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里昂·孚希特萬格[1] >

里昂·孚希特萬格[1]

「德國小說」這說法簡直是一種矛盾。因為德國,它有那麼豐富的形而上學研究人才,那麼多的抒情詩人、博學者、預言家和翻譯家,在小說方面卻是非常的可憐。里昂·孚希特萬格的作品則打破了這一概念。

一八八四年初孚希特萬格出生在慕尼黑。不能說他十分鍾愛他的故鄉。「它的地理位置,它的圖書館、藝術畫廊、狂歡節,還有它的啤酒,都是它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他曾經這樣說過。「至於所謂的藝術,」他略帶尖刻地補充說,「它由一家學術機構作為官方代表,這家學術機構是由酒鬼們出於旅遊目的而維持的。」看得出,孚希特萬格深諳辱罵的藝術。

孚希特萬格是在慕尼黑開始上學的,在柏林學過幾年哲學。一九五年回到巴伐利亞並且創立了以革新為目的的文學協會。那時他便開始塗寫一部十分浮華的小說,也就是現在令他後悔的那本小說。在這本小說中,他非常坦率地描寫了一位貴族青年的生活。他還寫了一部同樣令人惋惜的悲劇,是「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與一個著了魔的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

一九一二年他結了婚。一九一四年八月他在突尼斯碰上了戰爭。法國當局把他逮捕,但是他的妻子瑪爾塔·勒夫勒讓他登上了一艘意大利貨船,得以返回祖國。他參了軍並且更近地瞭解到了戰爭。一九一四年十月他在《戲院》雜誌上發表了他在德國寫的第一批革命詩歌中的一首。後來又發表了《沃倫·黑斯廷斯》,這是一部悲劇,其中的主人公,就是那位後來當上印度總督的熱情奔放的繕寫員;《托馬斯·溫特》,這是一本戲劇小說,還有獨幕劇《戰俘》,後來被禁止演出。他從希臘語翻譯了諷刺喜劇《和平》,這部喜劇中出現了諸神在炮筒裡吃人、把和平女神關在地下水槽裡的場面。這部喜劇(講的是兩千三百年前的事)在一九一六年實在是太「現代」了,政府怎能讓它演出,當然把它給禁止了。

孚希特萬格的兩部主要小說是《猶太人蘇埃斯》和《醜陋的女公爵》。這兩部小說不僅都包含著主人公的心理和命運,而且還詳細生動地展示了見證他們坎坷人生活動的複雜歐洲的完整圖景。兩部小說都非常生動有力,都征服了讀者,可以說甚至(用散文一氣呵成的氣勢)把作者也征服了。兩部都是歷史小說,但是它們與艱辛的擬古主義和那種折磨人的、繁雜而讓人受不了的小說毫不相干。

一九二九年他發表了一本諷刺詩集,不很順利,是關於美國的。人家說他從來沒有到過美國,他回答說他也從來沒有在十八世紀生活過。還說這段令人惋惜的空白(他是想盡可能地修改)並沒有能夠阻止他寫《猶太人蘇埃斯》。

一九三年底他發表了《成功》。這是一部當代小說,但完全是從將來的角度來觀察並回顧的。

陳泉譯


[1]本篇及以下三篇初刊於1936年11月13日《家庭》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