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伊登·菲爾波茨[1] >

伊登·菲爾波茨[1]

伊登·菲爾波茨說過:「據大不列顛博物館的公開目錄,我是一百四十九部書的作者。我真是悔之又悔,無可奈何又驚異萬分。」

伊登·菲爾波茨,「英國作家中最典型的英國人」,顯然是希伯來人後裔,出生於印度。在他五歲時,大約一八四七年,他父親亨利·菲爾波茨上校就把他送到英國。十四歲時,他第一次穿越達特穆爾荒原,那是德文郡中部的一片濃霧瀰漫的飢餓的草原(寫進詩歌的奧秘;一八七六年的這次徒步旅行——累人的八里格[2]路程——奠定了他後來的幾乎全部作品,其中第一部《霧中的孩子們》寫於一八九七年)。十八歲時他去了倫敦,滿懷著當個大牌演員的希望和心願。觀眾最終說服他放棄。從一八八年到一八九一年,他在辦公室幹過一份不討好的工作。他在晚上寫作、復讀、塗改、擴充內容、添加補充,最後把稿子扔進火爐。一八九二年結婚。

名聲——說榮譽有點誇張——很關照伊登·菲爾波茨。菲爾波茨是個溫和的人,他舉辦巡迴講座,在大西洋上來回穿梭也不覺得累,他會跟園丁探討紫羅蘭和風信子的命運。在阿伯丁、奧克蘭、溫哥華、西姆拉和孟買,讀者們默默地等候他的到來。這些沉默的英語讀者有時寫信給他,為了證實一個有關秋天的景物描寫是否真實可信,或者對一部小說的悲慘結局表示(深深的)惋惜。就是這些讀者,從世界各地為伊登·菲爾波茨的英國花園寄去細小的種子。

他的小說通常可分三類,最重要的一類無疑是寫達特穆爾的小說。這種地方性小說我只舉這幾部就夠了:《陪審團》、《清晨的孩子們》、《人類之子》。第二類是歷史小說:《埃萬德羅·阿加齊》、《颱風的寶藏》、《青蓮色的龍》、《月亮的朋友》。第三類是偵探小說:《狄奎特先生和朗勃先生》、《醫生,治治你自己吧》、《灰屋子》。最後一類小說的簡練和嚴密令人欽佩。我認為寫得最好的是《紅髮的雷德梅因家族》。另一部小說《生於骨血》以偵探小說開頭,然後發展為悲劇故事。那種不偏不倚(或者說靦腆)是菲爾波茨的特色。

同時,他還寫喜劇——有一部是跟他女兒合寫的,還有幾部是跟阿諾德·本涅特合寫的。詩作有:《一百零一首十四行詩》、《蘋果泉》。他剛發表了小說《林中的仙女》。現在正在創作另一部關於達特穆爾的小說。

黃錦炎 譯


[1]此篇及以下兩篇初刊於1937年4月2日《家庭》雜誌。

[2]英國舊時長度單位,1里格合3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