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拈花菩提 > 附錄 >

附錄

清泉初唱 —訪林清玄談「現代佛教徒的形象」

郭乃彰

前記:今年年初,《文殊》雜誌的郭乃彰小姐來訪,以「現代佛教徒的形象」為題相詢,談了許多我對佛教的看法,事後刊登於二月號的《文殊》,有一些頗可參考,故加以整理增刪摘錄在這裡。

問:「您心目中佛教徒的形象是怎樣的面貌?」

答:我未學佛之前,印象中的佛教徒可以分三方面來談:一是給人的感覺很保守,生活、行為、思想比較嚴肅。二是對現代知識和社會情況比較疏離,缺乏參與的熱情。三是生活的方式比較呆板,對現實生活沒有參與感。

在我的心目中,一個人學佛以後,如果就自外於社會,成為親戚朋友、社會群眾中特殊的人,是非常值得憂慮的現象。有很多佛教徒口口聲聲說「解救眾生」、「普度眾生」,言下之意彷彿自己高高在上,要去拉拔那些在下面的眾生,無形中把自己與眾生之間畫出一道鴻溝,其實,佛教徒自己就是眾生,並非把自己拉開,另外有眾生。

所以,我認為理想中的佛教徒形象應該具有三種特質,一是過正常人的生活,所謂正常,是指應該擁有朋友、家庭、社交活動等群體生活,有生活的興趣與愛好。

二是對社會保持熱情關心的態度。現代社會的一切現象都與佛教徒有關,可以說凡與眾生有關的事就與我們有關,怎麼能對社會漠不關心呢?

三是要對學習現代知識保持興趣。現代知識為什麼那麼重要呢?因為如果沒有飽學世間的知識就無法隨順眾生,也就難以方便接引眾生,當然,也不可能達到辯才無礙的境界了。

現在我各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像佛教徒為什麼要過正常人生活呢?有一些佛教徒誤解了出離心,認為要隔離人間的生活去往生淨土,往生淨土當然沒有錯,但是往生淨土不是指死後才開始,往生淨土也不是要背棄人間,如果不能學習在人間尋找智慧、開啟慈悲,就很難與淨土相應。我們設想一個佛教徒學佛之後,他只要出世法,不要入世的一切,那麼他就會成為人群裡的「怪物」,他的心胸、氣派反而狹窄了。學佛是在開展自我,使自己成為更寬大、更有識見、更能包容的人,如果愈學愈狹窄,不但違背了「真俗二諦、定慧圓融」的教化,也成為別人眼中不正常的人。

其次,對社會的關心也很重要,比方前一陣子雞肉、雞蛋價錢慘跌,養雞業者一下子就殺掉一百多萬隻的雞,而且手段的殘酷匪夷所思,他們把小雞用火活活燒死,一次就燒掉幾十萬隻雞。還有前一陣子鴨肉沒人吃,養鴨的人把幾十萬快要孵化的鴨蛋從橋上倒入河裡,有的鴨蛋在空中就孵成小鴨,展開小翅膀還來不及叫一聲,就被活活摔死或淹死了。還有從前市政府有捕狗隊來抓路上的野狗,抓到的狗丟到焚化爐裡,活活燒死。……這些都是多麼殘忍的事,看新聞報導都令人痛心疾首,不要說親眼目睹了。

這些社會現象都與佛教的慈悲息息相關,只要多一點關心說不定就可以使這些眾生免於慘死,例如建議把抓來的野狗闢地收容,做一些檢疫工作,讓喜歡動物的市民來領養,就可以拯救許多狗的生命——這不是佛教徒義不容辭的工作嗎?

另外,像保護動物、保護環境、對核能電廠的觀點,乃至防治犯罪等等都與我們有密切關係。我們佛教徒講慈悲,卻經常把慈悲畫在某種範疇裡,事實上任何事物都是慈悲的範圍,慈悲應該可以表現在現代社會的一切事物裡,所以,關懷社會現象是我們佛教徒的本分。

最後,談到現代知識的學習,佛法是最合乎科學、最有智慧、顛撲不破的,因此現代知識不但不違背佛法,反而可以拿來印證佛法,讓現代人生起信心。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是一個富有知識的人,而你又信仰佛教,那麼別人就很容易相信佛教是有水準的宗教;如果你不識之無,別人怎麼相信你的佛教是了不起的呢?

當然,佛教不強調知識,而強調智慧,但佛教不應排斥知識。我們讀佛經就會知道,所有的佛菩薩都是智慧知識具足的,因此學習知識也是現代佛教徒非常重要的事。

問:您聽到一般人怎麼樣談論佛教徒?

答:一般人談到佛教徒,都會給予正面的評價,例如覺得我們比較善良、比較講道德、比較有良知、比較溫和、比較心腸軟、比較不會佔人的便宜等等,我想這是社會上很多佛教徒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就是說,大家對佛教徒的評價是很正面的。自然有一些無知的人會批評佛教徒,認為我們吃素是死腦筋,我們禮拜佛菩薩是崇拜偶像,我們相信因果輪迴是迷信,對這些,我們不必太在乎,只要我們有信心,深信三寶,別人怎麼批評都是無關緊要的。

其實,我們佛教徒也不必與別的宗教多做比較,想分出個高下,我們好好學佛、學菩薩就夠了。我們佛教當然是所有宗教裡最究竟圓滿的,可是佛教的根本是在於實踐,如果我不能好好實踐佛的教化,佛教再好又與我有什麼相干?

問:那麼,您是一個什麼樣的佛教徒?

答:我希望自己在心裡有出離心,但仍然做入世的事業,也就是說,我不要失去我的人間性。我不要讓別人覺得佛教徒有特別的形態,或者有特別的圈子。

我也希望做一個有大包容心的佛教徒,我從前寫過一篇文章,裡面說到「德蕾莎修女是位大菩薩」,原因是我們把她的生平、行為、理想,還有她拯救了那麼多人,放在菩薩的標準來衡量,她是菩薩是毫無疑問的。能打破這個觀點,包容就會大,例如我有很多外道的朋友、無神論的朋友,我從來不會因為信仰而排斥他們。

老實說,在我們還沒有徹證之前,我們真的不知道誰才是菩薩,最好的態度是,對一切眾生都生起佛菩薩想。菩薩是無所不在的,他也沒有一定的面目,例如我們到國外去,菩薩也在國外。有一次我去羅馬梵蒂岡大教堂,很為那教堂的宏偉莊嚴而感動,我就坐在椅子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而且我確信菩薩也在那裡。

《維摩詰經》裡說,所有的魔王和乞丐都是住於不可思議境界的菩薩來化現的,一般人很難體會這一點。有一次我在通化街看到許多乞丐,他們的形狀都很淒慘,路過的人看了都會不自覺生起慈悲心。我們想一想,通化街一天如果有五萬人走過,而有三萬人生起慈悲心,有一萬人行起佈施的功德,我們就能知道維摩詰經的真意,我們有何德何能在一天內使三萬人生慈悲心,一萬人行佈施?那麼,我們還敢小看乞丐嗎?

因此,我也希望自己做一個謙卑的佛教徒、圓融的佛教徒,我不但要在修法上、經典上學習,也要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我時常拿一句話來勉勵自己:「如果我做得再好一分,別人就會對我信仰的宗教增加一分信心;如果我的人格再完美一分,別人就會對我信仰的宗教多一分尊敬。」

問:您寫了很多有關佛教的文章,尤其是「菩提系列」,您對寫佛教文章抱什麼態度?

答:我在學佛以後,讀了許多佛書,發現很多書都把佛教說得太深奧、神秘,或者複雜,使人讀了很擔心自己不能接受或學習佛教,這樣不但無法起信,反而使人畏懼佛法。尤其有一些書把佛教說成是一門學問,失去了佛教實踐修行的特質。

我開始寫佛教文章時就希望自己能傳達一些訊息,這些訊息包括:1佛法是美麗動人的。2佛法是慈悲而有智慧的。3佛法是要實踐的。4人要透過自覺,才能走向非凡美麗、悲智雙運的世界。

我的目標就是這樣,希望透過我的文章使人對佛法有興趣、生起大乘的信心,當然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還要更努力。

在我的佛教文章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特質,就是人間性,我比較不強調出世,而強調應該在人間修行,我覺得只有真正進入人間的菩薩,才有資格講出世。我的佛教文章基本觀點受到《維摩詰經》和《華嚴經》很大的影響。

問:信佛以後回觀自己以前的作品,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答:基本上是沒有太大的分別,我從前的作品也是在喚起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人與萬物之間的愛,只是我現在的觀點更透徹、更澄明瞭。所以我很感恩能學佛,學佛令我開啟智慧、有更廣大的慈悲、更高遠的胸襟,這些都遠遠超過我從前的作品。

還有,從前我的作品很注意技巧、結構、文字的華美,現在我比較不注重這些,現在的作品是自然的流露,而且文字盡量簡單,我希望人人都看得懂我的文章。

問:您的下一本菩提叫什麼菩提?可否談一談?

答:我下一本叫《拈花菩提》,這一本和從前的四本菩提不同,它更精短,是我修行過程一些心靈的記錄。我企圖用一些象徵來表達佛教基本的概念,例如我用茶葉和茶水的關係來講「佈施」的概念,我們起了佈施心時即使所能佈施的東西小如一片茶葉,但這片茶葉會遍滿整壺茶的水,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例如我用光與鏡子來講「回向」的概念,我說只有光明才能使鏡子反射,黑暗的東西是無法回向的,因此我們要回向,一定要先光明自己。

此外,我用汗珠反射陽光造成的彩虹來講「法界」;我用螞蟻爬過佛像來講「三昧」;我用寫在水上的字來講「無常」;我用喝蕃薯湯來講「承擔」……

我寫這本書時有個野心,希望大家從最簡單的啟示來進入佛教最基本和重要的觀念。我覺得這一本《拈花菩提》的文字最精簡,但耗的心血最多。

問:佛教徒與家庭的關係?

答:我們一家都吃素,小孩子從小就跟我們吃素了。有一些佛教徒連吃素都困難重重,更不用說別的了。

我想,佛教徒既然在家,就會有很多家庭的問題,以及來自家庭的困境,我覺得佛教徒應該以更細膩、體貼、溫和、慈悲的態度來對待家人,最後組成佛教家庭,一起走向菩提之路。

萬一家裡只有自己信仰佛教,也不可以與家人對立,甚至排斥家人,而要抱持包容關懷的態度,透過自己的實踐來感化他們。這個世界如果連我們最親愛的家人都無法包容,那麼「解救眾生」掛在嘴邊就會成為偉大的空話了。

問:請您送給本刊讀者一句話。

答:我送大家的一句話,就是「不受第二支箭」。意思是快樂來時不要迷戀快樂,痛苦來時也不要沉溺於痛苦。讓我們一起來過自覺的、坦然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