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弗裡茨·馮·翁魯[1] >

弗裡茨·馮·翁魯[1]

在所有參加一九一四年戰爭的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像德國那樣產生如此各不相同和具有實質性的反戰文學。在許多詛咒戰爭的德語詩人中(約翰內斯·貝希爾[2]、沃爾特·哈森克勒弗[3]、弗蘭茨·韋爾弗、威廉·克萊姆、阿爾貝特·埃倫施泰因、阿爾弗雷德·瓦格茨)沒有一個人在心理方面比弗裡茨·馮·翁魯更有意思。詛咒戰爭的其他詩人——這裡我也想到了巴比塞、雷馬克、謝裡夫、萊昂哈德·弗蘭克[4]——是被突然推進戰爭的困惑地獄中去的平民。而弗裡茨·馮·翁魯是具有英雄氣概的軍人,他總是希望從戰爭中證實他生命的價值(「總是有強烈的預感使我振奮,」翁魯筆下的一個人物在進入戰鬥時說,「就好像是大海的鹹味已經來到鼻子和胸腔。但是,我們卻還未看到海」)。

翁魯於一八八五年出生在西裡西亞,他的父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軍人。一九一二年,他已經是槍騎兵的軍官了。同一年,馬克斯·萊因哈特[5]在柏林的德意志劇場首演了他的劇本《軍官》。首演獲得極大成功;報刊明顯地把作者同海因裡希·馮·克萊斯特[6]相提並論。萊因哈特向他要別的劇本,翁魯給了他《普魯士王子路易斯·費爾南德》。新聞檢查官禁止上演。翁魯於是發表了這個劇本,報刊又把他同海因裡希·馮·克萊斯特相提並論,同時,也把他同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相提並論。

在一九一四年涼爽的夏天裡爆發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作為騎兵軍官的翁魯終於見到了戰爭。一九一五年初,「在馬鞍和軍營之間」,他完成了他的詩劇《決定之前》。

主角是個槍騎兵,人物有死人、神甫、婦女和莎士比亞的幽靈。這種有意的非現實正是翁魯的典型手法——可能也是整個德國藝術的典型手法。更精彩的當屬《犧牲之路》這本書。這是一九一六年三月和四月他在凡爾登前線寫成的。在這部短小精悍的小說裡——可能是由戰爭驅使寫成的最強烈的一本書——沒有任何一行是企圖記錄現實的。經驗馬上轉變成象徵,這就是非同一般的地方。

(《犧牲之路》是用法語出版的,在歐洲雜誌出版社以《凡爾登》為名的集子中的第五卷。)

翁魯的其他作品有:《家族》(一九一八年)、《暴風雨》(一九二一年)、《演說》(一九二四年)、《勝利的翅膀》(一九二五年,這是他在倫敦和巴黎的旅行日記)和《波拿巴》(一九二七年)。

徐鶴林 譯


[1]此篇及以下三篇初刊於1937年9月17日《家庭》雜誌。

[2]Johnnes Becher (1891—1958),德國詩人,曾任民主德國文化部長。

[3]Walter Hasendeuer (1890—1940),德國表現主義詩人。

[4]Leonhard Frank (1882—1961),德國表現主義詩人和劇作家。

[5]Max Reinhardt (1873—1943),奧地利戲劇導演。

[6]Heindrich von Kleist (1777—1811),德國劇作家和詩人,代表作有《洪堡王子弗裡德裡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