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風月有痕 > 玩戲 >

玩戲

躡球之戲,是盛行在唐朝的一種玩意兒。可不是踢足球,說白了,是踩球——一個直徑數尺的大木球,外面飾以彩繪,滾到觀眾面前。一個姑娘跳上去,用腳控制著木球,前進,後退,左右轉向,縈迴去來,無不如意。這不就是雜技團的表演嗎?

最刺激的表演是高空走繩,表演者叫繩妓。《封氏聞見記》記載,開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唐玄宗就看了這樣一場演出。舞台兩邊豎起幾丈高的立柱,立柱之間繃著筆直如弓弦的繩子。女演員從一端躡足而上,在繩子上往來自如,行動敏捷,望之如神仙。如果在繩子中間相逢,還能側身而過。

高空走繩不是簡單走走,還有花樣。有穿著高木屐走繩的,前後彎腰,從容仰俯。更動人魂魄的,是踩著五六尺的高蹺上去,還有在繩子上疊羅漢的,高達四五層,然後上面的人一個空翻,又站到了繩子上。沒人掉下來。她們的所有動作,都要跟著鼓點兒——這不是大馬戲團嗎?

這樣的演出,最早僅限於宮廷,直到安史之亂之後,才逐步蔓延到民間。

說到馬戲,真正馬上表演的記載出現在晉朝,講的是北方後趙石虎的事情——他在正會殿前看表演,一輛馬車駛出,上面有一個高達兩丈的立柱,立柱頂上貫橫木。橫木兩端各有一名演員,或作鳥飛之狀,或者倒懸朝下。車上也沒閒著,小演員們作獼猴之形,在馬身上行走,一會兒站在馬頭上,一會兒鑽到馬肚子下,一會兒又到了馬尾,而馬絲毫不受影響,奔走如故。對了,那時候這不叫馬戲,而是叫「猿騎」,也寫作「騎」。

這種馬上表演到了明朝,稱為「走驃騎」,又叫「走解」。明朝天順三年三月五日,皇帝賜文武百官在後苑觀看走驃騎。只見一匹馬飛馳而出,馬上人打著旗幟,這是領隊,接著又一匹馬跟上,馬上人矯健騰挪,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人馬相得,精彩紛呈。一匹接一匹,整個表演的隊伍,馬匹上百。最後是以胡服架鷹走犬的圍獵場景結束,十分壯觀。

「走解」傳到江湖上,就是跑馬賣藝。到了清代,演員們大多變成了女性,靠這個賭博、姦淫的事情逐漸增多。康熙年間,陝西出現了陳四案,一個擁有一百三十多人的逃荒賣藝大家庭被控搶劫殺人,驚動了皇帝,要求嚴審。陳四等主犯被判斬立決,家人被發往黑龍江為奴。

其實,陳四案的初審沒有找到證據,但皇帝近年接到陝西豐收的報告,不相信有人會逃荒,所以命令刑部嚴查,這才有了如此慘烈的結局。

當時的山西提督潘育龍乘機上書,將走馬賣解之人盡數查拿,江湖演藝發展遭受沉重打擊。知道為啥中國出不了大篷車吉卜賽人了吧?逃荒,那不是給盛世抹黑嘛。

不過,康熙年間還真的搞了場大馬戲。康熙二十二年,因為四海承平,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皇帝決定撥銀一千兩,在後宰門外搭高台,上演《目連救母》。這齣戲的特別之處在於,凡是道具涉及動物的,全部用活的,動用了虎、象、馬。現在的話劇,舞美讓把活馬牽到舞台上,還真不新鮮。

以上都是皇家的玩意兒,到了民間,花樣可就更多了。金元時期,民間有一種倒喇戲,用琵琶、胡琴、箏等樂器組成樂隊伴奏,舞蹈演員們則頭頂雙甌,甌上燃燈,口噙湘竹,以竹擊節,有點像現在雜技中的頂碗,又有點像曲藝中的燃燈大鼓,關鍵是他們不是站著,而是要舞蹈。這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不得不提一提木偶戲,也叫傀儡戲。《夢粱錄》說,最早的一出木偶戲,講的是漢朝陳平奇計解白登之圍的故事。當時有名的藝人有金線盧大夫、陳中喜等。木偶戲也是分很多種的,其中有一種叫「肩擔戲」,拿個木棍,掛個簾子就開始演出了,一手五個指頭,上面五個小木偶,另一手敲鑼打鼓,嘴裡變聲,給眾多人物配音,整個演出,一個人齊活。現在,這種手指木偶,還是媽媽給小孩子講故事的最佳道具吧?

人操縱的傀儡戲,不算奇特——聽說過機械木偶戲嗎?唐朝大歷年間,太原節度使辛雲京去世,葬禮上,就出現了機械木偶——各路節度使紛紛送祭禮,其中范陽送來的最大個兒,上面倆木偶對打,是尉遲恭戰突厥,「機關動作,栩栩如生」。等到祭奠完畢,靈車要出發的時候,范陽的使者把隊伍攔住了:「別走啊,還沒演完。」於是大家停下,等著下一出:項羽劉邦鴻門宴。來哭靈的人們爭先恐後扒著帷幕看戲,都沒人哭了。最後孝子出面,說演得不錯,賞馬兩匹,這才完事。

和木偶戲齊名的,自然是皮影戲,宋元時已經相當普及。《武林舊事》中寫,杭州著名的皮影戲演員有三賈和三伏,三賈是賈偉、賈儀、賈佑,三伏是伏大、伏二、伏三。還有一名女性,叫黑媽媽。《夢粱錄》則說,杭州的名演員是賈四郎、王升和王閏卿等。

皮影戲起於汴京,剛開始用素紙製作,後來改用羊皮,用彩色裝飾,避免損壞。皮影戲的內容,大多是說史,所以「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好人壞人,一目瞭然。

明朝還流行一種「過錦戲」,大約有一百多回,每回的演員都有十來個人。一回過錦戲的演出時間不算長,跑龍套的打著引旗一對,在鑼鼓聲中上場,就是一回開始了。其內容大多來自市井,比如世間騙局醜態啊、癡男怨女啊、奸商官司啊之類,關鍵是,一定要把觀眾逗笑。有點類似微縮的元雜劇,實際上更像現在的小品。

張岱《陶庵夢憶》說,明朝還有個節目,叫「扮馬上故事」。二三十人騎在馬上,不需要怎麼演,也不要演技,關鍵是要像,大家一出來,就能讓觀眾明白這是哪一出。衣袍鎧甲之類服裝道具,花再多的錢也不在乎。他講到有一次祈雨,他家所在地方要搞馬上故事,題材是《水滸》,於是大家遍地去尋找黑矮漢、長大漢、頭陀、胖大和尚、茁壯婦人、姣長婦人、青臉的、紅臉的……城裡沒有去郊區,本縣沒有去鄰縣,重金聘請,最後終於湊齊了一套「梁山好漢」。

自古文體不分家,說完文藝演出,再說點體育的。古代最為普及的群眾體育運動,就是拔河。「拔河」這個詞,唐朝就有了,再以前,還叫過「牽鉤」。相傳是春秋時楚國伐吳,練兵時用的。原來是用竹篾編的纜繩,後來改用麻繩,長達四五十丈,兩邊共分出幾百條小繩。每年正月望日,人們都舉辦拔河比賽,分成兩隊,把小繩子繫在胸前,然後在鼓點聲中對拉。大繩正中立大旗為界,觀眾齊聲加油,勝負規則就不用說了,人人都知道。

另一項人們喜聞樂見的運動,是摔跤。摔跤當年不叫摔跤,叫相撲,日本現在還保留著這個名字,另一個名字是爭交。令人萬分吃驚的是,在宋朝,居然有女子摔跤,還是——裸體的。宋朝嘉祐某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帶著後宮娘娘們上宣德門,看民間百戲,其中就有刺激的女子裸體相撲。看完了,皇帝只說了一個字,賞!為這事,司馬光耿耿於懷,特別上書:娘娘們都還在啊,還看女人裸體摔跤,還賞,這也太變態了吧?他堅決請求禁止女子「裸跤」。

但女子摔跤運動員則一直存在著,被稱為「女颭」。每當摔跤比賽開始時,女颭負責出來熱場子,當時叫打套子,數對打完,觀眾已經是人山人海。這時候,男人的比賽才開始。

南宋最著名的摔跤比賽在杭州護國寺南高峰舉辦,搭個大檯子,設個獎品,各地選拔來的膂力過人、天下無敵者才有資格登場競技。獎品包括旗帳、銀杯、綵緞、錦襖、馬匹等等。宋理宗景定年間,還有一位溫州來的優勝者韓福,獲得了軍佐的職位。

南宋杭州,有名的男子跤手包括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賽關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鄭伯大、鐵稍工韓通住、楊長腳等等,女子選手呢,也有位賽關索,還有囂三娘、黑四姐。可惜了,沒有發揚光大,要不現在的職業拳擊和相撲,算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