支持改革(其中30%強烈支持),49%的反對改革(39%強烈反對)。

由於民主黨的議院多數黨地位,最後議案通過。雖然對這個結果很多美國人都有不滿的理由:左翼嫌它還不夠左,右翼自然嫌它太左,但作為一個政治學者和一個局外人,我更關心的卻不是這場辯論的結果而是它的程序:多元的觀點帶來充分的政策辯論,而充分的辯論不但給民眾一個從不同角度理解這個法案的機會,也督促辯論兩黨給其主張提供堅實的論據基礎,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相對溫和的方案:民主黨雖然把更多的窮人納入了醫保,但某些激進議員的國有化方案也沒有得逞;該方案雖然很可能會引起醫療開支的增加,但民主黨並不敢公然用增加中產階級收入稅的方式來籌資……我不知道這種溫和妥協是否就是所謂「合成的奇跡」,但是我想,一個只有《紐約時報》或者只有《華爾街日報》的世界是可疑的、甚至危險的,因為要頂上一個「諸葛亮」,只有一種「臭皮匠」——不管他們有多少個——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