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藝林舊事 > 投軍趣事 >

投軍趣事

推翻滿清,光復上海的原動力,大家都知道是義勇的商團團員,當時各領袖公推陳英士為滬軍都督,把小東門大街海防廳改為滬軍都督府。有人說,陳英士不過一新聞記者,沒有軍事知識,不能擔此重任。有人卻謂民主國家,為領袖的,不需要軍事知識,有膽量便可。這滬軍都督印,卒歸英士掌握。這時,民政廳長為李平書,財政為沈縵雲,王一亭副之,原來縵雲設有信成銀行,那是近水樓台哩!一切軍隊,均歸都督統制,鄙人等六十餘同志,在西園組織商團義勇隊,或設防,或守倉庫,各有職務,後來義勇隊加入聯軍先鋒隊,攻打南京,這時張勳負嵎,非掃蕩不可。聯軍先鋒隊總司令為徐固卿,呂志伊為參謀,黃克強子一歐,也在其中服務。徐固卿總司令,對於我們加入,很表歡迎,又補充了數十人,成為一中隊。我們六十餘位同志,各為小隊長,那司務長由鄙人擔任,便從西園移駐龍華寺內。當時來投軍的很踴躍,先驗體格,寫履歷入冊,然後剪辮發,制制服,那時四金剛座下,都是剪下的辮發,有數百條之多。這時有個諢名小蘇州的,他在六馬路格致書院隔壁精勤坊,臨時搭著矮房,操柳敬亭技,頗能號召聽眾,他也蓄著革命思想,前來投軍。又有一位湖州絲商某甲,他以為陳都督既為造時勢之英雄,那麼我忝屬同鄉,豈能不追其後,有所建樹,於是毅然決然來投軍。不料,明天他的大小老婆和一女兒尋到隊裡來,哭哭啼啼,並在地上打滾,鄙人認為既來投軍,決不能後悔,否則形同兒戲,某甲也很堅持,不為兒女情長,而短英雄之氣。林康侯族人祖琪等三位,都是張緒當年的美少年,也來投軍。龍華寺僧閩人俗姓蕭名希能的,年三十餘歲,軀體很為壯碩,他也願拋了經卷,脫了袈裟為戰場上的健兒,鄙人勸他既已皈依我佛,何必變改行徑,他說入世出世,形異而道同,和尚也是國民一分子,豈能不出一分子之力,結果錄入簿冊,頭既光禿,無須剪辮,制服皮鞋,卻不可不穿;不料他的尊足,碩大無朋,皮鞋沒有一雙配得上,沒有辦法,只得穿了制服,腳上卻套著一雙僧鞋,上操場操演。現在他老人家為杭州靈隱寺方丈,能詩,和太虛法師很友善哩!那時的制服是黑色的,白邊的帽子,左臂纏著白布,足穿黑皮鞋,隊長每人一手槍,一電筒,餉每月七元,每人領兩個月餉,預備一星期後出發,共編成三中隊,鄙人為第二中隊司務長。隊長為劉舜卿,後被張勳殺死於龍潭,至今未葬。部署一切,夜車出發,這車是鐵篷的,車廂中鋪些稻草,人即憩坐其上,臨開車時,許多同志的家屬,都挽住不放,大有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雲霄之概,甚至橫臥鐵軌上,不讓車輛行駛。鄙人的先母,也尋到車站,不許鄙人前去,鄙人不敢親自見母,恐見了被她拖住,不得脫身,所以托人代勸先母,說:「此去並非打仗,到蘇州去考察的,毫無危險性,你老人家盡可安心回去,稍緩可到蘇州去望望他。」先母信以為真,才廢然而回。

陳英士雕像

陳英士之墓