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紅塵菩提 > 拒絕融化的冰 >

拒絕融化的冰

讓我們一起融化吧!讓我們化入水中,不堅守自己的寒冰,讓我們剖開生命大樹的種子,看看一株樹本體的奧秘吧!

讓我們,彼此彼此,彼此彼此,互相融化,如光與光交錯,燈與燈互相照亮吧!

有一個父親對他的兒子說:

「去拿一粒榕樹的果實來。」

兒子拿來一粒榕樹的果實。

「將它剖開。」父親說。

「剖開了,爸爸。」兒子說。

「你在裡面看到了什麼?」

「一些種子,很小的種子。」

「剖開其中的一粒。」

「剖開了,爸爸。」

「你在裡面看到了什麼?」

「什麼也看不到,爸爸。」

父親於是對兒子說:「那微妙的本體是看不見的,使一棵大榕樹得以存在的,就是那無相的本體,這是不可見的真,我兒呀,你也是像一粒榕樹種子,剖開來一無所見。」

「爸爸,請再教我一些智慧。」兒子向父親說。

父親於是給了兒子一包鹽,說:「將這鹽放進一盆水裡,明天把盆子端來見我。」

第二天早晨,兒子端盆子來見父親。

父親嚴厲地說:「把你昨晚放進水裡的鹽拿出來還給我!」

兒子面有難色,因為鹽早就化了。

父親於是說:「嘗嘗盆裡的水,告訴我味道怎麼樣?」

「鹹的。」兒子嘗了以後回答。

「中間的水呢?」

「也是鹹的。」

「盆底的水呢?」

「也是鹹的。」

父親於是對兒子說:「我兒呀!跟水中的鹽一樣,在你這個身體裡面,你還沒有體會到真,是微妙的本體,在水中雖不可見,卻能體會到它,水如果曬乾了,鹽還是在的。我兒呀,你也是這樣,雖一無所見,卻是存在的。」

這是印度古籍《聖都格耶奧義書》裡的故事,我覺得很可以拿來講佛教的「空義」,或禪宗的「自性」,空不是虛無,雖不能見,卻是存在的;自性的種子剖開來什麼也沒有,而法身的大樹卻是從其中生長的。那種感覺就像我們的呼吸,我們看不見入息和出息,卻在我們的身體裡進進出出,我們不能說它是無,因為它有一種實感;也不能說它是有,因為我們並無法抓住或保留在我們身體進出的氣息。吹氣球也是如此,我們把四周的氣吸來,吹進氣球裡,無法辨別說明那是空中本來有的氣呢,還是我們身上的氣?氣球有一天會爆掉,空氣又回到空中,或者我們會吸進一些,又吹進另一個氣球,那樣循環往復,沒有定相。我們的身心也只是一個氣球吧,在空中組合而成,有一天又回到空中。

如此思維,使我不禁又要想起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說出的第一句話:

「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使我們不能找到種子本體(如來智慧),不能體會水中之鹽(德相)的正是妄想和執著呀!

「妄想」就是以虛妄顛倒的心,來分別諸法之相,無法如實地知見事物。妄想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今生意識經驗所生的妄想,一方面是無窮盡的前世所熏習而與生俱來的妄想。

「執著」是由於虛妄分別的心,對事物或事理固執不捨。執著又分兩種,一種是不知道人我眾生是五蘊的假合,執著人我為本體的存在,稱為我執、人執或眾生執。第二種是不知五蘊之法為虛幻不實的「空」,執著法我為實體,稱為「法執」。

所以說,執著是由妄想而起的,而妄想則來自於習氣和無明。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久熏習於妄想與執著的因緣而導致,就好像一盆水要結成一塊冰一樣,必須經過一個漸漸凝固的過程;反過來說,冰要融化成水,也要點點滴滴地融解。

水與冰的體性並沒有不同,妄想執著的冰融化了,就會成為智慧德相的水。因而真正使人生可悲的,並不是妄想會結冰,而是結了冰拒絕融化、拒絕覺悟、拒絕開啟智慧,守在妄想與執著的幻城之中。

古靈神贊禪師說:「靈光獨耀,回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這是一種完全融化的境界,若不離開「妄想執著之緣」,就不會有這種境界了。

只有開始從妄想執著融化的人,才會懂得什麼叫慈悲、什麼叫澄明、什麼叫柔軟,逐漸走向圓融的智慧之路;當我們真正融化,就不會貪求、佔有、嫉妒、暴力或躁進,我們的不幸和痛苦也會因而融解,得到輕鬆、自在、和諧的自由之心。

我喜歡裡爾克的一首短詩,他說:

我一人不能獨存, 在我面前行進 並從我身邊流開的許多人, 都在纏繞, 在纏繞 那是我的我。

呀,因為我們生而為人,任何人的死都會使我損失,任何人的歡欣都會使我高興,任何人的智慧都使我得到開啟……因為我是人的一分子,我融化了。

讓我們一起融化吧!讓我們化入水中,不堅守自己的寒冰,讓我們剖開生命大樹的種子,看看一株樹本體的奧秘吧!

讓我們,彼此彼此,彼此彼此,互相融化,如光與光交錯,燈與燈互相照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