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紅塵菩提 > 天心月圓 >

天心月圓

一個人步入中年,就和月到中秋一樣,可以分外明亮,我們則要學習覺悟,看看自己的明月,若不能如此,在仰觀明月之時,也會留下一絲遺憾吧!

弘一法師李叔同在臨終前給他的至友夏丐尊寫了一封遺書:

丐尊居士文席:朽人已於九月初四遷化,曾賦二偈附錄於後: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 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 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

這兩偈後來成為弘一大師的名偈,相信也能傳諸久遠。趙樸初居士後來寫了一首詩紀念弘一:

深悲早現茶花女, 勝願終成苦行僧。 無數奇珍供世眼, 一輪明月耀天心。

我最喜歡弘一遺偈中的兩句「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覺得它最能代表中國出家人的精神境界,這種境界其實是法性的境界,那樣的光明、清淨、無遠弗屆。

中國禪僧把月亮當做是自性的一種顯現,是非常特別的傳統,這傳統可以遠溯到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中說的話:「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

明朝的瞿汝稷曾經編錄了六百五十則禪門宗匠的歷略及機緣語句,合為一部大書《指月錄》,又名為《水月齋指月錄》。這是為了使學禪的人參究古師大德的聖言聖業而得到開啟,故「以手指月」,以指譬教,以月譬法。

「指月」是中國禪重要的概念,到後來甚至是頓悟禪的別稱,因為手指一出,明月在眼,其中沒有「漸」的過程,當別人指月給我們看,我們不會先看近處的樓台、較遠的山巒,再看見月,而是直接看到天心中的明月,這是「心眼同時」的境界。禪宗另一部重要典籍《碧巖錄》曾經說:「好雪片片,不落別處,無風起浪,指頭有眼。」很能表現出一個指頭伸出的那種明月顯現的情景。

指月的概念也影響到宋明理學,像邵雍寫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例如王陽明寫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都頗有禪宗的味道,宋朝的雷庵正受在《嘉泰普燈錄》中寫了兩句禪偈: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這也是名偈,是直指性無所不在、無處不應,江水雖然有別,江中之月無差。這也可以讓我們看出為什麼古人以月為法性的緣由,月亮有光明、清淨、溫柔、平等、廣大、遍照、無私、永恆、空遠等等的特質,我們常常觀月,就容易知道佛經中說的「真如」、「實相」、「妙有」、「如如」、「無相」、「畢竟空」、「柔軟心」等名相的真義。

另外,月亮指的也是一種實證經驗,那種經驗猶如《楞嚴經》中說的「身心皎然,快得無礙」、「其心豁然,得大無礙」、「性覺真空,空性圓明」、「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我們以明朝的憨山大師和民國的虛雲老和尚為例,在《憨山大師夢遊集》中記載他「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及覺,則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曰:

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 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

《虛雲和尚年譜》則記載虛雲開悟的情況:「一夕,夜放香時,開目一看,忽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徹。隔垣見香燈師小解,又見西單師在廁中,遠及河中行船,兩岸樹木種種色色,悉皆了見。」後來他被開水燙到,茶杯打破,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這「虛空粉碎」、「內外洞徹」的情況,很能讓我們想到月光的遍照。寫這種境界,最有名的是寒山子的詩: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禪師的詩直截了當、出語天然,不可與一般詩人同觀。在《指月錄》裡,光是有關月亮的詩就超過百首,我們在此選錄幾首來品味:

雪竇禪師:

聞見覺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 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

真淨禪師:

杖林山下竹筋鞭,水在深溪月在天。 良馬不知何處去,阿難依舊世尊前。

崇覺禪師:

惱惱牛欄昨夜開,嶺頭人喚不歸來。 煩君道與西江月,莫照孤燈冷處灰。

保寧禪師:

秋夜霜天月正明,仰觀星象約三更。 一條大路平如掌,歸去何妨徹曉行。

真如禪師:

昨夜三更,風雷忽作。 雲散長空,前溪月落。

智策禪師:

四大既分飛,煙雲任意歸。 秋天霜夜月,萬里轉光輝。

紹悟禪師:

一重山盡一重山,坐斷孤峰仔細看。 霧卷雲收山嶽靜,楚天空闊一輪寒。

帆衍禪師:

金鴨香銷更漏深,沉沉玉殿紫苔生。 高空有月千門照,大道無人獨自行。

翁敬禪師:

問處分明答處端,當機覿面不相謾。 死生生死元無際,月上青山玉一團。

明星禪師:

明月落波心,白雲橫嶺上。 欲識本來機,鐵牛吞大象。

禪師所頌的月亮與一般詩歌有很大的不同,是以天上之月喻心上之月,因此我們在讀這些「詠月偈」時,除了欣賞詩句詩意之外,也應該「參一參」其中的禪意,看看在自心裡,虛空粉碎、碧如琉璃是怎樣的一副光景!

在中秋時分,想起禪師的「指月」,回頭一觀,我們實在應該學習月亮的平等、無私、溫柔、清淨、廣大,與可親的品質。而一個人步入中年,就和月到中秋一樣,可以分外明亮,我們則要學習覺悟,看看自己的明月,若不能如此,在仰觀明月之時,也會留下一絲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