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橋的故事 > 驚·第11章 布魯克林大橋 >

驚·第11章 布魯克林大橋

布魯克林大橋橫跨伊斯特河,連接著曼哈頓島和布魯克林地區,是紐約的標誌性建築。新哥特式風格的石塔和宛如豎琴的琴弦般排列的纜線(夜間點燈時非常漂亮)是布魯克林橋的突出特徵。布魯克林大橋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座使用鋼纜的吊橋。

但是,布魯克林大橋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設計師父子兩代人的悲慘命運。他們的故事也讓布魯克林大橋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布魯克林大橋的設計師約翰·羅布林(John Augustus Roebling)是德裔移民,在成功地設計了幾座木橋和懸索式水道橋後,參與了布魯克林大橋的建設。在設計圖完成的1869年,從法國運來的「自由女神像」還在途中,曼哈頓的建築也遠不及現在這麼高。完工後的布魯克林大橋應該是當時紐約甚至美國最高的建築。

就在大橋動工的前幾天,63歲的約翰站在伊斯特河的棧橋上,思忖良久。也許他在勾勒著未來橋建成時的幻景。正在這時,渡輪靠岸,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約翰的腳撞上了渡輪。

「只不過是小傷,」一開始大家都這麼認為。約翰本人更是這麼想的。所以他不願去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僅僅一直頑固地採納民間的水療(僅僅用水沖洗傷口)。三周後,傷口受到細菌感染,引起壞疽,丟了性命。

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對此事這樣寫道:「他——為了讓大家不被水弄濕,將一生奉獻給了水上的建橋事業——卻偏偏認為身體入水才是唯一正確的治療手段。」(《幽靈們》,柴田元幸譯)

作為父親的左膀右臂,年僅32歲的華盛頓·羅布林(Washington Augustus Roebling)接任父親的職務,不斷改良設計圖,盡心盡力地推進大橋的建設。他的才能與父親的相比,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在1870年,工地發生了火災,華盛頓被困於河底的沉箱中(建造地下建築時用的大型混凝土箱子)。

當時,由於對沉箱病(也叫作潛水員病、減壓病等)的瞭解還不充分,人們對於傷員緊急浮出水面後如何治療還不太瞭解。從高壓的環境中突然返回到正常的氣壓中,華盛頓一下子還無法適應。由於血管裡產生了氮元素氣泡,華盛頓因此承受了劇痛而呻吟不已。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還是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後遺症。

順便提一下,幾年後在美國聖路易斯的伊茲橋的建設中也發生了由沉箱病引起的慘案,很多工人患此病,15人死亡,79人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華盛頓再也無法重新回到橋樑建設的現場。但是想起父親的遺憾,他無論如何都想將發生在他和父親兩代人身上的不幸轉化為成功的動力。他住在橋附近布魯克林高地住宅區的最高層,每天用望遠鏡遠眺工事的進展,然後下發指示。但是,那時距離橋樑竣工還需要很多年,他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被周圍的人們接納。

故事由此進入高潮。

華盛頓·羅布林的妻子比他小6歲,名叫艾米麗(Emily Warren Roebling)。她最終完成了已故公公和病中丈夫的夙願——布魯克林大橋從建造之初到竣工都必須是羅布林家的作品。艾米麗自學了數學和橋樑學,並全方位接受了丈夫的說明和指導。身為女性的她頻繁地親臨現場進行監督,工程才得以繼續下去。

19世紀,女性進入社會工作仍然受阻。土木領域也同樣禁止女性的介入,而且工人們也比較粗暴。艾米麗能夠讓他們完全言聽計從,尤其能夠受到技術人員的信服。這樣的巾幗形象怎能讓人不欽佩呢?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她的肖像畫——一位寬額頭、英姿颯爽的女性形象。

回到故事裡。13年過去了,加上華盛頓親自指揮建橋的那一年,總共是14年。1883年,布魯克林橋終於威風凜凜地竣工了。大橋是和父親約翰站在棧橋上時看到的幻景一樣呢,還是超出了父親的想像呢?華盛頓雖然不能親自橫渡大橋,卻擁有「橋由我所造」的自豪感。當然,艾米麗也同樣擁有這份榮耀。

布魯克林大橋

橫跨伊斯特河的大橋 曼哈頓(美國)

全長:1834千米 寬:26米

1883年竣工 鋼鐵製吊橋

布魯克林大橋建成前,布魯克林和曼哈頓島之間的交通只能靠船維繫。這座雄偉壯觀的哥特式大橋建成後兩地間的距離縮短了。不對,準確地說,變成了「以大吞小」。布魯克林被編入紐約市,成為紐約市的一部分,據說當時很多市民還為此憤憤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