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橋的故事 > 後記 >

後記

本書所收錄整理的文章均來自《北海道報》晚刊版一個有關「橋之物語」的隨筆專欄(至今仍持續刊載中),選取的文章從2011年4月起,每月一期,時間跨度為2年7個月,共31期。

之所以選取「橋」作為主題,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理由便是「夢」。我年輕的時候曾做過一個堪稱寓意經典的夢,在夢中我放聲大笑著走過了一座人行天橋——那是一個有著吉祥寓意的夢,預示著我即將步入一個嶄新的世界。(人們見到橋,其實馬上便能理解它的功能,這種象徵性的寓意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被理解。)

這個夢境的記憶很鮮明,正因為如此,我也一直都保持著對橋的興趣,也讀了幾本關於橋的書,但發現,書中大多是從建築物角度去探究技術問題的,對此我感到很遺憾。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於是朋友建議說,你何不嘗試自己寫些關於橋的奇聞逸事呢。這便是連載「橋之物語」的另一個原因。

橋,是跨越困難的象徵,是人生的岔路口,是邂逅另一個世界的地方,也是另一個世界本身。想來,這也是諺語修辭中經常出現「橋」這個意象的原因吧。比如「搭橋」「跨越險橋(鋌而走險)」「牽線搭橋」「扣石渡橋(小心謹慎)」「夢浮橋(寓意轉瞬即逝的事物)」,等等。在小說、歌劇和藝術作品中,橋作為寓意深刻的意象也經常出現(本書中就介紹了三島由紀夫、果戈裡、肖斯塔科維奇、雷諾阿等人作品中出現的橋),而電影中出現的橋更是不勝枚舉。但相比藝術作品中的橋,反倒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橋才真正承載著那些被湮沒的歷史和驚人的秘密。希望讀者也能感受並品味橋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和它承載著的那些不可思議的故事。

在這裡我還想介紹一個本書之外的插曲。

在剛剛寫完關於以金門大橋為舞台拍攝的紀錄片《金門大橋》的文章原稿時,由於採訪的機緣,我第一次見到了紀錄片的一位攝影師。談到這個紀錄片,我說到小孩子會扭曲難以克服的恐怖記憶,或者將其深埋於記憶底層而忘記,我剛一說完,似乎就引起了攝影師心底的強烈共鳴,他說:「說起來,我倒是回想起小學時候的一件事,這件事一直埋藏在我內心深處,直到剛才我都認為自己已經淡忘了,但卻發現它依然歷歷在目,十分鮮明。」

這也是關於一個人從橋上跳下投河自盡的故事。那是一座故鄉的橋,它像金門大橋一樣被染成了紅色,當時,還是小孩子的他和三個小夥伴正向那座橋走近,忽然眼前有位女子縱身跳下了橋。他們受到驚嚇,從欄杆向下望去,發現那個人一邊歌唱著,一邊被捲入河流的漩渦沉了下去。四個人關係很好,一直相伴讀完中學,但之後誰都沒有再提起過那件事。攝影師感歎,可能是從那件事上受到的驚嚇太大了吧。

這個關於「橋」的專欄,連載時間很長,編輯負責人如今已經換了三位。

第一任負責人是川島博行先生,他在負責第一期的《彩虹女神愛麗絲》時,竟跑到巖見澤市的公園中,探尋矗立在那裡的愛麗絲銅像,並拍了照片。這尊銅像是一位出身函館,居住在意大利的女雕刻家小寺真知子的作品。第二任編輯高田先生是個軍事迷,他曾經在有關戰爭的文章中對武器有過詳細的介紹。現任編輯古家昌伸先生,在連載四週年之際,在報刊上特意安排了我與全國土木施工管理技士會聯合會會長小林康昭先生的對話。書中插畫從第二期開始,一直由佐籐仁敬先生一手負責。我們幾個人不知何時起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橋樑癡迷者。

最後,我要衷心地感謝河出書房新社的竹下純子女士,是她將一篇篇零散的故事串聯起來,合成了一部優秀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